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交流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交流材料
所谓新农村,具体而言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
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其中,新农民是做好新农村最重要、
最关键的因素。因此,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是我们建设新农村的第
一要务。
一、行为上的懒散。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民对
产业结构调整认识上的懒散。农民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信心不足,被动应付,使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出“热在县上、重在乡里、冷在
户里”现象。政府和农户两头温差大,形成不了齐抓共管的“共振”局面。二是管理上的行为懒散。农民固守传统农业经营,对
发展现代农业缺乏激情和胆识,缺乏开拓创新的现代农业理念。
政府通过千辛万苦发展起来的产业,始终还是以政府重“栽”农
民轻“管”而失败告终。根本原因就是农民把产业结构当成了政
府的产业而不是自己的事业,产业结构调整长期停滞不前。三是
学习上的行为懒散。村支部、村委会对召集农民参加会议没有约
束力。农村要召开村民大会,根本召集不起来,致使上面的会议
精神很难传达到农户,出现了群众与干部脱节,群众与政策脱节,群众与时事脱节,群众与科技脱节的不良现象。造成政策渗透力、科技渗透力受阻。四是经营上的行为懒散。传统的小农意识在相
当一部分农村存在,小富即安,不求进取,缺乏扩大再生产的精
神,不懂市场经济运作规律,不能及时捕追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预测农业市场走势,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动及时调整成产。
二、思想上的等靠。现在群众普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国家
的事,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没多大关系。“一水二路三产业”投
入全寄托于政府,水井要等靠政府出钱打,道路要等靠政府拿钱修,产业要等靠政府投入发展。把自己完全置之度外,就是涉及
自身利益的村级公益事业集资筹劳,也全然不管不支持。问其原因,答曰:中央说要建设新农村,国家对这个有专门投资,不需
要农民出钱。本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却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旁观者。角色错位,思想上的等靠成为了新农村建设的桎梏。特别是
近年来,等靠思想在群众中已经扎下深根,事事、处处、时时依
靠政府,等待政府。
三、技能上的缺失。一是受教育程度整体不高。农民文化水
平是农民文化素质的重要衡量标准。据有关资料,当前我国农民
平均受教育程度不足7年,其中XX%的文盲、半文盲在农村,且接受过系统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比例更低。农村劳动力以初中以下
文化程度为主,整体素质偏低,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二是科技素养整体不高。近年来,南部县在产业发展方面,光栽
果树投入资金就达亿万元。但由于缺乏种植技术,现产生效益的
不高,果树变成了“风景树”、“朝天冲”、“一包秧”、“公
子树”。而南部县城煌垭村,在发展果树产业时,高新聘请龙泉
驿果树技术人员,指导果农什么时候“五道工序一道清”、什么
时候对树干树枝“扯、拉、修、压”。今天,他们的果树久变成
了“摇钱树”、“钱袋子”。可见,科技是兴农的关键。三是农
村技能人才流失严重。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年轻人,基本上都外
出打工,造成农村技能人才的缺乏。
四、诉求上的胡搅。由于近年来,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民
本思想,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英明的。但由于一味要求干部该
怎么怎么样,放松了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出现了“中央最大、群
众最‘歪’,最大的保护着最‘歪’”的格局。一些群众根本没
把基层政府放在眼里,个别群众和基层政府说不上三两句话就要
上访,上级一些领导不分青红皂白,一字批下“请党委、政府调处”,有的如“川交五处人员、放映员、邮递员、复原退伍军人”所反映的一些问题是地方政府根本不能解决的政策性问题,也无
条件的要党委政府搁平。否则,就要挪位子,摘帽子,长此以往,在一些群众中形成了“大官好见、差娃子不好见”的说法。搞得
基层政府没有形象、没有威信、没有办法。一些群众借机提出很
多无理诉求,不够低保条件的要吃低保,不符合“五保”要求的
要解决“五保”,要是当地政府不答应,就要到县、市、省、京
胡搅蛮缠。更有甚者,因赴省进京办事,为节省回家路费,便到
信访部门一坐,当地政府便昼夜赴省赴[-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京接人。为此当地党委政府又少不了被通报、扣目标考核分
等处罚。有的地方怕上级摘帽子,就无原则地用钱去抹平。特别
是进来开展的群教活动,好多群众把不当解决的问题翻出来,强
迫政府解决,否则就造事,让当地党委政府的群教活动过不了关,以此来要挟政府无条件解决问题。这样一来,更滋长了不正之风,歪风邪气恶性循环。搞得基层政府焦头烂额,打乱了基层党委、
政府正常工作秩序。致使基层政府在维稳方面花去了XX%的精力,这对发展农村经济造成了直接影响。
由此看来,要又快又好又实的建设好新农村,不提高农民综
合素质将是一句空话。当务之急,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开展经常教育,提升农民执行力。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真
正实践者和受益者,如果不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那么
新农村建设很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建设好新农村关键
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如何使农民执行政策、执行政
府产业结构规划、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操作者、具体执行者,必须开展经常性教育、经常性引导。要开展好这长期性活动,第一,要建立有效机制。增加“星级”农户的评选内容,并要把是
否按时参加村支部村委会组织的
群众大会、是否积极有效的配合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等实
行一年一评比,把评选结果与奖惩挂钩、与农村优惠政策挂钩(就是要政府照顾也要政府纪律,把几种政府的补贴的领取与考核结
果挂钩),从真正意义上、有效措施上调动农民参与集体活动、公益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从而提升农民对实践新农村建设的执
行力。第二,要采取多种形式的活动。一是开展忆苦思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