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市第二中学2013年高中化学选修四课件第二章章末优化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xxkw
本章优化总结
学.科.网
知识体系构建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
学.科.网
学.科.网
专题归纳整合
zxxkw
全面突破化学平衡图像题
图像题是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部分的重
要题型。这类题可以全面考查各种条件对化
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具有很强的 灵活性和综合性。
当某些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反应速率、有 关物质的浓度(或物质的量、百分含量、转化 率等)就可能发生变化,反映到图像上,相关 的曲线就可能出现渐变(曲线是连续的)或突 变(出现“断点”)。因此,根据图像中曲线
图像上出现“断点”且应在原平衡的反应速率
之上,但逆反应速率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逐渐 增大,图像为B。
【答案】
(1)C
(2)A
(3)D
(4)B
2.从“拐点”着手 同一可逆反应,如果反应条件不同,化学反 应速率可能不相同,达到化学平衡所用的时 间也可能不相同,反映到图像上,就是出现 “拐点”的时间有差异。根据外界条件对化
反应
D.T1>T2,p1>p2,a+b>c,正反应为放热 反应
【解析】
当图像中有三个变量时,先确定
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外两个量的关系,这 叫做“定一议二”。解答该题要综合运用 “定一议二”和“先拐先平”的原则。 由(T1,p1)和(T1,p2)两条曲线可以看出:①
温度相同(T1),但压强为p2 时达到平衡所需
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即可判断不同“拐点”
所对应温度的高低、压强或浓度的大小及是 否使用催化剂。
同一可逆反应,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达到平 衡时,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体系的压强、混
合气体的密度及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等可能不
相等,反映到图像上,就是“拐点”对应的 纵坐标有差异。根据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 影响,即可判断不同条件下各“拐点”纵坐 标的大小。
②同一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不同,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亦不同。因此书写 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时,要与化学反应方
程式相对应,否则就没有意义。
例4
二甲醚是一种重要的清洁燃料,可以 ΔH=-23.5
通过 CH3 OH 分子间脱水制得:2CH3 OH(g) CH3 OCH3 (g)+H2 O(g)
的时间短,即反应速率大,所以p2>p1 ;② 压强较大(即压强为p2)时对应的w(B)较大,
说明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a+b<c。
由(T1,p2)和(T2,p2)两条曲线可以看出:① 压强相同(p2),但温度为T1 时达到平衡所需
的时间短,即反应速率大,所以T1>T2 ;②
温度较高(即温度为T1)时对应的w(B)较小, 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 热反应。 【答案】 B
(2)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是 __________。
(3)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
是__________。 (4)增大O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是 __________。
【解析】
(1)加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均
增大,图像上应该出现“断点”且应在原平 衡的反应速率之上;催化剂使正、逆反应速 率增大的倍数相同,则改变条件后的速率线 应该平行于横坐标轴,图像为C。(2)升高温
-1
kJ· mol 。在 T1℃,恒容密闭容器中建立上 述平衡,体系中各组分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 所示。
(1)该条件下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 __________。T1℃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__________; (2)相同条件下,若改变起始浓度,某时刻各 组分浓度依次为c(CH3OH)=0.4 mol· -1、 L
3.从曲线的变化趋势着手 对于速率—温度(或压强)图像,由于随着温
度逐渐升高或压强逐渐增大,反应速率会逐
渐增大,因此图像上出现的是平滑的递增曲 线。
根据温度或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即 可判断曲线的变化趋势。需要注意的是:(1) 温度或压强的改变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 是一致的,即要增大都增大,要减小都减小, 反映到图像上,就是v(正)、v(逆)两条曲线
例2
+bB(g)
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aA(g) cC(g)在不同温度(T 1 和 T 2 )
及压强(p1 和 p2 )下,混合气体中 B 的质量分 数 w(B)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p1<p2,a+b>c,正反应为吸热 反应 B.T1>T2,p1<p2,a+b<c,正反应为吸热 反应 C.T1<T2,p1>p2,a+b<c,正反应为吸热
的化学计量数次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的化学
计量数次幂之积的比值称为浓度商(Qc)。当 Qc=K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Qc<K 时,说明反应在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当 Qc>K时,则反应在向逆反应方向进行。
3.在使用化学平衡常数时应注意:①不要 把反应体系中纯固体、纯液体以及稀水溶液 中水的浓度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但非水溶 液中,若有水参加或生成,则此时水的浓度 不可视为常数,应写进平衡常数表达式中。
全面突破化学平衡常数
1.化学平衡常数的意义:①化学平衡常数 可表示反应进行的程度。K越大,反应进行 的程度越大,K>105时,可以认为该反应已
经进行完全。虽然转化率也能表示反应进行
的程度,但转化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而且与 起始条件有关。②K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
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起始浓度的大小无关。
2.浓度商与化学平衡的移动:可逆反应进 行到某时刻(包括化学平衡)时,生成物浓度
的走势大致相同;(2)分析外界条件对反应速
率的影响时,只能分析达到平衡之后化学反 应速率的变化情况。
例3
(2012· 宿州高二统考)下列各图是温
度(或压强)对反应:2A(s)+2B(g) 2C(g)+D(g)(吸热反应)的正、逆反应 速率的影响,曲线交点表示建立平衡时的温 度或压强,其中正确的是(双选)( )
c(H2O)=0.6 mol· -1、c(CH3OCH3)=1.2 L
mol· -1,此时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 L v(正)__________v(逆)(填“>”、“<”或
“=”)。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平衡常数的计算Fra bibliotek(1)由图像知,反应在t1时达到平衡,平衡时各物
质的浓度分别为c(CH3OCH3)=1 mol· -1, L
【解析】
无论是升高温度还是增大压
强,v(正)、v(逆)均应增大。B项中v(逆)减小, D项中v(正)和v(逆)均减小,故B、D项均错
误;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
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动,则v(正)>v(逆),A项正确;增加压强,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v(逆)>v(正),C 项正确。 【答案】 AC
“断点”前后的速率大小,即可对外界条件的
变化情况作出判断。
例1
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 SO2、O2、 2SO3 (g),
SO3 三种气态物质建立化学平衡后,改变条 件对反应[2SO2(g)+O2(g) 示: 正反应放热]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如图所
(1)加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图像是
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图像上应该出
现“断点”且应在原平衡的反应速率之上。 因题给反应的正反应放热,升温平衡逆向移
动,所以v′(正)<v′(逆),图像为A。
(3)增大反应容器体积即减小压强,正、逆反 应速率均减小,图像上应该出现“断点”且应 在原平衡的反应速率之下。因减小压强平衡逆 向移动,所以v′(正)<v′(逆),图像为D。(4) 增大O2的浓度,正反应速率会“突然增大”,
(2)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数据可知,Qc= 1.2×0.6 2 =4.5<K,所以反应正向进行,则 0.4 v(正)>v(逆)。 cCH3 OCH3 · 2 O cH 【答案】 (1) 5 (2)> 2 c CH3 OH
的变化趋势,结合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
和化学平衡影响的规律,就可以作出符合题 目要求的判断。解答此类图像题经常使用几
种策略,现举例说明如下.
1.从“断点”着手
当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若某一时刻外界 条件发生改变,如温度、浓度、压强或使用合 适的催化剂,都可能使速率—时间图像的曲线 出现不连续的情况,即出现“断点”。根据
c(H2O)=0.8 mol· -1, L c(CH3OH)=0.4 mol· -1; L
根据反应 2CH3 OH(g) CH3 OCH3 (g) +H2 O(g)可知,其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K= cCH3 OCH3 · 2 O cH 1×0.8 , 在该温度下, K= 2 c CH3 OH 0.42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