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瘾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瘾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马庆国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310018)

E-mail:maqingguo369@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际上与网络成瘾有关的概念来源、发展和最新界定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就网瘾测量和诊断方法和难点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最后,本文从与网络使用行为相关的理论出发,提出了可能造成网络病态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由此设计了针对中国实际的研究模型和研究方法。

关键词:网瘾 网络病态使用 网络依赖 概念 影响因素

1.引言

据中国互联网中心(CNNIC ) 2006年1月17日发布的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5年12月31日,中国内地的网民数已达1.11亿,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所占比例最高,达到35.1%,18岁以下占16.6%,而网民中学生所占比例最多,达到了35.1%,青少年学生已经成为网络用户中所占比例最大的群体。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对建立亲密的社会关系的需求日益强烈,所面临的网络互动与现实社会互动的冲突也最多。近年来,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网络成瘾,并由此带来对学习、生活、身心健康以及家庭生活的一系列伤害的报道屡见不鲜。据经济日报(05年5月26日第13版)估算,我国有2000万青少年玩网络游戏,其中有260万沉溺其中,目前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50%的速率增长。因此如何引导青少年正确运用网络,有效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其严重性还在于,各类网络公司,例如网络游戏公司,在利益和竞争的驱使下,会不可阻挡地、不断开发出互动性、吸引性、体验性、刺激性更强的产品,吸引更多的使用者更多地使用其产品,宏观上造成日益严重的网瘾社会问题。

国内对网络成瘾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正式发表的网络成瘾研究报告较少,对于青少年人群进行这方面研究的文献更少,且现有文献多以描述性的文章为主。但在网瘾治疗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尝试不少,例如宁波戒毒研究中心用中药和心理疏导治疗网瘾(杨国栋等,2005),北京军区总院成立网络成瘾病房,用“心理+药物+物理”进行治疗(人民政协报,05/05/25,B4版)。团中央设立了一个救助组织,主要对家长培训,以及对孩子说服教育。

2.网络成瘾的定义

国外对是否用“成瘾”来定义因特网的过度使用仍存在争议。一些学者认为,没有对物质的生理依赖也可以使用“成瘾”术语,如Ivan Goldberg于1996年首先提出网络成瘾失调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Young(1996)把IAD定义为一种没有麻醉作用的冲动控制障碍。Kandell(1998)则把IAD定义为“一种对因特网的心理依赖,而不考虑使用者登录到网络上后做什么”。

而Walker,1989;Rachlin,1990;Goldberg,1997;Davis,1999等学者则认为,只有对某种物质有生理上的依赖性时才能称为“成瘾”,建议将“网络成瘾”一词改为“病态网络使用”

- 1 -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将其定义为:因为网络过度使用而造成沮丧(distress)或造成身体、心理、人际、婚姻、经济或社会功能的影响(引自Suler,1998)。

3.网络成瘾的分类

目前对网络成瘾的分类研究还在探索之中。Young(1999)根据网络使用行为将网瘾分为:网上性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游戏成瘾、信息收集成瘾、计算机成瘾五类。该分类没有在行为与原因之间建立因果关系。加拿大学者R.A.Davis(2001) 提出的“病态因特网使用的认知-行为模型”,按成瘾性质将网络的过度使用行为分为特殊PIU和一般PIU。特殊PIU是指个体为了某种特殊目的病态地使用因特网,如:网上拍卖、网上股票交易、网上赌博等。特殊PIU在内容上具有特殊性,即使在没有因特网的情况下也会存在;一般的PIU是指一般性地过度使用因特网,它包括没有明确目的的上网行为,通常与网上聊天和对电子邮件的依赖相联系。一般的PIU与因特网的社会功能相联系。该模型有助于描述PIU的发生,但不能表明PIU的病因,同时当前网络集成技术日新月异,两种PIU变得难以分割。

概括起来,网络成瘾大致有以下五种最基本类型:

(1)网络性成瘾(Cybersexual Addiction)一难以控制对成人网站的访问。

(2)网络关系成瘾(Cyber-Relational Addiction)一过于迷恋在线人际关系。

(3)网络游戏成瘾(Net Gaming)一过于关注在线购物、交易及赌博。

(4)信息收集成瘾(Information Overload)一冲动地浏览网页及搜索过多的数据或资料。

(5)计算机成瘾(ComputerAddiction)一过于迷恋计算机游戏.。

4.网络成瘾诊断标准

目前,网瘾的诊断标准与临床实践结合较少,通用的诊断标准的信度和效度不断受到质疑,测量工具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被国内外研究者较多采用的标准,是Young在总结496例过度使用网络者的研究基础上,参照美国DSM—IV(《精神疾病的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中的赌博成瘾的鉴别标准,修改出IAD鉴别标准,但是其信度和效度指标不明确,而且这种对赌博标准的借鉴方式存在很大的理论缺陷。

最近,Young在《Caught In Net》一书中发表了新的网络成瘾测试(Internet Addiction Test )。但是基本思路和方法没有很大的变化,随着测试条目的增多,其信度和效度指标更加不明确,需要在反复测试。

5.网络成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

目前关于IAD的成因解释较为分散,归纳后主流研究大体有三类,第一类是因特网的空间特点解释,第二类是上网者的人格素质特点解释,第三类研究上网者所处的环境(家庭、学校、同辈、社会)对上网动机的影响,并主要从认知和行为方面探讨IAD发生的心理机制。具体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