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的性能
归经: (一)含义: 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位的选择性 (二)确定归经的依据: 以中医的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所治病证为依 据而确立 1.根据服药后药效应所在,或侧重于经络辨证或侧重 于脏腑辨证 2.根据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 (三)临床意义: 提高用药的准确性





经络能够沟通人体内外表里,在病变时,体表的 疾病可以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疾病也可以反映到 体表。 肺经病变,每见喘、咳等证;桔梗、杏仁能治胸 闷、喘咳,归肺经。 肝经病变,每见肋痛、抽搐等证;全蝎能定抽搐, 归肝经。 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证。朱砂能安神, 归心经。 同归一经的药物,其作用有温、清、补、泻的不 同,如肺热咳漱,虽然黄芩、干姜、百合、葶苈 子都归肺经,可是在应用时却不一样。黄芩主要 清肺热,干姜则温肺寒,百合补肺虚,葶苈子泻 肺实。


10.理化鉴定:记载生药理化鉴别的方法及结 果,现在常用的是薄层色谱、气相色谱和高 效液相色谱法。理化鉴别是生药品质评价的 重要手段之一。 11.含量测定:记载药品标准中对生药主要成 分、指标成分或有效成分的含量分析方法以 及含量限度。

12.药理作用:重点记述生药及其化学成 分的现代药理实验结果。 13.功效:包括性味、归经、功能、主治、 用法、剂量等。既要记述生药传统的用 药经验,又要记述现代医学方面的内容。 14.附注:一般记载该种生药的不同品种、 相似品、混淆品、地方习惯用药和伪品 的主要特征,以供鉴别、应用和研究时 参考。

中药的性能



含义:概括中药作用的性质和特征的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 四气、五味、归经、 升降浮沉和毒性

四气
(一)含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又称四性。 (二)标定四气的依据: 1. 与所治疾病的寒热属性相对; 2. 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的反应; 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芩、 板蓝根对于发热口渴、咽痛等热证有清热解毒作用, 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性。 反之,附子、干姜对于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有 温中散寒作用,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热性。 (三)临床意义:指导治疗。热证用寒凉药,寒证用 温热药。这是中医的一条治疗和用药原则。

升降浮沉 (一)含义: 用以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 能确定的依据: 可将药物功效直接作为确定药物升降浮沉趋 向的依据药物作用的倾向 (二)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是炮制和 配伍 (三) 意义:1.利用药物调节紊乱的气机 2.因势利导,有利于祛邪外出

wk.baidu.com
各种疾病在病机和证候上,常常表现出: 向上(如呕吐、喘咳) 向下(如泻利、崩漏、脱肛) 向外(如自汗、盗汗) 向内(如表证不解) 能够针对病情, 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 对说来也就分别具有升降沉浮的作用趋向。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沉表示泻利。 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功效的 药物,都能上行向外,药性都是升浮的。 具有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安神、消导积 滞、潜阳息风、降逆、收敛、止咳平喘等功效的 药物,则能下行向内,药性都是沉降的。

四、 按药理作用或中医功效分类法:
如按现代药理作用分为:解热药、强心药、抗
菌药。
按中医功效分为:解表药、清热药、补益药、 理气药、止咳平喘药等。 优点:在生药的临床应用角度比较便利。利于学
习和研究生药的作用和功效,便于与临床结合。
缺点: 某些生药具有多种功效和药理作用难以 归属。
生药的中药功效分类表
便于查阅,但各生药之间缺少相互的联系。
六、 其它:如古书上,按药物自然属性的朴素
的分类方法,如《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
等,虽把亲缘关系相近的分在一起,但比起现 代的自然系统有许多不足之处和不科学的地方。
第二节 生药的记载大纲与拉丁名

一、生药的记载大纲

1.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拉丁名、英文
药物举例
半夏、天南星、白芥子、旋覆花、白附子 瓜篓、贝母、竹茹、桔梗、天竺黄、前胡、胖大海、浮海石 杏仁、苏子、白部、紫苑、款冬花、桑白皮、葶苈子、地龙 当归、熟地黄、白芍、阿胶、何首乌、紫河车 人参、甘草、党参、黄芪、山药、白术 北沙参、麦冬、枸杞子、龟甲、鳖甲、山茱萸、女贞子、桑寄生、石斛、百合、 西洋参、黄精 肉苁蓉、淫阳藿、鹿茸、杜仲、续断、补骨脂、菟丝子、巴戟天、锁阳、沙苑子、 蛤蚧、狗脊、冬虫夏草 白僵蚕、全蝎、蜈蚣、钩藤、天麻、羚羊角、代赭石、石决明 重镇安神药:朱砂、磁石、琥珀 养心安神药:酸枣仁、柏子仁、远志、合欢皮


二、生药的拉丁名 生药的拉丁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药用部位的名称,用名词主 格置于前。 第二部分:采用药用植物或动物的学名组成, 用属格置于后。
1.药用部位+原植物(动物)的属名(第二 格): 2.药用部位+原植物(动物)的种名(第二格) 3.药用部位+原植物(动物)的属名和种名 (第二格) 4.药用部位+原植物(第二格)和其他附加词 5.直接用原植物动物的属名或种名 6.直接用原矿物或矿物主要化学成分命名
含蒽苷类生药 含黄酮类生药 含强心苷类生药 含香豆素类生药
含环烯醚萜类生药
药物举例
大黄、虎杖、紫草、丹参、何首乌、番泻叶、决明子、芦荟 葛根、黄芩、槲寄生、桑白皮、银杏叶、槐米、红花、石苇、淫 羊藿、蒲黄 洋地黄叶、黄花夹竹桃、香加批
白芷、防风、南沙参、北沙参、菊花、秦皮、青蒿、茵陈、蛇床子
龙胆、地黄、玄参、秦皮、栀子
名、日文名。

2.来源或称基源: 包括生物来源和地理来源,生物
来源包括原植物(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称、
拉丁学名及药用部位。
3.植物动物形态:主要描述原植物(动 物)的外观形态特征、产地、生长习性 及其自然分布。 4.药用植物(动物)的栽培及养殖。 5.产地:简述生药的主产区。 6.采制:简述生药的采收、产地加工、 干燥、贮藏和炮制的要点和注意点。
鉴定。
例如:本教材
二、按化学成分分类: 根据生药中所含的有效成分或活性成分的类别来分类,
如含糖类生药、苷类生药、生物碱类生药、挥发油
类生药等。
优点:有利于研究生药有效成分与功效间的关系及含同
类成分生药的科属来源之间的关系。
缺点:对有效成分不明或含有成分不详的生药难以分类。
生药的化学成份分类表
化学成分类型
厚朴、杜仲、五味子、连翘
当归、川芎、苍术、石菖蒲、莪术、郁金、姜黄、木香、白术、香附、沉香、肉桂、 丁香、辛夷、陈皮、小茴香、砂仁、枳壳、豆蔻、薄荷、细辛、紫苏、广藿香、藿 香、荆芥、海金沙
含木质素类生药 含挥发油类生药
含生物碱类生药
麻黄、益母草、山豆根、苦参、龙胆、秦艽、槟榔、白鲜皮、黄 连、防己、延胡索、黄柏、勾藤、吴茱萸、马钱子、洋金花、颠 茄草、川贝、浙贝、川乌、附子、百部 绵马贯众、柯子、山茱萸、五倍子、儿茶 升麻、关木通、金银花、山楂、马兜铃、木瓜、地龙、蜂蜜
补阳药
镇痉安神药 镇痉药 安神药
开窍药
消导药 驱虫药 收敛药 外用药 涌吐药
麝香、冰片、苏合香、石菖蒲、牛黄
神曲、山楂、莱菔子、麦芽、鸡内金 使君子、槟榔、乌梅、苦楝皮、雷丸 五味子、肉豆蔻、金樱子、莲子、柯子、乌贼骨、龙骨、牡蛎 雄黄、轻粉、密佗僧、白矾、斑蝥、蟾酥 甜瓜蒂、常山、胆矾
五、 按字首笔划:辞典类:中药大辞典、药典
含鞣质、多元酚 含有机酸类生药
三.按自然系统分类法:
根据生药原植(动)物在分类学上的位置和亲缘关系,按
门、纲、目、科、属、种分类排列。
优点:便于学习和研究同科同属生药在形态、性状、组织
构造、化学成分与功效方面的共同点,揭示其规律性; 有利于从同科属中寻找类似成分、功效的植(动)物,
扩大生药资源。
如:《生药学》教材、《药用植物学》、《中国高等植物 图鉴》


7.性状:描述生药的形状、大小、颜色、 表面特征、断面特征、质地、气、味、 等方面的外观性状特征。
8.显微鉴定:描述生药的组织(一般为 横切面或表皮)、粉末的主要特征,一 般附有生药显微特征图。在生药学教学 中,生药的显微观察、显微特征的描述 及绘图技术是重要的基本技能。 9.化学成分:记载所含主要成分或有效 成分的类别、含量、结构式、理化性质 及其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及积累动态, 作为理化分析的依据。
中药的性能


五味
(一)含义: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 (二) 五味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1.辛味:行气、行血、发散以及芳香 化湿,芳香开窍,芳香避秽。 2.苦味:能泄(包括清泄、通泄、降泄)、能燥、能 坚阴 3.甘味:能补益、能缓急、能和中 4.酸味:收敛、固涩 5.咸味:软坚散结、泻下 6.淡味:渗湿、利水 (三)五味的标定依据: 1. 真实滋味 2. 药物的作用
第二章 生药的分类与记载大纲

教学目标: 1.熟悉生药的分类方法 2.了解生药的记载大纲和生药拉丁名的命名。
第一节 生药的分类

一、按药用部位分类: 首先将生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植物药:根、根茎、皮、叶、花、果实、种子及全草类。
优点:商品学角度比较便利(药房管理)。便于比较各类生药 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有利于学习生药的性状鉴定和显微
功效
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 辛凉解表药 泻下药 攻下药 润下药 峻下药 祛风湿药 化湿利尿药 芳香化湿药 利尿渗湿药 温理祛寒药 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清热解毒药 清热燥湿药 清热凉血药 理气药
药物举例
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白芷、细辛、羌活、蒿本 薄荷、菊花、柴胡、葛根、升麻、蝉蜕、牛蒡子、桑叶、蔓荆子 大黄、芒硝 火麻仁、郁李仁、蜂蜜 甘遂、芫花、大蓟、牵牛子 独活、威灵仙、乌鞘蛇、秦艽、五加皮、桑枝、木瓜 藿香、佩兰、砂仁、苍术 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车钱子、木通、防己、海金沙、半边莲 川乌、附子、肉桂、干姜、吴茱萸、高良姜、艾叶、小茴香、丁香 石膏、知母、栀子、黄连、黄芩、黄柏、龙胆、夏枯草、决明子、山豆根 金银花、板蓝根、大青叶、紫花地丁、蒲公英、败酱草、漏芦、青黛 茵陈、胡黄连、鸦胆子、白头翁 生地黄、玄参、牡丹皮、水牛角、赤芍、青蒿、地骨皮、紫草、秦皮 厚朴、陈皮、青皮、枳壳、枳实、川楝子、木香、乌药、香附、郁金、延胡索、 薤白
理血药 活血化淤
止血药
川芎、丹参、红花、桃仁、乳香、没药、三棱、益母草、川牛膝、穿山甲、五灵 子、鸡血藤、王不留行 凉血止血药:白茅根、侧柏叶、槐花、小蓟、大蓟 化瘀止血药:三七、茜草、蒲黄、血余炭、藕节 收敛止血药:仙鹤草、白芨、棕榈炭
功效
化痰止咳平喘药 温化寒痰药 清化热痰药 止咳平喘药 补益药 补血药 补气药 补阴药
毒性 (一)含义:广义的毒性: 药物的偏性 狭义的毒性: 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伤害 性,是用以反映药物安全度的性能 (二)影响毒性的因素: 药物用量大小是影响药物毒性最主要的因素 药材的品种、产地、采集、贮存、炮制、配 伍、 剂型、给药途径、用药是否对证、患者 体质禀赋等均可影响药物的毒性反应 (三)正确对待中药毒性: “有毒观念,无毒用 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