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语境下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度来看,中国无法完全融入西方世界。俄罗斯在冷战 条件。如果自身的领土主权、生存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后曾经努力融入西方世界却未能实现。现实中,西方 核心利益遭到外部严重侵害,那么中国和平发展的外
觉得中国崛起具有不确定性,中国自己觉得国际环境 部条件也就不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中国崛
具有不确定性,互不信任和互相提防心理严重,特别是 起之路影响最大的外部因素就是当今国际体系中的霸
政治理论
崛起语境下的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
邹志强 1,李 江 2
(1.上海理工大学 学生处, 上海 200093;2.上海理工大学 机关党委, 上海 200093)
[摘 要]当代国际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与重大事实是新兴大国特别是中国的崛起。从崛起国与霸权国关系的角度来 分析,中国必须走一条特色崛起道路,而如何构建稳健成熟的中美关系是中国崛起必须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 外交课题。中美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要跳出历史规律,摆脱大国崛起的宿命与悖论,超越大国对抗的既有 模式,开创一条相互尊重、利益共容、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模式。
为此次战略与经济对话的重要亮点,为如何塑造中美 题。
这一当今国际社会最为重要的大国关系提供了路径与
中国内外都曾一度掀起“中国崛起热”。2003 年
方向。
郑必坚首次提出“中国和平崛起”的概念,受到国际国
内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后不久,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和温
一、从大国崛起的悖论看中国崛起面临的严峻挑战 家宝也数次提到中国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
当代国际关系的一个突出特点与重大事实是新兴 2006 年底中央电视台播放纪录片《大国崛起》,掀起国
大国特别是中国的崛起,中国崛起成为影响地区与国 内民众对大国崛起的关注热潮。2005 年国务院发布
际格局演变和大国对外关系的显著因素。从内部特别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2007 年十七大报告提
是从经济方面的显著成就上看,再考虑到中国原有的 出“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2011 年国务院
[关键词]崛起国;霸权国;中美关系;新型大国关系 [中图分类号]D8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466(2013)01-0054-05
在 2012 年 5 月初举行的中美第四轮战略与经济 目和期待,中国崛起几乎得到了世界上的一致认可,不
对话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开幕式上提出“发展让 论喜欢与否,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这一客观事实。“中
是一种偏见与阴谋,还是存在着某种客观事实与必然? 国,也走过了一条十分独特的对外交往道路,从鲜明的
对比来看,中国崛起的确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中国 “一边倒”到率先突破战后两级格局,从“两个拳头打
的崛起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的崛起,是一个发展中(新 人”再到中美苏“大三角”,从韬光养晦到和平崛起,从
兴)大国的崛起,是在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中的崛起,中 斗争年代进入到和平发展的新时期,中国从来就自认
得不让人联想到美国的长远战略意图就是遏制中国,
历史与现实已经证明,中国有能力发展,有能力作 中国应当采取强硬反制措施的观点在国内也不在少
为一支独立的力量活跃于国际舞台,中国崛起要走自 数。而中美之间的实力消长也引发了两国心态的微妙
己的特色崛起道路,走独立自主、和平发展的道路,不 变化,作为崛起国与霸权国的中美两国特别是美国处
国已经把中国当作一个挑战者。
张和殖民主义的历史,通过剥削奴役他国或者战争掠
大国崛起必然冲击既有的国际权力格局和利益格 夺与赔款发展自己。二战之后,与苏联不同,德国、日
局。翻看人类历史,几乎每一次新兴国家力量的崛起, 本采取“搭便车战略”,依靠美国的军事保护实现国家
都与原有居于主导力量的国家发生了战争。西方主流 的重新崛起。对比来说,中国在近代长期处于被掠夺
历史上的大国无一例外都是通过武力与战争的手段实 对大国崛起中的历史与现实悖论,中国能否跳出历史
现国家崛起的。这其中,一战之前从 16 世纪开始到 19 的规律,走出一条前所未有的崛起之路?中国应该如
世纪末 20 世纪初,西方大国崛起此起彼伏,基本都成 何摆脱历史宿命,实现和平崛起,避免发生激烈冲突,
中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在历史上曾经有过长时
霸的老路,但“中国威胁论”在国际上特别是在周边国 期的大国辉煌,近代以来也曾经遭受过长时间的衰落
家却一直很有市场,虽然中国在各个层面做了大量的 和艰难屈辱,经历了中央之国、天朝上国到老大帝国、
宣传解释工作,效果却并不好,始终难以消除影响。这 东亚病夫的巨大落差。当代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时时甚嚣尘上。同时,虽然中国并无意过多地介入某 为重要和深刻的涵义。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对中国的
些国际事务与争端,但主动找上门来的事务日益增 政策建立在对中国发展和崛起不确定性的认知基础之
多。从国际关系的理论与现实来看,判断一个国家是 上,一直采取两面下注的策略,在加强合作的同时从不
否有威胁来自于意图和能力两个方面,外界也许并不 忘记对中国进行遏制。去年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
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崛起国必然选择通过战争的方式 有模式,开创一条相互尊重、利益共容、良性互动、合作
谋求自身地位与利益,崛起战略可以是和平的。而新 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模式。
法通过外部掠夺发展自己。与现实中的大国如印度相 抗霸权国的立场,如战前的德国、战后的苏联;三是作
比,中国也没有较为宽松的外部环境。中国面对着美 为旁观者,尽可能地置身事外,如孤立主义时期的美
国霸权的压力、国家统一、周边安全、贸易环境、经济社 国;四是独立自主地发挥大国作用,历史上的大国崛起
会转型等诸多严峻问题。考虑到中国截然不同于西方 尚无此典型。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前三种都不适用于
颠覆现存的国际秩序,不做挑战者,也坚决维护自身的
中美关系经常被看作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权益,维护国际公道正义,这是理性的选择。同时,在 与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的关系,其实也是世界上最
西方占主导地位的当今国际社会中,中国很多时候呈 大的崛起国与霸权国的关系。在世界各国相互依存逐
现为“孤独的少数派”,缺乏真正有效的“盟友”。中国 步加深的背景下,作为广受瞩目的崛起国与霸权国的
国的崛起始终伴随着内部艰巨发展难题,始终坚持了 (也的确)是一个世界大国。从崛起国与霸权国的关系
独立自主与和平发展的道路,是截然有别于西方基督 角度来分析,崛起大国可能持有的对外战略选择有以
教文明背景的儒家文明大国的崛起。中国崛起的外部 下几种。一是站在霸权国或者西方主流立场一边,如
环境也尤其严峻。与历史上的其他大国相比,中国无 日本,称之为“搭便车”或“傍霸主”;二是站在制约、对
功了;而一战之后的大国崛起依然是以武力与战争为 构建良性的大国关系,塑造更加稳定的国际与地区秩
手段或后盾,不过挑战者都失败了,如两次世界大战中 序?这是摆在中国这个新兴崛起大国面前的一个重大
的德国、日本和二战后的苏联,曾向当时的世界领导国 而紧迫的课题。其中的关键是如何构建中国与其他世
发起挑战,但却以失败告终。而二战之后的少数大国 界大国的关系,与当今国际体系中的霸权国家——美
作为霸主的美国对排在其身后第二位的其他世界大国 权国美国对中国的认知与作为,如何构建稳健成熟的
防范心理尤其严重。
中美关系是中国崛起必须解决的重大而紧迫的外交课
从新中国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来看,不能闭关自守 题。
盲目自大,也不能超出自身实力去追求所谓的国际地
位,而对立对抗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当今中国既无意
三、中国崛起背景下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
两国人民放心、让各国人民安心的新型大国关系”,为 国的对外战略,无论在全球层面还是在地区层面都已
对话和两国关系奠定了主基调,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表 引起国外舆论、媒体、学术界的高度关注。”[1]如今再讨
示要“克服地缘政治的零和逻辑,避免不健康竞争或冲 论中国是否崛起显得有些过时了,研究的对象已经变
突的两国关系”。中美两国同意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成 为诸如中国崛起的道路、影响、前景与应对等相关问
国际关系理论认为,大国崛起必然导致对外扩张,特别 的状态,发展滞后;新中国成立后除中苏结盟等某些特
No.1,2013(General No.138) 55
政治理论
殊历史时期,中国的发展基本是依靠自身的力量,所以 采取什么手段维护其主导地位。[2]因此,中国能否和平
有人说“中国崛起了也不欠任何国家的”。从另一个角 崛起也并不完全取决于中国自身,还取决于外部环境
做追随者也不当挑战者,不盲目自大也要有所作为。 于战略焦虑期,一定程度上在意识与实践中不自觉地
中国的发展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国际体系的现 将对方视为潜在的最大对手。从崛起国与霸权国的关
实和中国的发展也需要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采取合作 系来看,中美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是要跳出历史
融入战略。新兴崛起国对既有霸权国的挑战是必然 规律,摆脱大国崛起的宿命与悖论,超越大国对抗的既
的历史、文化、民族、宗教以及人口、国土面积、资源和 选择中国,只有最后一种选择可以尝试,也比较符合目
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特殊性,中国 前中国的客观现实。
崛 起 对 西 方 世 界 带 来 的 挑 战 是 前 所 未 有 的 、全 方 位
历史上的崛起大国一般都是依靠武力进行军事扩
的。虽然中国不希望做一个挑战者,但西方特别是美 张、对外战争或者军备竞赛,同时也基本都有过对外扩
学 报
实践上一直在努力探索和回答走什么样的崛起道路、 是军事扩张,即“国强必霸”,同时大国崛起也必将打破
如何崛起的重大问题。
既有的国际权力政治格局,带来大国之间的冲突与对
从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和现实来看,与中国有关的 抗,特别是在崛起国与霸权国之间,这一观点是在历史
崛起话题却存在着两个较为明显的悖论。首先,近代 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的结论。现在中国正在崛起,面
采取独立自主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在国际社会中不缺 中美两国,尝试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对于两国乃至世界
乏朋友,但能够始终坚定地站在一起的有效盟友却很 来说都是一个福音。冷战后的中美关系经历了从致力
少,近年来金砖国家之间正在开展深入合作,但也主要 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到致力于建设“相
是经济、气候变化等某些领域。
互尊重互利共赢合作伙伴关系”,从“战略竞争对手”到
在国际事务中置身事外中国也很难做到,而韬光 “利益攸关方”的不断演变,在当今世界处于大发展大
养晦并不总能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也没 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考虑到崛起国与霸权国关系的
有有效增进自身安全和世界稳定,“中国威胁论”反而 历史与现实,中美两国探索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有了更
政治军事大国地位和外交影响力,中国的确是崛起了; 再次发布《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二十多年来的中
从外部来看,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系统重要性受到世 国外交政策主题也经历了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到和
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在各种国际场合中都受到极大瞩 平崛起、和平发展的逐步演变,这些表明中国在理论和
[收稿日期]2012-10-20 [作者简介]邹志强(1979 — ),男,河南汝南人,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处干部,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 关系研究;
李江(1965 — ),男,湖北黄梅人,上海理工大学机关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经济学、国际关系研究。
54 2013 年 第 1 期(总第 138 期)
长春市委党校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CPC CHANGCHUN MUNICIPAL COMMITTEE
怀疑中国的和平意图,但对中国能力随时转化为威胁 洲”,进一步加强针对中国的军事部署,加快推动 TPP
的恐惧无法消除,而能力上升是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 进程,弱化中国的区域影响力,在军事、政治与经济领
只宣称和平意图并不能有效地消除“中国威胁论”,这 域都力求确保自己的主导地位。美国对华政策动向不
是崛起过程中必然伴随的现象。
如德日的“和平”崛起是一种原有基础上的再崛起,而 国的关系更是关键中的关键。
且是在霸权国的羽翼下才避免了传统的非和平方式。
其次,近二十年来全世界都在议论中国崛起,有人称赞
二、从崛起国与霸权国的关系看中国崛起的对外
也有人害怕,伴随着中国崛起的是不断花样翻新的“中 战略选择
国威胁论”。中国虽一直宣称要和平崛起,不走国强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