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第三节 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课后篇巩固提升(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
课后篇巩固提升
基础巩固
下图是四条河流的纵剖面图。若四河的落差相同,且仅从河流落差的角度考虑。据此完成1~2题。
1.从源头到一半流程的河段内,水能最丰富的是( )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河
2.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发育最广泛的是( )
A.①河
B.②河
C.③河
D.④河
解析第1题,河流落差越大,水能资源越丰富,从源头到一半流程的河段内,④河落差最大,故水能资源最丰富。第2题,河流落差越小越有利于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的发育,④河在距河口一半的流程河段内落差变化最小,故最有利于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的发育。
答案1.D 2.D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3~5题。
3.图中B处的地形名称是( )
A.冲积扇
B.河口三角洲
C.山脊
D.悬崖
4.图中河流堆积物从B处到A处堆积的情况是( )
A.颗粒大小不分,杂乱地堆积
B.由B处到A处依次是黏土、粉砂、砂、砾石
C.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黏土、粉砂、粗砂
D.由B处到A处依次是砾石、砂、粉砂、黏土
5.图中C处河段河谷形态及所受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V”形谷,流水侵蚀
B.“V”形谷,流水沉积
C.“U”形谷,流水搬运
D.“U”形谷,冰川侵蚀
解析第3题,图中B处位于河流流出山口处,由于地势变平,河道变宽,泥沙沉积,形成冲积扇。第4题,图中河流从B处到A处是从上游到下游的过程,在河流的沉积过程中,大的先沉积,小的后沉积,因此,由B处到A处依次是颗粒由大到小的砾石、砂、粉砂、黏土。第5题,图中C处河段位于河流的上游,受流水侵蚀作用,河谷呈“V”形。
答案3.A 4.D 5.A
河迹湖又称牛轭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下图①②③④示意某河迹湖的形成过程。读图,完成6~7题。
6.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河迹湖的演变顺序是①③④②
B. a处的沉积作用明显,b处侵蚀作用明显
C.该河迹湖肯定位于平原地区
D.河流的流向是自c向d
7.该河迹湖的作用可能有( )
A.阻滞河流泄洪
B.适合渔业生产
C.扩大了河流航运里程
D.扩大灌溉范围
解析第6题,牛轭湖形成就是河道不断弯曲,当河曲越来越弯,水量增加时河流便截弯取直,从截弯取直处流动,原有河曲被废弃,形成牛轭湖,故A正确;牛轭湖形成初期,河流沿河曲摆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图中a处是凹岸,以侵蚀作用为主,b处是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B错;牛轭湖多发在地势平坦地区,有明显的侵蚀和堆积作用,而内蒙古高原地势也平坦开阔,所以不一定都在平原地区,故C 错;本题没有说明是南北半球,如果是北半球,右岸侵蚀严重,就有可能自d向c,D错。第7题,湖泊可以调蓄洪水,利于泄洪,A错;本题虽未说明是淡水湖还是咸水湖,但如果是淡水湖泊水就适合渔业生产,B正确;河流截弯取直后,从直的河道航行,缩小了河流航运里程,C错;扩大灌溉范围,一般与修建水利工程有关,图中并没有表明,故D错。
答案6.A 7.B
8.读北半球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两处河谷形状的区别:①处河谷呈“V”形,②处河谷呈“U”形。原因分别是:①处位于河流上游,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为主;②处位于河流下游,河流流速慢,
作用加强,河谷展宽。
(2)河流在②处汇入海洋,形成的流水地貌是。形成过程可表述为:河口水流速度,加上海水的作用,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形成。如果①处及附近地区林地变为耕地,会导致上游地区加剧,②处河口地貌面积将。
答案(1)下蚀和溯源(向源头) 向河谷两岸侵蚀(侧蚀)
(2)三角洲慢顶托堆积水土流失扩大
能力提升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Ⅰ、Ⅱ两区域河流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搬运、沉积作用
B.Ⅱ区域河流的外力作用仅有侵蚀作用
C.Ⅰ区域河流流水作用使左岸侵蚀,右岸沉积
D.Ⅱ区域河流下蚀作用显著,使河谷呈“U”字形
2.下列关于河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往往呈“U”形
B.在发育初期,对河谷的侵蚀主要以侧蚀为主
C.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往往呈“V”形
D.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往往呈槽形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图例,Ⅰ区位于平原,Ⅱ区位于山区。所以Ⅰ区域河流的流速较慢,侵蚀能力弱,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搬运、沉积作用,A对。Ⅱ区域是山地地形,河流的外力作用主要是侵蚀作用,B错。该地位于北半球,Ⅰ区域河流流水作用使右岸侵蚀,左岸沉积,C错。Ⅱ区域河流下蚀作用显著,使河谷呈“V”形,D错。第2题,在发育初期,河谷横剖面往往呈“V”形,A错。对河谷的侵蚀主要以下蚀为主,B错。在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往往呈槽形,C错。故选D。
答案1.A 2.D
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有人说该河段“富”,也有人说该河段“险”,“富”和“险”分别是指( )
A.九省通衢地上悬河
B.洞庭湖畔赤壁战场
C.鱼米之乡九曲回肠
D.黄金水道险滩密布
4.历史上,此段河道变化频繁的主要因素是( )
A.植被稀少和流水作用
B.地势平坦和流水作用
C.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D.地壳变动和人类活动
解析第3题,根据题目提示以及图示,可以判断出该河段是长江的荆江段。荆江段有两大特征:一是为地上河,二是河道弯曲。荆江段位于长江中游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网密集,是鱼米之乡;该河段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险。故选C。第4题,长江流出三峡后,进入长江中游平原地区,水流速度变慢,泥沙大量堆积,形成地上河,河道易发生变化。故选B。
答案3.C 4.B
读废黄河三角洲演变模式图,完成5~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