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归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知识点归纳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新中国初期实行外交方针(108页)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包括:“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2、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20世纪50年代)(A)(109-110页)
(1)(1949-1950):与17国建交,苏联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A)
(2)1953年,周恩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问题的基本准则。(B)
(3)1954年日内瓦会议:第一次世界五大国之一的身分参加,提高了新中国的声誉。(A)
(4)1955年亚非会议(万隆会议):周恩提出“求同存异”方针。(A)
3、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及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重大成就)(B)(113-114(1)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
法权利。
(2)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3)1972年,田中角荣访问中国,中日正式建交。
(4)影响:①在国际上掀起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②美国孤立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4、新时期外交成就。(20世纪80年代)(B)(114-115页)
①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②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活动
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APE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③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第9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美苏两极格局:
(1)形成的根本原因:(A)
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
(2)形成的过程:
①政治上: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演说,提出“遏制共产主义”(目的),被称为“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②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又叫“欧洲复兴计划”),以扶植和控制西欧(目的)。
③军事上:
1949年,美英等国成立“北约”。 1955年,苏联等国成立“华约”。
标志: 欧洲出现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3)美苏“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B)
①直接影响:
1949年德国分裂;1948年朝鲜分裂,
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发动侵朝战争。越南战争。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②长远影响:
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形成了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的局面;
美苏两国未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从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4)冷战与两极格局的结束:(B)(126页)
1991年底,独联体建立,标志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2、欧共体的形成(A)(122页)
(1)原因:①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依附美国恢复经济,对抗苏联。
②50年代,西欧生产力较快发展,要求从美国阴影走出。
③各国实力无法与美苏相比,需要联合起保障安全,发挥作用。
(2)成立:1967年,欧共体成立。
(3)影响:①经济上:西欧经济发展,实力增强。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
②政治上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美国霸权地位削弱。
3、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A)(123页)
⑴.原因(措施):
①政府进行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②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③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用国家政权推动经济发展。
④美国扶植。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条件
(2)标志: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3)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出现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
经济多极化挑战美国霸权,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冲击两极格局。
4、不结盟运动的兴起(A)(124页)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级格局;
5.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出现和发展。(B)
(1)出现原因:
①欧共体的形成及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也是对美苏两级格局的冲击;
②不结盟运动兴起,发展中国家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级格局;
③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④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
(2)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3)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基本特点:
“一超(美国)多强(欧洲联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的多极化发展趋势。
(4)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发展(B)
①1993年欧盟的建立;
②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③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善;
④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改善。
6.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②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③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