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之父黄炎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之父——黄炎培

————读《黄炎培教育论著选》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专业05研

许雷

学号:2005188

《黄炎培教育论著选》是叶立群任主编的“中国近代教育论著丛书”之一,收录了黄炎培先生自1907至1949年间的重要论著104篇,内容涉及论文、演讲、书信、报告、序跋、诗歌以及部分篇幅较长著作的节录。基本能够反应黄炎培先生的主要的教育观点及其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也集中反映了他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地位与贡献。

黄炎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职业教育的奠基人,也是著名的民主人士,他一生为了国家、民族兴旺与发展四处奔走,呕心沥血,为后人留下了诸多的历史佳话。他出生在国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时代。受民族灾难刺激和时代思潮的感召,从青年时代起,他立志教育救国,决心通过文化知识的普及唤醒民众觉悟,为国家培养人才。黄炎培先生最早于1913年针对中国实业学校脱离实际的问题,率先提倡“实用主义”。1917年,黄炎培在上海成立了以研究和推广职业教育为宗旨的教育机构———中华职业教育社,并于次年创办中华职业学校作为实验校。此后几十年间,他坚持以中华职业教育社为依托提倡、实验和推广职业教育,并在实践的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一整套独具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并直接促成了二十年代学制改革中职业教育的最终确立,从而成为当之无愧的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奠基者。其职业教育思想对于突破传统儒家“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只重培养“人之为人”而轻“人力”的教育思想偏向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一、黄炎培先生关于职业教育目的的论述

黄炎培关于职业教育目的的认识集中体现在——“职业教育其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

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并且由此,黄炎培先生把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确定为“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黄炎培先生对职业教育目的的理解和认识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他在1917年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有三:“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一也;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二也;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三也。”并且在《职业教育》一文中介绍完各国的职业教育发展情况之后写到“叩其目的,一使学生无力更受高等教育者,受此教育,得相当之职业;一使已就职业者,受此教育,助其业务之改良与进步。”直到1934年经中华职业教育社公订,才形成了最终的对职业教育目的认识。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体系一直把“敬业乐群”这一职业道德教育思想贯穿始终。所谓“敬业”,即热爱所业,尽职所业,有为从事职业和全社会做贡献的追求。所谓“乐群”,即有高尚情操和群体合作的精神。只有敬业乐群,才能“使有业者乐业”,使他们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增长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秩序。这一思想也完全符合当代社会的职业道德要求。他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思想蕴涵着他一贯倡导的职业教育的要旨,即“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世界、国家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黄炎培对职业教育目的的论述,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特别是注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实现了职业教育目的观上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统一,也体现了他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的崇高境界。另外,他既注重了较低层次的“谋生”,又注重了高层次的“乐业”,实现了“谋生”与“乐业”的和谐统一。这不但在当时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下有着深远的意义,而且在职业教育高度发达的今天仍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反观今天的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严重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谋生与“乐业”教育严重分离,以及功利主义现象严重,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用严重脱离等等,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目的观,是值得我们今天正在不断发展的职也教育所借鉴的。职业教育发展要以人为本,不但要让学生知道“以何为生”,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何而生”,在适应社会、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要尊重人性,发展学生个性,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在将来的工作中敬业乐业,生活幸福。另外在教育教学中,要纠正社会本位论的职业教育目的观,使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有机的结合起来,让现在的职业教育教育走上正确的发展的道路。

二、黄炎培先生关于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的论述

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与科学化是黄炎培先生非常重视的,被其奉为办理职业教育机构所应遵循之基本方针。

黄炎培先生注重职业教育的社会化,是因为他看到了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与社会生活有更紧密的联系,更严格地受到社会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制约,他认为,职业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需要,与社会各个体系广泛沟通,“办理职业教育,并须注意时代趋势与应走之途径”,“职业教育的原则,着重在社会需要”,社会需要何种人才,就办何种学校。“办职业学校的,须同时和一切教育界、职业界努力地沟通联络。提倡职业教育的,同时须分一部分精神,参加全社会的运动”,“只从职业学校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教育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只从农、工、商职业界做工夫,不能发达职业教育”,他概括为“大职业教育主义”。黄炎培先生的职业教育社会化,内涵颇为丰富,包括:办学宗旨社会化,培养目标社会化,办学组织社会化,办学方式社会化等等,对现代社会的职业教育仍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黄炎培先生还非常重视职业教育的科学化,他认为职业教育“直接求百业的进步,间接关系民生国计大问题,并不会在科学以外,别有解决的新方法。”黄炎培先生认为所谓科学化,就是“用科学来解决职业教育问题”,即办职教要力求因时因地制宜、注意调查试验、勤于总结推广,并用科学管理方法组织职业教育机构自身建设,力争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用科学之态度处理职教的种种问题。他提出要把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纳入科学化的轨道。通过科学试验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科学化管理程度。

在几十年的职业教育的实践中,黄炎培先生力求把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工作纳入科学化的轨道,注重调查和试验,勤于总结经验,逐步推广。经过长期实践,并借鉴国外经验,形成一套从职业陶冶、职业训练到职业指导、职业补习教育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灵活多样的制度,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资料。

三、黄炎培先生极力倡导职业道德教育

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是黄炎培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另一重要特色和组成部分。他认为职业教育的概念内在的包含着职业技能的教授学习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训练,更重要的是职业道德的养成,所以黄炎培先生十分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他认为职业教育不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而且是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支撑,这也正迎合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社会性的本质。正因为职业教育的目的由“个人谋生”,进而“服务社会”、“尽其对人群的义务”,所以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包含相应的职业道德教育。黄炎培先生把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概括为“敬业乐群”四个字,并且以这四个字作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训,所谓“敬业”,指“对所学习之职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即热爱所业,有为所从事职业和全社会作出贡献的追求;所谓“乐群”,是指“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即有高尚情操和群体合作精神,有“利居众后.责在人先”的服务乃至奉献精神。如果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达到了“敬业乐群”的境界,那么职业教育的学生才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准,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达到和谐以及与别人有效的合作;另外,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农工商各业的操作性人才,但是中国传统社会有着重仕而轻农工商的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