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稳定性试验管理规定

物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稳定性试验管理规定
物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量稳定性试验管理规定

物料中间产品及成品的质

量稳定性试验管理规定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1.目的:

考察原料药或药物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2.范围:

经正式批准生产的成品及相应的原料、中间产品。

3.责任:

质监科有关人员。

4.内容:

建立稳定性试验方案。内容包括:规格标准、检验方法、检验周期、考察批次、每批数量、考察频次与时限,质量标准,取样方法与数量,考察项目、考察方式等。方案需经批准后执行。

考察方式:

正式产品的稳定性考察可按室温留样考察方法进行。

对于中间产品、小试样品、重大工艺改进后的产品需进行加速试验及留样观察试验。

方法:所有检测项目的方法均按内控标准项下方法执行。

影响因素试验:

此项试验适用于原料药的考察,它是在比加速试验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提供科学依据。供试品可取一批原料,将其置适宜的容器中(如称量瓶或培养皿),摊成≤5mm厚的薄层,疏松原料药摊成≤10mm厚薄层,进行以下试验。

第2页/共2页

.1高温试验:

供试品开口置适宜的密封洁净容器中,60℃温度下放置10天,于第5 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ⅪⅩC)进行检测。

.2高湿度试验:

供试品开口置恒湿密闭容器中,在25℃、相对湿度(Rh)90%±5%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ⅪⅩC)要求检测,同时准确称量试验前后供试品的重量,以考察供试品的吸湿潮解性能。

.3强光照射试验:

供试品开口放在装有日光灯的光照箱或其他适宜的光照装置内,于照度4500lx±500lx的条件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ⅪⅩC)检测,特别要注意供试品的外观变化。

加速试验:

此项试验适用于原料药与药物制剂。它是在超常条件下进行的。其目的是通过加速药物的化学或物理变化,探讨药物的稳定性,为药品审评、包装、运输及贮存提供必要的资料。供试品要求3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在试验期间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末取样一次,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ⅪⅩC)检测。

室温留样考察:

取样品,在室温条件下贮藏,于第0、1、3、6、12、18、24个月取样,观察外观,测定含量及降解产物。

考察、记录与报告:

严格按稳定性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并做好考察记录;每年做一次考察小结。

试验结束后,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数理统计学处理)、评定、作出结论。

所有资料归档保存。

原辅料质量标准

精品整理 江西山香药业有限公司技术标准 原辅料质量标准(片剂、颗粒剂)制订:2001年7月30日执行:2001年9月15日 录目山香圆叶质量标准SX—JS—ZB—01—001 (1) 大青叶质量标准SX—JS—ZB—01—002 (2) 大黄质量标准SX—JS—ZB—01—003 (3) 石膏质量标准SX—JS—ZB—01—004 (4) 薄荷脑质量标准SX—JS—ZB—01—005 (5) 板蓝根质量标准SX—JS—ZB—01—006 (6) 磷酸苯丙哌啉质量标准SX—JS—ZB—01—007 (7)

盐酸小檗碱质量标准SX—JS—ZB—01—008 (8) 甲氧苄啶质量标准SX—JS—ZB—01—009 (9) 对乙酰氨基酚质量标准SX—JS—ZB—01—010 (10) 马来酸氯苯那敏质量标准SX—JS—ZB—01—011 (11) 双氯芬酸钠质量标准SX—JS—ZB—01—012 (12) 盐酸吗啉胍质量标准SX—JS—ZB—01—013 (13) 牛黄(人工)质量标准SX—JS—ZB—01—014 (14) 穿心莲质量标准SX—JS—ZB—01—015 (15) 土霉素质量标准SX—JS—ZB—01—016 (16) 淀粉质量标准SX—JS—ZB—01—017 (17) 页脚内容. 精品整理 糊精质量标准SX—JS—ZB—01—

018 (18) 蔗糖质量标准SX—JS—ZB—01—019 (19) 明胶质量标准SX—JS—ZB—01—020 (20) 滑石粉质量标准SX—JS—ZB—01—021 (21) 二甲硅油质量标准SX—JS—ZB—01—022 (22) 川蜡(虫白蜡)质量标准SX—JS—ZB—01—023 (23) 硬脂酸镁质量标准SX—JS—ZB—01—024 (24) 聚丙烯酸树脂Ⅳ质量标准SX—JS—ZB—01—025 (25)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质量标准SX—JS—ZB—01—026 (26) 蓖麻油质量标准SX—JS—ZB—01—027 (27) 聚乙二醇6000质量标准SX—JS—ZB—01—028 (28) 聚山梨酯80质量标准SX—JS—ZB—01—

产品质量保证措施

产品质量保证措施 篇一 南京豫至美办公家具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严格按照 QB/T1952·1-2003软体家具沙发、QB1952·2-2004 弹簧软床垫、 QB/T1951·1994 木家具质量检验及质量评定、GB/T3324-1995 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QB/T2280-2007办公椅、QB/T2384-98 木制写字桌、GB/T 10357.7家具力学性能试验及桌类稳定性、GB/T 3325-1995 金属家具通用技术条件、GB/T 13668 钢制书柜、资料柜通用技术条件、QB/T 1951.2 金属家具质量检测及质量评定、QB/T 2530-2001 木制柜标准执行。为了强化质量管理,我们实行五管齐下抓质量,使用户用上称心如意的产品,具体措施如下: 一、确保原材料采购质量关 为了使用户购买我们的产品买得放心、用得满意,我们保证所有原材料采购均是通过正规渠道从合格供方采购而来,保质保量。 二、严把各道工序质量关 每道工序和上下道工序实行自检和互检,每道工序都把下道工序作为自己的用户,认真对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从而极大地控制了不合格工件流入下道工序。 三、强化职能部门把好质量关

为了强化质量管理,我们专门聘请了专职质检员和总检验员,对每道工序,每个生产重要环节的半成品和成品进行抽检把关,坚决杜绝不合格品流出厂区。 四、加强了外出安装人员对安装质量的监控 公司规定:每批产品安装完毕后,安装人员必须将公司印制的安装质量反馈表交用户填写,将安装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安装质量等情况进行反馈到生产部。如用户对安装质量向公司投诉,公司在核实清楚情况的基础上对有关安装人员进行经济和解聘并处的惩罚。 五、设立质监督小组,对质量问题进行监控 为了使质量做到稳步提高,公司规定:每逢星期一进行质量大检查。由生产部、技术部、业务部各抽调一名骨干,协同专职质检员、总检员对一周的质量进行检查评比,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人和事坚决查处,决不姑息。从而在公司上下形成一个层层有人抓质量,道道工序有人管质量齐抓共管的新格局。 篇二 供货方案

物料与产品管理规程

物料与产品管理规程 江西省芙蓉药业有限公司GMP文件 管理标准文件(五) 物料与产品管理规程 江西省芙蓉药业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江西省芙蓉药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中成药制剂生产为主的现代药品生产企业,企业最早的前身是国营江西会昌制药厂,1996年企业合资重组更名为江西侨业制药有限公司,2003年,江西侨业制药有限公司与福建省力菲克药业有限公司合资并迁址到会昌县燕子窝工业园进行GMP异地改造,同时更名为江西省力菲克药业有限公司,并按GMP的要求制定了GMP规范化管理所需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文件。2004年11月12日,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顺利通过了江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药品GMP现场认证,并获得药品GMP认证证书(证书号:赣 F0091 )。2009年10月 18日,公司再次通过了省局组织的五年到期GMP再认证,证书号为:赣K0320。在多次GMP认证或跟踪检查之后,我司根据专家的意见对部分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文件进行了合理的修订,但部分文件仍存在可操作性不强等缺陷,与新版GMP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据此,公司领导组织有关人员对现行文件进行了全面的审核,并要求结合新版GMP的实施对有关文件进行必要的修订或整体修改。根据审核结果,经多次讨论和反复论证,为使制定的GMP文件更具可操作性及符合新版GMP的要求,决定对现行文件进行整体修改。本版文件即为修改后的文件。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编号为: SMP /QR/〇〇〇/??

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修订版本号,以数字表示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编号流水号,以数字表示确认与验证管理规程亚分类代号 管理标准文件代号 修订版本号00表示按新版GMP要求制定的文件初始版本号,01为第一次修订版本号,02为第二次修订版本号,以此类推。 本标准由质量部组织起草 本标准由质量部负责审核 本标准由质量管理负责人批准 文件目录 1 制定目的为规范物料与产品管理,防止差错、污染、交叉污染、混淆,保证产品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原料(原药材、中药饮片、化学原料药、中药提取物)、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或待包装产品、成品及其它物料的采购、接收、贮存、发放、使用和发运等方面的管理。 3 职责要求 所有参与物料与产品管理活动的人员对实施本规程负责,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质量部部长负责抽查执行情况。 4 规程内容 4.1 应按要求制定物料与产品管理相关流程,确保做到规范购入、合理贮存、控制放行、有效追溯。 4.2 物料存放或使用的现场应始终保持整齐规范、区位明确、标识清楚、卡物相符,保证物料的输入、输出整个过程无差错、不混淆、无污染现象发生。 4.3 应当严格执行物料和产品管理的相关操作规程,确保物料和产品的正确接收、贮存、发放、使用和发运,防止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物料和产品的处理应当按照操作规程或工艺规程进行,并有记录。

原料内控质量标准

1 阿莫西林内控质量标准 (2) 2 磺胺间甲氧嘧啶钠内控质量标准 (4) 3 维生素C内控质量标准 (6) 4 乙醇内控质量标准 (8) 5 甲砜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10) 6 氟苯尼考内控质量标准 (13) 7 甲氧苄啶内控质量标准 (15) 8 烟酰胺内控质量标准………………………………………………………………… 9 盐酸左旋咪唑内控质量标准………………………………………………………… 10 酒石酸泰乐菌素内控质量标准……………………………………………………… 11 氨苄西林内控质量标准……………………………………………………………… 12 单硫酸卡那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13 盐酸多西环素内控质量标准………………………………………………………… 14 硫氰酸红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15 硫酸黏菌素内控质量标准…………………………………………………………… 16 硫酸庆大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17 替米考星内控质量标准……………………………………………………………… 18 盐酸大观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19 盐酸林可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20 硫酸安普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21 泛酸钙内控质量标准………………………………………………………………… 22 硫酸新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23 磺胺氯吡嗪钠内控质量标准………………………………………………………… 24 维生素C钠内控质量标准…………………………………………………………… 25 碘内控质量标准……………………………………………………………………… 26 碘化钾内控质量标准………………………………………………………………… 27 酒石酸吉他霉素内控质量标准……………………………………………………… 28 恩诺沙星内控质量标准……………………………………………………………… 39 维生素B1内控质量标准…………………………………………………………… 30 维生素B2内控质量标准…………………………………………………………… 31 维生素B6内控质量标准…………………………………………………………… 32 聚维酮碘内控质量标准……………………………………………………………… 33 戊二醛内控质量标准………………………………………………………………… 34 盐酸甜菜碱内控质量标准…………………………………………………………… 35 阿苯达唑内控质量标准……………………………………………………………… 36 地美硝唑内控质量标准……………………………………………………………… 37 氯化钠内控质量标准………………………………………………………………… 38 氯化钾内控质量标准…………………………………………………………………

原辅料质量标准参照模板

1 目的 规定采购物资的质量要求标准,确保采购的物资满足产品生产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 3 采购物资进货验收的办法 3.1检测中心检验: 主要是针对采购物资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或产品成本的重点控制物资实行化验室检验。 3.2感官检验: 主要是针对采购物资中农林牧渔产品或调味品,采用的主要的检验方法:目视、手摸、口尝、鼻闻等。 3.3对比检验: 主要是针对采购物资中,本公司不进行化验室检验的重要物资的控制检验,采用主要的检验方法是:以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供方提供的产品说明书与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实行对比。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a.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产品说明书中技术质量指标(应包括出厂日期、 保质期)与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中的技术质量指标要求相符,且产品包装完整无损,产品标识清楚易于识别,应经采购员验收合格,方准予入库。 b.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产品说明书中技术质量指标(应包括出厂日期、 保质期)与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中的技术质量指标要求相符,但产品包装破损,可能受到污染,应经品控部判定,进行化验或要求供方复验合格后,方可准予进货。 c.供方提供的质量证明书或产品说明书中技术质量指标(应包括出厂日期、 保质期)与公司制定的验收标准中的技术质量指标要求相符,且产品包装完整无损,但产品标识模糊不清,特别是出厂日期、保质期不易识别,应经品控部判定,进行化验或要求供方复验合格后,方准予进货。 d.所有原辅材料(除农副产品、包装物)除索取相关合格证明外,必须索 取含有食品添加剂的名称及使用量的县级以上质监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给开发员确认。 4 物资采购的质量要求 4.1 ☆葱:90%以上的葱直径在1cm以上,葱白长约50—60cm。葱叶约占总长的

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条款解释

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条款解释(新版) 附件5: 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条款解释: 为保证批量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已获型式试验合格的样品的一致性,工厂应满足本文件规定的产品质量保 证能力要求。 1. 职责和资源 1.1 职责 工厂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工厂应在组织内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人,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负责建立满足本文件要求的质量体系,并确保其实施和保持; b)确保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c)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 d)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强制性认证标志。 质量负责人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 条款解释: 1)与认证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通常包括质量负责人、技术人员、采购人员、检验/试验人员、质量管理人员、校准/检定人员、内审员、关健工序操作人员等。 2)以上各类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应形成文件。人员的职责和相互关系可以集中描述,也可在相关的文件中体现。 3)质量保证负责人应是工厂组织内的人员,原则上应是最高管理层人员,至少是能直接与最高管理者沟通的人员。质量负责人应具有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经验或经历,有能力协调、处理与认证产品质量相关的事宜,熟悉相关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和认证标志的管理要求。 4)质量负责人应被赋予并有效履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1.1a)~d)的职责和权限。工厂可指定一名质量负责代理人,当质量负责人不在时履行1.1a)~d)的职责。 5)质量负责人和其代理人可通过任命书、授权书或质量文件描述。No.2 1.2 资源 工厂应配备必需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以满足稳定生产符合强制性认证

物料和产品的标识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物料和产品标识的原则、内容;物料和产品标识的对象、分类内容与方法;管理职责与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停放、贮存的物料和产品。它们包括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在制品(加工件)、半成品及产成品等。 2、物料和产品标识管理的原则及内容 2.1原则 2.1.1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2.1.2有利于避免产品混用、误用,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2.1.3有利于产品使用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2.2内容 2.2.1产品所处的状态(或阶段) 2.2.2产品标识的方法 2.2.3产品标志的内容 3、产品标识的对象、分类及内容 3.1对象 产品标识的对象为接收、生产、交付及安装各阶段所涉及的有必要进行标识的产品。按产品所处的状态分为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在制品、半成品和半成品五种类型。 3.2产品标识的分类 3.2.1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的产品标识 3.2.2待加工件、在制品及半成品的产品标识 3.2.3半成品的产品标识 3.3产品标识的内容 一般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产品代号、版本号、名称、生产令号或其它特殊标识等。 4、产品标识的方法与要求 4.1标识的方法 根据产品的种类大小、批量、贮存或代管的期限长短、存放地点等条件因素,可分别采用标签法、标牌法、工序流转卡法、书写法等方法。

4.1.1标签法:将标识内容书写于标签上,采用粘、插、挂等方法,标于产品表面、柜架或容器的醒目处,要求在存放和搬运过程中不易丢失、覆盖或污损。 4.1.2标牌法:将标识内容书写、印刷或刻于标牌上,以挂、铆等方式标于产品表面、柜架或容器的醒目处。 4.1.3工序流转卡法:工序流转卡作为产品标识,工序流转卡中包含产品代号、工序名称、质量情况、操作者、时间、生产令号等内容。用于从毛坯备料到半成品或产成品完成的产品标识,可追溯性强。 4.1.4色标法:利用色漆对钢材进行标识的方法。主要应用于钢材棒料的标识,在棒料的两端涂以色漆进行标识。不同颜色的色漆,分别代表钢材的不同材质,具体参照国家有关钢材材质标识的规定。如T10钢采用红色漆、45钢采用兰色漆、Q235钢采用黄色漆进行标识等。 4.1.5书写法:采用粉笔、油漆、墨汁以及工具、电刻笔、钢字码等产品表面的醒目处书写标识内容进行标识的方法。粉笔书写标识为一种产品标识辅助的方法,适用于上下工序之间的待加工件或代管周期短的半成品;油漆书写标识可用于物料、产品分区存放时的区域标记,代管周期较长的半成品标识,以及模具等物品的标识。电刻笔、钢字码在产品标识须经技术部门同意方可进行。 4.2标识的要求 4.2.1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的产品标识 4.2.1.1由供方交付给本公司的物料(不论是否有包装),均应有标识该物料的标识,如:铭牌、产品标记和合格证等。仓库保管员在检验员的协同下进行验收时,经核对送货清单与实物(标识)无误后方可接收入库。如果未标识或标识与送货清单不符,仓库不予接收,退回厂家处理。 4.2.1.2物料入库的上架(柜)摆放的区域以标签、标牌、卡片等形式作好标识。标识应包含物料的名称、编号等内容。 4.2.1.3对于不同材质的钢材棒料应保留原有标识,在没有原厂标识时应按有关行业规定以色漆进行标识。 4.2.1.4对于外协外购件,应保持其原有标识,如:铭牌、产品标记和合格证等,同时又要上架(柜)摆放、盛入容器或分区贮存,并以标签、标牌、卡片等形式作好标识,非

产品质量保证措施79677

产品质量保证措施 为保证焦作神箍制动器有限公司制造的机械设备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及用户质量要求,特制订此项保证措施: 一、切削加工件质量保证措施 1、一般要求 1.1 零件加工后应符合图纸和有关设计文件的规定。 1.2 零件应按工序检验验收,在前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方可转入下道工序制作。 1.3 零件加工表面上,不应用沟痕,碰伤等损坏零件表面,降低零件强度及寿命的缺陷。 1.4铸钢件加工后,如有发现有砂眼、缩孔、夹渣、裂缝等缺陷时,在不降低零件强度和 使用性能的情况下,按照JB/ZQ4000.6-86《铸钢件补焊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补焊,并经检验合格。 2、表面粗糙度 2.1本措施引入表面粗糙度各项国家标准 2.2表面粗糙度与公差等级:表面粗糙度与公差等级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和功能关系。原 则上以表面的功能决定表面的粗糙度。 3、对于图样已给出不平衡力矩限值的零件要做静平衡检测。如未规定平衡精度,按 JB/ZZ4-86《钢体转动件的平衡》规定的平衡精度G16规定。 二、焊接件质量保证措施 1、一般要求 1.1 焊接结构件的制造应符合图样及有关工艺文件规定。 1.2 用于焊接结构件的原材料(钢板、型钢、钢管等)的钢号、规格、尺寸应符合图样要 求。若不符合要求时,应按工厂材料代用制度代用。 1.3 用于制造焊接结构件的原材料(钢板、型钢、钢管等)和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 剂等)进厂时,需经技术检验部门根据制造厂商的合格证明书,按照工厂原材料入厂验收规定验收后才准入库。 1.4 对无牌号,无合格证书的原材料和焊接材料坚决不使用。 1.5 所使用材料要进行表面预处理。 2、焊接 2.1一般要求 2.1.1焊工应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才能担任焊接工作。 2.1.2焊接前对焊接件应预先清洗其表面污物。 2.1.3在露天焊接时,凡下雨、下雪及下大雾的情况下,不得进行焊接。由平炉钢制造的 低碳钢结构件,可在任何温度下焊接。在零度以下焊接时,应遵照下列条件: a 、保证在焊接过程中,焊缝能够自由收缩。 b 、不准用重锤打击所焊接的结构。 c 、焊接前需除尽所焊接件上的冰雪 d 、焊接前实行预热 2.2 焊接性和焊接预热 2.2.1 由平炉制造的低碳钢结构件,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焊接。但为了避免焊接过程中产 生的裂纹及脆性断裂,厚度较大的焊接件,焊前也必须根据工艺要求进行预热和缓冷。

产品质量检验标准..

一、目的: 工厂产品及产品用料检验工作,规范检验过程的判定标准和判定等级,使产品出货的品质满足顾求,确保本工厂产品和产品用料品质检验工作的有效性。 二、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采妮工厂所有生产的产品及产品用料的品质检验。 三、权责: 1、品质部:检验标准及检验样本的制定,产品检验及判定、放行。 2、生产车间、物控部:所有产品及产品用料报检和产品品质异常的处理。 3、总经理:特采出货及特采用料的核准。 四、定义 1、首饰类: A、项链/手链/腰链B、耳环C、胸针D、介子E、手镯 F、发夹 G、手表带 H、领夹 I、袖口钮/鞋扣钮 J、皮带扣 K、其他配件类(服装、皮包、眼镜等等) 2、产品用料: A、铝质料类B、铜料类C、铅锡合金D、锌合金E、铁质料类 F、钛金属 G、皮革类 H、不锈钢类 I、水晶胶类 J、包装用料类 K、硅料类(玻璃珠、玻璃石、宝石、珍珠、玛瑙) 3、客户品质等级分类及说明: 1)客户品质等级分类: 品质部根据客户订单注明的: “AAA ”、“AA”、“A”三个等级分别对客户品质标准进 行分类。 2)客户品质等级说明: A、“AAA”: 品质标准要求比较严格,偏高于正常标准和行业标准。 B、“AA”: 品质标准要求通用国际化标准和行业标准吻合。 C、“A”: 品质要求为一般市场通用品质标准。

4、原材料及产品检验准则与判定标准: 1)不合格判定等级、判定标准的定义: A、严重缺陷(Critical 简称为CR): 产品不良项目危害到消费者健康或安全,或者是影响产 品设计或产品使用寿命的不良项目。 B、主要缺陷(Major 简称为MA): 产品不良项目直接影响产品功能,产品尺寸规格异常,产 品的设计不符合客人要求等。 C、轻微缺陷(Minor 简称为MI):产品不良项目为轻微的瑕疵,但不影响产品使用价值、功能、 和经济效益。 D、允收(Accept简称为Ac)、拒收(Reject简称为Re)。 E、抽样标准和允收水平:MIL-STD-105D、Ⅱ、正常单次抽样水平,进料抽检为:AQL 值CR:0, MAJ:2.5,MIN4.0,出货抽检为: AQL 值CR:0,MAJ:1.5,MIN4.0。 F、制程检验由品质部根据产品生产工艺和客人品质要求合理给予安排抽检或全检。 2)产品品质控制方式: A、产品品质控制分三步策划:进料品质控制、制程品质控制、出货品质控制。 B、检验方式:检验方式是根据生产车间规划和产品加工工艺特性确定,具体安排如下: a、抽检的环节有: 原材料入仓,合金压铸和五金啤件,合金倒模出装配/抛光,成品装 配,成品包装环节入库。 b、全检的环节有: 合金粘石环节、滴油环节,合金装配直接下电镀、打磨后直接下电镀 加工的,各环节样板出货,铜产品打磨直下电镀,电后出包装的货全检。 c、首件检验: 合金装配/粘石/滴油/包装,各环节,根据各货品的结构的复杂程度自行决定, 结构简单的货品不做首件,结构复杂的款式,需提供首件确认. C、检验标准来源:客人订单资料、客人要求、工程相关资料、生产做货指引、相关法律法规 要求、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工厂内部品质管理规定的品质检验标准。 D、所有经过检验的产品无论良品或不良品都要有明确的标识和记录。 E、检验过程不良率以品检日报的形式通报,批量不良率超过30%视情况记入重大品质异常 跟踪处理,所有重大品质异常责任单位必须以月份为单位原因分析、改善对策,发出 异常的单位定期跟踪其改善效果的确认。 3 ) 原材料检验标准及相关要求: 倒模用的铜料类、铅锡合金、锌合金检验标准和品质要求: A、用料以客人订单要求为准,成份含量参考供应商自检报告。

GMP认证物料与产品.

GMP认证之物料与产品第一篇 采用符合质量标准的物料(原料、辅料和包装材料)进行药品生产是保证药品质量的基本要素,合格的药品是其使用价值的体现。——因此,必须从采购、入库、贮存及发放各环节对物料与产品严格把控,做到管理有章可循,使用有标准可依,记录有据可查,确保始终如一的将合格优质的物料用于药品生产,将合格优质的药品提供给患者使用。 原则 新版GMP指出,直接影响药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物料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进口原辅料应当符合国家相关的进口管理规定(见第一百零二条)。 “相应的质量标准”即注册标准,包括药品标准、食品添加剂标准;包装材料标准、生物制品规程或其他有关标准。 “符合国家相关的进口规定”即《药品进口管理办法》、《进口药材管理办法》。 专用于在药品(硬胶囊、软胶囊、片剂等)上印文字或图案的油墨“应当符合食用标准”是最基本要求,要尽可能使用已取得药用油墨批件的药用油墨。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主要是指国家食药局颁布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所规定注册药包材产品目录中包含的品种。 具体实施中要特别注意,物料质量标准必须包括物料包装、印刷包装材料的实样或样稿。原料和辅料必须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全项检验。药品生产中所用辅料如果没有国家批准文号应执行注册申报时核准的标准和规格。药品内包装材料和容器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和对产品的影响程度自行制定内控标准,同时索取药品内包装材料和容器生产企业的出厂检验报告书和型式报告书。

中成药制剂处方中的药量系指中国药典规定正文(制法)项规定的切碎、破碎或粉碎后的药量,生产中使用的中药材根据工艺要求执行。如工艺要求生产投料前只做了挑拣和清洗,也应视为用中药饮片投料生产,未经任何处理的原药材不得直接投料生产。 与欧美GMP相似,为了确保持续实现GMP防止污染,交叉污染,混淆和差错的目标,新版GMP对物料和产品管理提出了最基本的要求。明确了对物料和产品关键操作环节(接收、标识、贮存、处理、取样、检测、批准使用或拒收)还应进行记录,以便于质量追溯(见第一百零三条);明确了质量管理部是确定供应商的主要责任部门,供应商的确定及变更必须经过质量评估,并经质量管理部门确认批准(见第一百零四条)。 新增物料供应商时,涉及法规(如《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要求的变更,试验结束后再申请办理;属于企业内部变更的,按企业内部变更管理程序执行。 新版GMP对物料和产品延长了管理范围,从厂内延伸到厂外,对运输环节各种影响质量的因素(运输工具、装载方式、装载数量、运输时限及注意事项等)提出了质量保证要求(见第一百零五条)。如对贮藏条件有特殊要求的,就必须对运输条件进行确认;对于危险化学品物料和产品的运输必须注意安全;对于特殊管理的药品及物料的运输应按相关规定执行。进一步突出了对物料和产品保护要求。 在具体实施“运输确认”的过程中,首先应对运输有特殊要求的物料和产品,其运输条件要求(如符合相应的批准文件、质量标准中的规定、企业的要求)向供应商予以明确。另外,应当对运输涉及的影响因素进行挑战性测试,尽可能明确运输途径(包括运输方式和路径)。长途运输还应当考虑季节变化的因素。除温度外还应当考虑和评估运输过程中的其它相关因素对产品的影响(如湿度、震动、操作、运输延误、数据记录器故障、使用液氮储存、产品对环境因素的敏感性等)。另外,运输确认应当对关键环境条件进行连续监控。

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主要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主要原材料为:钢管、法兰、管件和涂料。 1、物资部在原材料的购买上选择的是经过评定的合格供货商。 2、检验员收到报验单后,确定需依据的检验标准后进行检验,并将进料厂家、品名、规格、数量、日期等,填入检验记录表内。 3、钢管: 3.1、对钢管的检验应以同一规格、同一材质、同一批数量按5%进行抽检,若抽检出不合格品应加大抽检数量。 3.2、首先对钢管的外观进行目测检验,表面应无裂纹、结疤、夹渣、断焊、凹凸不平、油污等缺陷。 3.3、根据来料种类、材质不同,依据检验标准对钢管的规格、壁厚、外径进行测量,在标准范围内。 4、法兰: 4.1、法兰应以同一厂别、同规格、同一进厂时间为一验收批,按10%的比例抽检,但不低于10片,抽检出不合格片应加大抽检数量。 4.2、首先对法兰的外观进行目测检验,表面应无裂纹、划伤等缺陷。 4.3、根据来料规格对法兰外径、内径、孔中心距、螺栓孔直径、厚度进行测量在标准范围内。 5、管件: 5.1、管件为全检。 5.2、首先对管件的外观进行目测检验,表面应光滑无氧化皮,不得有深度大于公称壁厚的5%且最大深度不得大于0.8mm的结疤、折迭、轧折、离层等缺陷。 5.3、检查管件的规格、外径、壁厚、角度是否在公差范围内。

6、涂料: 6.1、涂料应以同一厂别、同一编号、同一进厂时间为一验收批,按50袋或箱为一验收批,从中抽取2袋或箱取样。 6.2、选取标准的样块和直管为试件,喷砂除锈,用氧气或随炉加热,按涂料的涂覆温度进行涂覆。 6.3、试件冷却后,对试件进行各项目的检验。 7、检验完成后,判定合格即将进料加以标识“合格”,填写检验报告记录单及检验情况,并通知仓库保管员办理入库。 8、判定不合格即将进料加以标识“不合格”,填写检验报告记录单及检验情况,并立即将检验情况通知仓库保管员及物资部。 9、仓库保管员在接到检验部门出具的验证合格报告单后方可发料。否则因发料出现的失误由材料员负责。 10、回馈进料检验情况,并将进料质量情况及检验处理情况汇总报与有关部门。

原料质量内控标准

原料质量验收标准 1、大宗原料 名称感官要求验收指标检测频次拒收指标备注 东北玉米 红黄色或 黄白色,晒 干或烘干、 籽粒饱满、 整齐、均匀, 回味甜,色 泽一致,无 虫、无发酵、 无霉变及异 味 水分≤14.0% 来货每批必检 有活虫、霉变 水分≥16.0% 杂质≥2.0% 不完善粒≥ 6.0% 容重≤700克/ 升 用于猪料、烘干 玉米容重≥720克/升 杂质≤1.0% 感官检查不合格时 需抽检 霉变粒≤2.0% 不完善粒≤5.0% 霉菌总数≤40×103个/g要求供方每年至少 提供一次检验报告 或送外委托检验 黄曲霉毒素B1≤30μg/kg 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 粗蛋白 呕吐毒素≤1ppm 黄曲霉毒素≤30μg/㎏ 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 每月抽检一次 本地玉米 红黄色或 黄白色,晒 干或烘干、 籽粒饱满、 整齐、均匀, 回味甜,色 泽一致,无 虫、无发酵、 无霉变及异 味 水分≤14.0% 来货每批必检 有活虫、霉变 水分≥18.0% 杂质≥3.0% 不完善粒≥ 10.0% 容重≤660克/ 升 用于禽料,晒干 或烘干。对于水 分、容重、叶黄 素来说,时期没 有明显界限,要 根据气温,市场 情况,玉米收成 情况等作适当调 整。 容重≥680克/升 杂质≤1.2% 感官检查不合格时 需抽检 霉变粒≤2.0% 不完善粒≤8.0% 霉菌总数≤40×103个/g 要求供方每年至少 提供一次检验报告 或送外委托检验 黄曲霉毒素B1≤50μg/kg 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 粗蛋白 黄曲霉毒素≤50μg/㎏ 每月抽检一次 注:1、不完善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粒、生霉粒、热损伤粒。 2、伤及胚部玉米才算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霉粒、热损伤粒。 玉米熟粉黄色粉末, 具有烘烤玉 米的香味, 新鲜、无发 酵、霉变、 腐烂、结块 及异味异臭 水分≤12.0% 来货每批必检水分≥13.0% 粗蛋白质≤ 7.0% 粗脂肪≤4.5% 玉米加工玉米 珍,玉米面副产 物,主要为少量 玉米皮、玉米皮 下粉质,少量胚 芽,熟化温度100 度以上粗脂肪≥6% 粗灰分≤5% 粗蛋白≥9% 黄曲霉毒素B1≤50μg/kg要求供方每年至少 提供一次检验报告 或送外委托检验 玉米赤霉烯酮≤500μg/kg 小麦籽粒饱满、 整齐、均匀, 黄白色或深 红色或红褐 色,回味甜。 无虫、无发 水份≤13.0% 来货每批必检 有活虫 水分≥15.0% 杂质≥3.0% 容重≤730克/ 升 不完善粒≥ 猪料鸡料同一标 准 容重≥750g /L 粗蛋白质≥12.0%

产品质量保证大纲

产品质量保证大纲 1 大纲内容 本产品质量保证大纲根据GJB 1406A-2005《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要求》和本公司实际情况编制而成,其内容包括本公司生产的高温合金、耐蚀合金、工模具合金钢达到国家和相关的国际标准的保证大纲(以下简称大纲) 本大纲适用于军工品的生产和服务,本公司质量手册中删除“7.3 设计和开发”的要求,所以大纲的内容作了相应的剪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大纲采用GJB 1406A-2005《产品质量保证大纲要求》所规定的引用文件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适用于本大纲: GJB 466 理化试验质量控制规范 GJB 571 不合格品管理 GJB 593 无损伤检测质量控制规范 GJB 726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 GJB 907 产品质量评审 GJB 908 首件鉴定 GJB 939 外购器材的质量管理 GJB 1269 工艺评审 GJB 1330 军工品产品批次管理的质量控制要求 GJB 1442 检验工作要求 GJB 1443 产品包装、装卸、运输、储存的质量管理 GJB/Z 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B/T19000和GJB9001 A中所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大纲。 冶炼:本公司所指的冶炼是采用真空感应炉用熔炼方法把各金属原材料中的金属提取出来;减少金属中所含的杂质或增加金属中某种成分,炼成所需要的金属合金电渣重熔:利用电流通过熔渣时产生的电阻热来熔化金属电极而达到熔炼目的的一种炼钢方法。 锻造: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锻件的加工方法。 热处理: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方法称热处理。 4 制定本大纲的依据 a 与本公司产品有关的法令、法规、相关标准以及本标准的要求 b 合同、研制任务书及顾客的质量保证要求 c 公司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体系及文件 d 生产计划和(7.1)的安排 e 供方的质量状况 f 其他相关计划,如环境、安全和健康等 4.2 基本要素 4.2.1制定本大纲的基本要求 a 本大纲由生技部负责编制,在质量管理体系(7.1)策划完成后组织实施。 b大纲实施前应分为编制、审核、质量会签和批准。合同要求时,应提交顾客认可。

原材料质量验收规范

《原材料质量验收规范》 1、主题内容与适弔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原材科在外购质量验收中的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料的质量检收。 2、引用标准 《关于我省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3、一般要求 3.1金属材料及非金属村料在验收计量中,应执行《关于我省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实施办法的通知》中的规定。 3.2金属材料的取样应符合《化学分折试样规范》中的规定。 3.3金属材抖的取样由检验部负责,根据规定进行取样同检验申请单一起送交中心计量室进行理化检验。 3.4金属材料的理化检验均由中心计量室负贡,不能进行检验的材料项目由中心计量室责委托有关单位检验, 4、金属材料的验收要求 4.1钢材料的受检范围包铦:优质碳素结构钢、合金结构钢、高速工具钢、合金工具钢、弹簧钢、碳素工具钢及进口碳素结构钢和合金结构钢。 4.1.2钢材科受检规格包:捧材、菅材.扳材。 4.1.3钢材料的订货、发货的资料与实物要一致. 4.1.3.1根据到货喟况,验收人员必須收集、核对和熟悉有关证件和质量证明书、合同或协议书、发货明细表、发货时的重量单及铁路或其它运输部门运输单等。 4.1.3.2验收人员根据有关证件详细核对,通过质量检查和理化检验等有关复检证件,过秤单、检验记录等资料与实物的供货证件逐一核对,确定其合格与不合格。 4.1.3.3根据复检证明检查钢材实物上的标志是否一致。 4.1.3 4检查包装是否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是否有散捆、散包现象.对于应涂油防锈的钢材是否涂油防锈应详细检查。 4.1.3.5检查钢材标志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规定。 4.1.3.6检查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规定偏差,对钢材的倍尺.短尺,定尺尺寸之须检查、核实,其它尺寸是否符合产品标准规定或合司规定。

食品原料采购质量标准

食品原料采购质量标准 一、食品原料采购验收原则 1、必须按照食品营养与卫生的基本要求选料; 2、必须按照食品不同的质量要求选择原料; 3、必须按照原料本身的性质选料; 二、食品原料品质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1、食品原料品质的基本要求 首先是根据员工对膳食的要求,按照合理和营养的原则来确定。其次是按照员工对原料的食用习惯和食用价值确定。 2、品质鉴定的依据和标准 根据食品原料品质的基本要求,对品质鉴定饿的基本要求,对品质鉴定的依据和标准主要有以下几点: A嗅觉检验:即用嗅觉器官来鉴定原料的气味,如出现异味,说明已变质。 B视觉检验:视觉检验范围最广,凡是能用肉眼根据经验判断品质的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对原料的外部特征进行检验,以确定其品质的好坏。 C味觉检验:可根据原料的味觉特征变化情况来鉴定品质好坏。 D听觉检验:有些原料可以根据听觉检验的方法鉴定品质的好坏、如鸡蛋,可以用手摇动,然后听声音来鉴定。 E触觉检验:触觉是物质刺激皮肤的表面的感觉,手指是敏感的,接触原料可以检验原料组织的粗细、弹性、硬度等,以确定其品质好坏;感官鉴定品质的方法是常用的基本方法,我公司还有精确可靠的理化鉴定,如肉类水分快速测定、农药残留测定、吊白块测定、甲醛测定等。 三、蔬菜鉴定标准 1、蔬菜的分类 按照蔬菜的构造及可食部位分为叶菜类、茎菜类、根菜类、果菜类、花菜类和食用菌类等; 2、蔬菜的检验 蔬菜的品质检验主要是鉴别其新鲜度,收获的最佳期,品种的优 越性,一般可从其含水量、形态、色泽等方面来检验; 3、具体瓜果类检验标准 ●大白菜:新鲜洁白,表面无黑色斑点,里面无烂心、无开花、坏叶不超过3片; ●白萝卜:表皮光洁,无黑心、无空心,小的不低于0.5斤,大的不超过3斤;

原料药质量标准制定指导原则

药品质量研究与质量标准的制定,是新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研究开发新药,必须对产品质量进行详细研究,并制订合理的质量标准,以保证药品安全有效。 一、原料药质量研究 原料药在确证化学结构或组份的基础上,应对该药品进行质量研究,并参照现行版《国家药品标准工作手册》制订质量标准,一些中国药典附录已有详细规定的常规测定方法,对方法本身可不作验证,但用于申报原料药测定的特殊注意事项应明确标明。 1.性状应分别记述药品的外观、嗅、味和一般稳定情况、溶解度以及有关物理常数。 1.1外观、色泽、形状、嗅、味。在贮存期内发生的变化应予以研究记述,如遇光变色、易吸湿、风化等。 1.2溶解度溶解度是药品的一种物理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品的纯度。表示溶解度的术语应按照药典规定分极易溶解、易溶解、溶解、略溶、微溶、极微溶解、几乎不溶或不溶。 试验法可参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一般用与该药品溶解特性密切相关、配制制剂、制备溶液或精制操作所需用的常用溶剂作试验,不必罗列过多。 1.3熔点已知结构的化学原料药,熔点是重要的物理常数之一,利用熔点或熔矩数据,可以鉴别和检查该药品的纯杂程度。测定原料药的熔点常用中国药典附录第一法。适于测定

熔点的药品应是在熔点以下遇热时晶型不转化,其初熔与全熔易于判断的品种。应详细记录初熔与全熔时的温度,并应在规定范围内。化学药品的熔点范围一般为3℃-4℃,熔矩一般不超过2℃,不宜过宽。对熔融时同时分解的药品,要记录熔融时的现象,如变色,产生气泡等。通常当供试品开始局部液化,毛细管中出现液滴或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作为初熔温度,至供试品固相消失全部液化时作为全熔温度。有时固相消失不明显,则以供试品分解并开始膨胀时的温度作为全熔温度。对某些药品无法分辨初熔与全熔现象时,可以记录其发生突变(如气泡很快上升,颜色明显变深)时的温度,作为熔融分解温度。对熔点难以判断或熔融时同时分解的品种以及一、二类新药的熔点应用DSC热分析法予以说明。如熔点在200℃以上并同时分解的品种,一般不将熔点订入质量标准中。 1.4旋光度或比旋度此项是反映化合物固有特性及其纯度的指标。对这类化合物,在性状项下的物理常数中应作比旋度规定。测定时应注意温度、浓度和溶剂对比旋度的影响,并详细记录测定时的温度、浓度和采用的溶液剂,操作中如有特殊要求应注明,如测定温度和测定波长与药典规定(20℃589nm)不同,则应注明。旋光度还可用于某些制剂的含量测定。 1.5吸收系数化合物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波长及其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系数,是该化合物物理常数之一。我国创制的药品或只有文献记载,国内外药典未收载的药品(一、二类新药)的吸收系数(E1%1cm),应至少用五台不同型号的仪器测定,并统计处理结果。测定方法应按药典委员会规定方法进行。用于测定吸收系数的样品应经精制,并提供纯度数据。吸收系数一般列入原料药的性状项下,还可用于制剂的含量均匀度、溶出度和含量测定。在研制单位测定的基础上,复核审查部门应对供测定样品的纯度和测定数值进行复核。测定方法介绍如下:

质量保证能力要求(CNCA-00C-005)

编号:CNCA-00C-005 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2014-01-02发布2014-09-01实施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录 0.引言 (5) 1.适用范围 (5) 2.术语和定义 (5) 2.1认证技术负责人 (5) 2.2认证产品一致性(产品一致性) (5) 2.3例行检验 (6) 2.4确认检验 (6) 2.5关键件定期确认检验 (6) 2.6功能检查 (6) 3.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6) 3.1职责和资源 (7) 3.2文件和记录 (8) 3.3采购和关键件控制 (8) 3.4生产过程控制 (9) 3.5例行检验和/或确认检验 (10) 3.6检验试验仪器设备 (10) 3.7不合格品的控制 (12) 3.8内部质量审核 (12) 3.9认证产品的变更及一致性控制 (12) 3.10产品防护与交付 (13) 3.11CCC证书和标志 (13) 0.引言 按照《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的要求,生产企业应控制获证产品一致性,其质量保证能力应持续符合认证要求。为规范指导强制性产品认证(以下简称CCC认证)目录内产品生产企业建立确保产品持续符合CCC认证要求的质量保证能力,制定本实施规则。 在认证工作具体实施中,工厂应以保证生产的认证产品与型式试验样品的一致性为目标,根据本实施规则及相应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细则的要求,针对产品特性和生产加工特点,建立符合本实施规则要求的质量保证能力。 注:本实施规则中的工厂涉及认证委托人、生产者、生产企业。 1.适用范围 本实施规则规定了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认证机构实施工厂检查的依据之一。 2.术语和定义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原材料质量控制措施和方法 5.1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内容 材料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主要有以下部分: 5.1.1掌握材料质量标准 衡量材料质量的尺度是材料质量标准,它也是作为验收、检验材料质量的依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量标准,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就便于可靠地控制材料和工程质量。 5.1.2材料质量的检(试)验 1)材料质量检验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检测手段;将所取得的材料数据与材料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材料质量的可靠性,同时还有利于掌握材料的信息。 2)材料质量的检验方法一般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理化检验和无损检验等。 3)根据材料信息和保证资料的具体情况,材料质量检验程度分为免检、抽检和全部检查。 4)材料质量检验通常进行的试验为“一般检验项目”;根据需要进行的试验项目为“其他试验项目”。 5)材料质量检验的取样必须有代表性。 6)材料抽样一般适用于对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鉴定。 7)对于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检验项目和不问的检验标准,而检验标准则是用以判断材料是否合格的依据。 5.1.3材料的选择和使用要求 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不当;均会严重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质量事故。故必须针对工程特点,根据材料的性能、质量标准、适用范围和对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慎重地来选择和使用材料。 5.2原材料质量控制的原则 1)主要材料、设备及构配件在定货前,承包单位必须向监理工程师申报同意后,方可定货; 2)监理工程师协助承包单位合理地、科学地组织材料采购、加工、储备、运输、建立严密的计划、调度、管理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减少材料占用量,

按质、按量、如期地满足建设需要; 3)合理地组织材料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正确按定额计量使用材料,加强运输、仓库、保管工作,健全现场材料管理制度。避免材料损失、变质; 4)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质量关; 5)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材料。 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控制基本程序 5.3施工阶段原材料质量控制的方法 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永久性设备、器材等都将成为永久性工程的组织部分,所以它们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工程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事先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 对于材料、设备的质量控制也应当是进行全过程和全面的控制,从采购、加工制造、运输、装卸、进场、存放、使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监督与控制。 5.3.1采购质量的控制 1)凡由承包单位负责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或构配件。设备等,在采购定货前应向监理工程师申报;对于重要的材料,还应提交样品,供试验或鉴定,有些材料则要求供货单位提交理化试验单;经监理工程师审查认可发出书面认可证明后,方可进行定货采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