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以青海省海北州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包云娜褚成明

摘要:普惠金融的充分发展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获取金融服务、积累资本要素从而实现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

义。本文以青海省海北州为例,通过深入调研获取实际数据,运用普惠金融维度分析的主要监测指标,测算海北州普惠金融获得性、使用情况、服务质量等三大类28项指标的数值,评估其金融普惠程度,实证分析海北州普惠金融发展状况,为本地区和其他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惠金融评估和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普惠金融

中图分类号:F127.8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8(4)-0079-04

收稿日期:2018-2

作者简介:包云娜(1987.8-),女,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

褚成明(1977.12-),男,经济师,硕士研究生,现供职于青海省海北州银监局。

(北京大学,北京100871青海省海北州银监局,青海海北812200)

——

—以青海省海北州为例注:论文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为17CJY029,具体项目名称为“三权分置”下青藏高原牧区草场经营权流转研究。一、引言

国内对于西部地区普惠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黄志强(2015)、陈光远(2016)、丁俊权(2017)等学者都着重对西部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情况进行质性分析,提出对策建议;丁竹君(2016)、张宇(2017)则是运用西部农村中观范围的数据来从区域性相对宏观的角度对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

赵浩(2014)、朱一青(2015)、聂强(2017)从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普惠金融服务实现、普惠金融法律、普惠金融产品等方面展开研究。

与实际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契合,关于普惠金融的理论研究在近几年才更为盛行,尤其学者们开始更加关注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普惠情况。总的来说,出于数据的获取难度,以往定量研究多采用区域性的相对中观数据,往往忽略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而对于小范围的特定研究对象多是进行定性分析,未能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量化分析。另外,调研发现,在一个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政府引导理念、监管部门规划、金融机构发展长远眼光和市场发育程度等的影响,人们对普惠金融的认识和发展举措尚处于初始阶段,还缺少完整、系统、区域性、针对性强的理念和观点提出。本文以海北州这一典型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运用相对微观的州的数据进行小范围的普惠金融发展状况评估和普惠程度测算,分析制约因素,就如何结合海北实际探索行之有效的普惠金融新途径做出论述和研究,提出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措施,为金融资源在西部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群体中的有效配置和实现金融精准扶贫提供参考。

二、海北州普惠金融发展绩效评估及制约因素分析

海北州属于半农半牧地区,多民族长期共存,贫困人口比重7.78%,辖区脱贫任务重,工作难度大,发展受制于资金困扰比较严重。在海北州这样一个多民族、欠发达地区推行普惠金融,有助于金融资源合理配置,加速当地扶贫脱困步伐。

(一)海北州普惠金融发展绩效评估

海北州普惠金融发展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借鉴包容性指标体系,从可获得性、使用情况和服务质量三个维度来评价海北普惠金融发展情况,选取28个指标,其中可获得性包括8个指标,使用情况包括13个指标(使用情况又细分为支付结算和信贷服务两部分),服务质量包括7个指标。这28项指标数据以2015年

末海北州经济金融数据为基础,通过比较通行的普惠金融监测方法,以定量指标评估海北区普惠金融发展

绩效,具有比较可信的数据支撑。1、可获得性。通过对海北州主要普惠金融指标分析,从网点、从业人员与常住人口比例、每万人拥有的金融服务等基础指标看,辖区普惠金融发展基本适应金融服务的需求。截至2015年末,海北州常住人口为27.53万人,银行网点59个,ATM 数量113台,金融机构空白乡镇44个,银行业从业人员739名,设立助农取款点396个。普惠金融可获得性情况如下:每万人银行网点为2.14个、ATM 数量为3.74个、Pos 机数量40.61个;每百平方公里银行网点数和ATM 数分别为0.17、0.29;每万人银行从业人员数量26.84名;助农取款点与行政村比例为1.85:1。从金融服务获得性看,海北地区普惠金融服务创新较欠缺,产品创新缺乏区域特色,因此造成获得性不高。

2、使用情况。从支付结算和信贷情况两个维度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计算。支付结算主要从每万人拥有银行个人结算账户开户率、银行卡持有数量、网上银行(含手机银行)开通率、人均储蓄存款与人均GDP 比例四个指标进行比较,2015年海北以上指标依次为2.86个、2.03张、24.29%、0.51。信贷服务方面,人均贷款与GDP 比重为0.52,小微企业贷款占比31.57%,户均贷款539.53万元,小微企业申贷获得率92.14%。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比例34.71%,农户户均贷款4.29万元,农户贷款获得率62.48%,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占全部农户贷款的比例为22.21%,其中利率上浮幅度在30%以内的农户贷款占全部农户贷款的比例为26.35%。辖区支付业务量保持较好水平,人均结算账户、银行卡持有量基本满足日常资金交易需求,人均储蓄与人均GDP 比值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服务质量。主要从地方政府对普惠金融服务群体的贴息占当年财政支出比重、金融机构宣传普及金融知识费用占营业费用比重、投诉、信用体系建设的7项指标进行测算。依次为:地方政府对民生和“三农”贷款贴息占当年财政支出资金比例为1.28%、金融投诉率5.13%、农户信用贷款建档率95.93%、培育评定信用户占辖内农户数65.11%、企业信用档案建档率59.02%、信用村、信用乡镇占全部行政、全部乡镇数40.16%

。一是地方财力支持普惠金融发展力度较弱,形成融资活跃程度低,多元化金融服务供需矛盾较突出;二是信用乡镇、信用村覆盖率较低。三是针对“三农”和薄弱领域资金需求特点的产品种类尚未与服务对象的需求很好对接,比如信贷产品设计与生产周期、用款习惯、还款方式相匹配。四是金融产品单一,现有的一些信贷品种不能适应“三农”、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贫困农牧户需要,如备春耕生产贷款业务受额度小等因素制约,出现业务萎缩现象。五是随着收入的增长,部分新型富裕农牧民投资理财需求日益强烈,而在广大农表1海北州2015年度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统计表(可获得性)

表2海北州2015年度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统计表(使用情况)

基础数据来源:海北州统计年鉴,人民银行、银监分局、政府金融办公室、金融机构统计报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