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学-第十二章-固体制剂-1(第8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OYES-WHITNEY方程
W. Whitney (1868-1958)
药物溶出速度可用Noyes-Whitney方程描述:
dC/dt=KS (CS-C) K=D/Vδ
A. Noyes (1866 – 1936)
式中: K- 溶出速度常数 D-药物的扩散系数
S-溶出界面面积 CS-药物的溶解度
δ-扩散边界层厚
•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咽喉
疼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第三节
颗粒剂
PART
中药颗粒剂示意图
西药颗粒剂示意图
COMPANY
一、概述
1.颗粒剂的定义 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
状制剂。一般按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分为可溶性颗粒剂、 混悬型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
(瓶)内容物的重量,求出内容物的装量与平均装量。 要求:超出装量差异限度≤2袋 不得有1袋超出装量差异限度1倍
一、概述
• 颗粒剂的特点
• 1.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均较少;

2.多种颗粒混合时易发生离析现象,从而导致剂量不准确。可采用粘合
剂制成颗粒。
• •
3.贮存、运输方便。 4.必要时可对颗粒剂进行包衣,使颗粒剂具有防潮性、缓释性或肠溶性 等,但必须保证包衣的均匀性;

5.服用方便,可根据需要制成色、香、味俱全的颗粒剂;
2)倍散:10倍散、 100倍散、 1000倍散。
等量递加法
即将量大的药物研细,以饱和乳钵的
内壁,倒出,加入量小的药物研细后,
加入等量其他细粉混匀,如此倍量递 增混合至全部混匀,再过筛混合即成。
倍散 定义
“倍散”系指在小剂量的毒剧药中添加 一定量的稀释剂制成的稀释散。
倍散的稀释剂
乳糖、淀粉、蔗糖、糊精、葡萄糖; 沉降碳酸钙、沉降磷酸钙、白陶
3)干燥失重:除另有规定外,在105℃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2%。
4)水分:取供试品照水分测定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9.0%。
三、散剂的质量检查
5)装量差异:单剂量、一日剂量包装的散剂,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规定。
6)装量:应符合规定。 7)无菌:用于烧伤或创伤的局部用散剂,按照无菌检查法检查,应符合规 定。 8)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规定。
抗胆碱药,用于胃肠道、胆绞痛,散瞳检查验光,角膜炎, 有机磷农药中毒、感染性休克等综合症的治疗。
四、散剂实例
• 例2:冰硼散
• 处方:冰片50g、硼砂(煅)500g、朱砂60g、玄明粉500g
• 制法:以上四味,朱砂水飞法成极细粉,硼砂粉碎成细粉,将
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及玄明粉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颗粒剂是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饮入,应用 和携带比较方便,溶出和吸收速度较快。
一、概述
• 颗粒剂的定义: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
剂。
• 一般按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和
泡腾性颗粒剂。
• 颗粒剂是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饮入,应用和携带比
较方便,溶出和吸收速度较快。
散剂装量差异限定要求
四、散剂实例
例1
1:100硫酸阿托品散 1.0g 0.5g
[处方] 硫酸阿托品 胭脂红乳糖(1%)
乳糖
加至100g
分析: 处方中各成分的作用? 写出操作步骤。
硫酸阿托品:主药
各成分的作用
胭脂红乳糖:着色剂

糖:稀释剂,制成倍散
先研磨乳糖使乳钵内壁饱和后倾出,将硫酸
操作步骤
阿托品与胭脂红乳糖至乳钵中研合均匀,再 按等量递加法逐渐加入所需量的乳糖,充分 研合,待全部色泽均匀即得。



第十二章 固体制剂-1
生物工程学院
本章主要内容
颗粒剂
01 02
03
散剂
片剂
胶囊剂
04
05 06
滴丸剂
膜剂
第一节
概述
PART
第一节 概述
• 固体制剂是以固体状态存在的剂型
的总称。临床常用的固体剂型包括
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
丸剂、膜剂、丸剂等。
常用固体制剂:
散剂(powders,pulveres)
颗粒剂(granules)
片剂(tablets) 胶囊剂(capsules) 滴丸剂(guttate pills) 膜剂(films)
固体制剂与液体制剂相比,其特点
1 2 3 4 物理、化学稳定性比液体制剂好
生产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
前处理的单元操作经历相同 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 生理膜,被吸收入血
•①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于分散、 起效快; •②外用散剂覆盖面积大,可以同时发挥 保护和收敛作用;
散剂的特点
•③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④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 幼儿服用。
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
古人云:“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 用之。丸者缓也,不能速去之。”因此,选择合理的、 适合自己的药物剂型是保证和提高药物疗效的关键。
药物
粉碎
过筛
混合
造粒
压片
散剂
颗粒剂
片剂
胶囊剂
第二节
散剂
PART
一、概述
散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
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可外用也
可内服。
除另有规定,口服散剂应为细粉;局部用
散剂应为最细粉。
COMPANY
•①按组成药味多少来分类,可分为单散剂
与复散剂;
分类方法
•②按剂量情况来分类,可分为分剂量散 与不分剂量散; •③按用途来分类,可分为溶液散、煮散、 吹散、内服散、外用散等。
二、散剂的制备
散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
→包装储存→散剂
将物料加工成符合粉 碎所要求的粒度和干 燥程度。
请在此输入您的标题
1 物料前处理
4
2
混合
分剂量、包装、贮 存
粉碎 5
3
筛分
混合
1)等量递加混合法:若组分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则不易
混合均匀。此时应采用等量递加法(习称配研法)混合。
倍散的稀释倍数
由药物剂量而定: Ø剂量在0.01~0.1g:配成10倍散; Ø剂量在0.001~0.01g可配成100倍散; Ø剂量在0.001g以下应配成1000倍散。
固体物料
• 物料密度差较大时:各组分密度差较大时,先装密度小的物
料,再装密度大的物料。
• 药物色泽相差较大时:先加色深的再加色浅的药物,习称“
一、固体制剂在胃肠道中的行为特征
口服给 药
崩 解 溶解
生物膜 血 液 循 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同剂型在体内的吸收路径 剂型 片剂 胶囊剂 颗粒剂 崩解或分散 + + 溶解过程 + + + 吸收 + + +
散剂 混悬剂 溶液剂
-
+ + -
+ + +
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 溶液剂 > 混悬剂 > 散剂 > 颗粒剂 > 胶囊剂 > 片 剂 > 丸剂
Ø 整粒
在包装前筛去过粗(一号药筛)或过细(五号药筛)的颗粒的
过程叫整粒。
Ø 包装
应选用质地较厚的塑料薄膜袋或铝塑包装。 常用薄膜包衣。达到稳定、缓控释、肠溶的目的。
Ø 制软材
药物+辅料
充分混合 加入适量的水、醇 或粘合剂
软材 软材 软材
化学药物+ 稀释剂+崩解剂
混合均匀 粘合剂或润湿剂 加入辅料
③ 在一个容器中进行混合、捏合、制粒过程,工序少、操作简单、
快速。
3)流化床制粒法
当物料粉末在容器内自下而上的气流作用一保持悬浮的流 化状态时,液体粘合剂向流化层喷入使粉末聚结成颗粒的 方法。
流化床制粒的特点:
① 在一个台设备内进行混合、制粒、干燥, 甚至包衣等操作,简化工艺,节省时间、 劳动强度低。
套色法”。
2.分剂量
分剂量是将混合均匀的物料,按剂量要求分装的过程。
常用的方法:目测法、重量法、容量法。机械化生产多采 用容量法。
三、散剂的质量检查
1)粒度:局部用散剂按单筛分法依次检查,通过七号筛的细粉重量不低于
95%。
2)外观均匀度: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
亮处观察,应呈现均匀色泽,无花纹、色斑。
V-溶出介质的量
C-药物的浓度
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措施: 1.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粉碎,崩解) 2.增大溶解速度常数(加强搅拌) 3.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晶型,
制成固体分散物等) 粉碎技术、药物的固体分散技术、药物的包合技术等可 以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或溶出表面积。
二、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
200mL热水 搅拌棒
10g供试品 搅拌5min 全部溶化
Ø溶化性
泡腾颗粒
200ml热水,15-25℃ 搅拌棒
1袋单剂量颗粒 搅拌5min 全部分散 或溶解
1. 3袋分别置烧杯中 2. 5min内3袋应完全分散或溶解于水中
⑤装量差异: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其装量差异限度应 符合下表的规定。
方法:取供试品10袋(瓶),除去包装,分别精密称定每袋
喷雾制粒的缺点:
①设备高大、汽化大量液体,因此设备费用高、能耗大、
操作费用高;
②粘性较大料液易粘壁而使用受到限制。
喷雾制粒技术的应用:
抗生素粉针的生产、微囊的制备、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以及中 药提取液的干燥等。
三、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①粒度:除另有规定外,一般取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5包或多剂 量包装颗粒剂1包,称重,置药筛内轻轻筛动3分钟,不能通 过1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过8%。 ②干燥失重:取供试品照药典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 2.0%。 ③水分: 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6%(中药颗粒剂)。
备。 2. 多以流化床为母体进行的多种组合。
干法制粒
1.压片法:利用重型压片机将物料粉末压成直径约2025mm的胚片,然后破碎成一定大小颗粒的方法。 2.滚压法:利用转速相同的两个滚动圆筒之间的缝隙, 将药物粉末滚压成一定大小的颗粒的方法。
其他制粒法
喷雾制粒法
喷雾制粒法是把药物溶液
或混悬液喷雾于干燥室内 ,在热气流的作用下使雾 滴中的水分迅速蒸发以直 接获得球状干燥细颗粒的 方法。
定义
常用的制粒法
制粒方法
1.湿法制粒方法
1)挤压制粒法 2)转动制粒法 3)高速搅拌制粒法 4)流化床制粒法
5)复合型制粒法
2.干法制粒方法
1)挤压制粒法 挤压制粒方法:先将药物粉末与处方中的辅料混匀后加入粘 合剂制成软材,然后将软材用强制挤压的方式通具有一定大 小的筛孔而制粒的方法。
挤压制粒的关键和准则:
1.挤压制粒的关键步骤是制软材(捏合) 2.在制软材过程中选择适宜粘合剂和适宜用量是非常重 要的。 3.软材质量以“轻握成团,轻压即散”为准则。
2)高速搅拌制粒法
先将药物粉末和辅料加入到高速搅拌制粒机的容器内,搅拌混
合后加入粘合剂,高速搅拌制粒的方法。
高速搅拌制粒的特点:
① 颗粒的粒度由外部破坏力与颗粒内部团聚力所平均的结果决定; ② 可制备致密、高强度的适于胶囊剂的颗粒,也可制松软的适合压 片的颗粒;
三、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④溶化性:取供试颗粒剂10g,加热水200ml,搅拌5分钟,
可溶性颗粒应全部溶化或可允许有轻微混浊,但不得有
焦屑等异物。混悬型颗粒剂应能混悬均匀,泡腾性颗粒 剂应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并呈泡腾状。 ⑤装量差异: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其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
下表的规定。
Ø溶化性
可溶性颗粒
中药材
浸出
浓缩
稠膏
测相对密度
粘合剂和润湿剂的用量以能制成适宜软材的最少量为原则,使 制得的软材干湿适宜。
手握成团,轻压即散
小量生产,手工拌和方式 大量生产,则用混合机,设计仪表
测定混合机中颗粒的动量扭矩来控
制软材终点。
制粒 制得的软材以适宜的方式通过适宜的 筛(10~14目),制成均匀的颗粒。 小量生产,用手压或搓过筛网 大量生产,用制粒机,分湿法制粒 和干 法制粒。
喷雾制粒的特点:
① 由液体直接得到粉末关固体颗粒; ② 热风温度高,但雾滴比表面积大,干燥速度非常快(数秒至数十
秒),物料的受热时间极短,干燥物料的温度相对低,适合于热
敏性物料的处理; ③ 粒度范围约在30至数百微米,堆密度约在200~600kg/m3的中空 球状粒子较多,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分散性和流动性。
颗粒剂的分类 可溶性颗粒(通称颗粒) 肠溶颗粒 混悬颗粒
泡腾性颗粒
缓释颗粒
控释颗粒
二、颗粒剂的制备
辅料 干燥 包装 整粒 颗粒剂
物料 质量检查
制软材
(包衣)
制粒
分剂量
颗粒剂的生产工艺流程
操作步骤如下:
①制软材
②制湿颗粒(流化制粒)
③湿颗粒的干燥
④整粒与分级
⑤质量检查与分剂量
Ø 干燥
湿颗粒应及时干燥,避免粘结成块、条。 干燥温度为常压60~90℃,温度逐渐升高。 干燥时应定时翻动,不应堆积太厚。
② 制得的颗粒为多孔性柔软颗粒,密度小、
强度小,且颗粒的粒度均匀、流动性、压
缩成形性好。
4)转动制粒法
将物料粉末置于容器中,转动容器或底盘,喷洒润湿
剂或粘合剂,制得的颗粒。
5)复合型制粒方法
1. 复合型制粒机是搅拌制粒、转动制粒、流化床制粒等
各种制粒技能结合在一起,使混合、捏合、制粒、干
燥、包衣等多元单个操作在一个机器内进行的新型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