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调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调查研究

李杰,李阳梅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摘要选取 150名留守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童孤独量表”,考察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状况,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践依据。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总体水平较高;孤独感得分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男生高于女生;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孤独感得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到七年级后孤独感得分明显降低;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的儿童孤独感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孤独感

0引言

孤独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孤独感还会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之势必导致疏离的个人体格失常。Weiss认为孤独感是当个体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自己对交往的渴望与实际的交往水平产生差距时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1]。1954年,美国的一项心理学实验研究表明,人的身心要想正常工作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获得新的刺激,也就是说,人需要打破孤独[2]。然而儿童时期是形成人际关系的重要时期,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由此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也有决定性的影响[3]。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进城打工的人越来越多,父母的离开让留在农村儿童的数量与日俱增,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指数也越来越高。孤独感是儿童基于自己在同伴群体中社交和友谊地位的自我知觉而产生的主观情绪体验,这种体验是孤单、寂寞、失落、疏离和不满的,是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这种消极情绪会使儿童感到诸如失败感、缺乏安全感、不被信任感等消极体验、甚至是抑郁、焦虑等情绪,还会影响到儿童的心理健康[4]。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在被调查时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每年在外务工时间累计达到6个月及以上,而被留在农村地区交由父母单方、祖辈、他人照顾或无人照

顾的农村儿童

,本次调查地点位于贵州省金沙县东部官田乡,偏岩河下游,面积94平方公里,人口1.58万,与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该乡大量的青壮年外出务工,只留下老人照看小孩,很少有人去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在研究对官田乡官田小学的4、5、6年级以及官田中学7年级的一百多名留守儿童进行孤独感调查,以了解官田乡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情况,并为之提供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和意见。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金沙县官田乡的四、五、六年级以及七年级的留守儿童展开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回收率93%。其中男生50名,女生90名。四年级的人数为38人,平均年龄10.82岁。五年级人数33人,平均年龄12岁。六年级人数为33人,平均年龄13岁。七年级人数36人,平均年龄14岁。

1.2 研究工具与测查步骤

1.2 1 研究工具

本研究是采用的是由Asher,Hymel 和 Renshaw1984年编制的儿童孤独量表,该量表有24个项目, 16个项目(其中10条用语指向孤独, 6条指向非孤独)评定孤独感, 8个项目为个人爱好的无关插入题。回答分5 级计分,从“始终如此”到“一点没有”。其中10个题目为反向计分, 6个题目为正向计分。在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中,总分低于30分则评分为非孤独症,总分等于高于36分则评为重度孤独症,总分在30~36分之间,则评为轻至中度孤独症。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90。

1.2 2 测查步骤

将分层随机抽样获取的调查对象分别在金沙县官田中学进行集中,进行测试。并且在随机走访中进行个体测试。研究者主持每次测查,统一指导语。

1.3 数据处理

使用SPSS11.0 for windows软件对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儿童孤独症儿童分布

从此次调查中可以得出,非孤独症的儿童占35.71%,孤独症儿童(包括轻、中、重度孤独症)占64.28%。采用卡方检验分析得出,孤独症和非孤独症儿童的比率存在显著差异(χ2=11.429,P=0.01<0.05),表明在官田乡留守儿童中,孤独症儿童人数远多于非孤独症儿童。

2.2 儿童孤独感得分的性别差异

表1 男女生孤独感得分的平均分及标准差

注:表中M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差

男女生孤独感得分的均值和标准差见表1。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儿童孤独感得分在性别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男生的孤独感明显高于女生(t=2.526 ,P=0.013<0.05)。

2.3 儿童孤独感得分的年级差异

表2 各年级儿童孤独感得分的均值与标准差

年级人数 W SD

4 38 35.87 11.31

5 33 35.94 10.41

6 33 38.33 12.10

7 36 33.67 9.89

Total 140 35.90 10.95

结合表2和图1可知,小学阶段的儿童孤独感总分呈逐渐上升趋势,六年级儿童孤独感达到最强,到了初中(七年级)出现了较大的转折,儿童的孤独感分数达到所调查值的最低。针对这一现象对小学阶段(四、五、六年级)的儿童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年级孤独感得分没有差异(F=0.523,

P=0.594>0.05),此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小学阶段(四、五、六年级)以及初中阶段(七年级)两个阶段的留守儿童孤独感得分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高年级和低年级之间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t=—13.500,P=0.000<0.05),即高年级儿童的孤独感明显低于低年级。

3 讨论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讨金沙县官田乡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情况,从结果分析可以看出,官田乡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整体水平较高,男生的孤独感要明显高于女生,小学阶段各年级(四、五、六)儿童孤独感没有明显差异,但小学儿童的整体孤独感水平要高于初中儿童。

3.1 孤独感症儿童多于非孤独症儿童

此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官田乡留守儿童的孤独感水平整体较高。严重孤独程度的儿童最多,非孤独症的儿童其次,中等孤独症的儿童最少。原因分析如下:父母的离开对于儿童的性格和人际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生活环境的相对封闭,使得儿童与外界的联系也相对较少。另外,孤独感在国内并没有引起相关的关注,人们存在不用专门治疗的想法。因此,社会不仅仅要注重儿童的身体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