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装…………○…绝密★启用前
2019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历史与社会历史试题
试卷副标题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
1.阅读书籍需要关注目录,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
如图目录展现的内容主旨是
A.争霸与争鸣的春秋战国
B.秦汉大一统的封建国家
C.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和人口出生
D.明清王朝的盛世余晖 【答案】C 【解析】
试卷第2页,总7页
【详解】
依据题干目录分析可知,唐朝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反映了汉藏之间的民族友好关系。
唐代三彩骆驼载乐舞俑的介绍中涉及西域人说明当时民族融合,具有开放的社会局面。
而乐舞俑说明艺术繁荣,这个精美的唐三彩也能反映当时手工业的发展。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唐朝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击球少女的英姿说明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所以如图目录展现的内容主旨是繁荣开放的大唐盛世,C 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
2.诵读毛泽东诗词不仅能重温历史的峥嵘岁月,更能领略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情怀。
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①③② D.④②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指1934—1936年的长征,②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指1949年4月渡江战役,④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指1927年9月的秋收起义,所以正确的是④①③②,C 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
3.钱塘江大桥是中国桥梁工程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线…………○……线…………○……
①钱塘江大桥建成时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 ②炸毁大桥体现中华民族同仇敌汽抵御外侮的精神 ③大桥恢复通车时中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茅以升等建桥人开创了中国现代桥梁事业的先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图示信息判断可知,1937年9月,茅以升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公铁两用的大桥,开创了中国现代桥梁事业的先河。
建成时中国处于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2月,茅以升亲自炸毁大桥,延缓了日军侵略的进程,体现中华民族同仇敌汽抵御外侮的精神。
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1956年后。
所以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④,B 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
4.制作表格整理知识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
下列整理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试卷第4页,总7页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789年5月,由于财政困难,国王被迫召集三级会议,路易十六企图向第三等级征收新税,但第三等级纷纷要求限制王权、实行改革。
6月,他们依然决定将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
路易十六准备用武力解散议会,巴黎人民于7月14日起义,攻占了法国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爆发,所以B 项符合题意;A 项英王查理一世被处死,随后英国宣布为共和国,C 项是1840年英军舰队封锁珠江口进行挑衅,标志着鸦片战争爆发,D 项是日本确立君主立宪制。
由此分析AC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
5.“全部近代历史上,没有别的事件比它更惊人地影响了普通人的生活,或对人类的进步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或造成了更剧烈的苦难和不满。
”这里的“它”是指 A.文艺复兴 B.启蒙运动 C.工业革命 D.百日维新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全部近代史上没有别的事件能更惊人的影响普通人的生活,对人类的进步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它既是建设性的,又是破坏性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它”是指发生于英国开始于18世纪六十年代的工业革命。
到19世纪初起,工业革命逐渐从英国向法国、德国、美国等国扩展。
它极大地促进了这些国家生产力的发展。
工业革命,开创了人类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极大的发展了生产力,标志着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去加速了世界殖民运动,给殖民地人民带来苦难,由于生产力的需求,资源争夺成为主要矛盾,导致战争不断,破坏了自然环境,所以C 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
6.1944年6月,盟军实施“霸王行动”计划,发动世界战争史上迄今最大规模的登陆
战。
这次战役
①是遵照雅尔塔会议的决定发动的
②是在法国的诺曼底地区登陆的
③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
④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地区登陆,发起了诺曼底登陆战,盟军很快突破德军防线,登上欧洲大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所以②③正确,C项符合题意。
而雅尔塔会议是1945年2月才召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是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7.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联系。
下列选项中,有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是
①美国大幅上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
②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
③英国议会表决通过《退出欧洲联盟法案》
④中国主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和中国主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
际合作高峰论坛都有利于推动我国和世界各国的商品和贸易活动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
试卷第6页,总7页
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②④正确,D 项符合题意。
而①美国大幅上调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会阻碍中国和美国的经济交流与发展,不符合题意,③《退出欧洲联盟法案》不利于欧洲各国的经济交流与发展,不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综合题
8.材料: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移。
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答案】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南方水利的兴建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南方农业的发展。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安史之乱后,黄河流域陷入长期藩镇割据混战中,此时的南方保持了相对稳定,北方人口大量南移。
南方掀起了水利建设的高潮,水稻生产技术逐步提高,有力地推动了南方农业的发展,加速经济重心南移”分析概括可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是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南方水利的兴建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南方农业的发展。
考试高分秘诀是什么?试试这四个方法,特别是中考和高考生
谁都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但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除了要掌握好相关的知识定理和方法技巧之外,更要学会一些考试技巧。
因为一份试卷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题目的难易程度不等,再加上时间的限制,更需要考生运用考试技巧去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考试,这样才能获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在每次考试结束之后,我们总会发现这样有趣的情形:有的学生能超常发挥,考个好成绩,而有的学生却出现粗心大意的状况,令人
试卷第8页,总4页
惋惜。
有的学生会说这是“运气”的原因,其实更深次的角度来说,这是说明考试准备不足,如知识掌握不扎实或是考试技巧不熟练等,这些正是考前需要调整的重点。
读书学习终究离不开考试,像中考和高考更是重中之重,影响着很多人的一生,下面就推荐一些与考试有关的方法技巧,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考试成绩。
一是学会合理定位考试成绩
你能在一份卷子当中考几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知识定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
像最后一道选择题和填空题,以及最后两道大题,如果你没有很大把握一次性完成,就要先学会暂时“放一放”,把那些简单题和中等题先解决,再回过头去解决剩下的难题。
因此,在考试来临之前,每位考生必须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了解,面对考试内容,自己处于什么样的知识水平,进而应采取什么样的考试方式,这样才能帮助自己顺利完成考试,获得理想的成绩。
像压轴题的最后一个小题总是比较难,目的是提高考试的区分度,但是一般只有4分左右,很多考生都可以把前面两小题都做对,特别是第一小题。
二是认真审题,理清题意
每次考试结束后,很多考生都会发现很多明明自己会做的题目都解错了,非常可惜。
做错的原因让人既气愤又无奈,如算错、看错、抄错等,其中审题不仔细是大部分的通病。
三是要活用草稿纸
有时候真的很奇怪,有些学生一场考试下来,几乎可以不用草稿纸,但最终成绩也并不一定见得有多好。
不过,我们查看这些学生试卷的时候,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一堆,原来都把试卷当草稿纸,只不过没几个人能看得懂。
考试时间是有限,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优异的成绩,就必须提高解题速度,这没错,但很多人的解题速度是靠牺牲解题步骤、审清题意等必要环节之上。
就像草稿纸,很多学生认为这是在浪费时间,要么不用,要么在打草稿时太潦草,匆忙抄到试卷上时又看错了,这样的毛病难以在考试时发现。
在解题过程后果,我们应该在试卷上列出详细的步骤,不要跳步,需要用到草稿纸的地方一定要用草稿纸。
只有认真踏实地完成每步运算,假以时日,就能提高解题速度。
大家一定要记住一点:只要你把每个会做的题目做对,分数自然
就会高。
试卷第10页,总4页
四是学会沉着应对考试
无论是谁,面对考试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这很正常,没什么好大惊小怪,偏偏有的学生会把这些情绪放大,出现焦躁不安,甚至是失眠的负面情况,非常可惜。
就像在考试过程中,遇到难题这也很正常,此时的你更应不慌不躁,冷静应对在考试,有些题目难免一时会想不出解题思路,千万记住不要钻牛角尖,可以暂时先放一放,不妨先换一个题目做做,等一会儿往往就会豁然开朗了。
考试,特别像中考和高考这样大型的重要考试,一定要相信一点,那就是所有试题包含的知识定理、能力要求都在考纲范围内,不要有过多的思想负担。
考试遇到难题,容易让人心烦意乱,我们不要急于一时,别总想一口气吃掉整个题目,可以先做一个小题,后面的思路就慢慢理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