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学 结构方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符号的结构功能方式(上)

结构关系是符号与符号的关系。实际上是悬置了人和对象、社会,孤立地考察符号结构要素自身系统。当然这个系统是人及其社会的产物,但它一旦形成,就有自己的运行规则,并自行产生意义,反作用于人、社会和现实。因此,结构功能方式就是不同的结构关系是如何形成不同的意义生产规则的。

下面我们主要从媒体方式和结构要素关系方式两个方面考察结构功能方式。

1媒体方式

所谓媒体方式,主要考察符号的物质载体如何影响符号意义的生产。

1·1媒体的类型以物质属性进行多个角度的划分。最基本的是语言媒体和非语言的视觉媒体。文字介于二者之间。还有其他的分类:

声介媒体和视觉媒体:线性视觉媒体、平面视觉媒体和三维视觉媒体。

冷媒体和热媒体:根据提供准确信息的程度划分的。

易损的和耐久:印度的树叶、泥板、甲骨。土木和石头建筑;编制品和陶器。据建设部官员说,“国内住宅的平均寿命仅仅为30年。”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质量问题,一是规划设计不合理。而英国建筑平均寿命居世界之首,可达132年。(《住宅平均寿命只有30年》,齐鲁晚报2006年10月23日)

流动的和固定的:如公共汽车上的广告和宣传栏。

过程性和静态的:如演示性、仪式性的和静止的符号解读。

大众媒体和私人媒体:如车站留言牌和家庭留言。

单媒体和多媒体:

符码性媒体和物象性媒体:如报纸、电视;如墙壁、立柱、出租车等。

潜媒体和负媒体:潜媒体指应该媒体化而没有被充分媒体化或故意被抑止其媒体化的物质材料。负媒体指承载过多、过滥或无序的信息以致影响传播效果的媒体,如街面、门面过分媒体化。

这些类型本质上就是独特的生成意义的方式。

1·2媒体方式的定义所谓媒体方式,就是指由一定媒体的物理属性所决定的属于自己的特殊编码原则,即特定媒体的意指方式和结构组织方式,也可叫做媒体语法。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媒体有一种媒体之语法。如线性和非线性是声介媒体和视觉媒体的不同的编码原则。卢梭从媒体属性的对比出发,揭示了音乐和绘画不同的编码原则:“色彩的效果来自于它的持久性,声音的效果来自于它的连续性……音乐的领域是时间,绘画的领域是空间。”1巴赫金也说:“每一种体裁都具有它所特有的观察和理解现实的方法和手段。比如素描能够掌握色彩掌握不了的空间形式方面,反过来,彩色画则拥有素描所没有的手段。”——288甲骨文和金文的差异就是由媒体的性质决定的。绘画和照相的语法差异就很大。绘画更强调画家对现实的主观解释,而照片则侧重于纪实功能,被认为是展示自然的镜子(照相机从不撒谎)。电影和照片不同,电视和电影也不同。电视带有间离性。画面和现实景象互动。

言象两类符号媒体方式的差异(参见《影视表意的特征》):

1离散性和线条性/整体性和意指性

2能指的透明性/能指的同义选择性

1卢梭《论语言的起源》,洪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109、110页。

3民族性、语境性/超民族、超语境性

4组合性/会意性

5可视性/可视(物本性)

相对于声音、身体、色线与物体,语言在引发直接感受方面虽有不足,但在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以及描述事物的深度广度方面却非它者可比。

2媒体间性方式

2·1关于媒体间性

“间性”这个术语在哲学上一般指两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补足、相互渗透性。如胡塞尔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指两个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个主体意识的确立要结合与其他主体意识的相关来考察。此外,还有所谓的文化间性、文本间性、身体间性等等。间性的概念与索绪尔的关系概念还不完全相同,前者更多的指一种对话关系,指主体、意识、意义的未完成性,需要另一主体、文本、文化来补足。我们说媒体间性,就是将媒体或语体看作是一种独特的编码方式,一种媒体的编码性质与另一媒体的编码有关,各自是在与其他媒体编码的关联中发挥作用的。媒体间性也可叫做多媒体语法或多语体语法。重点探讨不同媒体(或语体)之间的语法规则的配合和转换规律。最基本的是研究时间语法和空间语法、听觉语法和视觉语法之间的关系。电影、舞蹈、多媒体电脑遵循的就是一种多媒体语法。也可研究同质媒体之间的语体语法关系:如饮食符号中的法国的饮食语法和中国的饮食语法的差异和对比研究。饮酒的方法。吃饭喝啤酒和红酒就是一种语法错乱。语法错乱往往发生在不同文化转型期的碰撞的过程中。因为语法是一种行为模式。另如薛海燕认为《红楼梦》是“以诗写小说”(前言),就是语体间性问题。

相关材料:多语式〔muhimodalitv〕指同一语篇中多种语式并用,是近年来在话语分析领域兴起的跨学科研究,目的在于寻求一种综合的理解方式。语式:指交流所采用的信道,不仅指口头和笔头媒介之间的选择,还有许多细节性选择。多语式并不是新现象。因为语篇从最早开始,就不是单语式。例如语篇以笔语为媒介,选择什么书写材料〔纸张,石头,树皮,丝绸等),什么字体,什么颜色(红色还是黑色)等就构成了叙述的“细节性选择,这些选择同样也参与语篇的意义形成。这些细节性选择,在当代话语中,不但不是“细节性,而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了。(详见:Halliday, VI.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Vlcaning[ VI].London: Edward Arnold(Publishers) Li,二iced. 1978; Kress, Cunthc}&Thco van Lccuwen..Mulii,二。dal Discourse: The,二。des and,二。dia ofconk,二porary。。,二,二,mication} VI}.London: Arno1d.2001) 1·1媒体间性的几对相关术语

1·1·1剩余和局限我们在第一章第四节谈到的言象统一性问题,即不同媒体编码方式的相互制约关系,就是媒体间性。它主要由媒体之间的局限和剩余所决定的。一个人的视角有自己的局限和剩余。媒体也是如此。每一种媒体都有自己的特性,这种特性既是一种局限又是一种剩余。

所谓的媒体剩余,就是一种媒体的方式,有可能成为对其他媒体的补充和编码方式,以自己的优势补偿其他媒体的缺陷。如汉字甲骨文的生成与汉语词汇的生成;汉字会意字与蒙太奇;汉字与意象派诗歌;西方语法与现代汉语。

所谓媒体局限是一种媒体方式都有自己的的表达局限,需要借用其他媒体符号的编码方式来补足自己。如汉字的非表音性质使它借用了拼音系统。汉语的同音性质需要汉字的视觉分辨。汉民族传统的写意画需要文字的补偿。或者现代汉语语法中的欧化现象、汉字中的音化、任意性现象。书面表达中的对话体。在一种媒体内部借用了其他媒体的编码方式,使得同一媒体符号在表达上获得了多样性的视角,用多种方式来呈现事物。尤其是语言性媒体具有这种多元化、多编码的转移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