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金属功能材料第4章 磁性材料-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顺磁性物质 产生顺磁性的机制 组成物质的原子具有恒定的与 外磁场无关的磁矩。在无外加磁 场(即H=0)时,由于热运动的扰乱作用,这些恒定的 原子磁矩没有特定的取向。加入足够强的磁场时, 磁 化强度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大。磁化率χ>0,一般在10-3 ~10-5之间, M与H方向相同。
材质 大多数气体、某些过渡族元素的金属和合金以及 含有过渡元素的化合物(如La, Pr, MnAl, Gd2O3等)、 除Be外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以及处于居里温度以上 时的铁磁元素(Fe, Ni, Co等)。
1.2 交互作用 由于不同原子在结构上的差异,以及原子间相互 作用的不同,物质的磁性产生显著的差异。 对于磁矩不为零的原子,必须考虑由于近邻原子 共用电子(交换电子)所引起的静电作用(用A表示), 它所产生的能量叫做交换能。
根据泡利不相容原 理,同一轨道上的电 子自旋反向相同,相 互间原理,从而减小 了静电能。由于电子 磁矩间的相互作用致 使原子磁矩平行排列。
第1节 磁性的基本知识 一、物质的磁性
所有的物质都有磁性,但磁性的强弱有很大区别, 一般在外磁场的作用下都能够或多或少地被磁化。 磁化:物质受磁场作用而表现出一定磁性的现象。 磁介质:在磁场作用下,物质内部状态发生变化, 并反过来影响磁场存在或分布的物质。 实际上包括空气在内的所有物质都能被磁化,因而 都是磁介质。
自发磁化机制 根据键合理论可知, 原子相互接近形成分子时, 电子云相互重叠,电子要相互交换。 过渡族金属原子的d态与s态能量相差不大,因 此它们的电子云也将重叠,引起s、d状态电子的 再分配。这种交换产生一种交换能Eex(与交换积分 有关),此交换能有可能使相邻原子内d层末抵消的 自旋磁矩同向排列。
第4章 磁性材料
Magnetic Materials
主讲老师 : 严红革
目 录
第1节 磁性的基本知识 Fra Baidu bibliotek. 物质的磁性 磁性的产生及磁学基本参量、磁性的分类 2. 铁磁材料的特性 内部原子结构和晶格结构有关的特性参数、与磁化过程有关的 特 性参数、铁磁材料的自发磁化及磁畴的形成、 磁致伸缩和磁弹性 能、 磁性合金的磁化。 第2节金属磁牲材料的种类和特性 1.金属软磁材料(又称高磁导率材料) 对软磁材料的基本要求、电工用纯铁、硅铁合金、低碳钢、 铁 镍合金、 铁钴合金、铁铝合金、Fe-Cr系合金。 2. 非晶态软磁材料 分类、特点、制备方法、性能特点,铁基、钴基、铁镍基非晶 态软磁合金及其应用 3. 纳米晶软磁材料 纳米晶结构及其形成、软磁性的起源、FeCuMSiB系Finemet型 合金、 FeMM′B系Nanoperm型合金 4. 金属硬磁材料 第3节 金属磁性材料磁性能的测试
2.3 铁磁性物质 铁磁性物质的磁化率χ可达104数量级。 不加外磁场时,原子磁矩之间作用而互相平行排列, 呈饱和磁化的状态, 称为自发磁化,并形成很多小区域 (称为磁畴),在每个磁畴内是饱和磁化的,而整个材料 内的各个区域则是杂乱取向的。 一般强度的磁场作用并不增加磁畴内部的磁化强 度,只改变磁畴的大小和取向。
自旋磁矩 每个电子本身作自旋运动,产生一个沿自旋轴方 向的自旋磁矩。因此可以把原子中每个电子都看作 一个小磁体,具有永久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 实验测定电子自旋磁矩在外磁场方向上的分量恰 为一个玻尔磁子: Pez= ± µB
原子核的质量是电子的1000多倍,运动速度仅为 电子速度的几千分之一, 所以原子核的自旋磁矩仅 为电子自旋磁矩的千分之几, 因而可以忽略不计。 电子的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构成了原子 的 固有磁 矩,也称之为本征磁矩。 原子是否具有磁矩,取决于其具体的电子壳层结 构。若有末被填满的电子壳层,其电子的自旋磁矩 未被完全抵消(方向相反的磁矩可互相抵消),则原 子就具有永久磁矩。
铁氧体磁性材料具有亚铁磁性,在这类材料 中,金属离子具有几种不同的亚点阵,因相邻 的亚点阵晶位相距太远,因而在其晶位上的金 属离子之间不能直接发生相互交换作用,但可 以通过位于它们之间的氧原子而间接地发生交 换作用,即间接交换作用或称为超交换作用。
举例:Fe3O4 ,分子式以用Fe2+Fe23+O42- 来表示。若 用2价的其它金属(如Mn,Ni,Cu,Mg)置换其中的Fe2+ , 则可得到尖晶石型铁氧体,M2+Fe23+O42-。
2.5 亚铁磁性物质 反铁磁性是反平行排列的磁矩彼此抵消,而亚铁 磁性则是两种次晶格上没有完全抵消的反铁磁性, 因而在没有外加磁场时,一个晶胞中仍具有一定的 合成磁矩,具有这种特性的物质就称为亚铁磁体或 铁氧体。 亚铁磁性强于反铁磁性而弱于铁磁性,χ》0。 原子磁矩之间存在反铁磁相互作用,不同的是两 相反平行排列的磁矩大小不相等,从而引起一定程 度的自发磁化。因此,和铁磁物质相似,具有自发 磁化基础上的较强磁场和磁滞现象等磁化特征。
1. 磁性的产生及磁学基本参量 磁性来源于原子磁矩(原子核磁矩+电子磁矩),其 中主要是核外运动的电子磁矩。 1.1 电子磁矩 电子绕核运动产生的轨道 磁矩;电子自旋运动产生 的自旋磁矩。
电子轨道磁矩 电子在一定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产生一个非常小 的磁场,形成一个沿旋转轴方向的轨道磁矩。根据磁 矩等于电流与电流回路所包围的面积的乘积的原理, 电子轨道磁矩大小为: Pe=iS=e(ω/2π) πr2= (e/2m)mωr2=eL/2m (r为电子运动轨道半径,L为电子运动轨道角动量,ω为电子绕 核运动的角速度,e为电子电量,m为电子质量)。 该磁矩的方向垂直于电子运动轨迹平面,并符合右 手螺旋定则。电子轨道磁矩在外磁场方向上的分量满 足量子化条件:Pez=mlµB (ml为磁量子数, ml=0, ±1, ±2, ±3,… ±l, µB为波尔磁子, µB=eh/4 πm=9.27×10-24J/T)
2.4 反铁磁性物质 反铁磁体与铁磁体相反, 具有净磁矩的原子或离子 之间的磁矩反平行排列。 相邻磁矩的反平行排列, 使整个晶体中磁矩自发有规则地排列,两种相反方 向的磁矩相互抵消,结果使总的磁矩为零。 磁化率χ>0,一般在10-5~10-3之间。磁化率χ在临 界温度(称为奈尔温度TN)时会出现极大值。当温度 T>TN时,这类物质就呈顺磁性。 材料体系:Mn、Cr等金属;铁氧体如ZnFe2O4 和 某些化合物MnO、NiO、FeF2。
A>0时交换作用使相邻原子磁矩平行排列,产 生铁磁性; A<0时交换作用使相邻原子磁矩反平行排列, 反 产生铁磁性; 当原子间距足够大, A值很小时, 交换作用已不 足以克服热运动的干扰,使得原子磁矩定向排列, 产生顺磁性。 A取决于近邻原子未充满的电子壳层相互靠近的 程度,并决定了原子磁矩的排列方式和物质的基本 磁性。
举 例: 铁原子电子层分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除3d 壳层外各层均被电子填满(其自旋磁矩相互抵消)。 根据洪德法则,3d壳层的电子应尽可能填充不同的 轨道,其自旋应尽量在向一个平行方向上。因此, 3d壳层的5个轨道中除了1个轨道填有2个自旋相反的 电子外,其余4个轨道均只有1个电子,且这4个电子 的自旋方向互相平行,使总的电子自旋磁矩为4。 锌的各电子层都是充满的,其电子磁矩互相抵 消,因此不显磁性。
铁磁性物质的原子结构特点 原子中存在未填满的内电子层(例如3d或4f层), 在此层中未对消的电子自旋磁矩产生原子磁矩; 原子间距与未满电子层半径之比值要求有一定 的大小,这样才能有足够大的交换力,使物质中原 子磁矩同向排列,才能形成铁磁性。 铁磁性材料的磁性很强,主要是Fe、Co、Ni,某 些稀土元素以及由Fe、Co、Ni组成的合金等。
二、铁磁材料的特性
铁磁物质和弱磁物质的差别很大。 铁磁物质在很小的外加磁场下就会强烈磁化。 磁性与其内部原子结构、晶格结构有关的特性 称为内禀特性;与其磁化过程有关的特性称作磁化 特性。
物质磁性的种类
磁特性 原子磁矩µJ 磁化率χ 交换积分常数A 磁化曲线 饱和磁化场Hs 磁场强弱 抗磁性 µJ = 0 顺磁性 µJ ≠ 0 反铁磁性 µJ ≠ 0 铁磁性 µJ ≠ 0 +(102-106) >0 非线性 亚铁磁性 µJ ≠ 0 +(102-106) <0 非线性
1.3 磁化强度(M)及磁化机制 磁化强度M 单位体积中磁矩的矢量和称为磁化强度。 用来衡量磁性大小的物理量。 磁化强度M和磁场强度H之比表征了物质磁性的 大小,该值称为磁化率χ。 磁化机制
1.4 磁矩M 用真空中每单位外加磁场作用在磁偶极子上的 最大力矩来度量它的磁偶极矩pm。磁偶极子的磁矩 m和磁偶极矩pm的关系:m=pm/µ0。 单位体积内磁偶极矩的矢量和称为磁极化强度J; 单位体积内材料磁矩的矢量和称为磁化强度M。 B= µ0H+J
-(10-5-10-6) +(10-3-10-6) +(10-2-10-4) 0 线性 无限大 弱 Cu, Ag, Au,S, F, 惰性元素 ~0 线性 >1010A/m 弱 O2,Pt, IA,IIA <0 线性
在尖晶石结构中金属离子被阳离子包围。由于中 间O2-的屏蔽作用,两侧的金属磁性难以直接相互作 用。但当O2-的2p轨道扩张到磁性离子的电子轨道范 围,也可能进入到磁性金属离子的3d轨道,即发生 所谓的p轨道与d轨道轻微重叠造成的电子交换。这 样,由于氧这一 非磁性中间离子 的介入,使得磁 性离子之间相互 作用的现象称为 超交换相互作用。
每个原子内有Z个电子,每 个电子具有一定的运动轨道, 在外磁场H作用下,轨道面绕H 进动,进动频率为ω,称为拉 莫尔进动频率。由于轨道面绕 磁场H进动,使电子运动速度 有一个变化∆v,这样使电子的 轨道磁矩增加∆µ,但方向与H 相反,所以得到的磁化率是负 值。进动着的轨道面在垂直H 方向的平面上的投影是圆,半 径设为ρ。
量子力学计算表明,当磁性物质内部相邻原子的 电子交换积分为正时(A>0), 相邻原子磁矩将同向平 行排列, 从而实现自发磁化,这就是铁磁性产生的原 因。 这种相邻原子的电子交换效应,本质仍是静电力 迫使电子自旋磁矩平行排列,作用的效果好像强磁 场一样。外斯分子场就是这样得名的。
a-原子间距、r-未填满的电子层半径。
1.5 磁感应强度B 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其内部原子磁矩的有序排 列还将产生一个附加磁场M。 材料内部的磁感应强度B由两部分组成:材料对 自由空间磁场的反映µ0H;材料对磁化引起的附加 磁场的µ0M。B称为磁感应强度, 又称为磁通密度。 μ0为真空磁导率。 B=μ0(H+M)
1.6 磁通量 通过磁场中某一微小面积∆S的磁通量Φ,等于该处 磁感应强度B在垂直于面积方向上的分量Bn和面积∆S的 乘积,即∆S= Bn∆S =Bcosα ∆S 1.7 磁导率µ 磁导率的定义:µ=B/ µ0H 一般将B与H的比值称为绝对磁导率µ绝对。 磁导率µ等于材料的绝对磁导率µ绝对与真空的绝对磁 导率之比,故也叫做相对磁导率。
2. 磁性的分类
2.1 抗磁性物质 抗磁性物质的磁化率χ<0。M=χH,M与H的方向相 反,这就是抗磁性。磁化率χ很小,约为-10-5~10-6,且 不随温度而改变。 物质类型包括惰性气体、许多有机化合物、某些金属 (如Zn, Cu, Ag, Au, Mg, Bi等)和某些非金属(如Si, P, S等)。 对于电子壳层已填满的原子,无外加磁场时其轨道 磁矩和自旋磁矩的总和为零。当有外磁场作用时,即使 对于那种总磁矩为零的原子也会显示出磁矩来。这是由 于电子的循轨运动在外磁场的作用下产生了抗磁磁矩∆P 的缘故。
交换积分A不仅与电子运动状态的波函数有关, 而且强烈地依赖子原子核间的距离a。只有当a与参 加交换作用的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距离r(电子壳层 半径) 之比(a/r)大于3时,交换积分才有可能为正。 铁、钴、镍以及某些稀土元素满足自发磁化的条 件。铬、锰的A是负值,不是铁磁性金属,但通过 合金化作用来改变其点阵常数,使a/r>3,便可得到 铁磁性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