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成因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焦虑症”成因的多方解析
——从精神分析论、行为论、认知论三个观点出发
焦虑是一种预期到某种危险或痛苦境遇即将发生时的一种适应反应或为生物学的防御现象,具有重要的适应功能。然而,如同许多生理心理反应一样,如果反应过度,便是不正常了。当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客观事件或处境明显不符,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就变成了病理性焦虑,称为焦虑症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的话,就会诊断为“焦虑症”,也称为“焦虑障碍”。
焦虑症包括几种具体形式,其中主要有泛虑症、恐惧症和强迫症。下面,我将从精神分析论、行为论、认知论三个主流观点出发简要解析这三种焦虑症的成因。
一.泛虑症
泛虑症,又称“广泛性焦虑障碍”或“慢性焦虑”,是焦虑症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它是以经常或持续的,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过分担心或烦恼为特征。其紧张不安、担心或烦恼与现实很不相称。常伴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运动性紧张和过分警惕,如颤动,胸部紧压等局部不适感及心慌、呼吸加快、面色苍白、出汗、尿频、尿急等植物神经功能亢进症状。在慢性焦虑症的基础上可有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发作持续较久,且焦虑程度时有波动,病人终日紧张敏感、心烦意乱、坐立不安、容易激惹。
成因:
1. 精神分析论
精神分析论认为,自我与本能冲动之间无意识的矛盾冲突是泛虑症的根源。本我中性或攻击的欲望力求在自我中表现出来,而自我因为无意识地害怕被惩罚,不允许这些冲动表现出来,从而导致了一种飘忽不定的焦虑或无名焦虑。其与恐惧症的不同在于,恐惧症成功运用了防御机制,以某些外在对象代替了焦虑;而泛虑症患者没有形成合适的防御机制,无法成功应付自己的焦虑,未能是指被某些外在对象代替,从而使得焦虑几乎持续存在。由于这种焦虑的根源是无意识的,因而患者意识不到焦虑的真正原因。
精神分析论特别强调童年期的心理体验被压抑在潜意识中,成年后一旦因特殊境遇或压力激发,便成为意识层面的焦虑。在泛虑症中,自我易于被压制是由于幼年成长的失败使其受到削弱。分离和丧失可能是这种失败的重要原因,因为童年早期的焦虑是与同母亲分离相连的。儿童通常是通过与父母间的安全关系来克服这种焦虑的,如果他们得不到这种安全感,在成年后体验分离时就容易出现焦虑。弗洛伊德认为在童年后期,焦虑与同父亲的竞争有关,他使用了术语“阉割焦虑”,并将竞争描述为奥狄浦斯冲突。未能成功的渡过这一发育阶段也被认为是成年后易于出现焦虑的另一个原因。
行为论认为,泛虑症的形成与恐怖症类似,也是经过条件反射形成的,只是条件刺激的范围更加广泛而已。然而,纯粹的行为观点难以全面解释泛虑症的演化过程。因为目前人们认为泛虑症的本质是对各种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的担忧,而不是行为主义观点所认为的对已存在的内外刺激的忧虑。
3. 认知论
认知论认为,泛虑症的产生是由于对问题不必要地忧虑和对潜在的威胁环境过分关注所致。此理论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泛虑症患者易于对应激事件感到不可控性或不可预测性,不可控的知觉是焦虑的核心特征,而这种思维倾向的形成与患者在过去生活中经历了若干不可控的重要事件有关。
第二,如果人们对危险做出过度评价,焦虑反应与客观情景不对称,则将形成病理性的焦虑反应人们之所以产生对“危险”的过渡评价,其深层的原因主要在于早年经验形成的功能失调性假设或图式,使人们倾向于以功能失调的方式过度消极的评价内外信息,形成以“不好”为主题的负性自动化想法,如“别人会嘲笑我”等,从而激活“焦虑程序”。
第三,研究发现,泛虑症患者在加工混合有危险的外界信息时,倾向于把注意力自动投向于环境中具有威胁含义的信息,并且要比正常人更容易对模糊的信息以一种危险的方式作出评价。这一认知模式必然加重患者当时的情绪反应,若患者当时已经处于焦虑状态,那么他的焦虑就会更加严重。
二.恐惧症
恐惧症,又称“恐惧性焦虑障碍”或恐怖症,是指接触到特定事物或处境时,具有强烈的恐惧情绪。它具有与泛虑症相同的核心症状,但这些症状仅见于特殊的情境之中。在某些恐惧障碍中,这些场景很少出现,因此患者大多时间都没有焦虑。而另一些恐惧障碍中,则有许多情境都可引起焦虑,结果是焦虑的出现次数较多,但即使这样也还有一些不引起焦虑的情境。恐惧障碍还有两个特征:患者回避引起焦虑的情境,以及当将要遭遇这些情境时体验到的预期焦虑。引起焦虑的情境包括环境(如拥挤的地方)、物体(如蜘蛛)和自然现象(如打雷)。患者知道自己的害怕是过分的、不应该或不合理的,但这种认知并不能影响到恐惧症的发生。
成因:
1. 精神分析论
精神分析论认为,恐惧是对抗焦虑的一种防御性反应,而焦虑的根源在于童年期发生的心灵创伤和冲突被压抑进了潜意识层面。由于害怕被这种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所支配,便通过置换的防御机制将其附于外界物体或情景上。这些外界物体或情景同样具有引起冲动、诱发焦虑的作用,然而他们通常是能够远离的,通过附加的回避机制,患者便能避免严重的焦虑。
事实上,虽然此理论可以解释一部分病例,但无法对所有恐惧症做出合理解释,且许多学者也不认同这一观点。
行为论认为,特定恐惧是由相关的学习引起的。少数特定恐惧症似乎是在成人期以这种方式而起病的,即与高度的应激体验有关,例如对马的恐惧可能来自曾遭遇脱缰之马的危险。有些特定恐惧症可能是通过观察而获得的,如儿童可能通过观察母亲或其他亲人对某种物体和情境的恐惧反应而形成特定恐惧症。认知因素包括对恐惧场景的预期焦虑,以及对恐惧刺激物的选择性注意。
3.认知论
认知论认为,恐惧症患者总是高估害怕情境和事物的危险性,过分担心某一消极事物将会发生。这一原理对社交恐惧症能做出很好的解释。
社交恐惧症患者的社交行为在客观上完全可以是恰当的,但他们往往做出不恰当的评价,如“我总是说不好话”等。在社交过程中,患者的自我贬低起了重要作用。不少患者本来就是缺乏自信或倾向于自卑的人;还有一些患者对自己要求过高,希望以超群的口才和举止得到所有人的称赞和喜欢,这就不可避免的反复造成自我挫败,终于见人就紧张害怕。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缺乏社交技巧和不合适的行为是社交恐惧的原因。为更多人接受的观点是把社交技巧和自我评价结合起来,强调认知和行为的相互作用。
三.强迫症
强迫症,又称“强迫-冲动性障碍”,突出症状是一种主观的强迫行为感觉(而这必须被抵抗),如做某些事情、反复考虑一种想法、回忆一种体验或思考一个抽象的主题。不情愿的思维包括词汇或观念的强迫、思维的反复或思绪不断,患者知道这是不恰当或无意义的。患者意识到强迫的冲动或意念与人格相异,但又来自于自身。强迫动作可能为相似的仪式动作用来减轻焦虑,如用洗手来对付被污染。患者努力驱散不受欢迎的思维或冲动,因而可引起严重的内心冲突,伴有严重的焦虑。
成因:
1. 精神分析论
精神分析论认为,强迫症患者之所以会顽固地重复强迫行为,是因为一种防御机制:引起强迫行为的思想有时候极为可怕,如杀人、自杀、性强暴等,一旦付诸行动,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强迫症患者对自己的这类思想感到恐惧、焦虑,而逃避恐惧和焦虑的唯一途径就是反复进行某一行为,以提防自己将可怕的思想付诸行动。这个观点切合于许多有攻击和性幻想的强迫症患者,他们压制自己的攻击和性冲动。有观点认为,为了回避与生殖器和恋母阶段有关的冲动而退化到发育的肛门期,就可能出现强迫症状。这种观点体现在强迫患者常过分关注排泄功能和脏物。
尽管此观点使人们关注此障碍的某些方面而非仅仅是那些明显的症状,然而,作为对强迫障碍的一种解释它仅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内是令人信服的。
2. 行为论
行为论认为,两阶段学习理论能解释该症状发生和持续的机制。强迫观念是焦虑刺激和该观念之间建立了条件联系的结果,这是第一阶段。如果患者能够发现某一行为能缓解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