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调查水库周边环境与水质的结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调查水库周边环境与水质的结论》
第一篇:
1、调查水库周边环境与水质的结论“陡河水库周边环境与水质”的调查结论
在治理污染方面,政府和水库管理处下了很大的力度,投入巨资改良设备,修坝固堤,植树造林,关闭企业,使得环境有所改善,水质得到提升,但监管力度不够,宣传力度不足,使得一些企业死灰复燃,群众环保意识薄弱,威胁水库环境和水质的因素仍然存在。
通过对陡河水库周边环境与水质近四个月的调查、访问、实地考察、问卷,我发现造成周边环境恶化、水质变坏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开发山麓造成的破坏
我在做山麓调查时,发现过去绿木葱葱的情象已不复存在,尤其是从巍山一直到马家峪一代的山脉,山上坑坑洼洼,或树木被伐,留下树桩一片;或被建为坟墓,四周土地贫瘠沙土尽现;或开路采石,灰尘漫天,一经下大雨,大量泥沙不可能不流入水库;沿路还可见人们留下的废弃品:废纸一团团;塑料袋品种齐全,还有形形色色的可乐罐、凉茶罐、塑料瓶、糖果纸。
我曾亲眼看见一阵大风起,塑料袋飞入水库中。
2、大量捕杀水库鱼类,造成水氧化严重
水库黑绿色浮藻十分茂盛,浮游生物过多。
在查访过程中,水库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水库中原饲养的很多大鱼可吃掉浮藻,但近
几年水位一再下降,鱼被人偷捕杀,加上天气不好又死了许多,新放的鱼苗还太小,一时无法控制浮藻的大量繁殖,造成水库生态平衡失调。
在村庄附近的陡河岸边停留着一些船只,我本无在意,但当在取样品时发现船停放处四周尽是油迹。
于是我打量了船上动力装置,发现船是使用排放废气较多的劣质油。
一起动,黑烟滚滚;一熄火,油迹便四周漫延。
这看来,它也对水库水质有削弱性。
3、当地村民意识淡薄,把水库当水池。
村民意识淡薄,只顾近利、己利,不顾生态是否平衡,大肆砍伐树木,捕杀鱼类,在祭祖时不小心遗留火种引发火灾等,这为水库的补救工作增加了麻烦。
另外村民们甚至做出到水库放鸭、涮马桶等不文明行为,以为细菌到那么大的水库里就微不足道了,殊不知积少成多之理。
4、天气的因素
近几年来,本地区雨水稀少,干旱持续时间较长。
现在水库实际库容量急剧下降,还有继续下降趋势。
因为天气干燥,还有容易引起火灾的隐患。
5、工业污染严重,屡禁不止。
小型企业无视法律法规,关了开,再关再开,甚至夜间偷偷作业。
陡电废水持续排入水库,导致水库的水温升高,出现冬天大部分水面不结冰,即使结冰处也仅仅十几厘米厚,站上去随时有漏下去的可能。
在陡电排水的出水口,甚至出现一年四季雾气袅袅的现象。
另外陡电粉末灰池污染严重,风一吹,灰尘漫天飞舞,伸手不见五指,附近住户甚至不敢在外晾晒衣服,虽几经治理,现在已废弃不用,但历史遗留问题依然存在。
第二篇:水库水质现象分析及水库对环境的影响水库水质现象分析及水库对环境的影响
朱源辉
(漳州市水利局,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
本文主要对水库的水质及其对周围的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了解各个方面影响的大小,并进一步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水库水质环境措施
水库作为一种水利工程,在现代水利。
资源水利、城市水利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不仅有防洪、调洪、蓄洪等除灾减灾的功能,在水资源的优化配臵中也是举足轻重,在传统的农田水利中它是农业的命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库已是重要的取水水源,如北京的密云、官厅水库是北京人生命之源,承担着北京市的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影响到北京的环境和北京的可持续发展。
因而有必要加强对水库的研究,为进一步提出防治措施作好准备。
1水库中的水质现象
水库中的水质现象,大致分为水温变化、浑水长期化及富营养化三大类。
而每个现象基本上都是由于河水在水库内长期滞留的结果。
1.1水温变化
水库在当地水文、气候条件和水库运行方式的影响下,具有特有
的水温结构。
这个水温结构也作为密度结构,使水库的入流、出流产生异重流现象,支配河水在水库内的滞留状况。
由于河水本身的水质与滞留状况的关系,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水质现象。
因而,水库的水温特性对于
1水库水质现象的预测、评价及水质保护方法的研究是极其重要的。
水库的水温结构,按照水库内水流的大小,大致分为分层型和混合型。
分层型一般出现在大型水库,以夏季为中心,形成稳定的水温层次。
由于这种垂直方向的水温差,按照密度梯度来说,难以产生上下的混合。
因水库入流、出流的流动,只形成水平的层状流动,库水被分为层状的流动部分和停滞部分,其结果,使水质也产生了差别。
同样,以冬季为中心,由于冷却产生对流现象,库水受到上下强烈的混合,水质也一致化。
可以说,这种由于水温差异而产生的流动,在一般河水中因滞留时间短,难以产生像水库滞留发生的水质变化。
大型的分层型水库是一个热容量大的巨大水体,该水体在升温期难以变热,降温期难以变冷,从而形成入流水和出流水的温差。
一般出流水温度在升温期变低,降温期变高,形成入流、出流年间水温在相位上的变化。
河流水温的变化,对灌溉及内陆水域渔业的影响是很大的。
不过可较容易地利用水温成层的特点采取表层取水或分层取水的方式调节水温。
因为水库的水与出流水的温度可以用数值分析,十分精确地预测出来,所以,能够准确地规定与下游河道水温要求相适应的取水
设施的操作方式,但是,难以排放与年内天然河流水温相同的水。
例如,以灌溉为主要对象的取水方式,必须根据下游河道的水温要求安排。
并且,作为取水方式,不仅对调节水温有效,就是对处理浑水、富营养化等其它水质现象均都有效,必须综合研究。
为此,各水质要素对下游河道的影响必须定量地掌握。
目前关于水温变化的影响仍然不十分了解,如水温对鱼类等的影响的容许范围能定量地予以确定的话,作为综合的水质保
2护措施,可能会作出更合理的放流方式。
1.2浑水长期化
浑水长期化是水库蓄洪时纳入浑水,连续长期地泄放至下游而产生的现象。
这种现象因水库规模、洪水规模及洪水发生时间不同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形态。
浑水长期化对河川的景观及娱乐、渔业、水利等的影响,已被列为日本最大的大坝环境问题之一。
虽然浑水的定义尚不明确,但可以认为主要是细微的无机质颗粒所构成。
浑水在水库内的动态与水库的水温结构有密切的联系。
浑水长期化现象在集水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分层型水库能明显出现。
浑水长期化的结构已大致明确,也能通过数理模型研究,用数值分析进行预测,精度完全满足实用上的要求。
但在预测洪水时尚待解决的入流水的浊度预测问题,主要是岸坡等崩塌时所产生的污物与降雨、河流流量等的关系不明确,修筑道路等人为的影响也很大,这方面只能用现场实测资料来掌握其特性。
由于水库的水温层次关系,浑水在库内往往呈水平的层状停滞。
因此,用避浑取清的分层取水法可以取得一定效果。
但是,由于洪水规模和发生时期不同,特别由于秋末大洪水所产生的浑水,因紧接着到来的冷却期发生对流混合,往往使水库内的浑水完全扩散,这是造成浑水长期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减轻浑水长期化的措施,在水库操作运用方面采取分层取水和浑水早期排放等水库运行措施的同时,流域内的水土保持措施仍然是重要的。
但修建水库难以避免某种程度的浑水长期化,为此,应定量掌握浑水对景观、鱼类等环境要素的影响和查明浊度的容许范围。
31.3富营养化
富营养化是浮游植物和水生物的繁茂生长而使水质持续恶化的现象,随着流域内的生态、工业结构变化,河水的营养指标上升,水库的富营养化已有逐渐严重的倾向。
由于浮游植物的异常增值而产生“水华”和大型的水生植物的异常繁茂,成为富营养化的明显标志。
同时由于这种现象常年累月的反复,伴随水质恶化会产生异臭等现象。
富营养化现象在营养盐含量大的分层型水库也容易产生。
在从春天到夏天的分层期停滞的表层,对营养盐浓度敏感的浮游生物不断增殖,有时形成“水华”,浮游生物的死骸因沉降而被氧化分解,消耗库底停滞层的溶解氧,使底层出现缺氧状态而产生硫化氢,并从底泥中分解出营养盐与重金属。
这些分解物由于冷却期的等对流现象,在水库中扩散,提高水库的营养化水平。
水库的富营养化不同于其它水质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人为的排
污。
如东山红旗水库,其水是由云霄杜塘水库引来的,杜塘水库的水质是Ⅰ类,红旗水库的水质却是Ⅲ类,已有富营养化趋势,水藻大量繁殖,该水库为东山唯一的供水水源地,若不及早治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为此,作为预防措施,必须加强流域管理,防止污染。
然而,因伴随复杂的生物活动产生的富营养化现象,现在对其机理还不十分了解,也不知道富营养化水平达到什么程度会产生实质性的危害,水质本身的保护标准也不明确,因而,流域的管理标准也难以确定。
富营养化现象的预测、评价、处理措施,均存在着很多问题。
2水库对环境的影响
水库大坝改变了河流的水文条件,同时对自然、生物和社会文化系
4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筑坝蓄水就要在自然背境中臵入一个大的建筑物,因而就会使当地水环境条件发生较大的改变。
水库淹没就会对交通方式、文物古迹、农村、市镇以及当地的植物种群和动物等产生立刻的、显著的影响。
大坝本身不仅对自然水体的流动,而且对鱼类洄游和交通形成一种阻碍。
2.1水库对自然条件的影响
如小气候的改变,特别是湿度的改变,在有些情况下导致雾的增加及库区降水的变化;库区的水文循环也显著地受到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动、渗漏、下游河床可能的侵蚀和沉积的变化以及库区水体的负荷诱发地震的可能性等问题。
2.2水库对水生系统的影响
从地球化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的观点,水库蓄水对原来的水生态系统会产生显著的改变。
水质改变一般是要发生的,特别是由于细菌和富营养化的作用。
许多水库的水体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氮磷化合物)和元素的总量有了巨大的变化。
营养的增加将使细菌和水藻大量繁殖,因而使水发臭,同时也使水中氧的含量降低。
水中溶解氧的降低将威胁着某些鱼种的生存,它还会导致产生厌氧微生物繁殖条件,使水质进一步恶化。
2.3传染病媒介的发生
其中最重要的是疟疾和血吸虫病。
这些疾病的媒介物的生活周期全部或部分是在水中。
疟蚊在静水中易于孳生,建坝蓄水可使上述疾病的相对分布转移,同时也给钉螺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
2.4水库对水质、底质的影响
水库上游的工矿企业或土壤本底中会含有有毒物质,由于“三废”
5的排入或暴雨的侵蚀作用,致使含有大量有毒物质的水和泥沙流入库内,使水库水质和底质受到显著影响。
例如丰满水库由于其上游金矿选矿用汞,历年来共有30~60吨汞随废水流入库区;又如三门峡水库,由于黄土高原的土壤中含砷较多,暴雨时砷随着泥沙入库,以致使库区泥沙中砷的含量超标很多。
此种物质如遇水流急变或水库冲沙就有可能冲起使水库和下游水质恶化。
目前水源污染对水库水质的影响已经引起重视,但对水库泥沙与水库水质的关系尚注意不够。
因此对有些水库还应研究水库泥沙与污染物质的关系并进而在水源保护中研究控制泥沙的作用问题。
2.5水库对下游的影响
有些河流的泥沙中挟带肥料和营养物较多,建坝后泥沙被截留库中,又由于上游大量取水,使建库后下泄水量减少,致使下游发生许多新问题。
如下游水量分配发生很大变化;供水能力减小;水环境容量减小……等。
2.6水库对农业、渔业的影响
当水库库容大,调节程度高,水库的水温结构呈分层型。
由于水库中深层的夏季水温较低,如取水口深,致使大坝下游河段在一定范围内的水温较在自然状态下为低(大坝处最低),如引用低温水灌溉会使农业减产,有时也会对一定河段的鱼类产生影响。
溢洪道对鱼类的影响,当水流通过溢洪道时,水可能被空气中的氧和氮过分饱和。
实践证明,当氮的最大含量接近120%饱和率时,对某些鱼类的生存就有明显的恶果。
2.7其它影响
62.7.1水库对交通的影响。
水库淹没,常引起铁路、公路改线;库区及下游又因建库而有利于航运的发展。
2.7.2坝工失事造成灾害
各种不同规模的坝工失事也是有的,失事后造成的灾难随大坝和水库的规模而异,一般包括下游大面积的淹没、财产的损失、生命的伤亡以及疾病的传播等。
大坝和水库的规模愈大,其失事造成的灾难也愈大。
因此,设计和施工要确保大坝安全,并应该经常检查和拟定
一些安全措施。
3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造成水库水环境恶化因素有很多,要进行防治可以引用系统理论,建立系统模型,分析污染成因,建立造成恶化各种环境因子的数据库和数学模型,较完整系统地提出可操作的法制的、行政的、技术的、经济等的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原则、任务、目标。
防治措施主要分为两类:一管理措施,是通过法制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二技术措施,是通过优化配臵、监测、生物或化学手段等来达到治理目标。
3.1管理措施
3.1.1改变“多龙管水,群龙无首”的局面,实现“多龙治水,一龙管水”的新格局,建立有权威性的行政管理机构。
3.1.2制定水污染控制法律和相应的配套法规,依法进行防治,不要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子,排除地方保护主义和行政干预,真正意义上做到“有法必依,依法必严,违法必究”。
73.1.3制定各种管理标准并相应地采取一些经济手段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水库管理体制发生改变,以库养库,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不顾对水环境的破坏。
应制定各种管理标准,用经济杠杆作用来进行平衡。
3.1.4严格控制污染源或减少排污,禁止网箱养鱼和投粪饲养。
3.2技术措施
3.2.1建设完善的排污管网系统,实行雨污分流,废污水达标排放,整顿、建设污水处理厂,减轻污染负荷。
3.2.2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科学的优化配臵,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
3.2.3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加强水质监测,使治理目标更加趋于具体。
3.2.4运用水环境系统工程、河流水质规划和功能区划,使治理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以上两种措施是相辅相成的,管理措施是技术措施实施的保证,技术措施又是管理措施具体落实。
4结束语
事物的发展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以上的各种影响,在不同地区、时间和环境下会有不同的后果,主次因地时而变化,有的水库这段时间某种影响占主要地位,其他的占次要,有的影响就不存在,在另一时间又发生变化。
在对水库进行可行性研究或调研时,要针对当前时期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对各种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长期的观察,并作出长期的计划,防患于未然。
第三篇:§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一、调查
调查时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调查是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并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有时因为调查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
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二、调查的一般过程
1、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
2、制定调查方案、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
①选择调查范围
②分组
③设计调查路线
④调查
⑤归类
⑥整理
4、注意事项
①调查是一项科学工作。
对你所看到的生物,不管是否喜欢它,都要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不能仅凭个人好恶取舍。
第四篇: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教学反思
杨家庄学校刘瑞琴
《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学习,而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周边生物的调查,力求使学生认识并掌握调查的一般方法,使之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便于后续探究活动的进行。
初一学生对生物的了解有一定基础,但对生物种类的识别及科学的调查方法缺少一定的经验,本节内容也是对学生掌握科学调查方法的一次指导与训练。
因此,我在课标的指导下,对本课的处理分三个环节有序的进行。
第一环节,在课前预案的导引下先熟悉了调查的方法、注意事项
和对调查到的生物种类进行分类的基本常识,并且在调查校园生物种类的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应用。
这一环节的设定旨在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合作的学习习惯,并且在调查活动中亲自体验到自己的身边就有许多生物,它们的生存与环境有着密切联系。
第二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环节,通过读议-交流-展示-点拨-巩固-总结等六个步骤使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点和调查的方法步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第三个环节是对本节知识的一个拓展延伸,要求独立调查自己家庭周边的生物,一方面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另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独立调查的能力,进一步认识到生物不仅在课堂上、书本上,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形成不同的生物形态特征不同,其生活环境也不尽相同,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完整认识。
为学习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奠定了基础。
整个学习过程在老师的导引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合作性。
第五篇: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xx学年第一学期初一生物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主备人:负责人:班级:小组: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前旗六中生物组“1.5.5大课堂”备课学案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章第一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学法指导:
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预习课本,用红笔标注重、难点,用准确的语言完成自主学习。
2、课堂上小组合作完成合作探究。
3、认真独立完成达标检测。
学习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通过调查,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重难点解析。
调查法的一般步骤及生物分类方法。
自主学习:知识点一: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和,制订合理的,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亡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调查过程中要,对调查结果要,有时要用。
2、调查的一般步骤:
3、调查中的注意事项:
知识点二:
对调查到的生物,可以有多种归类方法。
例如。
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和三大类;也可以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和等;也可以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
等。
合作探究。
1、在农田调查中,是否只调查植物。
2、对你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并说出你的分类依据。
达标检测:
1、下列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a、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d、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
2、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他所采取的分
类依据是
a、生物用途
b、生活环境
c、比大小多少
d、形态结构
3、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根据短文回答问题:
沐浴着早上的阳光,在一阵阵的稻花香里,我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了外婆家的村子.对于久居城市的我来说,农村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有趣、美好.一条弯弯的小河绕村而过,河边绿树成阴;河里不知名的小鱼儿欢快地游动,不时还看见几只小河蟹在笨拙地爬动;透过柳树的枝叶,是一望无际的绿油油的麦田.来到外婆家,门外是一畦菜地,种着辣椒、茄子、西红柿、豆角、小葱、韭菜……真是生机勃勃。
哇。
还有一只大黄狗。
可能是护卫主人吧,它竟冲我直叫,我赶紧躲到了一边.咦。
那边是什么。
噢。
原来是几只可爱的小兔子在吃草.那边还拴着一只大山羊,与它为邻的几只大白猪在猪圈里“哼哼”叫着。
瞧,一棵大树下还拴着一头黑色的小毛驴。
真有意思。
我抬头望去,几只小燕子盘旋在天空,似乎在欢迎我的到来。
〔1〕找出文中所有的生物:
⑵请你用所学方法给找出生物进行归类。
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