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代:尼扎替丁(nizatidine) 0.15 bid 或 0.3 qn
罗沙替丁(roxatidine)
服药时间:餐前+睡前(QD+QN)
2019
.
21
H2受体拮抗剂不良反应:
一般性:偶有便秘、腹泻、腹胀及头痛、皮疹 瘙痒等。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可使心率减慢,心 收缩力减弱。
长期服用西米替丁可有抗雄激素样作用,可引 起阳萎、性欲消失及乳房发育,可能与其抑制二 氢睾丸素与雄性素受体相结合及增加血液雌二醇 浓度有关。
1、胃排空快; 2、胃排空慢; 3、十二指肠—胃反流:碱性液对胃粘膜有损伤 (七)其他危险因素:
1、吸烟; 2、饮食不规律; 3、抑郁、焦虑
2019
.
15
三、治疗:
目的: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 防止复发,避免并发症。
一般治疗:
1、注意饮食 2、减少药物损伤 3、注意休息,避免精神紧张,保持生活规律
壁细胞分泌胃酸的3条兴奋途径:
①胆碱能受体 ②胃泌素受体 ③组胺H2受体
H+-K+-ATP酶→泌酸 (质子泵)
2019
.
11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NO HP, NO ulcer
①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感染率高: DU检出率为90%;GU为70-80%。
②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和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 常规抑酸治疗愈合的溃疡年复发率为50-70%, 而根除Hp可使PU的年复发率降到5%以下。 ③Hp毒力因子损害粘膜的防御-修复机制;
NSAID溃疡主要是胃溃疡。
2019
.
13
病因
五、其它因素 1.吸烟: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 抑
制胰腺分泌碳酸盐;降低幽门括约肌 张力;影响前列腺素的合成。 2.遗传因素 3.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2019
.
14
(四)其他因素
1、遗传因素:PU存在有“家庭群集”现象 2、应激和心理因素:
迷走神经影响胃十二指肠运动、分泌和粘膜血流 (五)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主要见于DU、幽门管溃疡 4、癌变(<1%):
45岁以上,有慢性GU史
2019
.
6
(四)流行病学
1、发病率:常见病,呈世界性分布,约10% 近20年来DU患病率明显上升,我国DU:GU=3:1 PU的发病具有季节性,多在秋冬、冬春之交发病
2、性别:男>女,尤其DU患者以男性居多。 3、年龄:青壮年多见
பைடு நூலகம்
其他:饮食、饮酒、吸烟、应
激、胆汁等
.
9
消化性溃疡发病的现代理念
NO acid, NO ulcer NO HP, NO ulcer 没有胃酸就没有溃疡 没有Hp就没有溃疡复发 一个健康的黏膜屏障就不会有溃疡形成
2019
.
10
(一)胃酸和胃蛋白酶:NO acid, NO ulcer
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 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
GU发病年龄较迟,平均较DU晚10岁
2019
.
7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损害因素——保护因素失去平衡 这是目前公认的Pu的发病机制
2019
.
8
溃疡的成因图
保护因素
粘膜、粘液, 局部粘膜的血流, 十二指肠的反馈抑制 前列腺素(PG)等
2019
损害因素
胃酸及胃蛋白酶
微生物(H P)
药物(NSAID等致黏膜损伤)
2019
.
18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作用机理
丙谷胺 西米替丁 哌仑西平
G
H2
M
壁
细
K+
胞
奥美拉唑
PP
H+
2019
.
19
2、抑酸药
(1)抗胆碱药物:哌仑西平 对M2受体有高度亲和性,能选择性抑制胃酸分泌
(2)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 与胃泌素的组成相似,可竞争性拮抗胃泌素的作
用,抑制胃酸分泌。 副作用多,作用弱,疗效差,临床已不常用
(3)H2受体拮抗剂(H2-RA)
(4)质子泵抑制剂(PPI)
2019
.
20
H2受体拮抗剂
机理:与壁细胞H2受体结合,抑制胃酸分泌
第一代:西米替丁(cimitidine) 0.2 tid + 0.4 qn
第二代:雷尼替丁(rinitidine ) 0.15 bid 或 0.3 qn
第三代:法莫替丁(famotidine) 20mg bid 或 40mg qn
药物治疗
1、降低胃酸 2、保护胃粘膜 3、根除Hp治疗 4、解除症状:胃肠促动力药
2019
.
16
HP的药物治疗
降低胃酸 保护胃粘膜 根除Hp治疗
2019
.
17
(一)降低胃酸治疗 1、抗酸药: 弱碱性药,中和胃酸,提高PH值 代表药物:碳酸氢钠(小苏打片) 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 临床评价: 1)作用时间短、疗效差。 2)副作用多。 3)临床已很少使用。 2、抑酸药
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PU治疗达成共 识:Hp阳性溃疡无论初发或复发均应根除Hp
2019
.
2
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主要进展:
1确定了根除Hp的临床意义 完善、统一了根除Hp的方案
2新的PPI不断用于临床 3不断完善PU的治疗策略
2019
.
3
一、消化性溃疡概述
(一)定义: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 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 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 关而得名
Hp感染增加了促胃液素和胃酸的分泌,增加了 侵袭因素。
2019
.
12
(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①药物:如阿斯匹林、保泰松、消炎痛等 长期服用有5-30%可产生溃疡或诱发溃疡。 ②NSAID致溃疡的原因: a:药物对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破坏粘膜屏障。 b:抑制了环氧化酶活性,从而能抑制内源性前列 腺素的合成,削弱了胃粘膜的保护机制。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peptic ulcer,PU )
2019
.
1
消化性溃疡(PU)药物治疗发展史:
1、1910年“无酸无溃疡”学说提出,碱性药物用于 临床,如碳酸氢钠
2、1976年H2RA应用于临床并不断更新,西咪替丁 3、1979年质子泵抑制剂(PPI)合成用于临床并
不断更新,奥美拉唑 4、1982年Hp被发现与溃疡发病及复发密切相关,
2019
.
4
(二)临床表现: 特点: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 消化不良症状
①慢性:慢性反复发作,几年甚至几十年 ②周期性:缓解—复发交替,具有季节性, 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 ③节律性:腹痛发作与进食有关,时间上 有一定的规律
2019
.
5
(三)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止血、补充血容量 2、穿孔:胃穿孔、肠瘘,手术治疗 3、幽门梗阻:
罗沙替丁(roxatidine)
服药时间:餐前+睡前(QD+QN)
2019
.
21
H2受体拮抗剂不良反应:
一般性:偶有便秘、腹泻、腹胀及头痛、皮疹 瘙痒等。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可使心率减慢,心 收缩力减弱。
长期服用西米替丁可有抗雄激素样作用,可引 起阳萎、性欲消失及乳房发育,可能与其抑制二 氢睾丸素与雄性素受体相结合及增加血液雌二醇 浓度有关。
1、胃排空快; 2、胃排空慢; 3、十二指肠—胃反流:碱性液对胃粘膜有损伤 (七)其他危险因素:
1、吸烟; 2、饮食不规律; 3、抑郁、焦虑
2019
.
15
三、治疗:
目的: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 防止复发,避免并发症。
一般治疗:
1、注意饮食 2、减少药物损伤 3、注意休息,避免精神紧张,保持生活规律
壁细胞分泌胃酸的3条兴奋途径:
①胆碱能受体 ②胃泌素受体 ③组胺H2受体
H+-K+-ATP酶→泌酸 (质子泵)
2019
.
11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NO HP, NO ulcer
①消化性溃疡患者中Hp感染率高: DU检出率为90%;GU为70-80%。
②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和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 常规抑酸治疗愈合的溃疡年复发率为50-70%, 而根除Hp可使PU的年复发率降到5%以下。 ③Hp毒力因子损害粘膜的防御-修复机制;
NSAID溃疡主要是胃溃疡。
2019
.
13
病因
五、其它因素 1.吸烟:增加胃酸、胃蛋白酶分泌; 抑
制胰腺分泌碳酸盐;降低幽门括约肌 张力;影响前列腺素的合成。 2.遗传因素 3.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2019
.
14
(四)其他因素
1、遗传因素:PU存在有“家庭群集”现象 2、应激和心理因素:
迷走神经影响胃十二指肠运动、分泌和粘膜血流 (五)胃十二指肠运动异常:
主要见于DU、幽门管溃疡 4、癌变(<1%):
45岁以上,有慢性GU史
2019
.
6
(四)流行病学
1、发病率:常见病,呈世界性分布,约10% 近20年来DU患病率明显上升,我国DU:GU=3:1 PU的发病具有季节性,多在秋冬、冬春之交发病
2、性别:男>女,尤其DU患者以男性居多。 3、年龄:青壮年多见
பைடு நூலகம்
其他:饮食、饮酒、吸烟、应
激、胆汁等
.
9
消化性溃疡发病的现代理念
NO acid, NO ulcer NO HP, NO ulcer 没有胃酸就没有溃疡 没有Hp就没有溃疡复发 一个健康的黏膜屏障就不会有溃疡形成
2019
.
10
(一)胃酸和胃蛋白酶:NO acid, NO ulcer
消化性溃疡的最终形成是由于胃酸- 胃蛋白酶自身消化所致。
GU发病年龄较迟,平均较DU晚10岁
2019
.
7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损害因素——保护因素失去平衡 这是目前公认的Pu的发病机制
2019
.
8
溃疡的成因图
保护因素
粘膜、粘液, 局部粘膜的血流, 十二指肠的反馈抑制 前列腺素(PG)等
2019
损害因素
胃酸及胃蛋白酶
微生物(H P)
药物(NSAID等致黏膜损伤)
2019
.
18
抑制胃酸分泌药物的作用机理
丙谷胺 西米替丁 哌仑西平
G
H2
M
壁
细
K+
胞
奥美拉唑
PP
H+
2019
.
19
2、抑酸药
(1)抗胆碱药物:哌仑西平 对M2受体有高度亲和性,能选择性抑制胃酸分泌
(2)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 与胃泌素的组成相似,可竞争性拮抗胃泌素的作
用,抑制胃酸分泌。 副作用多,作用弱,疗效差,临床已不常用
(3)H2受体拮抗剂(H2-RA)
(4)质子泵抑制剂(PPI)
2019
.
20
H2受体拮抗剂
机理:与壁细胞H2受体结合,抑制胃酸分泌
第一代:西米替丁(cimitidine) 0.2 tid + 0.4 qn
第二代:雷尼替丁(rinitidine ) 0.15 bid 或 0.3 qn
第三代:法莫替丁(famotidine) 20mg bid 或 40mg qn
药物治疗
1、降低胃酸 2、保护胃粘膜 3、根除Hp治疗 4、解除症状:胃肠促动力药
2019
.
16
HP的药物治疗
降低胃酸 保护胃粘膜 根除Hp治疗
2019
.
17
(一)降低胃酸治疗 1、抗酸药: 弱碱性药,中和胃酸,提高PH值 代表药物:碳酸氢钠(小苏打片) 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 临床评价: 1)作用时间短、疗效差。 2)副作用多。 3)临床已很少使用。 2、抑酸药
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对PU治疗达成共 识:Hp阳性溃疡无论初发或复发均应根除Hp
2019
.
2
消化性溃疡药物治疗主要进展:
1确定了根除Hp的临床意义 完善、统一了根除Hp的方案
2新的PPI不断用于临床 3不断完善PU的治疗策略
2019
.
3
一、消化性溃疡概述
(一)定义: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 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gastric ulcer, 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odenal ulcer, DU), 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 关而得名
Hp感染增加了促胃液素和胃酸的分泌,增加了 侵袭因素。
2019
.
12
(三)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①药物:如阿斯匹林、保泰松、消炎痛等 长期服用有5-30%可产生溃疡或诱发溃疡。 ②NSAID致溃疡的原因: a:药物对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破坏粘膜屏障。 b:抑制了环氧化酶活性,从而能抑制内源性前列 腺素的合成,削弱了胃粘膜的保护机制。
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
(peptic ulcer,PU )
2019
.
1
消化性溃疡(PU)药物治疗发展史:
1、1910年“无酸无溃疡”学说提出,碱性药物用于 临床,如碳酸氢钠
2、1976年H2RA应用于临床并不断更新,西咪替丁 3、1979年质子泵抑制剂(PPI)合成用于临床并
不断更新,奥美拉唑 4、1982年Hp被发现与溃疡发病及复发密切相关,
2019
.
4
(二)临床表现: 特点: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 消化不良症状
①慢性:慢性反复发作,几年甚至几十年 ②周期性:缓解—复发交替,具有季节性, 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发病 ③节律性:腹痛发作与进食有关,时间上 有一定的规律
2019
.
5
(三)并发症
1、上消化道出血:止血、补充血容量 2、穿孔:胃穿孔、肠瘘,手术治疗 3、幽门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