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粒度检测的最佳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磁性材料粒度检测的最佳方法

Dr. Ulrich Kesten 1 耿建芳博士2

1.SYMPATEC GmbH, Clausthal, Germany

2.德国新帕泰克有限公司苏州代表处(SYMSINO)

摘要:如何能将团聚在一起的磁性材料粉体完全彻底地进行分散,是获得正确的粒度检测结果的首要前提。德国新帕泰克公司专利的干法激光粒度仪HELOS/RODOS和MYTOS& TWISTER,可以对磁粉不需消磁就可将其彻底分散并直接进行测试,得到磁粉的原始颗粒的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这对提高磁材的性能起到极其关键的指导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干法激光粒度仪的分散原理,并比较了干法和湿法分散检测结果和电镜下的钕铁硼的粒度的一致性。

关键词:磁粉粒度检测激光粒度仪干法分散在线取样、分散和检测

引言

全世界每年对与磁性材料和磁体成品的需求正在稳步上升,但是由于全球铁酸盐和稀土领域的生产力过剩,只有高质量的产品才有机会赢得市场。而产品粒度分布的检测和控制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对生产厂商和用户来说,能够采用正确的粒度检测方法来得到磁性材料粉体的真实的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是非常重要的。那么,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对这些带有磁性的材料进行粒度检测呢?随着七十年代激光技术、光电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激光粒度仪以其测试范围广,操作简便,快速非接触式和很好的重复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Mr. Fraunhofer在19世纪发现了衍射光和颗粒大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就是Fraunhofer衍射理论〔1〕。自Frauhofer发现衍射理论后约130年即1972年,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能够快速分散和测试的激光粒度测试仪。

表1:激光粒度仪产生的历史

项目详细内容出现时间

理论 Fraunhofer衍射理论 1860年

实际He-Ne高能单色平行光源,实际得到衍射光强-颗粒大

小之间的相互关系

1960年

探测器军用多元探测器 1965年

数据处理系统电脑 1970年结果激光粒度仪 1972〔2〕

激光粒度仪的光路设计中,包含一个光源、激光扩束器(能够得到直径超过20mm的平行的光束),测试区域,傅立叶镜头和探测器。详见图1:激光衍射法的光路设计

图1:激光粒度仪的光路设计

测试区域在平行激光束中,光束在有颗粒的时候发生衍射,衍射后的光线经过傅立叶光学镜头聚集在焦平面上的多元探测器上。多元探测器将探测得到的光强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送入电脑进行数据处理。 颗粒的大小和探测器得到的光强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按照Frauhofer 理论或Mie 理论,通过数学计算便可获得颗粒的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3〕 。

激光衍射法是测量颗粒大小和粒径分布的最合适的办法。由于磁性材料的特殊性质,需要对磁性材料采用特殊的分散方式,是否能够不需消磁就直接分散? 是采用干法分散进行测试还是用湿法分散进行测试更可靠准确?

为了回答以上的问题,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来寻找出最佳的测试方法。

首先,先要了解被测试的钕铁硼的粒度到底是多少,接下来才能够对不同的分散方式得到的结果进行评判。下图是将要被检测的钕铁硼(名称:NdFeB 3.5µm )在电镜下的照片。

图2:NdFeB3.5 µm 在2000倍下的电镜照片

从电镜下面,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强大的磁力使颗粒完全团聚在一起,有1-2微米的,也有超过30微米的,对此,我们将其采用不同的分散方式来检测其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

首先是采用传统的湿法分散来进行粒度检测,在湿法分散中,影响分散效果的因素很多,绝大多数会选择超声波来进行分散或者在分散液中加分散剂来帮助分散。我们也从这两个主要的影响因素来考察对磁性材料进行湿法分散测试的可行性。

1. 超声波作用的影响

样品输入

扩束器

测试区域

激光

样品输出

傅立叶镜头

多元探测器

图3:超声波对磁性材料和非磁性材料测试结果的影响

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粒度大小接近本钕铁硼样品的SiC 样品(无磁性),湿法测试的结果非常接近电镜的测试结果,而具有磁性的钕铁硼就不一样了,超声波对材料分散的贡献非常小,测试得到的还是团聚的颗粒,导致其测试结果远远比真实的单个颗粒的粒度要大很多,随着超声波作用时间增长稍微会好一些,但还是团聚体。 2. 分散剂的影响

那么,在溶剂中加些分散剂会不会好一些呢?下图显示的是将这个钕铁硼样品在不同的分散剂条件下,外置探针式200瓦的超声波中作用5分钟后再检测的结果:

图4:不同的分散剂下的测试结果和干法测试结果的比较

不同的分散剂对分散有不同的作用,但是都没有办法将其分散成单个的颗粒,团聚状况还是非常地严重。

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采用湿法分散来对磁性材料进行分散和测试是无法将团聚在一起的磁性材料彻底分散开的,同时目前尚没有哪家单位可以提供分散磁性材料(包括钕铁硼、硬磁铁氧体等)的溶剂或分散剂。那么,是否可以考虑采用干法分散来进行粒度检测呢?

持续超声分散

无超声

SiC

干法

1984年,德国新帕泰克公司(Sympatec GmbH )公司首次将专利的干法分散技术和激光系统相结合,开发出了世界首台干法激光粒度仪,该成就被粉体工程界誉为里程碑式的创新。从此,激光粒度检测领域发生了全新的变革,这就意味着占粉体材料绝大多数的干粉可以直接采用干法分散来进行测试,不需要为了测试粒度而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找适合的溶剂和分散剂。同时,新帕泰克公司提出了更加先进的设计理念,即应在保持被测样品原始存在状态下、在不改变样品的特性情况下对其进行彻底的分散,分析仪器应该适应不同产品的性质和不同的生产工艺。

德国新帕泰克公司专利的干法分散系统(RODOS ),可以分散的物料的粒度范围从0.1微米到10毫米,磁性材料不需要消磁就可以彻底分散成单个的颗粒。

RODOS 的分散原理如下:

干法分散系统RODOS 同HELOS 激光系统的完美结合,得到了在磁性材料行业中极其适合的激光粒度仪。

对以上同一个磁性材料用干法来进行检测,得到的结果同湿法结果进行比较,见下图。用湿法无法分散的磁性材料,采用干法分散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结果,并且干法分散后得到的粒度大小和电镜下的结果有极高的一致性。

RODOS 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来实现对团聚的磁性材料进行分散的:

(1)通过分散管中物料的不同速度梯度之间强大的摩擦剪切力来实现对团聚颗粒的分散;

(2)通过大小不同颗粒之间的相互碰撞所产生的摩擦剪切力,实现团聚颗粒的分散;

(3)通过大小不同颗粒和分散管壁之间的碰撞,实现团聚颗粒的分散。

这三种分散方式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形成了RODOS 干法分散系统强大的分散能力,能对任何干粉进行有效、彻底的分散,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干法 X 50 ≈

6 µm

湿法,x 50 ≈ 25 µ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