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学院《概论》课程社会实践报告
学生姓名:吴建坤
所在院系: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学
学号:10281250112
任课教师:赵爽
时间:2012年5月
一、社会实践选题与方案设计
1、选题: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2、选题目的与意义:目前在我国,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生得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也极具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已经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近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加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
3、方案设计
第一、研究思路:作为一名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也面临着就业这一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是一个热点问题,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二、研究方法: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第三、时间安排:
5月22号,制作一份调查问卷向各个人群调查;
5月23号,去图书馆查看资料;
5月24号,向老师咨询相关问题;
5月25号,去一些工作单位做调查;
5月26号至今,做总结,写出实践报告。
第四、参考文献:①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
②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
④2004年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个人择业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
二、社会实践报告内容
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摘要: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失衡,大学生就业逐步呈现出“眼高手低”的就业心态与“驱东避西”的就业取向,由此相互交织而引发的失业现象以及相关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改善不仅与我国经济增长
水平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等紧密联系,同时也取决于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观念的转变。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市场
(1)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近三年)
2009届和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连续两届呈现上升,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增长趋势更为明显。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全国总体就业率为89.6%,比2009届全国总体上升了3个百分点,高于金融危机前200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约2个百分点。其中本科院校2010届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2%。
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2011年很有可能是经济不断复苏和各方面都将是值得期待的一年。但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将超过650万人,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预计目前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计将超过900万人,宏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高校毕业生总量大,就业结构短期不会有明显改变,这意味着找份合适的工作并不容易。
我国每年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将达到1500多万人,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2400万人。今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左右,初步估算我国至少有超过1000余万劳动力处于隐性失业状态,我们国家的就业压力是很大的。
(2)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
大学生就业困难现象与其说是一个现实问题不如说是一个社会问题。众所周知,大学毕业生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应该成为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和知识一体化的发展,大学生受的教育大多是缺乏必要的能力训练,只灌输书本知识和理论体系的教育,不能满足新经济要求和新竞争力和就业能力的需要。目前高等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大学毕业生在知识结构和技能方面严重不平衡,这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所在。
21世纪初,随着高等学校相继开始大规模扩招,越来越多的高中学子获得了步入大学殿堂的机会,接受更加高等的教育。与此同时,大学生也从原来的
3
天之骄子一落千丈,变得越来越普通。而随着改革的不断开展,我国对大学生的就业也由原来的包分配转为自主择业。这就使得毕业大学生数量远远超了社会的需求数量,因而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变得异常严峻,而过多的毕业生与不足的就业岗位之间的矛盾还在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数量虽然呈大规模增长趋势,但其素质却没有大的提高,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没有学到深入精通的知识,只是拿到一张文凭而已。这就导致了中国市场上对普通职业需求的饱和和对高、精、尖端职业的极度缺乏。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10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那2011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3)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第一、高校扩招,学生教育质量下降。
由于各高校招生数量增加,高等教育的资金投入更不上其规模的发展,很多高校出现办学条件不足,教师师资力量薄弱,教师硬件设施软件设施达不到标准,设备仪器、实习场地、宿舍、食堂等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没能达到应有的教育程度就毕业,学的知识满足不了社会需求。
第二、大学生自甘堕落。
目前,中国大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大学生不懂感恩、喜放纵、爱慕虚荣、没有上进心,不求进取荒废大学的美好时光,没有学到真正的本领,导致毕业时觉得自己什么都不会,满足不了工作单位点的需要。
甚至出现了什么“女大学生就业遇门槛,婚介找出路,那感情换出路。”“两千多名大学生竞聘搓澡工职位”等荒诞的事件。实在是给我们大学生丢脸。
第三、硕士博士以及“海归”的冲击。
“留洋在外”的海归派确实是众企业看中的对象,好名声、好外语、好眼界、新思维、新观点、新角度或许是很多公司选择海归派的主要原因。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回到国内找工作就轻松多了。
第四、拼社会就是“拼爹”。
当今社会,腐败问题极为严重,家庭社会关系越来越重要,大学毕业生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