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文化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公路文化建设
一、公路文化的概念
公路文化是从企业文化中演变而来的行业文化之一,它是作为一种管理理论被引入到公路行业的,涉及到公路的建设、养护、经营、计划、职工心理、精神、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方面,因此公路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讲,公路文化是公路行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从狭义上讲,公路文化是公路职工在公路建设、养护、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且为全体职工所认可,遵循的具有行业特点的发展目标、敬业精神、价值观念、经营思想、行业方式和职业道德等现象的总和。
公路物质文化是公路和物质状态(公路、路容、路貌、职工物质生活条件等)以及公路的技术、效益水平等反映出来的公路制度文化是公路物质文化和公路精神文化的载体和外在标志。
公路制度文化是公路物质文化和公路精神文化的中介,起着把二者联系起来的作用。
公路制度文化是公路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包括领导体制、内部管理、分配制度等,体现了公路行业的管理水平和行业模式,包括价值观念、行业精神、职业道德、行业形象、职工素质、文娱活动等,是公路行业的精神支柱和凝聚力所在。
公路物质文化是公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公路文化的外显文化结构;公路制度文化总依赖于公路物质文化而存在,同时又是公路精神文化的存续方式;而作为公路文化的内隐结构的公路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相比,是三种形态中最持久最稳固的,在公路文化中占主导地位。
二、公路文化建设的作用
建设公路文化对加强公路系统“双文明”建设,尤其是精神文明建设,对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和提高公路养护管理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开展公路文化建设能够补充和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和内容。
它使思想政治工作随着文化的渗透,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在管理诸因素中,人的因素是重要的一方面。
公路文化正是强调人在管理中的主体作用。
公路文化能引导广大职工群众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禁止什么。
这种文化的导向往往比单纯的行政命令和规章缺席更能深入人心,更能发挥效用。
公路文化正如沥青一样具有高强度的粘合作用,它能把职工的道德观念和思想感情凝聚在一起,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促进行业目标的实现;建设公路文化能培育和树立职工的共同理想,激励广大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建设公路文化能够丰富广大公路职工的业余生活,使他们在求知、求美、求匀的过程中得到满足,从而促进公路的“双文明”建设。
三、公路文化建设的途径
公路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经过长期的,有确定目标的不懈努力,不断探索,不断积累,才能实现,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公路文化建设。
突出个性。
搞好公路文化建设,必须突出自己的个性,这就是弘扬“铺路
石”精神。
“铺路石”精神是由公路部门领导倡导,职工认同并能理解的群体意识,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职业思想、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是公路行业及其职工价值观的集中表现。
“铺路石”精神能够反映培养“四有”职工所应有的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路、爱岗思想,是公路行业的思想支柱。
同时“铺路石”精神是公路行业各种精神因素的凝结和融合,是公路建、养、管、收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无形“资源”。
通过弘拨“铺路石”精神,可以把潜散于职工中的认识、信念、理想、追求凝聚为统一的群体意识,激发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公路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
如大庆工人之所能在一片荒野上创造出人间奇迹,就是因为他们有“铁人精神”、“铺路石”精神是公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敬业爱咱意识。
近年来,由于受社会上不良现象的影响,职工队伍中也出现了一些消极因素,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尤其显得迫切和必要。
一是进行行业责任教育,使大家认识公路交通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二是进行传统教育,继承和发扬公路系统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三是树立公路行业勤奋敬业贡献突出的先进模范人物,运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和感化大多数职工;四是走蛤路富工的路子,采取综合治理方法,使单位和职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可能增加积累和收入,满足职工的物质文化需要,缩小同其它行业的差距,从根本上稳定职工队伍;五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观念。
重视人才。
建立培养、使用、激励人才机制。
以人为核心,以信任为职工,关心职工,尊重职工为宗旨,是公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首先要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调动职工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让职工自己参与行业或单位重大问题的决策。
第二,建立激励机制,深化人事、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把着眼点放在增强职工进取心和竞争意识上,充分调动职工工作和生产积极性。
第三,不断改善职工工作、生产和生活条件,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
提高职工全员素质特别是领导素质的提高。
树立行业精神形象。
目前,各地开展的建设文明样板路活动,“好路杯”竞赛,创建全优、青年文明号、文明单位等活动。
树立起了一批又一批公路行业先进单位,展示了自己的行业精神,职工队伍中培养和涌现出来的劳动模范、十佳道工、优秀党员、先进生产(工作)者等先进模范人物,是我们的骄傲和榜样,代表了行业形象,对加强公路行业的精神文化建设提供了不可替代的精神楷模。
强化制度建设,加强管理工作。
正确积极的公路文化要得到巩固,一是借思想教育引导;二是借规范人们的行为。
对于管理薄弱五环节,工作效率差,及一些软弱、焕、散的及个别单位人和事来说,严肃、强制、权威的规章制度是不可少的。
以基本层为主,加强段、站文化建设。
公路行业80%以上的职工颁在管养的线路上。
公路行业的价值观、宗旨、信念等,要得到全体职工的认可,就必须在养建生产一线推进,让广大职工在日常的生产中,在自己的岗位上都能深切感受到良好公路文化氛围的影响。
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
公路文化是群体文化,只有依靠职工、发动职工,才能使其健康发展。
所以,应注重职工对文化生活的追求和需要,开展知识竞赛、歌舞、摄影、绘画、书法比赛等文化娱乐活动,以此活跃职工生产,陶冶职工情操,是职工中的多层次需要。
全面提高公路职工的职业技能和物质生活水平。
一个单位的地位、声誉如何,职工的物质生活与职业技能的高低是最关键的。
纵观著名企业,无一不是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
提高这方面的技能不仅能提高单位知名度和地位,也能增强职工自豪感、凝聚力。
而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同样也是提高地位与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这可以说是建设公路文化的基础。
公路文化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要持之以恒、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发展。
开展公路文化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稳步推进的原则,要做到建有规划,建有特色,建有手段,建有成效,从而形成浓厚的公路文化氛围。
总之,公路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事业不断发展的产物,所以,抓了公路文化建设,必须不断探索、研讨,使其成为推动公路事业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进上步增强广大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提高公路行业的整体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