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闲来无事,俗一把,也来评评中国古代名将。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当然是选十个。不过中国历史上名将太多,想在几千年征战不已的中国挑出十名大将,实在有点为难,所以我就把范围缩下一下,基本按以下原则:
1、只选“将”不选“帅”,即所选的必须是带兵上阵杀敌之人,而非运筹帷幄,所以孙武、吴起这种军事家级的人物就不在此列了,周瑜所以赤壁一战名留青史,但其实更多在“谋”而非“战”,所以也排除。匹夫之勇者显然也不能入围。
2、入选者必须有骄人的战绩,恃强凌弱者不计在内。
3、外战者则权值高,但必须有大战经历,所以戚继光等剿匪人士就只好舍弃了。
4、尊重历史,小说里的就免了,所以关公、秦琼就靠一边了。
5、个人喜好。
仔细想了一下,排出以下名单:
10、薛仁贵
可能演义看多了,有个人喜好的成分在内,但带兵千里一举征服辽东,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也许有人说他当时有强大的唐朝撑腰,但别忘了鼎盛时期的隋朝征东却是一败涂地并最终亡国。薛仁贵不仅善谋略,本身也是功夫高强,并常在为难时刻挽狂澜于即倒,所以当然要算他一位。但他的成功是建立在强大的唐朝基础之上,所以成绩要打折扣。
9、白起
理由不用多说,他的外号叫“战神”,当然不是巴蒂斯图塔,而是白大将军。几乎以一人之力灭了六国,而长平一战更是将一直强悍的赵国打的经脉俱毁,为秦统一六国创造了条件。但他和薛仁贵一样,背后有强大的国家作为支撑,而且长平一战赢的是嫩头青赵括,所以说服力稍差。也许是杀戮太重,最后未得善终。
8、廉颇
赵非强国,但在与强秦的多年交战中大致能平分秋色,因为赵国虽无强大之国力,却产名将,而廉颇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一身几乎未遭败绩,而且请注意,他的主要对手是拥有精兵强将的秦国。而在垂老之年尚能被赵王想起以解危难,可见其影响力。可惜一句“三遗失”让他失去了最后为国效忠的机会,而赵也因此灭国。如果他真能重返战场,结果会如何呢?
7、徐达
朱元璋能从乞丐到皇帝,除了自身能力外,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帮出色的将领,而徐达则是最优秀的一个。带领大军从南到北,所向披靡,历史上在长江两岸都战无不胜的人不多,但徐达是一个。
6、韩信
没有他,或许就没有大汉王朝。刘邦手下虽然能人不少,但能和项羽抗衡的,也只有韩信了。无论是开辟敌后根据地,还是与项羽正面交锋,他都战而胜之。只一句“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就可知其能力了。
5、霍去病
也许卫青应该和他同时入选,但卫青的经历却不如他显赫。少年成名,带少量兵马就敢千里突袭,杀得不可一世的匈奴望风而逃,最终换取汉朝边界的安宁。而且深谙以战养战之道,胆气过人,曾一人震住四万降兵。可惜英年早逝,只剩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言壮语。
4、岳飞
也许他的战绩远不如别人辉煌,但是他几乎凭一己之力维持着摇摇欲坠的宋王朝,多次击败金国进攻并收复失地。他的民族英雄称号已经被官方取消,但在很多人的心里,他就是民族英雄。因为在他那个年代,他进行的是民族战争。同时,他也是我的偶像。再说,如果不把他放在十大名将里,估计会引起公愤。
3、陈庆之
其实都不知道他算不算“将”,因为他不过是个标准的书生,无千均之力,无穿柳之功,但正是这样一个文弱书生,以区区7千士兵,横扫江北。无论对手是几千、几万,还是几十万,结果都一样,因为陈庆之几乎就是死神的代名词。他唯一一次失败,是输给大自然。其实他可以排到第二位,但由于历史上对他的战绩有争议,所以只能委屈到第三了。
2、冉闵
他的名字也许很陌生,因为从中学到大学,我们的历史课本里都见不到他。我不想在此多做介绍,只想说一句,如果没有他,或许就没有今天的中国,或者没有“中华民族”这个词。还有,他的谥号叫“武棹天王”,而且是敌人给他封的。
1、项羽
他绝对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绝对是历史上最猛的将军。他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经典的战斗故事,而且几乎都是战胜10倍于己的敌人,有他在,就意味着胜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能带领精疲力竭的28人在数千敌军中来去自如。是的,他输给了韩信,但那是天亡他,“非战之罪”。而垓下的一曲悲歌,更让这个粗犷的男人展示了他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