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机关后勤服务管理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共21页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集、技术密集,效率、效益驱动是主 要方式。如餐饮服务等
2.机关后勤服务生产提供主体分析
• 行政单位直接生产提供后勤服务,不仅要消耗 资金资产成本,还消耗组织机构成本、管理成 本。这些成本要动用公共资源,其最大的机会 成本就是相应的公共产品。
• 行政单位生产(提供)后勤服务的专业水平和 规模效应,在某些领域无法与社会专业化组织 竞争。如幼儿教育、物业服务。
• 从供给约束向需求约束转变,降低成本。
• 推进服务社会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主要内容
• 规范服务的类别 • 统一服务的标准 • 加强合同管理
(四)有关工作
• 确定并细分后勤服务类别 • 制定服务标准
(服务内容、服务规范、价格标准、价格构成)
• 建立统计调查制度 • 研究制定后勤服务的合同文本格式 • 定期检查制度
• “十一五”规划:推动机关后勤服务由自 我服务为主向主要由社会提供服务转变。
• 服务外包 • 自然减员
二、关于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制度
•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关事务主管 部门应当制定统一的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制度, 确定机关后勤服务项目和标准,加强对本级政 府各部门后勤服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合理配 置和节约使用后勤服务资源。
(一)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现状
• 中央国家机关后勤服务外包率 • 面向个人服务项目的外包率 • 面向工作服务项目的改革
(二)需要探讨的两个理论问题
• 机关后勤服务运行机制分析 • 机关后勤服务生产提供主体分析
1.机关后勤服务运行机制分析
• 政府权威机制、社会自我管理机制和市 场机制。
• 机关后勤服务是私人产品。 • 机关后勤服务交换的是人力资源,劳动
(一)服务的特性
• 存在方式无形,服务不象物品具备有形性,消费 者能感知并识别它的大小、轻重、色彩等,一次 授课,没有大小、轻重和色彩;
• 在经济关系上无法确立主体可拥有性关系,即不 能脱离服务供给而独立地拥有特定服务;
• 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具有不可分离性,如理发, 生产的过程也同时是消费的过程;
(三)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障碍性因素
• 交易成本 • 公务员福利制度改革进程
1、生产提供机关后勤服务交易成本分析
• 交易成本包括:搜索成本、议价成本、履约成本 等
• 交易成本与社会化水平高低呈反向关系,决定了 行政机关制度选择。
2、公务员福利制度改革进程对改革影响
• 福利制度形式: • 一是设施,如食堂、托儿所、浴室、理发室等集体
• 政府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部门后勤服务管理 制度,不得超出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提供后勤服 务。
•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根据 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组织制定机关运行经费 预算支出定额标准和有关开支标准。
二、关于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制度
• 服务的特性 • 制定管理制度的目的 • 主要内容 • 有关工作
福利,图书馆、体育健身场所等文体福利。 • 二是补贴,如交通补贴、住房补贴、防暑降温费等。
2、公务员福利制度改革进程
• 福利属再分配性质,在我国是低工资时代是 一种工资外补充。均等化是其主要特征。
• 福利对社会化改革的影响在于:福利项目越 多、在无法货币化前提下,社会化改革的难 度越大。
(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方式
(一)服务的特性
• 服务不可储存,如不可能把某次护理服务储存起 来,供下次使用;
• 标准化程度低,如歌手的表演,可能在某一特定 场次是最佳,但不可能场场最佳。
(二)主要目的
• 完善后勤服务的管理体系 一是明确管理对象 二是后勤服务费用支出合理性判断,前提在于 服务的可计量、可核算 三是为相关工作提供支持。
一、关于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 二、关于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制度
一、关于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
《条例》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机关后勤服务、 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服务等工作的社会 化改革,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一、关于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
•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现状 • 需要探讨的两个理论问题 • 影响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障碍性因素 •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方式
2.机关后勤服务生产提供主体分析
• 行政单位直接生产提供后勤服务,不仅要消耗 资金资产成本,还消耗组织机构成本、管理成 本。这些成本要动用公共资源,其最大的机会 成本就是相应的公共产品。
• 行政单位生产(提供)后勤服务的专业水平和 规模效应,在某些领域无法与社会专业化组织 竞争。如幼儿教育、物业服务。
• 从供给约束向需求约束转变,降低成本。
• 推进服务社会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主要内容
• 规范服务的类别 • 统一服务的标准 • 加强合同管理
(四)有关工作
• 确定并细分后勤服务类别 • 制定服务标准
(服务内容、服务规范、价格标准、价格构成)
• 建立统计调查制度 • 研究制定后勤服务的合同文本格式 • 定期检查制度
• “十一五”规划:推动机关后勤服务由自 我服务为主向主要由社会提供服务转变。
• 服务外包 • 自然减员
二、关于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制度
• 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关事务主管 部门应当制定统一的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制度, 确定机关后勤服务项目和标准,加强对本级政 府各部门后勤服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合理配 置和节约使用后勤服务资源。
(一)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现状
• 中央国家机关后勤服务外包率 • 面向个人服务项目的外包率 • 面向工作服务项目的改革
(二)需要探讨的两个理论问题
• 机关后勤服务运行机制分析 • 机关后勤服务生产提供主体分析
1.机关后勤服务运行机制分析
• 政府权威机制、社会自我管理机制和市 场机制。
• 机关后勤服务是私人产品。 • 机关后勤服务交换的是人力资源,劳动
(一)服务的特性
• 存在方式无形,服务不象物品具备有形性,消费 者能感知并识别它的大小、轻重、色彩等,一次 授课,没有大小、轻重和色彩;
• 在经济关系上无法确立主体可拥有性关系,即不 能脱离服务供给而独立地拥有特定服务;
• 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具有不可分离性,如理发, 生产的过程也同时是消费的过程;
(三)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障碍性因素
• 交易成本 • 公务员福利制度改革进程
1、生产提供机关后勤服务交易成本分析
• 交易成本包括:搜索成本、议价成本、履约成本 等
• 交易成本与社会化水平高低呈反向关系,决定了 行政机关制度选择。
2、公务员福利制度改革进程对改革影响
• 福利制度形式: • 一是设施,如食堂、托儿所、浴室、理发室等集体
• 政府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本部门后勤服务管理 制度,不得超出规定的项目和标准提供后勤服 务。
•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根据 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组织制定机关运行经费 预算支出定额标准和有关开支标准。
二、关于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制度
• 服务的特性 • 制定管理制度的目的 • 主要内容 • 有关工作
福利,图书馆、体育健身场所等文体福利。 • 二是补贴,如交通补贴、住房补贴、防暑降温费等。
2、公务员福利制度改革进程
• 福利属再分配性质,在我国是低工资时代是 一种工资外补充。均等化是其主要特征。
• 福利对社会化改革的影响在于:福利项目越 多、在无法货币化前提下,社会化改革的难 度越大。
(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方式
(一)服务的特性
• 服务不可储存,如不可能把某次护理服务储存起 来,供下次使用;
• 标准化程度低,如歌手的表演,可能在某一特定 场次是最佳,但不可能场场最佳。
(二)主要目的
• 完善后勤服务的管理体系 一是明确管理对象 二是后勤服务费用支出合理性判断,前提在于 服务的可计量、可核算 三是为相关工作提供支持。
一、关于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 二、关于机关后勤服务管理制度
一、关于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
《条例》第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机关后勤服务、 公务用车和公务接待服务等工作的社会 化改革,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一、关于推进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
•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现状 • 需要探讨的两个理论问题 • 影响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的障碍性因素 • 机关后勤服务社会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