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金融学 第五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商业银行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与
作用 第三节 商业银行业务 第四节 商业银行管理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 二、商业银行的形成途径 •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 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也是商业银行全 部经营中起支配作用的基本部分,比例为70%左 右。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等客户存入款项, 存款人可以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信 用业务。
• 商业银行存款的分类: • (1)活期存款。 • (2)定期存款。 • (3)储蓄存款。
17
(二)借款业务
19
二、资产业务
• 商业银行把通过负债业务吸收的资金加以 运用的业务,是商行取得经营收入的最主 要途径。主要包括贷款和投资业务。
• 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 • (一)现金资产 • (二)贷款业务 • (三)投资
20
• (一)现金资产 • 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由库存现金、存放
中央银行的款项、存放同业款项、应收 款项等组成。
21
(二)贷款及种类
• 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约期归还为条件, 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的形式提供给借款 人使用的一种借贷行为。
• 4、分支行制的缺点 • (1)容易导致银行业的垄断,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甚至会出现操纵控制经济、金融的局面,形成 金融寡头。 • (2)分支行往往要将各地的资金吸收后转到经济 发达地区发放,这会牺牲地方产业的发展。 • (3)由于分支行制容易出现垄断,分支机构又如 网络分布,关系密切,因此,当银行经营不善 而出现危机时,往往会产生连锁反应而造成较 大的危害。
3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 兑换—保管—办理支付和汇兑—放贷—银行业 • 最早出现的近代银行——1587年建立的意大利的
威尼斯银行。 • 1694年建立的英格兰银行——现代银行的诞生。 • 我国出现的第一家新式银行——1845年开设的
“丽如银行”。 • 我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1897年成立的“中国
通商银行”。
4
• 二、商业银行的形成途径 • 1、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过来 • 2、以股份形式组建的
5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 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 1、企业:追求最大利润。
• 2、特殊的企业:(1)经营对象和内容具有特 殊性;(2)影响特殊;(3)责任特殊。
商业银行作为货 币经营机构,为 客户保管、出纳 和代理支付货币
7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 单一银行制 • 分支行制 • 银行控股公司制 • 连锁银行制
8
(一) 单一银行制和分支行制
• 所谓单一银行制,它是指银行业务分别由 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有关章 程不允许设立分支机构的一种商业银行组 织形态。目前仅存于美国。
• 借款负债又称非存款性负债,是商业银行通过 金融市场或直接向中央银行融通的资金。
• 商业银行借款的主要途径有: • 1、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再贷款。 • 2、银行同业借款 • 3、本国金融市场借款 • (1)发行金融债券: • (2)回购协议:
18
(三)其他负债
• 银行结算中负债,即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 业务及同业往来过程中临时占用的他人资 金。可以在收进款项和完成业务之间的这 段时间内占用客户的资金。
• 3、特殊的金融企业:经营的在我业国务,具商有业广银泛行是性
和综合性,其业务触角伸至指社依会照生《活商业的银各行个法角》
落。
和《公司法》设立的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
贷款、办理结算业务
的企业法人。
6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1、充当信用中介 2、充当支付中介 3、信用创造 4、金融服务
信用中介是最基本、 也是最能反映商业 银行经营活动特征 的职能。
13
(三) 集团银行制和连锁银行制
• 银行持股公司制是由某一集团成立一个股份公 司负责收购其它银行具有决定性表决权的股份, 再由股份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银行,从而 实现大银行通过持股公司把众多小银行治愈自 己控制之下的商业银行组织制度。
• 连锁银行制是由某个自然人或某个集团通过持 股或聘任董事的方式,收购若干家银行具有决 定性表决权的股份,从而实现对这些银行的控 制的商业银行组织制度。
• 分支行制是按照同一章程,在同一个董事 会管理下,在大都市中设立总行,然后在 本市、国内、国外普遍设立分支行的制度。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制度,实行这 种制度的代表是英国。
9
(二)商业银行两种基本组织形式的 优劣比较
• 1.、单一银行制的优点 • (1)可以提倡和鼓励竞争,限制垄断。 • (2)规模较小,组织较严密,管理较方便。 • (3)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遍设各地,同时一般又是
14
第三节 商业银行业务
• 一、负债业务 • 二、资产业务 • 三、表外业务 • 四、中间业务
15
一、负债业务
• 负债业务,也就是商业银行筹措资金、 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是银行资产 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基础。
• 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具体由 二部分组成:存款负债及借款负债。
16
(一)存款业务
由本地人经营,比较容易吸收本地资金。 • (4)有利于资金在本地的运用,防止本地资金的
大规模转移,有利于本地经济的发展。
10
• 2、单一银行制的缺点 • (1)由于银行规模小,单位成本高,不能作有
效率的经营,特别是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其现金准备也常投放于各地,不符合经济原则。 • (2)由于在经营的区域范围受限制,不易分散 风险,资金难于横向流通。 • (3)由于没有设立于各地的分行,故对客户的 汇款等要求,也较难提供周到全面的服务。
11
• 3、分支行制的优点 • (1)银行规模可随业务的发展而扩大。 • (2)资金调拨上更灵活,资产更能多样化
而且较安全。 • (3)便于管理,有利于节约。 • (4)现金准备可以维持相当低的水准。 • (5)银行分支机构多,且分散于各地,可
便利于客户的汇款要求,汇兑成本也可 保持在最低水平。
12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与
作用 第三节 商业银行业务 第四节 商业银行管理
1
整体概况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1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2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03
2
第一节 商业银行的起源与发展
•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 二、商业银行的形成途径 •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 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也是商业银行全 部经营中起支配作用的基本部分,比例为70%左 右。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等客户存入款项, 存款人可以随时或按约定时间支取款项的一种信 用业务。
• 商业银行存款的分类: • (1)活期存款。 • (2)定期存款。 • (3)储蓄存款。
17
(二)借款业务
19
二、资产业务
• 商业银行把通过负债业务吸收的资金加以 运用的业务,是商行取得经营收入的最主 要途径。主要包括贷款和投资业务。
• 商业银行的资金运用: • (一)现金资产 • (二)贷款业务 • (三)投资
20
• (一)现金资产 • 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由库存现金、存放
中央银行的款项、存放同业款项、应收 款项等组成。
21
(二)贷款及种类
• 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约期归还为条件, 将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的形式提供给借款 人使用的一种借贷行为。
• 4、分支行制的缺点 • (1)容易导致银行业的垄断,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甚至会出现操纵控制经济、金融的局面,形成 金融寡头。 • (2)分支行往往要将各地的资金吸收后转到经济 发达地区发放,这会牺牲地方产业的发展。 • (3)由于分支行制容易出现垄断,分支机构又如 网络分布,关系密切,因此,当银行经营不善 而出现危机时,往往会产生连锁反应而造成较 大的危害。
3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
• 兑换—保管—办理支付和汇兑—放贷—银行业 • 最早出现的近代银行——1587年建立的意大利的
威尼斯银行。 • 1694年建立的英格兰银行——现代银行的诞生。 • 我国出现的第一家新式银行——1845年开设的
“丽如银行”。 • 我国自办的第一家银行——1897年成立的“中国
通商银行”。
4
• 二、商业银行的形成途径 • 1、旧式高利贷银行转变过来 • 2、以股份形式组建的
5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性质与职润为目标,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 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 1、企业:追求最大利润。
• 2、特殊的企业:(1)经营对象和内容具有特 殊性;(2)影响特殊;(3)责任特殊。
商业银行作为货 币经营机构,为 客户保管、出纳 和代理支付货币
7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
• 单一银行制 • 分支行制 • 银行控股公司制 • 连锁银行制
8
(一) 单一银行制和分支行制
• 所谓单一银行制,它是指银行业务分别由 各自独立的商业银行经营,不设或有关章 程不允许设立分支机构的一种商业银行组 织形态。目前仅存于美国。
• 借款负债又称非存款性负债,是商业银行通过 金融市场或直接向中央银行融通的资金。
• 商业银行借款的主要途径有: • 1、向中央银行借款:再贴现,再贷款。 • 2、银行同业借款 • 3、本国金融市场借款 • (1)发行金融债券: • (2)回购协议:
18
(三)其他负债
• 银行结算中负债,即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 业务及同业往来过程中临时占用的他人资 金。可以在收进款项和完成业务之间的这 段时间内占用客户的资金。
• 3、特殊的金融企业:经营的在我业国务,具商有业广银泛行是性
和综合性,其业务触角伸至指社依会照生《活商业的银各行个法角》
落。
和《公司法》设立的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
贷款、办理结算业务
的企业法人。
6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1、充当信用中介 2、充当支付中介 3、信用创造 4、金融服务
信用中介是最基本、 也是最能反映商业 银行经营活动特征 的职能。
13
(三) 集团银行制和连锁银行制
• 银行持股公司制是由某一集团成立一个股份公 司负责收购其它银行具有决定性表决权的股份, 再由股份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银行,从而 实现大银行通过持股公司把众多小银行治愈自 己控制之下的商业银行组织制度。
• 连锁银行制是由某个自然人或某个集团通过持 股或聘任董事的方式,收购若干家银行具有决 定性表决权的股份,从而实现对这些银行的控 制的商业银行组织制度。
• 分支行制是按照同一章程,在同一个董事 会管理下,在大都市中设立总行,然后在 本市、国内、国外普遍设立分支行的制度。 目前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制度,实行这 种制度的代表是英国。
9
(二)商业银行两种基本组织形式的 优劣比较
• 1.、单一银行制的优点 • (1)可以提倡和鼓励竞争,限制垄断。 • (2)规模较小,组织较严密,管理较方便。 • (3)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遍设各地,同时一般又是
14
第三节 商业银行业务
• 一、负债业务 • 二、资产业务 • 三、表外业务 • 四、中间业务
15
一、负债业务
• 负债业务,也就是商业银行筹措资金、 借以形成资金来源的业务,是银行资产 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基础。
• 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具体由 二部分组成:存款负债及借款负债。
16
(一)存款业务
由本地人经营,比较容易吸收本地资金。 • (4)有利于资金在本地的运用,防止本地资金的
大规模转移,有利于本地经济的发展。
10
• 2、单一银行制的缺点 • (1)由于银行规模小,单位成本高,不能作有
效率的经营,特别是不能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其现金准备也常投放于各地,不符合经济原则。 • (2)由于在经营的区域范围受限制,不易分散 风险,资金难于横向流通。 • (3)由于没有设立于各地的分行,故对客户的 汇款等要求,也较难提供周到全面的服务。
11
• 3、分支行制的优点 • (1)银行规模可随业务的发展而扩大。 • (2)资金调拨上更灵活,资产更能多样化
而且较安全。 • (3)便于管理,有利于节约。 • (4)现金准备可以维持相当低的水准。 • (5)银行分支机构多,且分散于各地,可
便利于客户的汇款要求,汇兑成本也可 保持在最低水平。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