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基础(第二版)靳磊第1章 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篇财务管理基础
第一章财务管理导论
第二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理财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
2.货币资金资金的循环
3.资金的投入资金的退出
4.权益资金筹集负债资金筹集
5.内部使用资金对外投放资金
6.筹资职能监督职能
7.生存发展获利
8.员工债权人自然环境保护
9.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
10.监督激励
11.合伙企业公司企业
12.有限责任可转让性
13.决策机构、监督机构
14.企业财务的法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
15.财务预测财务控制
16.发行市场国债市场股票市场金融期货市场
17.中国人民银行
18.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19.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国库券
20.提出备选方案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11.×
12.√ 13.√ 14. √ 15. × 16.×
三、单项选择题
1. B
2. B
3.D
4. C
5. C
6. A
7. D
8. B
9. D 10.
D 11. C 12. B 13. C 14. D 15. C 16. B 17. A 18. D 19. D 20. A 21.C
22.D 23.D
四、多项选择题
1. ABCD
2. ABC
3. ABC
4. CD
5. ABC
6. AC D
7. ABC
8. AC
9. ABCD 10. BD
11. AB 12. ABCD 13.ABCD 14.ACD
五、名词
1.财务管理:也就是管理企业财务,简称理财。

企业财务是指企业在再生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资金运动及其所体现的经济利益关系。

财务管理是基于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而产生的,是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2.企业资金运动:企业再生产过程从社会产品价值的形成和实现过程看,表现为企业的资金运动。

我们把企业资金的投入、资金循环和周转以及资金的退出等统称为企业的资金运动。

3.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企业资金从货币资金开始,经过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依次转换其形态,又回到货币资金的过程就是资金的循环,不断重复的资金循环就是资金的周转。

4.财务活动:所谓财务活动是指企业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为,其中资金的投放、使用和收回可统称为投资。

5.财务关系: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这就是企业的财务关系。

6.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的职能是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本身所固有的职责和功能。

7.财务管理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财务管理预期实现的结果,也是评价企业财务管理效果的基本标准。

8.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合法经营,采取有效的经营和财务策略,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

9.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是依法设立,其全部股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10.财务预测:财务预测是根据企业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考虑现实的要求和条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

11.财务决策:财务决策是指财务人员在财务目标的总体要求下,运用专门的方法从各种备选方案中选出最佳方案。

12.财务预算:财务预算是运用科学的技术手段和数量方法,对目标进行综合平衡,制定主要的计划指标,拟定增产节约措施,协调各项计划指标。

13.财务控制:财务控制是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以预算任务和各项定额为依据,对各项财务收支进行日常的计算、审核和调节,将其控制在制度和预算规定的范围之内,发现偏差,及时进行纠正,以保证实现或超过预定的财务目标。

14.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是以核算资料为依据,对企业财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调查研究,评价预算完成情况,分析影响预算执行的因素,挖掘企业潜力,提出改进措施。

15.企业财务业务流程:企业财务管理的一般业务流程是指企业财务人员遵循财务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对企业资金营运过程的日常业务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具体程序和步骤。

16.企业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管理环境是指对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产生影响作用的企业内外部的各种条件。

六、思考题
1.答:
企业从各种渠道取得的资金,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不断地改变其形态,经过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和周转。

①供应过程。

企业以货币资金购买生产所需的材料等各种生产要素,随着采购业务的完成,货币资金就转化为储备资金、固定资金和工资及其他消耗资金。

②生产过程。

在生产过程中,工人利用劳动资料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经过加工,实物资产由原材料转化为在产品(半产品),同时,企业资金形态就由原来的储备资金、固定资金(以折旧方式)和工资费用及其他消耗资金转化为生产资金。

随着生产过程的完成,实物资产由在产品转化为成品,资金形态也由生产资金转化为成品资金。

③销售过程。

在销售过程中,企业将完工产品销售出去,获得销售收入,并通过银行结算取得货币资金,成品资金又转化为货币资金(其中包括工人创造的纯收入)。

企业再将收回的货币资金的一部分重新投入生产,用于购买材料,支付工资,继续进行周转。

④上述企业资金从货币资金开始,经过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依次转换其形态,又回到货币资金的过程就是资金的循环,不断重复的资金循环就是资金的周转。

2.答:
财务管理的内容是由企业资金运动的内容所决定的。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两个方面。

①财务活动。

所谓财务活动是指企业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及分配等一系列行
为,其中资金的投放、使用和收回可统称为投资。

从整体上讲,一个企业的财务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⑴筹资活动。

筹资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投资和用资的需要,筹措和集中所需资金的过程。

⑵投资活动。

投资是指企业资金的运用,是为了获得收益或避免风险而进行的资金投
放活动。

⑶营运活动。

营运活动是指企业日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⑷分配活动。

分配活动是企业将一定时期收支配比实现利润后,按规定上缴各项税费、补偿各项耗费和损失、提取公积金和公益金、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一系列经济活动。

上述四个方面的财务活动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又相互区别的。

筹资活动是基础,投资活动和营运活动是主体,分配活动是资金循环的终点和新的起点。

这四个方面构成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

②财务关系。

企业财务关系是指企业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有关各方所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这就是企业的财务关系。

企业的财务关系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⑴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财务关系;
⑵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⑶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⑷企业与受资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⑸企业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
⑹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
⑺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财务关系。

3.答:
①一般职能:财务管理是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必然与其他管理活动一样,具有管理的共有职能。

即应具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几项职能。

②财务管理是价值形式的管理,它是以企业资金的筹集、投放、使用、收回和分配以及各该环节所体现的经济关系为主要对象。

财务管理所特有的职能包括筹资职能、调节职能、分配职能和监督职能。

4.答:
①企业的基本目标。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经营活动组织。

企业经营活动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行的,充满着风险,有时甚至面临着破产倒闭的危险。

可见,企业必须生存下去才可能获利,同时,企业也只有在不断的发展中才能获得永久的生存。

因此,企业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生存、发展、获利。

②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组织,在生存、发展和获利的整个过程中,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包括保障员工、债权人和消费者权益的责任及自然环境保护责任。

5.答:
利润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合法经营,增收节支,使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

从财务的角度讲,就是实现最大的利润。

优点:利润直接体现了投资者投资的目的和企业的获利目标,有其内在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利润是一定时期企业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后的溢余,能够定量,易于明确责任,便于纳入企业的全面预算体系,因此在企业财务的实践中,企业往往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目标。

缺点:
①没有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的影响;也就是利润取得的时间。

②没有充分考虑风险价值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大小。

③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

④可能受到“报表粉饰”的影响。

6.答:
股东财富最大化,或称股东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合法经营,采取有效的经营和财务策略,使企业股东财富达到最大化。

这是国外流行的企业财务目标观点,也为多数企业所推崇。

所谓股东财富,就是股东所持有股票的价值,通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乘以股票的市场价格来确定。

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的合理性在于:(1)考虑了风险价值和时间价值;(2)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了企业在最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

这种观点的缺陷是:(1)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对其他关系人的利益重视不够;(2)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都是企业所能控制的,不利于评价企业的管理业绩
7.答: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企业通过合法经营,采取有效的经营和财务策略,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

一个企业的价值是指该企业目前值多少,它是企业全部财产的市场价值,它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获利能力。

①优点表现在:(1)该目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投资的风险价值,有利于统筹安排长短期规划、合理选择投资方案、有效筹措资金、合理制订股利政策等;(2)该目标反映了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股东财富越多,企业市场价值就越大,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结果可促使企业资产保值或增值;(3)该目标有利于克服管理上的片面性和短期行为;(4)该目标有利于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社会资金通常流向企业价值最大化或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或行业,有利于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②缺点表现在:(1)对股票上市企业,虽可通过股票价格变动揭示企业价值,但是股价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特别在即期市场上的股价不一定能够直接揭示企业的获利能力,只有长期趋势才能做到这一点。

(2)为了控制或稳定购销关系,现代企业不少采用环行持股的方式,相互持股。

法人股东对股票市价的敏感程度远不及个人股东,对股价最大化目标没有足够的兴趣。

(3)对于非股票上市企业,只有对企业进行专门的评估才能真正确定其价值。

而在评估企业的资产时,由于受评估标准和评估方式的影响,这种估价不易做到客观和准确,
这也导致企业价值确定的困难。

8.答:
①优点:与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相比,股份有限公司的优点表现在:(1)有限责任。

股东对股份有限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倘若公司破产清算,股东的损失以其对公司的投资额为限。

而对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其所有者可能损失更多,甚至个人的全部财产;(2)存续性。

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地位不受某些股东死亡或转让股份的影响,因此,其寿命较之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更有保障;(3)可转让性。

一般而言,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转让比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的权益转让更为容易;(4)易于筹资。

就筹集资本的角度而言,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有效的企业组织形式。

因其永续存在以及举债和增股的空间大,股份有限公司具有更大的筹资能力和弹性。

②存在的不足:作为一种企业组织形式,股份有限企业也有不足,最大的缺点是对企业的收益重复纳税:公司的收益先要交纳企业所得税;税后收益以现金股利分配给股东后,股东还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9.答: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法规制度体系的构成,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
①企业财务的法律。

企业财务的法律是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涉及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法律。

②企业财务的法规。

企业财务的法规是指由国务院制定颁布的涉及企业财务方面的法规。

③企业财务的规章。

企业财务的规章是指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如财政部、证监会)制定发布的涉及企业、公司的规章。

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

企业除应遵循国家统一的企业财务法律、法规外,为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还应该结合企业实际,制定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如内部控制、存货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10.参考答案:
①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

财务管理环节是指财务管理的工作步骤和一般程序,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分析五个基本环节。

这些环节相互配合,紧密联系,形成周而复始的财务管理循环过程,构成完整的财务管理工作体系。

②企业财务管理的一般业务流程。

企业财务管理的一般业务流程是指企业财务人员遵循财务管理工作的一般规律,对企业资金营运过程的日常业务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具体程序和步骤。

对于一线财务管理人员来说,其主要任务就是对企业单位资金运用的整个过程进行常规管理,如对于一个“投资项目”财务管理来说,其管理过程就是从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财务预测开始,依次经过项目投资方案设计与决策、项目融资方案设计与决策、项目的预算编制、项目运行过程的控制、项目的利润分配方案制定、项目的财务分析报告等环节,从而构成了
企业日常财务管理的一般业务流程。

11.答:
财务管理的法律环境是指企业和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

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法律规范范围内进行的。

企业财务管理中应遵循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
①企业组织法。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所适用的法律不同的。

按照国际惯例,企业划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各国均有相应的法律来规范这三类企业的行为。

②税收法规。

税法是税收法律制度的总称,是调整税收征纳关系的法规规范。

与企业相关的税种主要有以下五种:所得税类、流转税类、资源税类、财产税类、行为税类等。

③财务法规。

企业财务法规制度是规范企业财务活动,协调企业财务关系的法令文件。

④其他法规如《证券交易法》、《票据法》、《银行法》等。

12.答:
财务管理作为一种微观管理活动,与其所处的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等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①经济管理体制。

经济管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以及组织、管理和调节国民经济的体系、制度、方式和方法的总称。

分为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和微观经济管理体制两类。

②经济结构。

一般指从各个角度考察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构成,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分配结构和技术结构等。

③经济发展状况。

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可能呈长期的快速增长之势,而总是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状态。

当经济发展处于繁荣时期,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与此相适应则需筹集大量的资金以满足投资扩张的需要。

当经济发展处于衰退时期,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企业的产量和销售量下降,投资锐减,资金时而紧缺、时而闲置,财务运作出现较大困难。

④宏观经济调控政策。

政府具有对宏观经济发展进行调控的职能。

在一定时期,政府为了协调经济发展,往往通过计划、财税、金融等手段对国民经济总运行机制及子系统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措施。

这些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是直接的,企业必须按国家政策办事,否则将寸步难行。

13.答:
企业从事投资活动所需要资金,除了所有者投入以外,主要从金融市场取得。

金融政策的变化必然影响企业的筹资与投资。

所以,金融市场环境是企业最为主要的环境因素,它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影响主要有:
①金融市场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和筹资的场所。

当企业需要资金时,可以在金融
市场上选择合适的方式筹资,而当企业有闲置的资金,又可以在市场上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为其资金寻找出路。

②金融市场为企业的长短期资金相互转化提供方便。

企业可通过金融市场将长期资金,如股票、债券,变现转为短期资金,也可以通过金融市场购进股票、债券等,将短期资金转化为长期资金。

③金融市场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有意义的信息。

金融市场的利率变动反映资金的供求状况,有价证券市场的行情反映投资人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的评价。

这些都是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的重要依据。

第三部分案例答案要点
案例1:
案例分析要点:
1.天津泰达是我国资本市场上具有创新意义的实施期股计划的上市公司。

它创下了三个第一:第一家规范、透明的公布股权激励做法的上市公司;第一家提取激励基金的上市公司;第一家将激励和约束相结合,规定激励基金的同时又规定了惩罚基金的公司。

在提取时规定了对激励对象的考核办法。

天津泰达的模式在证券市场上披露以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效仿的上市公司逐渐增多。

这种提取激励基金、购股奖励高管人员的模式,成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主要做法。

大量的案例在2000年、2001年纷纷产生,并有一些规律性的变化。

这里再简单举两个案例:一个是在1999年在天津泰达公布方案后不久出现的一个仿效案例福建三木(000632);另一个是在2000年实施了股权激励方案的广东福地(000828)。

2.除了三个第一之外,天津泰达的案例还有许多值得总结之处:一是激励基金做法得到了大股东的有力支持。

作为大股东的泰达集团,自1998年底就和天津市政府、开发区有关领导就怎样在企业激发管理层及员工的积极性进行过探讨,并得到开发区领导的鼓励和支持,泰达股份之所以能率先出台激励细则,应该说,与天津市政府和开发区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二是建立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激励管理委员会。

公司的激励管理委员会伴随着《激励机制实施细则》而成立。

其成员构成由监事会、公司财务顾问和公司法律顾问组成,保证了这项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严肃性。

这也是我国上市公司中第一家由监事会成员和外部顾问为主组成的激励委员会。

3.天津泰达实施股权激励措施,到2003年已经经历了5个年头,在这期间从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利润两项指标来看总的趋势实现了增长;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这几项指标都是以1998年或1999年为最高水平,以后出现了4年或5年的连续下滑。

案例2:
分析提示:
1.一个计划总投资150亿元的“巨无霸”工程碰到了障碍。

主要原因是近年来国家对电解铝行业的宏观调控举措。

2.飞龙稀铝项目在开始的时候,由于急于上马,在审批和环保等环节都存在着问题。

3.民营企业投资于这样一个巨大项目,所涉及的环境因素是各种各样的。

比如,国家产业政策、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国际环境、产业环境、自然资源环境等。

4.对电解铝项目和氧化铝项目国家一直是严格控制的。

2004年国家对原有的投资体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并确定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04年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