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启示_倪合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东论坛》2007年第三期(总第87期)韩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启示
●倪合金
韩国与我国地缘相邻,文化相近,经济发展起点相当,经济发展的路径相似。在不到30年的时间内达到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达到的富裕程度,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这既是韩国遵循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体现,又是韩国内在特有因素作用的结果。本文试图对韩国经济发展的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若干启示。
一、韩国经济发展呈现的特征
1、牢牢把握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韩国经济的发展,一直瞄准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动态,牢牢把握机遇。具体地看,20世纪60年代中期,韩国利用与美、日的特殊关系和当时发达资本主义把加工业向海外转移(特别是日本淘汰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的机会,与本国素质较好、工资低廉的劳动力优势结合起来,成功地加入了世界经济大循环,产生了良好的国际分工效应,使外向型经济得到快速发展。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又一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转移的趋势。韩国政府又抓住了这次机遇,于1973年提出“重化学工业宣言”,将重化工业确定为1972—1979的成长战略产业,并迅速将产业政策从轻纺出口工业刺激型转变为重化工业刺激型。拓展了更高层次的国际市场,使其产品输往发达国家并通过与发达国家的竞争,占领发展中国家市场,使韩国与发达国家的垂直分工格局转变为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并存的格局。这使韩国的工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迅速建立了造船、机械、电子仪器、汽车、化工等重型工业。韩国对这两次机遇的把握,夯实了韩国的经济基础,使韩国在短时间内由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成长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韩国又及时地抓住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经济体制转型的机会,盯住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沿,整合国内资源,注重技术引进消化后的自主创新,把现代、大宇、三星等企业打造成知名的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跨国经营方式“走出去”,使韩国经济真正融入经济全球化之中。如今,中国是韩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目的地。三星手机的销售额仅次于诺基亚名列第二,三星CDMA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6%。
2.进行体制转型,形成“主导”体制模式。韩国的经济体制的变迁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以政府直接调节为主的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体现在:(1)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韩国在技术、资本引进方面,建立和完善了统一的审批制度,建立了专门机构为引进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政府承担技术情报的收集和研究等工作,目的是防止盲目引进、重复引进和引进交易成本过高的现象发生。
如通过《外资引进法》,具体规定对外资的限制措施、允许和不允许投资的部门以及鼓励外资的保障、优惠措施,出口自由区的优惠措施等进行“主导”型管理。(2)在农业经济方面,采取了诸如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工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政府给予农民的补贴等。尤其是对“新乡村运动”的促进体制,基本上由中央政府的内务部全权管理,其他部委参与,组建了由内务部长出任委员长的新乡村运动中央协议会,使政府部门都参与了这场运动,保证了新乡村运动目标的实现。(3)金融市场、外汇市场的管制等。
“政府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为以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为“主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20世纪80年代后,众所周知,韩国已进入新兴工业化国家行列,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其内在发展,需要参与经济全球化。而经济全球化也客观地要求政府减少对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干预,按照多边贸易体制的规则和国际其他经济规则实行市场经济体制。为此,韩国政府把政府担负的调节经济的职能尽可能交由市场机制来完成,建立自由竞争的经济秩序和产业结构。突出在:(1)主要重化工业部门几乎全部落入私营大企业集团手中。(2)在R&D投入上,由政府主导型转化为企业主导型。政府与企业对R&D投入的比重,1970年为77%:23%;1980年为52%:48%;2003年为25%:75%。(3)接受和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新自由主义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放松管制、私有化和自由化(Crotty&Dymske,2000)。韩国政府的新自由主义制度始于1993年,主要包括:大大降低人为高估的汇率,使其回到“正确的轨道”;对进口和外国直接投资实行自由化以促进国内市场的竞争;取消指向性优惠贷款,促进资源的合理与公平分配;实行金融自由化(金泳三政府宣布实施为期五年的金融自由主义计划),包括商业银行私有化、允许成立非银行金融机构(NBFI)和地方银行,降低金融活动的进入壁垒,更为重要的是实现资本账目自由化等。
韩国的“主导”体制,有效地促进了韩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因为,韩国是在落后的农业国,工业连自行车都不会造的背景下通过“引进”走工业化道路的。由现代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可知,这个时期没有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投资的诱导,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国内要素市场的保护,就无法摆脱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难以改变韩国经济困境的局面,就无法面对世界市场的竞争与挑战。可以说,没有第一次的“主导”,韩国不可能如此快成长为新兴工业化国家。继之,韩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迫切需要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需要融人经济全球化之中。可以说,第二次的“主导”,促使韩国经济真正融人全球经济之中,保证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在韩国有效地运行。
3.重视文化融合,形成独特民族文化。韩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重视和发扬文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1)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中韩学者们认为,儒家思想是韩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响最深。其一,儒家文化具有的尚贤、重教的优良传统,造就了丰富人力资源,从而构成了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其二,儒家文化在人际关系中重视和谐、诚信以及提倡个人道德修养的自律精神,有助于形成市场经济所必须的道德规范;其三,儒家文化中“修齐治平”、“奉公灭私”、“经世济民”的人世主义功利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过现代意识的改造,转化为孕育企业家阶层的精神;其四,儒家文化中提倡的自强不息和奋斗进取精神,促进了人们在经济建设中顽强竞争的观念,激励人们奋发图强,为企业、为团体建功立业的行为;其五,儒家文化中有廉政思想,如国家管理者“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君子谋道不谋财”、“为政者不能与民争利”等。
(2)创新现代文化的内涵。韩国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丰富发展现代文化,最显著的表现就是学者们总结的“神气”文化。即“象征着到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神灵化、发愤、演艺精神或洋溢的精气神、活跃性、迅速的敏捷性、临机应变能力强的性格、好战性、野性等原理。”韩国人在这个“神气”中显示出自由和力量。如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压倒了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