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之点滴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之点滴思考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体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再次,笔者不妨理解为,新课标提倡个性化阅读、探究性阅读等方式。在多年的在理论探索和课堂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了“个性化阅读对新时期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个性化阅读”这一阅读方式,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应重实践、重人文精神培养的特点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个性差异等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结合学生个体情感体验,多元化多角度地理解文本,打破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师手捧教参讲到底,肢解文本一套标准到底,不容学生有半点疑惑地被动吸收的教学方式。正是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使其在课堂上逐渐活跃,他们充满了欢乐,也充满了机智与智慧,不同的体验、不同的解读让语文课堂再次充满生机。

个性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情感、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质。简单的说,个性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共性中所凸显出的一部分。那么什么是个性化阅读呢?笔者认为“个性化阅读”是指在一定情境中,因个性发展需要而根据教学实际,培养学生逐渐形成适合自身的阅读兴趣、阅读性格、阅读品质以及养成良好的富有个性的健康的阅读习惯,从而在一定阶段内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阅

读理解能力和鉴赏水平。个性化阅读的关键在于教师、学生和文本。但在个性化阅读运用的过程中,却出现了这样抑或那样的问题。原本实在有效的一堂课,教师为了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了做到“平等对话”,常常注重课的形式,整节课热热闹闹,结果是学生一无所获,教师也也一头雾水,将“尊重”简单化、庸俗化,既不中看又不中用。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还不如原来的一讲到底,至少那样学生还可多少被动吸收点知识,尤其是公开课,更是轰轰烈烈,热闹非凡,流于形式,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我们谁也不会说这是一堂精彩的示范课。

本来探讨个性化阅读是课改中应该大力提倡的,可为什么出现了诸多问题呢?我想,原因可能有两点。一是因为很多老师对个性化阅读的实质没有领会,也没有充分完全理解,从而限制了个性化阅读的真正实效。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方式也好,学习方式也罢,都不可能是万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在还没有完全理解,领会其实质的情况下,其功效恐怕只能是“有效但有限”了。比如不少教师因考虑到学生心理的“独特体验”而片面理解了“个性化”,引申出“与众不同”、“独一无二”。于是学生便挖空心思去找这种“独特”,提出一些肤浅甚至不可理喻的问题,或哗众取宠、或游离主题、或断章取义。而教师又不注意引导,一堂课只要有这么一个不值的问题,学生七嘴八舌争个不休,这堂课失败无疑。二是教师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未能全面吃透,片面的将“个性化”做孤立的理解,导致教师引导不力,不能收放自如,对学生的观点不能正

确做出判断,这个观点也称赞,那个观点也表扬,一味“捧杀”,从而失去了驾驭课堂的能力。如此理解,课堂或是活跃了,但也偏离了课改的正确航道,与与课程改革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完全背道而驰的,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也同样是相左的。

语文教学多元化的人文价值取向、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体以及新课标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都会引起我们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关注及思考。

第一,教师课前阅读教学准备要充分,课堂教学引导要得力。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决不能停留在活跃与热闹上,要着重关注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的参与度和思维的深度,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除个别生成性问题外,绝大多数都应该在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情境之中,或难点﹑或重点﹑或疑点﹑或关键点。总之,在某一特定的有较高探究价值的“话题”之下进行,决不能让学生随便谈,文本没看一遍就海阔天空地各谈各的感受与体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民主与集中,放与收的关系,加强教师的引导作用。引导要得力,只要让众多个性中的共性得到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在平衡与不平衡中不断地动态变化发展,让课堂呈现出“多元——集中——多元”的态势,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地充满生命力。第二,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只有在大力张扬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基础之上,充分挖掘阅读主体的阅读潜能,才能使之丰腴厚实,有智慧。苏霍姆林斯基说:“如

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多用寄寓真切期待的鼓励语,使学生为满足教师心灵期待而释放出潜在的激情能量。如在教授《我与地坛》时,在学生对第三段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以后,我这样引导他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要把自己的身心都放到文章中去读。我们再来读一遍第三段。”充满期待的话语激发了学生阅读的欲望,学生再一次沉浸在作品中。贴切而精练的语言,巧妙地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营造氛围组织学生深入研讨,为学生读出自我创造条件。教师要使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提倡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他们

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们在某些阅读阅读段互问互答。教师还要营造和谐气氛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提倡多角度的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中展开想象和联想,在阅读中不断有所发现,读出新意。不能像以前一样,做一个作品意义的解析者、权威意见的传声筒,而是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个性及创造精神,而这也正是新课程理念中体现的语文个性化阅读所要求做到的。

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

励、唤醒和鼓舞。”教师个性化的教,正是为了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个性化的学,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