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卷第4期

山 西 化 工

Vol.27 No.4

2007年8月

SHANXI CHEMICAL INDUSTR Y

Aug.2007

收稿日期:2007204210

作者简介:宋秋华,女,1964年出生,200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生态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主要从事应用生物化学、农业生物学等研究工作。

 综述与论坛

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宋秋华, 张 磊, 梁 飞, 姚小丽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活性物质,具有特殊的保健及治疗功能。本文分析了黄酮的结构特征,介绍了黄酮的提取工艺和分离纯化,并对各工艺利弊进行了分析。关键词: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纯化;层析

中图分类号:O623.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7050(2007)0420024204

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组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产

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属于植物次级代谢产物,在植物的叶子和果实中少部分以游离形式存在,大部分与蔗糖合成甙类,以配基的形式存在。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个部位,尤其是花叶部位,主要存在于芸香科、唇形科、豆科、伞性科、银杏科与与菊科等。有文献记载,约有20%的中草药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其具有抗氧化、降低脂质过氧化反应、预防心血管疾病及抗衰老等作用。随着对其研究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提高,又发现了许多新的种类和生理作用。特别是抗自由基和抗癌、防癌的作用,使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2]。目前已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有5000多种,但研究表明,在众多黄酮类化合物中,因其结构不同,有的表现出生物活性,有的却没有生物活性,而且生物活性亦因其结构的差异而不同,所以提取分离出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医药及食品工业是十分重要的。

1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

黄酮类化合物之所以具有突出的抗氧化性和消除自由基的能力,是由其结构所决定的。生物类黄

酮基本结构见图1[3]。

图1 生物类黄酮的基本结构

目前普遍认为生物类黄酮分子的α、

β不饱和吡喃酮是其具备各种生物活性的关键。黄池宝等人[4]比较了数种类黄酮的结构与抗氧化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对于脂质体系而言,在类黄酮B 环上没有羟基的化合物的抗氧化能力较低,自由基的捕捉力与还原力表现亦较差,但若具有1个以上的羟基,则会显著提高这三种活性;B 环上若含有2个羟基,则羟基位于邻位者比位于对位者的抗氧化力、自由基捕捉力与还原力都强;此外,C 环位置3上带有羟基,或A 环上含有较多羟基者都有提高抗氧化力、自由基捕捉力与还原力的趋势。

根据中央三碳链的氧化程度、B 环连接位置(C 22或C 23)以及三碳链是否构成环状等特点,可将重要的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分类如第25页表1所示。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多为表1中基本母体的衍生物,常见取代基有羟基、甲氧基、甲二氧基(O —CH —O )以及异戊烯基等。羟基和甲氧基出现最多的位置是C 25,7,3,4′,异戊烯基出现最多的位置是C 26,7。黄酮类化合物多以甙类形式存在,并且由于糖的种类、

数量、联接位置及连接方式的不同,可以组成各种各样的黄酮甙类。组成黄酮甙类的糖类主要有D2葡萄糖、D2半乳糖、L2鼠李糖、L2阿拉伯糖、D2木糖、D2葡萄糖醛酸等,或由这些糖组成的双糖或三糖。糖的连接位置与甙元的结构类型有关,如单糖链氧甙的连接位置经常是C23,7,3′,4′位;二糖链氧甙的

连接位置常见的是C23,7、C23,4、或C27,4′位

。花

色素甙糖多连在C23或形成3,52二葡萄糖甙。在碳甙中,糖多连接在C26或C28位上。

2 生物类黄酮的提取

黄酮类化合物因其结构和来源不同,溶解特性差异也很大,因此应根据其极性和水溶性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溶剂进行提取。目前对类甙和极性较大的甙元,常用某些极性较大的混合溶剂如甲醇2水(1∶1)、水、甲醇、乙酸、丙酮、乙酸乙酯进行提取,而对大多数甙元,则采用乙醚、氯仿、乙酸乙酯等极性较小的溶剂进行提取。一些研究者为了提高所得产物的收率,还采用了外加物理场的方法。

2.1 醇提法

甲醇和乙醇是常用的生物类黄酮提取溶剂,高质量分数的醇(90%~95%)适于提取黄酮,质量分数60%左右的醇适于提取黄酮甙类。提取过程中常用冷浸法或回流法,提取次数一般为2次~4次。用醇类提取黄酮的报道比较多,白凤梅等[5]用75%甲醇回流,从洋葱鳞和洋葱皮中提取类黄酮类物质,研究了其中槲皮素的含量;陈燕清等[6]采用醇溶剂法提取藜蒿中黄酮,结果表明,乙醇质量分数70%,料液比1∶40,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100min, p H=10,提取2次,为提取藜蒿中黄酮的最佳条件,总黄酮提取率为6.82%。

2.2 热水提取

热水提取可用浸提法也可用煮提法,一般提取2次~3次。苏刚[7]用85℃~95℃热水浸泡山楂,然后回流提取,得到质量分数为1.3%~1.35%的黄酮类物质。利用芦丁在热水和冷水中的溶解度相差较大,槐米粗粉用水煮沸后,放冷即可析出大量芦丁晶体。热水提取仅限于提取甙类,但因提取杂质多,提取物易霉变,故不常用。

2.3 碱性水或碱性稀醇提取法

黄酮类成分大多具有酚羟基,显酸性,可用碱性水(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或碱性稀醇(如50%的乙醇)浸出,浸出液经酸化后析出类黄酮化合物。严赞开等[8]探讨了用饱和Ca(OH)2溶液从桔皮中提取橙皮甙的优化工艺,实验表明,主要浸提剂与原料的质量比为20∶1,在50℃下保温3h,浸提率可达1.5%。碱性提取时,所用碱的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在强碱条件下加热破坏黄酮类化合物的母核。提取液中加入酸,黄酮甙类即可沉淀析出。加酸酸化时,酸性也不宜过强,以免生成佯盐,致使析出的黄酮化合物又重新溶解,降低产品收率。

2.4 有机溶剂萃取法

将干燥粉碎后的原料用其他方法提取后,以适当的有机溶剂(如乙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等)进行萃取、过滤,滤液中的溶剂减压蒸馏回收后测定。这是目前国内外使用较广泛的苯取方法,该法设备简单,产品得率高,但产品中杂质含量较高。

2.5 酶水解法

利用酶将原料中的大分子物质水解,使黄酮类物质充分释放,以增加提取率。此法需和别的提取方法联用。如利用果胶酶将山楂中果胶完全分解后,再进行黄酮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含量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果胶完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使果肉中黄酮类物质充分释放出来,提取率比目前常用的方法提高了2个~3个百分点,显著提高了山楂中黄酮的提取率。而用纤维素酶对葛根进行水解,与不加酶的提取方法对照,前者的葛根总黄酮收率比后者

5

2

 2007年8月 宋秋华等,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