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判断题绪论
1、"材料力学是研究构件承载能力的一门学科。
"
答案此说法正确
2、"材料力学的任务是尽可能使构件安全地工作。
"
答案此说法错误
答疑材料力学的任务是在保证构件既安全适用又尽可能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为构件选择适当的材料、合适的截面形状和尺寸,确定构件的许可载荷,为构件的合理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3、"材料力学主要研究弹性范围内的小变形情况。
"
答案此说法正确
4、"因为构件是变形固体,在研究构件的平衡时,应按变形后的尺寸进行计算。
"
答案此说法错误
答疑材料力学研究范围是线弹性、小变形,固构件的变形和构件的原始尺寸相比非常微小,通常在研究构件的平衡时,仍按构件的原始尺寸进行计算。
5、"外力就是构件所承受的载荷。
"
答案此说法错误
答疑外力包括作用在构件上的载荷和支座反力。
6、"材料力学中的内力是构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
"
答案此说法错误
答疑在外力的作用下,构件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变化量,既构件内部各部分之间因外力而引起的附加的相互作用力。
7、"用截面法求内力时,可以保留截开后构件的任意部分进行平衡计算。
"
答案此说法正确
8、"应力是横截面上的平均应力。
"
答案此说法错误
答疑应力是截面上某点的内力集度,不是整个横截面上的平均值。
9、"线应变是构件中单位长度的变形量。
"
答案此说法错误
答疑构件中单位长度的变形量是平均线应变。
而线应变是构件内某点沿某方向的变形程度的度量。
10、"材料力学只限于研究等截面直杆。
"
答案此说法错误
答疑材料力学主要研究等截面直杆,也适当地讨论一些变截面直杆,等截面曲杆。
11、" 切应变是变形后构件内任意两根微线段夹角角度的变化量。
"
答案此说法错误
答疑切应变是某点处单元体的两正交线段的夹角的变化量。
12、" 杆件的基本变形是拉压、剪切、扭转、弯曲,如果还有另外的变形,必定是这四种变形的某种组合。
"
答案此说法正确
选择题绪论CDACD DADAB D (CAB)
1、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 。
A:只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B:只与构件的形状尺寸有关
C:与二者都有关D:与二者无关
2、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 ) 是相同的。
A:应力B:应变C:位移D:力学性质
3、各向同性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A:力学性质B:外力C:变形D:位移
4、在下列四种材料中,( ) 不可以应用各向同性假设。
A:铸钢B:玻璃C:松木D:铸铁
答疑只有松木材料是各向异性,在轴线方向和与轴线垂直的方向上力学性质不同
5、根据小变形条件,可以认为:( )
A:构件不变形B:构件不破坏
C:构件仅发生弹性变形D:构件的变形远小于原始尺寸
6、外力包括: ( )
A:集中力和均布力B:静载荷和动载荷
C:所有作用在物体外部的力D:载荷与支反力
7、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B:内力与外力无关;
C:内力的单位是N或KN;D:内力沿杆轴是不变的;
答疑内力与外载形成平衡力系,固内力随外力的增大而增大
8、静定杆件的内力与其所在的截面的( ) 有关。
A:形状;B:大小;C:材料;D:位置
答疑杆件的内力只与外载的大小,外载的作用点位置有关,固与其所在的截
面的形状、大小、材料均无关。
9、在任意截面的任意点处,正应力σ与剪应力τ的夹角α=( ) 。
A:α=90O;B:α=45O;C:α=0O;D:α为任意角。
答疑在任意截面的任意点处正应力与剪应力永远相互垂直。
10、图示中的杆件在力偶M的作用下,BC段上( ) 。
A:有变形、无位移;B:有位移、无变形;
C:既有位移、又有变形;D:既无变形、也无位移;
答疑 BC段的横截面上没有内力,固没有变形;是AB段的变形带动BC 段产生位移。
11、等直杆在力P作用下:
A:N
a大 B:N
b
大 C:N
c
大 D:一样大
答疑用截面法求各截面上的内力时、各截面上的内力均与外载P组成二力平衡
12、用截面法求内力时,是对( ) 建立平衡方程而求解的。
A:截面左段B:截面右段C:左段或右段D:整个杆件
答疑整个构件处于平衡状态,固其左段、右段均处于平衡状态,可以取左段也可以取右段建立平衡方程。
13、构件的强度是指( ),刚度是指( ),稳定性是指( ) 。
A: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
B:在外力作用下保持其原有平衡态的能力;
C:在外力的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答疑强度是指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刚度是指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稳定性是指构件保持原有直线平衡的能力。
填空绪论
1、在材料力学中,对变形固体作了( ) ,( ) ,( ) 三个基本假设,并且是在( ) ,( ) 范围内研究的。
答案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线弹性、小变形
2、材料力学课程主要研究内容是:( ) 。
答案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3、为保证构件正常工作,构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固必须满足( ) 方面的要求。
答案构件有足够的强度、足够的刚度、足够的稳定性。
4、下列图示中实线代表变形前,虚线代表变形后,角应变为( ) 。
(各标注角为α)
答案π/2-α、2α、0
答疑角应变等于单元体的两个相互正交的线段在变形前后角度的变化量的极限值,即:角应变=lim(变形前的角度-变形后的角度)。
5、杆件的基本变形形式有( ) 。
答案拉压、剪切、扭转、弯曲
6、以拉伸变形为主的杆件称为( ) ;以扭转变形为主的杆件称为( ) ;以弯曲变形为主的杆件称为( ) ;
答案杆、轴、梁
7、运用截面法研究内力时,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步;( ) ; ( ) ;( ) 。
答案分二留一;内力代弃;内外平衡、求合力
简述绪论
1、图示中的悬臂梁,初始位置位于水平,受力后变成虚线形状,问①:AB、BC两段是否都产生位移?②:两段是否都产生变形?
答案AB、BC两段都产生位移、但AB段产生变形,BC段不产生变形
答疑 AB段存在内力,发生变形;BC段横截面上不存在内力,没有发生变形;是在AB段的变形下,带动BC段发生位移。
2、在材料力学中分析杆件内力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答案截面法,分三步。
答疑分二留一、内力代弃、内外平衡,求合力。
第二章轴向拉伸和压缩
重点1、轴向拉压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2、轴向拉压的内力和内力图;3、轴向拉压杆件横截面上的的应力分布规律和计算公式;4、强度计算的三类问题;5、轴向拉压杆件的变形计算-
判断题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内力
1、“使杆件产生轴向拉压的外力必须是一对沿杆轴线的集中力。
“
答案此说法错误答疑合力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的外力系使杆件产生轴向拉压
2、“等直杆的两端作用一对等值、反向、共线的集中力时,杆将产生轴向拉伸
或压缩变形。
” 答案此说法错误
答疑只有当外力的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时才能使杆件产生轴向拉压变形。
3、“求轴向拉压杆件的横截面上的内力时必须采用截面法”
答案此说法正确
4、“轴向拉压杆件横截面上内力的合力作用线一定与杆件的轴线重合。
”
答案此说法正确答疑外力的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内力的合力与外载平衡,固内力的合力作用线必然与杆件的轴线重合
5、“只根据轴力图就可以判断出轴向拉压变形时杆件的危险面”
答案此说法错误答疑判断危险面的位置应综合考虑轴力的大小,横截面面积的大小;轴力大,横截面面积也大,不一定是危险面。
填空题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内力
1、情况下,构件会发生轴向拉压变形。
答案外力的合力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
2、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内力称为。
答案轴力答疑内力的合力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
选择题轴向拉压横截面上的内力
DCCD 1、计算M-M面上的轴力。
A:-5P B:-2P C:-7P D:-P
答疑用截面法在M-M处截开,取右段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
2、图示结构中,AB为钢材,BC为铝材,在P力作用下。
A:AB段轴力大 B:BC段轴力大 C:轴力一样大
答疑内力只与外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有关,与材料无关。
3、关于轴向拉压杆件轴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拉压杆的内力只有轴力; B:轴力的作用线与杆轴重合;
C:轴力是沿杆轴作用的外力; D:轴力与杆的材料、横截面无关。
答疑轴力是内力,不是外力;
4、下列杆件中,发生轴向拉压的是。
A:a; B:b; C:c; D:d;
答疑只有d的外力合力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
选择题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应力cdba
1、图示中变截面杆,受力及横截面面积如图,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轴力相等,应力不等; B:轴力、应力均不等
C:轴力不等,应力相等 D:轴力、应力均相等
答疑用截面法求各段的轴力分别为P、2P、3P;
2、等直杆受力如图,横截面的面积为100平方毫米,则横截面MK上的正应力为:。
A:-50Mpa B:-40MP C:-90Mpa D:+90MPa
答疑截面法求M-K截面上的轴力为+9KN。
3、拉杆的应力计算公式σ=N/A的应用条件是:。
A:应力在比例极限内; B:外力的合力作用线必须沿杆件的轴线;
C:应力在屈服极限内; D:杆件必须为矩形截面杆;
此公式适用于轴向拉压杆件横截面的应力计算,与截面形状无关,且直到杆件在拉伸破坏之前均成立。
4、轴向拉压细长杆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1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2-2面上应力均匀分布; B:1-1面上应力均匀分布,2-2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
C:1-1面、2-2面上应力皆均匀分
布; D:1-1面、2-2面上应力皆非均匀分布;
答疑 2-2截面离开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较远,应力在截面上均匀分布;而1-1截面离开端面的距离不大于构件的横向尺寸,应力在1-1截面上非均匀分布。
简述轴向拉压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1、等直杆受力如图,根据理论力学力的可传性原理,将力P移到C、A点,m-m 面上的轴力相同吗?应用力的可传性原理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案不相同;
答疑移到C点时,m-m截面上的内力为P,移到A点时,m-m截面上的内力为零。
只有在求支座反力时才可以应用力的可传性,求杆件的变形时,一定不能
应用力的可传性。
2、σ=N/A的应用条件是什么?适用范围是什么?
答案应用条件:外力的合力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适用范围:在整个拉伸破坏之前均适用
答疑在杆件的整个拉伸过程中,外力的合力作用线始终与杆件的轴线重合
3、下列各图所给截面中哪一个可以应用σ=N/A?
答案正确选择:a、c
答疑只有a、c的外力的合力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
4、杆件受力如图,由于1、2截面上的轴力为N
1=N
2
=P,截面面积A
1
=2A
2
,所
以正应力分别为σ
1=N
1
/A
1
=P/2A
2
,σ
2
=N
2
/A
2
=P/A
2。
即:σ
2
=2σ
1
,对吗?如果不对,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得到上述结果?
答案不对
答疑 1截面处外力的作用线与杆件的轴线重合,可以采用公式
σ
1=N
1
/A
1
;2截面处外力的作用线不在杆件的轴线上,不能采用公式σ
2
=N
2
/A
2
计
算2截面的应力。
只有当外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2截面处的轴线也重合时,可以
得到σ
2=2σ
1
的计算结果。
即:杆件的形状和受力如下:
5、设各直杆在m-m的截面面积均为A,问图示中的各m-m面上的应力是否均为P/A?为什么?
答案 a图中的m m面上的应力是均匀分布;其余各图中的m m面上的应力不是均匀分布。
答疑 b图中的m m面离开截面端面的距离没有超过杆件的横向尺寸,应力非均匀分布;c图中外力的合力作用线不与杆件的轴线重合,不是轴向拉压变形;d图中是两种材料,应力在整个截面上也不是均匀分布。
判断题轴向拉压时斜截面上的内力与应力
1、“轴向拉压杆件任意斜截面上的内力作用线一定与杆件的轴线重合”
答案此说法正确答疑任意斜截面的内力与外载平衡,外载的作用线位于杆件的轴线上,固任意斜截面的内力的作用线也一定在杆件的轴线上
2、“拉杆内只存在均匀分布的正应力,不存在剪应力。
”
答案此说法错误答疑拉杆在横截面上只存在均匀分布的正应力,但在任意斜截面上不仅有正应力,还有剪应力。
3、“杆件在轴向拉压时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横截面上”
答案此说法正确答疑任意斜截面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σ
α
=
σcos2α,当α=0时,σ
α
取得最大值。
4、“杆件在轴向拉压时最大剪应力发生在与轴线成45度角的斜截面上”
答案此说法正确答疑任意斜截面的剪应力计算公式为τ
α
=
σsin2α/2,当α=45o时,τ
α
取得最大值。
选择轴向拉压时斜截面上的内力与应力 addd 1、杆件的受力和截面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σ
1>σ
2
>σ
3
; B:σ
2
>σ
3
>σ
1
C:σ
3>σ
1
>σ
2
D:σ
2
>σ
1
>σ
3
答疑 1、2横截面的轴力相等,2
截面的面积大,固1截面的应力大于2截面的应力;斜截面3处的横截面与横截面2处的内力相等,横截面面积相等,固横截面2处的正应力与斜截面3处的横截面的正应力相等;但是在任意斜截面中,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横截面上,固横截面2处的正应力大于斜截面3处的正应力。
2、设m-m的面积为A,那么P/A代表
A:横截面上正应力;B:斜截面上剪应力;
C:斜截面上正应力;D:斜截面上应力。
答疑此时外力P的作用线与m-m截面成一夹角,固P/A只能是斜截面上的应力,既不是正应力,也不是剪应力,是斜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剪应力的矢量和。
3、设轴向拉伸杆横截面的正应力为σ,则45度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分别为。
A:σ/2、σ; B:均为σ; C:σ、σ/2; D:均为σ/2
答疑σ
α=σcos2α、τ
α
=σsin2α/2
4、轴向拉压杆,与其轴线平行的纵向截面上。
A:正应力为零、剪应力不为零;B:正应力不为零、剪应力为零;C:正应力、剪应力均不为零;D:正应力和剪应力均为零。
答疑σ
90=σcos290=0、τ
90
=σ/2sin2×90=0。
简述轴向拉压时斜截面上的内力与应力1、轴向拉伸杆件的最大正应力与最大剪应力分别发生在哪个面上?
答案根据任意斜截面上的应力计算公式σ
α=σcos2α、τ
α
=σsin2α/2,
得到当α=0时,σ
α
取得最大值,固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横截面上;当α=45o
时,τ
α
取得最大值,固最大剪应力发生在与轴线成45度角的斜截面上。
2、最大正应力所在的面与最大剪应力所在的面的几何方位如何?
答案轴向拉压时的最大正应力发生在横截面上,最大剪应力发生在与轴线成45度角的斜截面上,固最大正应力所在的面与最大剪应力所在的面互成45度角。
3、横截面面积为A的等直杆,受轴向拉力P的作用,则最大剪应力τ
max
= ,
τ
max
作用面上σ=。
答案 0.5P/A 0.5P/A
判断题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质
1、“材料的延伸率与试件的尺寸有关。
“
答案此说法正确答疑标准试件在拉伸试验时取标距l=5d或l=10d,测得延伸率不同。
2、“没有明显的屈服极限的塑性材料,可以将产生0.2%应变时的应力作为屈服极限。
“
答案此说法错误答疑对于没有明显屈服极限的塑性材料,将产生
0.2%塑性变形时的应力作为材料的名义屈服极限,而不是产生0.2%的应变时的应力。
3、“构件失效时的极限应力是材料的强度极限。
”
答案此说法错误答疑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是材料的屈服极限;脆性材料的极限应力才是材料的强度极限。
选择题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质 CDACD BDBABA
1、现有两种说法:①弹性变形中,σ-ε一定是线性关系
②弹塑性变形中,σ-ε一定是非线性关系;哪种说法正确?
A:①对②错; B:①对②对;
C:①错②对; D:①错②错;
答疑弹性变形中的应力-应变关系只有在线弹性范围内是线性的,当应力超过比例极限而低于弹性极限的一段范围内应力-应变的关系就是非线性的;而弹塑性变形中应力-应变的关系一定是非线性的。
2、进入屈服阶段以后,材料发生变形。
A:弹性;B:非线性;C:塑性;D:弹塑性;
答疑当应力到达屈服极限时,开始出现塑性变形,进入屈服阶段以后的变形,较小的一部分是弹性变形,大部分是塑性变形。
3、钢材经过冷作硬化以后,基本不变。
A:弹性模量; B:比例极限; C:延伸率; D:断面收缩率;
答疑钢材经过加载,当工作应力超过屈服极限到达强化阶段以后卸载,应力-应变曲线会沿与上升阶段平行的一条直线回到σ=0。
此时再重新加载,会沿与上升阶段平行的一条线段达到卸载点。
重新加载时上升线段的斜率与初次加载时上升线段的斜率几乎相等。
4、钢材进入屈服阶段后,表面会沿出现滑移线。
A:横截面; B:纵截面;
C:最大剪应力所在面; D:最大正应力所在的面;
答疑最大剪应力使材料内部相对滑移。
5、下图为某材料由受力到拉断的完整的应力应变曲线,该材料的变形过程无。
A:弹性阶段、屈服阶段; B: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C:屈服阶段、强化阶段; D:屈服阶段、颈缩阶段。
答曲线没有锯齿波固曲线没有塑性流动阶段;曲线在邻近破坏时没有下降一段,固曲线没有颈缩阶段。
选择题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质
6、关于铸铁: A 抗剪能力比抗拉能力差; B 压缩强度比拉伸强度高。
C 抗剪能力比抗压能力高。
正确的是。
答疑铸铁在拉伸破坏时断面位于横截面,说明抗剪强度高于抗拉强度;铸铁在压缩破坏时,断面位于与轴线成45度角的斜截面,是由于剪应力引起破坏,说明铸铁的抗压强度高于抗剪强度;铸铁抗压不抗拉。
7、当低碳钢试件的试验应力σ=σs时,试件将。
A:完全失去承载能力; B:破断;C:发生局部颈缩现象;
D: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
答疑此时试件并没有破断,可以继续加载,只是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
8、低碳钢材料试件在拉伸试验中,经过冷作硬化后,以下四个指标中得到了提高。
A:强度极限 B:比例极限 C:截面收缩率D:延伸率答疑冷作硬化后,直线段增大,固比例极限得到提高。
9、低碳钢的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
如断裂点的横坐标为ε,则ε。
A:大于延伸率; B:等于延伸率C:小于延伸率; D:不能确定。
答疑延伸率代表试件的塑性变形。
而断裂点的横坐标ε既包含塑性变形也包含小部分的弹性变形。
10、对于没有明显屈服极限的塑性材料,通常以产生0.2%的所对应的应力作为屈服极限。
A:应变;B:残余应变;C:延伸率
答疑产生0.2%的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定义为材料的名义屈服极限。
11、现有钢、铸铁两种棒材,其直径相同。
从承载能力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考虑,合理选择方案是。
A:1杆为钢,2杆为铸铁; B:1杆为铸铁,2杆为钢; C:两杆均为钢; D:两杆均为铸铁;
答疑通过受力分析得到1杆受拉,2杆受压;钢材的抗拉压强度相等,可作受拉构件也可作受压构件,但铸铁材料抗压不抗拉,宜作受压构件,固受压构件选择铸铁材料,受拉构件选择钢材。
填空题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质
1、低碳钢由于冷作硬化,会使提高,降低。
答案比例极限、延伸率答疑直线段增大,塑性变形减小
2、铸铁试件的压缩破坏是由应力引起的。
答案最大剪应力
答疑铸铁试件压缩破坏的断面在与轴线大约成45度角的斜截面上,该截面有最大剪应力
3、外载卸掉以后,消失的变形和遗留的变形分别是。
答案弹性变形,塑性变形;答疑弹性变形是卸载后可以恢复的变形,塑性变形不可恢复。
固弹性变形消失、塑性变形遗留下来。
4、低碳钢在拉伸过程中依次表现为,,,四个阶段答案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颈缩阶段
5、铸铁压缩试件,破坏是在截面发生剪切错动,是由于引起的。
答案与轴线大约成45度角的斜截面,最大剪应力
答疑45度角的斜截面上有最大剪应力
6、三根杆的尺寸相同、但材料不同,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
材料的强度高,材料的刚度大,塑性好。
答案 1材料的强度高;2材料的刚度大;3材料的塑性好。
答
疑材料1有最大的强度极限;在相同的应力作用下,材料2有最小的变形;材料3有最大的延伸率
7、对某低碳钢材料进行拉伸试验时,测得其弹性模量为E=200GPa。
若在超过屈服极限后继续拉伸,当试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300MPa时测得轴向线应变为3.5×10-3,然后立即卸载到正应力为0,则试件的轴向塑性应变为。
答案 2.0×10-3答疑轴向线应变3.5×10-3中,既有弹性变形的线应变又有塑性变形的线应变。
而弹性变形的线应变=σ/E=1.5×10-3,固塑性变形的线应变=总的应变-弹性变形的线应变=2.0×10-3
填空题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质
8、常温、静载下,材料的塑性指标是和。
答案延伸率、断面收缩率。
答疑延伸率、断面收缩率越大,材料的塑性性能越好。
9、低碳钢拉伸实验,表面磨光的试件出现与轴线大致成45度角的滑移线,说明低碳钢的屈服现象与有关。
答案最大剪应力
答疑在与轴线大约成45度角的斜面上有最大剪应力。
10、当低碳钢试件的试验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时,试件将出现现象。
答案屈服现象、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出现与轴线大致成45度角的滑移线。
答疑当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极限时,试件出现塑性流动现象,在应力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应变却发生急剧变化,材料好象失去了抵抗变形的能力,出现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在与轴线大约成45度角的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应力使杆件内部的晶格之间发生相对错动,在试件的表面出现滑移线。
11、某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曲线上点的纵坐标是材料的名义屈服极限σ
P0.2
答案 C点的纵坐标是材料的名义屈服极限σ
P0.2
答疑名义屈服极限是产生0.2%的塑性变形时的应力。
12、在下图中标示出:σ
0.2
和延伸率δ。
答案
答疑σ
0.2
是指产生0.2%的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延伸率是破坏后的残余变形。
13、已知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在点f试件被拉断,图中代表延伸率的线段是:
答案 OO
1
线段;
答疑试件在点f处被拉断时的总应变为OO
2
,此总应变包含弹性变形和塑性
变形,O
1O
2
是试件被拉断时的弹性变形,会逐渐消失;OO
1
线段代表不可恢复的塑
性变形;延伸率是指试件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
4、标距为100毫米的标准试件,直径为10毫米,拉断后测得伸长后的标距为123毫米,颈缩处的最小直径为6.4毫米,该材料的延伸率δ= ,断面收缩率Ψ=。
答案δ=23%、Ψ=59.04%
答疑延伸率=杆件的伸长量/杆件的原长=(123-100)/100=23%
断面收缩率Ψ=A-A’/A=(π102/4-π6.42/4)/π102/4=59.04%。
15、工程中通常把延伸率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而塑性材料是以
为其破坏应力。
答案δ>5% 强度极限σ
;
b
答疑工程中通常把延伸率δ>5%的材料称为塑性材料,δ<5%的材料称为脆性材料;
时,试件出现颈缩现象,出现裂痕。
当拉伸试件内的工作应力达到强度极限σ
b
简述材料在拉压时的力学性质
1、冷作硬化以后材料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比例极限得到提高,塑性变形减小;
2、在杆件的整个拉伸破坏过程中,σ=N/A是否一直适用?
答案在整个试件被拉断之前均适用;在整个拉伸破坏过程中外力的合力作用线始终与杆件的轴线重合;
3、衡量材料力学性能的指标有哪些?
答案比例极限、弹性极限、屈服极限、强度极限,弹性模量。
4、请分别指出低碳钢、铸铁在拉伸、压缩破坏时的断面。
并简述破坏的原因。
答案低碳钢拉伸破坏的断面位于横截面,此截面上有最大正应力,是最大正应力引起试件破坏;低碳钢是塑性材料,在压缩时不可能被压断;铸铁拉伸破坏的断面位于横截面,最大正应力引起破坏;铸铁的压缩破坏的断面位于与轴线大约成45度角的斜截面上,此斜截面有最大剪应力,是最大剪应力引起的破坏。
5、简述:为什麽铸铁一般作为受压构件而不作受拉构件?答案铸铁的抗拉强度不如抗压强度好。
6、低碳钢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当应力加到K点时逐渐卸载,相应的卸载路径为哪条?此时对应的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各是多少?
答案卸载路径为KA,弹性应变AB,塑性应变OA。
答疑卸载后会沿上升阶段平行的线段KA回到σ=0;K点对应的总应变为OB,应变AB在卸载后消失,遗留下来的塑性应变是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