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机构的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θ
B1 A C2 90-θ C1
有无穷多解 设曲柄长度为a, 设曲柄长度为a,连杆 长度为b, 长度为 ,则:
AC 1 = b + a AC 2 = b a
a = b = AC AC
1
θ
I
1
AC 2 + AC 2
2
B2 N
P M
2
◆摆动导杆机构
对于摆动导杆机构,由于其导杆的摆角φ 对于摆动导杆机构 由于其导杆的摆角 刚好等于其 由于其导杆的摆角 曲柄长度L 极位夹角θ,因此,只要给定曲柄长度 或给定 极位夹角 ,因此,只要给定曲柄长度 AB (或给定 机架长度L 和行程速比系数K就可以求得机构 就可以求得机构。 机架长度 AD)和行程速比系数 就可以求得机构。
置(轨迹)要求 轨迹)
1. 按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 设计四杆机构 按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 行程速比系数K设计四杆机构 ◆曲柄摇杆机构 设计要求:已知摇杆的长度 、 及行程速比系数K。 设计要求 已知摇杆的长度CD、摆角及行程速比系数 。 已知摇杆的长度 设计过程: 设计过程:
θ 1) 计算极位夹角: = 180° 计算极位夹角:
2) 已知机架上固定铰链的中心 、D位置(即已知 AD) 已知机架上固定铰链的中心A 位置( 位置 即已知L
i. 已知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两个位置 已知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两个位置E1F1 、 E2F2 ,设计四杆机构 两个位置
ii. 已知连杆上在运动过程中的 三个位置E1F1 、 E2F2 、 E3F3 , 设计 已知连杆上在运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 三个位置 四杆机构
E2 F1 F2
转化机构法( 反转法)原理: 转化机构法(或反转法)原理:
其原理与取不同构件为机架的 演化方法(称为“机构倒置” 演化方法(称为“机构倒置” B1 原理)完全相同, 原理)完全相同,即相对运动 不变原理。 不变原理。当给整个机构加一 个共同的运动时, 个共同的运动时,虽然各构件 的绝对运动改变了, 的绝对运动改变了,但是各构 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并不发生变 化,亦即各构件的相对尺寸不 发生改变。 发生改变。 对转化后的机构进行设计 与对原机构设计的结果是 完全一样的, 完全一样的 , 这样就可以 活动铰链位置的求解问 将 活动铰链位置的求解 问 题转化为 固定铰链的求解 问题。 问题。
欲得确定解,则需附加条件: 欲得确定解,则需附加条件: (1)给定机架长度 ; 给定机架长度d; 给定机架长度 (2)给定曲柄长度 ; 给定曲柄长度a; 给定曲柄长度 (3)给定连杆长度 给定连杆长度b 给定连杆长度 (1)给定机架长度 的解: 给定机架长度d的解: 给定机架长度 的解 (2)给定曲柄长度 的解: 给定曲柄长度a的解 给定曲柄长度 的解: 作图步骤: 作图步骤: 证明: 证明:
K 1 K +1
2) 选定机构比例尺,作出极位图: 选定机构比例尺,作出极位图:
3) 联 C1C2 , 过 C2 作 C1M ⊥ C1C2 ; 另过 C1作 ∠ C2C1N=90°-θ ° 射 线 C1N , 交 C1M 于 P点; 点 4) 以 C1P 为直径作圆 I , 为直径作圆I 则该圆上任一点均可 作为A铰链,有无穷 多解。 除弧FG以外 多解。 (除弧FG以外) 以外) 设曲柄长度为a,连杆长度为 , 设曲柄长度为 ,连杆长度为b,则:
机构示例——飞机起落架机构 飞机起落架机构 机构示例
设计时要求机轮在放下和收起 时连杆BC占据图示的两个共线 时连杆 占据图示的两个共线 位置。 位置。
(3)满足预定的轨迹要求 设计时要求在机构运动过程中,连杆上某点能实现预定的轨迹。 设计时要求在机构运动过程中,连杆上某点能实现预定的轨迹。 (又称为轨迹生成机构的设计) 又称为轨迹生成机构的设计 又称为轨迹生成机构的设计
AC 1 = b + a AC 2 = b a
B2 N
C2 90-θ
C1
θ
B1 A
θ
D
I P MF G
a = b =
AC AC
1
1
AC 2 + AC 2
2
2
——错位不连续问题 错位不连续问题 不连通域
C2
∴ A铰链不能选定在FG弧段 铰链不能选定在FG弧段
C1
C2
D
θ
B2 F B1′ A B1 G B2′ I
A B
θ
φ=θ
已知:机架长度 , ,设计此机构。 已知:机架长度d,K,设计此机构。 分析: 分析: 由于θ 导杆摆角φ相等, 由于θ与导杆摆角φ相等,设计此机构 时,仅需要确定曲柄 a。 。 i. 计算θ= ° 计算 =180°(K-1)/(K+1); ; B φ=θ D d D m A n
ii. 任选 作∠mDn=φ=θ 任选D作 = = iii. 取A点,使得 点 使得AD=d, 则: a = d sin(φ/2)
反转法或转化机构法的具体作图方法——为了不改变反转前 为了不改变反转前 反转法或转化机构法的具体作图方法 后机构的相对运动, 后机构的相对运动,作图时 将原机构每一位置的各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视为刚性体; 将原机构每一位置的各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视为刚性体; 用作全等四边形或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用作全等四边形或全等三角形的方法,求出转化后机构的 各构件的相对位置。 各构件的相对位置。 这一方法又称为“刚化 反转法” 这一方法又称为“刚化——反转法”。 反转法 反转作图法只限于求解两位置或三位置的设计问题 反转作图法只限于求解两位置或三位置的设计问题 两位置
c12 b12
B1 C1
c23
C3
b23
B3
A
D
LAB = l AB1
唯一解
LCD = l C1 D LAD = l AD
2) 已知机架上固定铰链的中心 、D位置(即已知 AD) 已知机架上固定铰链的中心A 位置( 位置 即已知L
i. 已知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两个位置 已知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两个位置E1F1 、 E2F2 ,设计四杆机构 两个位置
已知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两个位置 已知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两个位置E1F1 、 E2F2 ,设计四杆机构 两个位置 转化机构法( 反转法) ——转化机构法(或反转法)的应用 转化机构法 C1
F1 F2
B1
E1
α12
有无穷多解
LAB = l AB1
E2
12
LCD = l C1 D LBC = l B1C1
本讲重点: 本讲重点: ★四杆机构设计的图解法 本讲难点: 本讲难点: 图解法中反转原理 反转原理的应用 图解法中反转原理的应用
§8-4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一、平面连杆设计的基本问题
1.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的基本任务 1) 根据给定的设计要求选定机构型式; 根据给定的设计要求选定机构型式; 2) 确定各构件尺寸 , 并要满足结构条件 、 动力条件 确定各构件尺寸,并要满足结构条件、 和运动连续条件等。 和运动连续条件等。 2. 平面连杆机构设计的三大类基本命题 1) 满足预定运动的规律要求 2) 满足预定的连杆位置要求 3) 满足预定的轨迹要求
(1)满足预定运动的规律要求 要求两连架杆的转角能够满足预定的对应位置关系; 要求两连架杆的转角能够满足预定的对应位置关系; 要求在原动件运动规律一定的条件下, 要求在原动件运动规律一定的条件下,从动件能够准 确地或近似地满足预定的运动规律要求。 确地或近似地满足预定的运动规律要求。
满足两连架杆转角的预定对应位置关系要求的机构示例——车门开闭机构 车门开闭机构 满足两连架杆转角的预定对应位置关系要求的机构示例
B1
c12 b12
C1 C2
铰链A b) 联C1C2 ,作垂直平分线 12 作垂直平分线c 铰链D
B2
LAB = l AB1
A
LCD = l C1 D LAD = l AD
D
有无穷多解
ii. 已知连杆上在运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B1C1、B2C2 、B3C3, 已知连杆上在运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 三个位置 设计四杆机构。 设计四杆机构。
A
A
D
D
ii. 已知连杆上在运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E1F1、E2F2、E3F3 , 已知连杆上在运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 三个位置 设计四杆机构
F1 F2
E1 E2
A’3 A’2 D ’3
C1
F3
B1 A
E3
D’
2
D
LAB = l AB1 LCD = l C1 D LBC = l B1C1
唯一解
第八章 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8-1 §8-2 §8-3 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 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曲柄存在条件 ▲急回特性及行程速比系数 四杆机构传动角、 ▲四杆机构传动角、压力角及死点 ▲铰链四杆机构的运动连续性 前 述 内 容 复 习
§8-4 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用图解法设计四杆机构★ 用图解法设计四杆机构★ 用解析法设计四杆机构 用实验法设计四杆机构
C1
C2
α12
B2
12
A
C1
D
C2 连
杆 为 相 对 机 架 的 情 D况

B1 B2
α12 12
A
A
D
以连杆上任一线为相对机架的情况 F2 C1 B1 B2 E2 C2
A A
A
D D
D
所得结果与以连杆为相对机架时相同, 所得结果与以连杆为相对机架时相同 , 故 设计时可以连杆上任 意线为相对机架进行,结果相同。 意线为相对机架进行,结果相同。
2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a C2
90-θ
C1 III
θ
A
AC 1 + AC 2 = 2b
D E
θ
Q AC2Ob AEOb ∴ AE = AC2
P Ob
I
◆曲柄滑块机构 已知条件:滑块行程 、偏距e和行程速比系数 和行程速比系数K 已知条件:滑块行程H、偏距 和行程速比系数 设计过程: 设计过程:
θ = 180°
K 1 K +1
设计时要求两连架杆的转角应大小相 等,方向相反,以实现车门的起闭
满足预定运动的规律要求机构示 例——对数计算机构 对数计算机构
近似再现函数 y = log x 的 平 面 四 杆 机 构
(2)满足预定的连杆位置要求 设计时要求连杆能依次点据一系列的 预定位置。 又称为导引机构的设计 预定位置。(又称为导引机构的设计 )
已知连杆上两活动铰链的中心B 位置( 1) 已知连杆上两活动铰链的中心 、C位置(即已知 BC) 位置 即已知L i. 已知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两个位置 已知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两个位置B1C1、B2C2 ,设计四杆机构 两个位置
位置已知,固定铰链A 设计分析: 铰链B 设计分析: 铰链 B 和 C位置已知 ,固定铰链 A和 D 未 铰链B 轨迹为圆弧, 知 。 铰链 B和 C 轨迹为圆弧 , 其圆心分别 为点A 分别在B 为点 A 和 D 。 A 和 D 分别在 1B 2 和 C1C 2 的垂直平分线上。 的垂直平分线上。 设计步骤: 设计步骤: a) 联B1B2,作垂直平分线 12 作垂直平分线b
设计方法——采用转化机构法(或反转法) 采用转化机构法( 反转法) 设计方法 采用转化机构法 转化机构法或 反转法— 转化机构法 或 反转法 —根据机构的倒置理论 , 根据机构的倒置理论, 根据机构的倒置理论 通过取不同构件为机架, 通过取不同构件为机架 ,E1 将 活动铰链位置的求解 转化为固定铰链的求解 转化为 固定铰链的求解 设计四杆机构的方法。 设计四杆机构的方法。 A D
D A E
θ
II Oa C2
2a 90-θ
C1
AC 1 = b + a AC 2 = b a
AC 1 AC 2 = 2a
P
θ
I Ob
Q AC2Oa AEOa ∴ AE = AC2
(3)给定连杆长度 的解: 给定连杆长度b的解 给定连杆长度 的解: 作图步骤: 作图步骤: 证明: 证明:
AC 1 = b + a AC 2 = b a
2. 按连杆预定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连杆预定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1) 已知连杆上两活动铰链的中心B、C位置(即已知LBC) 已知连杆上两活动铰链的中心 位置(即已知 位置
i. 已知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两个位置 已知连杆在运动过程中的两个位置B1C1、B2C2 ,设计四杆机构 两个位置
ii. 已知连杆上在运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B1C1、B2C2 、B3C3,设计 已知连杆上在运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 三个位置 四杆机构。 四杆机构。
机构示例——鹤式起重机 鹤式起重机 机构示例 机构示例——搅拌机机构 搅拌机机构 机构示例
3. 设计方法: 1)解析法 设计方法:
2)图解法
3)实验法
二、用图解法设计四杆机构
1. 按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 设计四杆机构 按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K设计四杆机构 设计四杆机构——实现给定运动要求 2. 按连杆预定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按连杆预定位置设计四杆机构——实现给定连杆位置(轨迹)要求 实现给定连杆位置(轨迹) 3. 按两连架杆预定的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按两连架杆预定的对应位置设计四杆机构——实现给定连架杆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