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快速救助艇船型分析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性能快速救助艇船型分析研究

2005年01月31日

1 前言

二○○三年六月二十八日,交通部对救捞系统进行了体制改革,为了加强海上人命救助工作,成立了专门以海上人命救生为职责的专业海上救助单位——北海、东海、南海救助局。

从“十五”期间开始,救捞系统先后设计了6000kW、8000kW、14000kW、近海高速救生船等船型、这些海洋救助船除14000kW以外,其它三种已经投入建造。

由于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沿海有着漫长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岛屿,为了完成我国领海水域的遇险人员人命救生任务以及对沿海200 浬专属经济区海上作业人员的生命保护,需要大、中、小型各类救助船进行分工协作,特别是随着我国沿海海洋工程及旅游,娱乐设施的开发,沿海高速小型救助船将是一种既有效,又经济的工具。所以引进、开发小型高速救助艇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小型高速救助艇国内外发展状况

高性能的小型高速救助船舶只是最近十余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船种,我国目前仅有少数船载高速玻璃钢艇问世,因为是船载艇,尺度都比较小,一般总长在6.0~10.0m 范围内,由于仅是近几年刚刚问世,设计建造经验都比较贫乏,我国铝合金高速救助艇更未见过有生产和使用记录,当然,我国铝合金船舰在军用船上还是有比较丰富的建造经验及使用历史的。

国外对高速救助艇使用较早,配置数量很大,主要用于沿海渔业、游乐设施处所的人命救生工作。

美国海岸警备队(USCG)配备20m以下的小艇1000余艘。仅德事隆(TEXTRON)公司生产的14m高速救助艇就有115配备USCG,而且以每年20余艘的速度增加。日本海

上保安厅配备20m以下的快速巡逻艇共165艘,这些艇航速都在30节或30节以上,是承担救助值班和搜救工作的主力船型。

3 高性能小型快速救助船的救助任务及救助能力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进军海洋必然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之一,伴随着海洋工程建设,沿海渔业及旅游,娱乐设施的发展,必定要求我国海上救助事业与之适应。

当代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海上救助都非常强调时间和效果,希望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能快速到达海事现场,并能有效开展救助工作。而对大、中、小海难所需要的救助手段又大不一样,所以当代救助作业是一个快速反应、立体作业且可能是多工种协调配合的复杂项目,它包括:

从海域而言

沿海的救助

近海的救助

远洋救助

从海事规模而言

小型船舶和个别落水人员的救助

一般船舶遇险时人命救助

大型海难时的救援工作

从救助工作性质而言

单船作业

多船协同

船和直升机协同

救助守护

以救助人员生命为目的的船舶拖带救助

由上述可知,对于如此广泛海域、广泛救助对象、协同作业的需要,高性能快速救助船舶将是其中一种很合适的船型。特别是相对而言,它造价低廉,对航道和水域的限制条件小,在沿海水域各种海难事故中将会大有作为。

4 高性能快速救助艇船型

4.1 选用高性能快速救助船舶的必要性

小型高性能快速救助船舶是最近十余年内发展出来的一种新船型,一般而言,该类船舶具有卓越的抗风浪能力,能在恶劣的风浪中不翻不沉,很高的航速、优良的操纵性,再配上良好的通讯导航能力及必要的救助设备,单船和协同作业的能力很强,在一般中小型海难事故上,能独当一面完成救生工作。

此外,小型快速救助艇由于尺度小,吃水浅,在沿海水域作业适应性强,航道、水深的限制条件少,基本上可在任何水域进行作业,这是中大型救助船舶无法实现的。

另外,该船之所以受到青睐,还在于它造价低廉,营运成本小,如果一艘国产同尺度船舶,估计造价在500~600万RMB,如从国外进口,单船造价约在1000万RMB左右,每船船员只需3~5人,平常营运成本不及一艘中型船只的1/10。且对中型,大型救助船而言,建造和营运成本将会数十倍的增加,对我国目前的国力而言,发展小型高性能快速救助船来承担沿海海域的人命救生任务,从实用性和经济性来说,可能是比较恰当的。

4.2 高性能快速救助船舶的主尺度

快速救助船舶主要承担沿海水域的人命救助任务,由于在沿海水域航行的中小型船舶居多,这样的船舶本身船员相对较少,现在即使是大型远洋运输船,由于设备自动化程序很高,一般船员配置也只有二十余人,且沿海的渔业船,个体货船,相对而言人数也较少,所以以十余人的遇险人员作为单船救助对象规模是比较合适的。根据国外高速救助艇的工作能力,此类船的主尺度一般都在20m以下,船宽在4.0m左右,吃水在1.5m 以下,按照主尺度及载重能力的变化,总推进功率在400kW~1000kW。这样尺度的救助船

一般每次能救助13~20人,在半载状态下(即赶往海事现场时),静水航速能达到35节,破损后能进水不沉没并有0~180º范围的复原能力。此类船艇通讯导航设施完备,单船作业能力强,是沿海救助值班及快速救助的主力。

4.3 高的抗风浪能力及良好的适航性

由于海损事故多发生在恶劣的气象环境下,且均为突发性事故,故要求从事救捞工作的船舶抗风浪能力强,在大风浪中适航性能优良,即所谓全天候的能力,所以此类船应有在12级风的抗风能力。且由于小艇速度高,在操纵中容易倾覆,在航行中由于礁石及海上飘浮物撞击易于破损,故此类船要求0~180º自扶正能力及舱内破损进水不沉,以确保救助工作的可靠性及救助人员自身的安全,国外此类船艇均具有这种能力,所以我们要求此艇在破损后不仅能浮于水面,还能保持有0~180º破损稳性。

当然,高的抗风浪能力也需艇体有足够的强度以能承受风浪的拍击,至少能承受5G 以上的加速度力。

4.4 高的快速性

如前所述,由于海事的突发性及海事地点的不确定性,所以从事救援工作的船艇应具有较高的航速,以便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赶赴海事现场,目前国外此类艇的静水航速都能达到30节以上,多在30~50节,故我们提出的订货要求是希望达到35节,特别是对我国而言,引入直升飞机进行海难救助的工作还只是刚刚起步,我国的海上救助直升机还很少,只能照顾到少数站点,故对大范围的沿海地区,我们只能靠密布站点及提高航速来保证。

由于艇的长度短,航速高,此种艇佛氏数Fr ≥1.25,肯定处于滑行艇范围,故此种艇应为滑行艇线型。

按照快速艇滑行条件V = 18.5Kn

对于20m的快速救助船舶,此速度V = 32节,Fr = 1.27,当航速达到35节时,F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