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教学浸润孩子们的心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古诗教学浸润孩子们的心灵

摘要: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历史发展演变当中,古诗是其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使得我们祖国的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令西方人士无不侧目。故而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极力注重古诗教学,使古诗教学成为打开与完善孩子们文化心灵的一扇窗户。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教学策略

在我们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由于古诗词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加之学生的阅历背景比较浅薄,学生很难与诗人、词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让古诗词教学“想说爱你却又不容易”,成为“水中月镜中花”,学生不可亲近,教师的教学也因此而和学生产生了距离。在传统的古诗词教学中,我们似乎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似乎已成为古诗词教学的万能钥匙,习惯于古诗词教学模式化的教师在备课时自觉轻松,不假思索地套用这三步曲,娴熟用之。殊不知这样也使得我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古诗词在学生的眼中变成了应付考试的工具,只要把它们都背熟了,考试会用了就行,毫无美感可言,这就是为什么小学语文教材中虽编入了许多令人叫绝、千古传诵的经典诗词,然而在学生眼中却如过眼云烟的原因。而今,新理念引导下的教学理念给古诗词教学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就谈一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营造情感氛围,入境悟情

营造与古诗主题相应的课堂氛围是古诗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试想,如果教师在讲课时,能够做到妙语连珠、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而且幽默风趣,学生则一定会为这妙趣横生的课堂所陶醉并沉浸其中,所谓“传道、授业、解惑”和“感知、理解、记忆”也就会在这种氛围下悄然完成。《渔歌子》这首词是唐代诗人张志和在安史之乱后隐居山水时所作。教学时,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张志和是一个年少怀才,深受肃宗皇帝重视的诗人,“志和”的这个名字也是皇帝亲赐的,使学生了解张志和的名字由来。在此氛围下,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和老师的一些适当的讲解,学生进入了阳春三月时那美丽的西塞山,跟着那白鹭一起在空中飞翔,在漫天的桃花下散步,聆听那潺潺的流水声,看到江河中那肥美的鳜鱼。学生感觉自己就是作者,戴着青箬笠,穿着绿蓑衣,即使冒着斜风细雨仍留恋这美丽的景色不肯归家,从而领悟到词中所寄寓的诗人对这闲散生活的留恋和热爱。最后,教师可给学生介绍作者的生平事迹和遭遇,让学生体会诗人“不须归”的深层含义,再让学生配乐朗读,充分调动他们的情感,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也缩短了学生与这首词的距离,对这首词产生美的认识,增强学习效果。

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音乐美

说到古诗教学中的朗读,估计有很多教师会站出来说自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注重了朗读教学,在这里笔者想和诸位说一下,朗读不能等同于背诵,我们在平时的教学里更多地是要求学生反复背诵,这给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负担,影响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影响了他们对于故事语言之美的感悟,这种做法的出发点是基于应试教育的一种策略,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提倡没有负担的朗读,让学生在摇头晃脑的朗读过程中默默地体会古诗词所蕴含的语言

之美、内涵之美、意象之美,也许学生说不出来诗歌之美,但已经将这种美感深深地浸润在了自己的灵魂之中。所以,我们不但要注重古诗朗读,更要注重对于学生古诗朗读技巧的培训,让学生在一步步地朗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朗朗上口之美、押韵之美。

三、紧扣诗眼,提纲挈领

自古以来,我们中国教育就十分重视古诗教学,在古诗教学的各种方法当中,又尤为推崇诗眼的寻找,借此来提升我们对于古诗的鉴赏能力,以提纲挈领之势统观全诗,让我们对于诗歌魅力及内蕴有着一个深刻而直观的领悟。譬如,在讲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诗中,我就紧紧抓住对于其中的一个“绿”字的分析不放,透过这个“绿”字让学生想象江南春天一派意气风发、欣欣向荣之势,进而联系到作者奉诏进京的心理状态,这样学生对全诗的主旨便有了一个较为深刻而全面的把握,达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又如,在讲授《赠汪伦》一诗中,我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寻找诗眼的活动,让学生与老师的一起努力与分析,感觉出来这首诗中“深”字所蕴含的巨大魅力,其中既有桃花潭水的深度,又象征着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可谓是一语双关、意味深长,抓住了这个字,整首诗的意境理解与主题把握便不在话下,为我们教学课堂有效地突破重点与难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埋下了一个有效的伏笔。类似这样

的诗眼有很多,只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有意培养,积极运作,学生寻找诗眼的能力就会大大增强,进而能够达到通过诗眼来提纲挈领的教学目的。比如,在讲授《悯农》一诗中,学生就出乎我的意料,找出了其中“农夫犹饿死”中的“犹”字,他们在课堂上说这个“犹”字表面上写出了作者的迷惑不解,不解于为什么前面写道农民今年遇上一个好收成,瓜果飘香、粮食满地,却还会出现农夫饿死的现实状况,细细品味之下,才知道作者是想透过读者的思索进而得出当前社会地位悬殊,劳动产品分配不均衡的社会现实,进而体现了作者批判丑恶的苦心。面对学生有条不紊的分析,我心甚是欣慰。

四、想象画面,激发兴趣

叶圣陶先生在谈古诗教学中指出:“领会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因而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假如死盯着文字而不能从文字中看出一幅画来,就感受不到这种愉快了。”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古诗大多出于名家之手,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里面既有鸟语花香,也有喜怒哀乐。古人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即诗中有绘画般的意境,绘画中有诗一般的情趣。但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创作中并非附着于面,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此,在教学古诗时,教师可通过反复诵读,品词析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诗中所包含的意象和画面进行“再现”,并把诗描述的画面叙述出来,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对学生说话也是一个极好的训练,还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感悟力和创造力,

使之饶有兴趣地学习、欣赏古诗。

总之,优秀的古诗文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珍贵宝藏,对小学语文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重视古诗文的教学,根据小学生认知心理发展,正确把握好古诗文所包含的情感,努力发掘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兴趣,结合教学现状,探讨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完善之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