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徽商文化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对徽商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摘要:

徽州人民迫于生计,外出经商。他们勤劳勇敢,在经商的过程中,形成了重要的徽商文化。徽商也称儒商。所谓亦商亦儒,传统世代的儒化徽商,一方面促进了徽州故地的儒学繁荣,另一方面又借助于儒学对徽商的商业经营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历史影响。在此基础上传承和发扬了徽商文化。

关键词:寄命于商,贾而好儒,徽商文化

正文:

一座时光,一段传奇,历经千年任雨打风吹去。徽商在三百多年的辉煌之后走向没落,但是,在今天还是有研究它的价值的。

徽商,在新华词典中的解释是这样的:明代兴起的徽州府籍的商人集团。其商业活动遍布全国,主要经营盐、米、丝、茶、纸、墨、木材、典当商最为著名,颇具垄断之势。往往引聚宗族以扩大经营,建宗祠,立会馆,筑书院,培养士子,亦商亦儒。具体来说,徽商,即徽州商人,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而非所有安徽籍商人。徽商又称“新安商人”,俗称“徽帮”。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鼎盛时期徽商曾经占有全国总资产的4/7,亦儒亦商,辛勤力耕,赢得了“徽骆驼”的美称。清朝后期,随着封建经济的瓦解,徽商逐渐衰亡。

我来自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是一个地道的徽州人,当然对与这徽州文化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下面我主要从徽商的形成、徽商的贾而好儒和徽商精神三个方面来谈谈我对徽商文化的认识。

首先我来谈谈徽民为何会“寄命于商”、“以贾代耕”。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地理因素。徽州境内山多田少,有“七山半水半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徽州地区地处江南丘陵,山多田少,耕作三不赡一,山民不得不“远贾他乡”。“求食于四方”,与日俱增的人口加上人多地少的客观因素使得许多徽民不得不外出经商。正如明嘉靖年间徽州一村妇所说的:“吾郡在山谷,即富者无可耕之田,不贾何待。”第二,环境因素。丰富的物产、便捷的水路交通刺激徽人经商。一方面,徽州的物产很丰富,尤其是丝茶,木材等。另一方面,徽州有新安江,在古代,运输是以水路为主,在此基础上徽州商人外出经商有了客观的条件。渔梁坝是当时徽州人外出的一个重要的码头。我曾去过渔梁坝,站在今日的渔梁坝上,我似乎还能感受到古时传来的徽民外出经商的那份历史气息。第三,徽州人民思变精神的内地动力加上当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外部契机。在徽州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那便是“穷则思变”,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徽民靠着他们的机智、勇敢与勤奋,开辟了一块属于他们自己天地。

然而,在上述的三个原因中,最主要的是徽州人民的思变精神。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打破“重农抑商”的传统,勇于冲破世俗偏见,许多徽民外出经商,自次,变便逐渐形成了徽商,也正是这种转变为徽商的鼎盛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其次,我来谈谈徽商的贾而好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儒商是怎么回事。

那么,徽商为什么会好儒呢?一方面,徽商所在地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地区,徽商中许多人自幼就接受比较良好的儒学教育,孔孟儒家的思想说教、伦理道德,自然就成为他们立身行事、从商业贾奉守不渝的指南;古徽州地区是程朱阙里,学习氛围相当浓厚,正所谓“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在这个文风昌盛的地方,人们都希望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一点在今天也还是没有变的。另一方面,为了获得与经济地位相称的社会地位,徽商需要以“儒”为外衣来包装自己。毕竟在当时的社会,商人是被人看不起的,这一点从“士、农、公、商”的排列的顺序就可以看出来。

当然,徽商的好儒也为徽商的经营提供了更好的指导。徽商之所以能称雄商界数百年,成为全国十大商帮中之翘楚之一,是与它的贾而好儒的本质特点是分不开的。徽商的贾而好儒首先表现在其思想观念上的崇儒重儒。如在黟县古民居村落西递村有这样一幅楹联“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知难不难”,从中便可看出徽从对儒与商的看重。徽商贾而好儒还表现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上,即很多商人致富后,有的人弃贾业儒,有的人弃贾就仕。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受当时“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的影响。虽然说徽商具有思变精神,但是,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做官是很多人都向往的事。

植根于厚实新安文化土壤之上的徽商,作为一个整体文化素质较高的商帮,他们在商业活动中大多自觉用儒学思想来规范自己的经营活动,讲究义利之道,见利思义,以义取得利,讲究诚信商德,不欺妄奸诈,货真价实。他们善于把握商机,权衡大道,在商海竞争中技高一筹。他们大多在致富后重视文化建设,捐资兴学,刻书藏书,修方志,邀讲学,培养子弟读书入仕,谋求政治地位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地方论的繁荣,孕育了一大批国家的杰出人才。自明清以来,徽商以自身的开拓进取创造了辉煌业绩--商业的繁荣和文化的成就,同时形成了一种儒商精神,树立了一代儒商的形象。

徽商不仅自己贾而好儒,而且十分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重教兴学成为徽商的一种风尚。这种风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是提高了一代代徽商的文化素质,是他们的经商更富于理性。二是培养了徽州莘莘学子,他们搏击考场,跻身仕途,反过来又成为徽商的政治靠山。三是造就了一代代徽州学人,推动了文化学术的发展。

虽然对于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来说,徽商的兴衰已经成为过去的历史。但是,“儒商”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却仍然值得我们总结回味,它对于我们今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仍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法制经济,它的基础是经济自由、经济公平、平等竞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刚刚从计划经济脱胎而来,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模仿,而两千多年的封建人治传统造成的是人们的法制观念普遍低下,一些素质不高的商家为利所驱使,采用了不正当的发财之道。历史上徽商铸造的儒商精神,把实践儒学道德规范作为商业理性的自觉追求,注重自身形象的树立,对今天行商富有启迪意义。

最后,基于上述徽商的形成以及徽商贾而好儒的特点,我来谈谈我对徽商文化的理解。大家都知道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下面我就从徽商精神出发来说说徽商文化。

徽商精神,我认为是徽州商人在长期经营中所形成的关于生活方方面面的独特的品质。

从徽商对文化事业的贡献来看。在徽商长期外出经商的过程中,为文化事业做了很多贡献。当时的很多徽商身兼商、儒、仕,很多商人本身就是理学鸿儒、诗人、画家、金石篆刻家书法家、戏曲家和收藏家。经商致富以后,更加热衷于文化建设,在家乡修造精美住宅,建祠,立坊,修桥,办学,刻书,藏书,建戏班,办文会,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一方面,徽商将徽州特有的文化外传,另一方面,徽商也见将在外地经商时感受到的外地的文化带到了我们徽州。这样,文化在不断的传播中更加具有生命力与竞争力。成为徽州人民宝贵的财富。也为徽学有机会成为中国三大地方显学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和精神基础。

从徽商长期所形成的精神品质来看。相信大家都听过“徽骆驼”精神,其实这里说的就是徽州商人的精神。这么说并没有错,但是,徽商精神并不仅仅是“徽骆驼”精神。总的来说,徽商有五大精神。一是赴国急难、民族自立的爱国精神。二是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正如徽州的一句俗话:“一贾不利再贾,再贾不利三贾,三贾不利犹未厌焉”。三是审时度势、出奇制胜的竞争精神。四是同舟共济、以众帮众的和谐精神。五是不辞劳苦、虽富犹朴的勤俭精神。

上面所说的五种精神,是徽商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加上外部的生活环境而长期形成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徽商的经营事业。与此同时,这种精神在徽州世代相传,成为了徽州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代,徽商的精神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继承和借鉴的作用。

总的来说,徽商文化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它。在保护好传统的徽商文化的同时要懂得与时俱进,懂得创新,就像徽民善于思变那样。在当今社会,我们要在守护好我们宝贵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开拓进取。让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具有竞争力,让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