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项国内外设计行业奖项概况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业奖项概况
设计行业
目录:
01红星奖
02GOOD DESIGN 03RED DOT
04金投赏
05中国工业设计协会06金点设计奖
07中国设计智造大奖08iF DESIGN AWARD (奖项排名不分先后)
01红星奖
红星奖
什么是红星奖?
中国设计红星奖作为北京市科委支持的专业设计奖项,于2006年由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杂志社共同发起创立。
红星奖自创立起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秉持“公平、公正、公益、高水平、国际化”的办奖原则,成为目前国内最权威、影响力最大、参评数量最多的设计奖项,被中央电视台誉为“中国唯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奖”。
奖项数据
创办以来,红星奖征集到30多个国家8000多家企业的60000多件产品参评,国内参评地域涵盖全部34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
参评企业包括德国奥迪、瑞典沃尔沃、韩国三星、美国戴尔、中车、商飞、联想等数千家中外企业。
参评产品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材料、先进制造、虚拟现实、无人驾驶等高精尖技术的产品积极参评。
创立至今,共邀请到来自近20个国家的200位设计、科技、经济、传媒等各领域专家担任评委,结合世界著名设计奖项和中国国情制定评审标准;遵循严格的评审程序。
红星奖与德国红点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与澳大利亚国际设计奖和韩国好设计奖达成标准互认,成为被国际设计界所认可的中国设计标准。
13年来,红星奖在法国巴黎、意大利米兰、肯尼亚内罗毕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38个城市举办170余场巡展,观众超过330万人次。
参评概况(红星奖)
参评范围
在中国(大陆与台湾)注册的企业设计、生产,或在中国(大陆与台湾)市场有批量销售的产品均可报名;
产品包括:电子信息、家用电器、新能源和环保、家居用品、服装服饰、玩具、工艺美术、产品包装、医用器械、五金建材、工业仪器、装备制造、建筑装饰、交通工具、航空航天、展览展示、公共设施等;
•报送的产品应为2017年1月1日-2019年8月31日期间已经上市,或者已经进入量产的产品;
•同一件产品只能由一家单位或个人进行申报。
•每一位参评者可以申报多件产品参评。
•历届中国设计红星奖获奖产品不可重复参评。
奖项设置
•至尊金奖•金奖
•银奖
•红星奖•最佳团队奖•最佳新人奖
参评概况(红星奖)
1. 征集
3月15日至6月30日
2. 评审
初评7月底
终评9月
3. 发布
颁奖活动、在线展示、年鉴出版12
月
参评流程
费用说明
本届评奖免收报名费和评审费。
(可能发生的资料邮寄、产品运输和保险费用由参评者自行承担。
)
评审程序
•初评:初评由专家评委根据评审标准和参评者提交的报名材料和图片对产品进行评审。
•终评:终评是由专家评委对通过初评的产品进行的现场实物评审。
最终获奖的产品签约后可在产品推广过程中使用奖项标志。
评审标准
•创新性:该产品是否体现了设计与科技、人文的结合,产品中是否应用高新技术成果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
•实用性:该产品在经济社会、百姓生活中是否具有独特功能,是否解决了实际问题、产生了积极效果,产品性能是否优于同类产品,人机交互是否简便易于操作、使用和维护,产品是否具有很高的安全性;
•经济性:该产品是否通过设计降低了企业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了自身性价比。
产品是否被消费者广泛接受;
•环保性:该产品是否应用了清洁能源、环保材料,在设计、生产、选材、制造、使用等环节是否体现了节能环保的理念,是否耐用,零部件是否可拆卸便于循环再利用;
•工艺性:该产品是否在材料应用、加工工艺等方面表现突出,是否做到通用性强、质量优异、做工精良;
•美观性:该产品外观和造型在满足实用性的前提下是否体现出独特的设计理念,其外观品质如何,是否具有视觉吸引力。
中国设计红星原创奖旨在弘扬非抄袭模仿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首创精神,聚
焦社会、经济、科技以及设计发展的共性问题,面向全球征集原创产品设计和原
创服务设计,评选具备专业水准及社会推广价值的“中国好方案”。
参评范围
全球所有设计师、发明人、在校学生、团队、科研机构、院校、企业均有资格参评。
活动日程
•征集:3月15日-6月15日
•初评:7月
•终评:8月
•获奖发布及颁奖:12月
参评类别
参评类别包括原创产品设计、原创服务设计两类:
1.原创产品设计指基于产品的外观、材料、形态、应用、功能、使用等方面的设计,包含6个子类:
(1)个人出行与公共交通
(2)办公与人居环境用品
(3)健康与母婴儿童
(4)公共设施与设备
(5)机械设备与工具
(6)包装
重点面向老人、儿童、城市白领、特殊残障等用户群。
2. 原创服务设计指对于服务模式、价值发现、服务流程、新技术应用、用户体验等的设计,包含4个子类:
(1)医疗与健康服务:涉及医院服务体验、医疗设备和产品、县域乡村的医疗卫生改善、营养健康等。
(2)城市生活与公共服务:涉及中国城市中的生活,考虑发展水平和人文环境相契合,交通出行、住宅建设、其它社会公共服务领域。
(3)消费升级与商业创新:探索中国的消费趋势,基于互联网科技驱动下的线上、线下新模式,或提升用户体验的新服务。
(4)金融服务创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金融服务、业务设计。
参评要求
参评产品设计类要求为2019年12月31日前未上市销售、未生产用于盈利的产品设计作品。
参评服务设计类要求为目前未实施或已实施项目的服务设计方案。
同一件作品只能由一个报送主体进行申报。
每一报送主体可以申报1-5件作品/方案参评。
同一件作品如同时申报红星奖和红星原创奖,则同时取消该作品参加两个奖项的资格。
奖项设置
•红星原创奖金奖
•红星原创奖银奖
•红星原创奖
•未来之星奖
•优秀设计师奖
评审程序
评委根据评审标准和参评者提交的参评材料进行评审,最终获奖名单将于本年度红星奖颁奖典礼发布。
评审标准
1.入围标准
原创性:非抄袭模仿的产品或方案设计。
2.产品设计评审标准
(1)问题定义:能够精准把握设计需求、提出好的产品定义。
(2)系统性:功能原型架构设计合理。
(3)专业水平:体现出良好的设计专业能力,如:设计表达、效果图、3D建模能力等。
(4)社会价值:能够体现社会责任感和公共认同价值。
(5)可实现性:兼顾落地实施因素,主要指制造加工及工艺材料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6)商业价值: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和市场开发潜力。
3.服务设计评审标准
(1)价值主张:能够发现与平衡用户价值、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2)技术应用:新科技应用层面具有较好的合理性和可靠性,能够运用新的设计方法。
(3)可感知性:服务触点设计(产品、交互、空间)的可用性及体验性达到较好水平。
02GOOD DESIGN
GOOD DESIGN
什么是GOOD DESIGN?
Good Design Award是通过设计将人们的生活、产业和社会变得更加富足的一项社会运动。
自1957年开始以来,与其标志G Mark一同,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Good Design Award,针对产品、建筑、软件、系统和服务等与人们息息相关
的各种事物。
无论有形无形,只要是人们为了某种理想和目的而构筑的事物都会被视为设计,其品质将得到评价和表彰。
在不断复杂化的社会中,对于课题的解决和新课题的发现,设计已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存在,人们对设计的期待也逐渐高涨。
Good Design Award通过评审以及丰富的宣传、推广手段,帮助人们发现设计中的种种可能性,拓展设计可以对应的,可以被活用的领域,致力于人人都能享受创造性生活的富足社会。
理念
Good Design Award并非评价设计优劣的制度,而是通过评审获得新的“发现”,与G Mark一同将其与社会大众“共享”,进而引导出下一个“创造”的机制。
Good Design Award将人们必须经常面对的5个根源性主题作为“Good Design Award的理念”提出。
人性(Humanity)对事、物的创造力
真实(Honesty)对现代社会的洞察力
创造(Innovation)开拓未来的构想力
魅力(Esthetics)对富足生活文化的想象力
伦理(Ethics)对社会、环境的思考力
Good Design Award由下述活动构成。
•发现: 通过Good Design Award的评审,发现当下社会中的品质标准和通向未来社会的可能性。
•共享: 通过公布、表彰Good Design Award获奖对象,和获奖者一同在社会中广泛地共享发现。
•创造:从共享中获得新创造的启发,作为未来社会的质量标准之源泉。
•通过Good Design Award的成果,为国际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标志与合作
“G Mark”是获得Good Design Award的标志,也是连接社会和设计的交流工具。
由日本代表性平面设计师龟仓雄策于1957年设计。
该标志在日本国内有着非常高的认知率。
获奖标志“G MARK”
合作设计奖项
作为世界4大设计奖项之一的Good Design Award,在国际设计振兴方面也持续地发挥着积极作用。
奖项的理念和60多年间构筑而成的评审机制获得了世界各地设计相关人士的认可。
利用自身奖项运营的知识、经验,协助泰国、印度、新加坡、土耳其和印尼的政府或组织创立设计奖项并确立了相互免除一次评审的推荐制度。
获得Good Design Award 后,就可以被作为引领社会的“Good Design ”传达给一般大众,这在获奖作品宣传和企业形象提升等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通过参加获奖展和各种企划,还可以增加获奖设计的宣传机会。
下面将对部分参赛价值进行介绍。
颁发奖状迄今为止,所有获奖对象都会被放入官方网站上的“历届获奖对象”栏目中进行在线
展示・宣传。
自2000年起,不仅可以在网上检索浏览获奖对象的照片、规格、企业
名称、设计师名称,还可以看到获奖对象的简介、设计师的解说、评审委员撰写的
获奖理由等信息。
该栏目内容通过网络获得世界关注的同时,也为新的合作及设计
项目的诞生提供了机会。
成为了设计界的共享资产。
在线展示
评审委员会对每件获奖对象给予评价。
获奖对象“因哪一点获得了高度评价”的评语会被汇总并反馈给每位获奖者。
评审委员评语
获奖者有资格参加汇集该年度所有获奖对象的展示会。
前来参观的不只有设计相关人员,
还有流通业者、媒体、学生、一般消费者、海外考察团等。
这是一次向众多不同领域的受
众进行宣传的绝好机会。
参加
GOOD DESIGN EXHIBITION
获奖者有资格参加在“Good Design Exhibition ”首日举办的颁奖典礼。
这是与媒体以及评
审委员交流的绝好机会。
参加颁奖典礼
获奖者有资格使用作为获奖凭证的“G Mark”。
G Mark是被认可为“优良设计”才可以使用的标志,其社会价值广为人知,深受生活者的信赖。
获奖者可以使用G Mark宣传获奖对象。
G MARK的使用
获奖对象会被刊载在获奖年鉴《Good Design Award》上。
该年鉴作为Good Design Award的官方记录、当代设计的档案,是一本可以长存于世、引以为傲的设计宝典。
获奖年鉴的刊载
获奖对象会有机会刊登在杂志的特刊上,亦有可能陈列在商场的特设柜台,还可以参加日本国内外的展览会。
此外,通过参加由Good Design Award事务局举办或协办的各种活动,获奖对象可以在更多媒体及场所曝光。
增加媒体报道、活动参加的机会
历史与将来
Good Design Award自1957年由日本通商产业省(商业部)以“优良设计商品选定制度(Good Design Selection System,俗称G Mark制度)”为基础创办以来,一直持续地进行表彰“优良设计”的活动。
在这60余年间,社会和我们需要应对的课题在不断变化,随之而来对设计的要求也一直在改变。
及至当下,我们需要应对的课题以及对设计的要求仍旧是瞬息万变。
Good Design Award在时代变迁中灵活应变。
它的进程更被视为代表日本设计和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在此,我们将赛事发展历史与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各种指标相对照,分为五个阶段来探究当时日本的设计和产业界都有怎样的里程碑事件,今后又将何去何从。
第一阶段“复活的时代”
改变意识所必须的设计
第二阶段“日本原创的时代”
着眼于心灵富足的日本原创和国际化
第三阶段“价值变化的时代”
价值观的变化和作为Good Design Award的再出发
第四阶段“价值多样化的时代”
信息的变化以及Good Design Award轴心的改变
第五阶段“共享的时代”
现在,什么是好的设计?
报名期间
4月3日(水)开始受理报名
5月23日(木)报名受理截止日期、
《报名确认书(Application Confirmation Form)》
提交截止日期
一次審査
5月24日〜6月26日一次评审期间
6月17日缴纳一次评审费用截止日期(日本国外的报名)
6月25日缴纳一次评审费用截止日期(日本国内的报名)
6月27日一次评审结果通知二次评审
6月27日〜7月4日登记二次评审展出信息
7月5日〜9月3日二次评审期间
7月29日二次评审搬入日
7月30日〜8月1日二次评审会(最终日:搬出)
会场:M a kuh ari M esse
8月6日〜8日[香港]二次评审・实物评审日
会场:AsiaWorld-E x po,H ong K ong
8月8日〜9日[韩国]二次评审・实物评审日
会场:K orea Design Center
8月13日〜15日[台湾]二次评审・实物评审日
会场:松山文创园区
8月22日缴纳二次评审费用截止日期
9月4日二次審査結果通知
9月4日〜9月11日登记获奖展的展出信息、公开信息和年鉴登载信息
9月19日提交《报名同意书(L etter of Consent)》的截止日期
获奖公布与表彰
10月2日公布获奖名单(Good Design Award、Good Design B est100)
10月2日〜11月4日获奖宣传期间
10月9日Good Design B est100 Designers'P resentation(公开评审)、特别奖评审会(非公开)10月18日缴纳获奖推广费的截止日期
10月31日颁奖典礼、大奖选出会、特别奖发表
10月31日〜11月4日获奖展[GOOD DESIGN E XH I B ITION 2019]
12月Good Design Award特别奖颁奖典礼
2020年3月获奖年鉴出版
对象必须/可选项目金额支付日期撤回日期
所有报名对
象必须一次评审费用10,800日元来自日本国
内的报名:
6月25日
来自日本国
外的报名:
6月17日
5月23日
(报名截止日)
二次评审对象必须二次评审费57,240日元
8月22日7月4日可选
未发表评审费102,600
日元
追加展示空间
17,280日元
(一个基础
展示空间)
展示台6,480日元
(1平米)
电气工程费、电费
仅向需通电
展示的作品
收取实际费
用
其他选项
(面板支架等)另行规定
现场评审费
实际花费
(到现场所
需
的路费)
另行规定-
所有获奖对象必须
获奖推广费
上述费用包括获奖
展基础展示费、
官方网站和年鉴刊
载费。
此外每件获奖作品
还将获赠一张奖状、
一本获奖年鉴以及
参加颁奖典礼的机
会。
159,500
日元
10月18日9月11日
可选获奖作品展
-展出选项
视需要收取
实际费用
费用说明
需要参赛者支付的费用一览如右图
所有金额含税,均为一件参赛对象的费用
※从报名开始至获奖为止所需费用的预估:
一次评审费10,800日元+二次评审费57,240日元+获奖推广费156,600 日元=合计227,540日元(以小型且不需要通电展示的作品为参考例。
)※若到截止期限为止未完成缴费,将取消报名或获奖资格。
奖项设置
向所有评审对象中具有优秀设计的对象授予Good Design Award,再从中评选出特别优秀的100 件作品授予Good Design B est100。
选出Good Design B est100后,再由评审委员会从中选出Good Design Gold Award、Good Foc u s Award以及Good Design Grand Award Finalist。
Good Design Award评审委员与Good Design Award获奖者等将共同从Good Design Grand Award Finalist中选出“Good Design Grand Award”。
报名类别
具体类别请见网址:
h ttp://www.g-mar /g u ide/2019/g u ide2.h tml#g u ide2
报名资格
报名对象
能够报名的对象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用户可以在2020年3月31日之前购入或利用;
(2)可以在获奖发表日,即2019年10月2日向社会公布;
(3)可以在10月31日开始举办的Good Design Award获奖展上展示。
另外,无法在获奖发表日(2019年10月2日)公布的获奖对象,其获奖发表可延期至获奖展举办首日(10月31日)。
但是,无法在获奖发表日(2019年10月2日)进行公布的获奖对象不能作为Good Design B est100及Good F oc u s Award的评审对象。
03RED DOT
红点奖
以“促进环境和人类和谐的设计”为理念的红点奖,致力于将获奖的设计概念转化为商品,为获奖创意和商业化合作搭桥牵线。
该奖项涵盖了多种产品和传播设计,包括设计论坛,设计出版、设计贸易洽谈会,设计展示、设计推广和顾问服务等内容。
而其竞赛项目则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
•产品设计
•传播设计
•概念设计
红点产品设计大奖
红点产品设计大奖创办于1955 年,致力于选拔每年度最优异之产品。
红点产品设计大奖接受来自全球各地的制造商及设计师报名参加,在48个参赛组别中送交作品参加评选。
为致力提拔新锐设计师,特别设立新秀计划报名日,只要是毕业未满五年之年轻设计师,皆有机会参加50名新秀免费报名名额之抽奖。
评选方式忠实遵循「寻找优良设计与创新(I n search o f good design and inno v ation)」之理念,由红点评审团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审查,只有设计质量优良的产品,才能获得评审的肯定,颁予红点奖。
竞赛组别
从时尚与生活品味配件、消费电子商品,到车辆、居家用品及家具等–
红点产品设计大奖共分为48个产品竞赛组别。
参赛组别
参赛组别
参赛日程及步骤
2019参赛日程
早鸟报名:2018年10 月15 日–11 月09 日
一般报名:2018年11 月10 日–2019 年01 月09 日追加报名:2019 年01 月10 日–02 月01 日
成功的三个步骤
成功报名参加红点产品设计大奖只需几个步骤:
1.在My R ed Dot 报名系统中线上报名
2.选择组别
3.填写产品、制造商与设计师之相关信息
4.将实体产品寄送至红点评选大厅
评选标准
在评审程序中是遵照一套明确的评选标准来审查参赛的产品,且评选标准将随着新技术、社会、经济与环保需求的演变而持续进行调整。
评选标准是作为整体的指导框架,评审再依据自身的专业见解及社会文化背景,来进行参赛产品的审查。
评选标准包含下列各项:
•创新表现
•实用功能
•造型品质
•人体工学
•耐用程度
•情感和象征内涵
•产品周边系统整合
•直观易用
•环保
奖项
红点最佳设计奖
「红点最佳设计奖」为红点产品设计大奖中最高之荣誉,奖项将表扬具有前瞻性的设计作品。
仅有每个产品组别中最优异的设计作品能获颁此奖项。
红点奖
「红点奖」是表扬优良设计质量的奖项。
只有卓越且设计精良的产品,才能获得专业的国际评审团颁予备受推崇的质量保证标志。
佳作
红点评审团以「佳作」肯定在某一特别观点上表现杰出的设计作品。
唯有在细节上思考周密、提出理想
解决方案的产品,能获得评审团青睐,获颁此奖项。
红点年度最佳设计团队
红点每年度将遴选一组设计团队颁发「红点年度最佳设计团队」荣誉头衔,旨在肯定长年在创新与设计表现有非凡成就之设计团队。
设计师和企业不能自行报名角逐这项级别最高之单一奖项。
新秀计划报名日
为致力提拔年轻设计师,红点特别设立新秀计划报名日,只要是毕业未满五年之年轻设计师,皆有机会参加50名新秀免费报名名额之抽奖。
除了获得免费报名资格外,若是参赛产品获奖,新秀设计师将免费享有专属辅助服务,在国际舞台上展示杰出设计成就。
下一届新秀计划报名日将在2018年12 月5 日举行。
在报名日当天自凌晨零时起,红点独立的报名系统将开放24小时。
报名时必须备有简要的产品说明、1-5 张产品图档,以及学位文凭之复印件。
红点品牌与传达设计大奖
遵循「寻找优良设计与创意(I n search o f good design and creati v ity)」之理念,红点品牌与传达设计大奖每年将评选「品牌」与「传达设计」两个门类,来自全球各地设计师、广告公司及企业所创作之最优秀设计品牌及创意作品。
关于红点品牌与传达设计大奖
欢迎全球各地的设计公司、广告公司、设计师及企业报名参加每年举办的红点品牌与传达设计大奖。
涵括在36个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及公司,如欲报名角逐「红点年度最佳品牌」奖项,请提交整体品牌传播方案报名参加大赛的「品牌」门类赛事。
单一的传达设计项目及创意作品,则可报名参加「传达设计」门类中17 个参赛组别的评选。
此外,也欢迎年轻设计师参加红点品牌与传达设计大奖中的红点新秀选拔。
所有的参赛作品会由红点评审团依据中心主题「寻找优良设计与创意(I n search o f good design and creati v ity)」来进行评选。
红点品牌与传达设计大奖是于1993年创立,当时原名为「德国传达设计奖」。
组别与行业
鉴于设计领域的多元性,为求参赛项目及品牌评选的审慎与专业性,因此红点品牌与传达设计大奖特别设立「品牌」与「传达设计」两个不同门类的评选,两个分类下再细分为多个不同组别及行业。
品牌: 行业
公司企业可为其整体品牌传播报名参加“品牌”门类中36个行业类别之比赛:
•汽车•婴幼儿•卫浴•美妆保养•建筑工程•化学产业•大宗商品•咨询•文化机构
•厨房
•照明
•媒体
•医疗与保健领域
•办公室
•线上服务
•户外
•公营部门
•零售
•电子
•时尚与配饰
•金融服务
•食品饮料
•家具
•园艺
•暖气与空调
•家用产品
•珠宝
•软件
•运动
•餐具
•技术
•通讯
•工具
•旅游业
•运输与移动
•钟表
传达设计: 组别
设计师、广告公司及企业可提交传达设计项目及创意作品参加“传达设计”门类中的17 个参赛组别,同一件作品可以报名一个或多个组别。
参赛日程及步骤
参赛条件
2019 年红点品牌与传达设计大奖接受来自全球各地的设计公司、广告公司、设计师及企业报名参加。
凡是从未报名参加红点品牌与传达设计大奖之作品,皆符合参赛资格。
作品需为实际项目,若纯粹为参加红点设计大奖而发布的作品,则不具备参赛资格。
若欲报名参加红点品牌与传达设计大奖,须同意竞赛条款与条件(英文版本)。
报名参加「传达设计」门类
早鸟报名
2019 年03 月18 日–04 月17 日一般报名
2019 年04 月18 日–06 月05 日追加报名
2019 年06 月06 日–06 月28 日报名参加「品牌」门类
2019 年03 月18 日-06 月28 日
评选
评审2019 年07 月
结果通知2019 年07 月
公开发表2019 年08 月14 日
通信禁运2019 年11 月01 日
颁奖典礼2019 年11 月01 日
获奖作品展览2019 年11 月01 日
线上展览2019 年11 月01 日
红点设计A pp2019 年11 月01 日
红点设计年鉴2019 年11 月14日
参赛费用
评选标准
参赛的作品将单一接受审查评估,并针对其设计成果及创意表现来进行评选。
重要的是,评选过程中将采用不同的标准。
这些标准是依据参赛项目及品牌的类型来进行衡量,并作为整体的指导框架。
评审将个别根据本身的专业领域及社会文化背景来担任执行指导框架下的评选工作。
•概念:独创性与创意性•形式:设计质量与创新
•
影响效应:可理解性与情感表现
「传达设计」门类评选标准:
•概念:愿景与品牌资产•形式:设计与品牌传播•
影响效应:品牌识别与差异化
「品牌」门类评选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