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考察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三考察报告
风和日丽、万物复苏的阳春三月,我们美术系08级的全体同学终于踏上了{洛阳——西安——敦煌——洛阳}这条美丽而神奇路线的列车。
这是学校组织我们大三的学生外出,是针对中国古都洛阳、西安、和敦煌壁画等进行实地考察,以加深我们对中国古代建筑、民间艺术作品、民风民俗和历史文化的进一步了解,丰富我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思想教育内容。进行实地体验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扩大学生的艺术视野,为我们即将到来的毕业论文和毕业创作提供广阔的素材的一次体验。
本次考察主要是去洛阳龙门石窟、洛阳博物馆、白马寺、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博物馆、秦始皇兵马俑、鸣沙山月牙泉和莫高窟。这些可谓中国几千年文化凝聚的地方啊,每走过一个地方,心里的感觉都无法用言语来言喻当时的感觉。看西方的世界,是越看越辉煌,而看了我们中国的技术,是越看越惭愧啊!看了那些缺少头的佛像、已经被瓜分到世界各地的经书而空荡荡的藏经洞、那些被毁坏的经典壁画,谁的心里不是在滴血呢?整个过程,我的心,都无法平复这些历史曾经给予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辉煌和创伤······而给我留下难以磨灭印象的,就数地处甘肃省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崖壁上的莫高窟。
那是4月3号的清晨,我们水彩班和油画班的所有同学起了个
大早,坐上前往莫高窟的大巴。大巴上,导游不停地给我们介绍外面的地形和相关的情况,当她说到“在莫高窟里面不能拍照,要拍照的话,每个平方米两百万,如果你们已经带足够的钱,那就尽情地拍吧。”的时候,我们不禁大声“哇——”。
我想,这绝对不是一个绝非一般的境地啊······想想,像当初在让人一看就震撼的兵马俑博物馆的时候,都没有这么严格的规定呢。满满地期待,而中国几千年的辉煌历史给我的永远都是那么地震撼······
这是,下车后远眺的部分莫高窟。它屹然地玉立在美丽的宕泉西水沟对面,默默告诉我们中国闻名世界的各代绝世壁画就在鸣沙山东麓崖壁的心里面,静悄悄地等待着懂它的人,走进心里,理解他几千年来所要表达的风风雨雨。
踏着古人的足迹,我们屹然带着一颗懂你的心,一步步走向你的内心深处,只为告诉你,我们都明白。
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飞天画4000余身,唐宋木结构建筑5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在20世纪初因为藏有从4—10世纪的写经、文书和文物五、六万件的藏经洞(莫高窟第17窟)的发现,而引起国内外学者极大的注意,敦煌学因之成为显学。
在陈老师和贺老师的陪同下,我们卸下所有的相机,通过检票处,跟随在导游的后面,用心去领略这个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的艺术宝殿。
走进我们看的第一窟,因为不影响壁画的保护,所以,我们只能顺着导游的手电筒光线和介绍,慢慢地去欣赏和了解其中的含义。
这个洞窟是初唐时期开凿的,讲的是佛教史迹画。龛内的塑像经过清代重新彩绘,已失唐代原貌。洞窟主室南北两壁绘制了的佛教
史迹故事。北壁《张骞出使西域》,以历史人物传记作画。讲述的是汉武帝派张骞赴西域问金人名号的故事。画面中汉武帝骑在马上,群臣持伞盖相随与张骞告别,张骞一行人马穿山越岭,长途跋涉已近大夏国,远处城垣在望,城内寺塔林立,城外已有比丘出城迎接。全图以山峦分隔故事情节。此图最大特点在于在敦煌壁画中首次采用了透视原理中的近大远小的方法。张骞出使西域,本意在于联合大月氏而非求金人,但丝绸之路就此开通。这幅画是研究丝绸之路历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极为珍贵的形象资料。
南壁中央留有一片空白,导游告诉我们,这是1924年初,美国人兰登-华尔纳来到莫高窟用化学胶布粘走壁画敷于壁画表层,剥离后留下的痕迹。现在洞窟中央立有一幅画作,就是今天人们根据华尔纳窃走的壁画内容的临摹范本。我的心,荡起一股无法平复的怒气,不知是该气氛外国人的残忍还是中国人的不珍惜。
我们就带着这样的心情,走出第一个洞窟,继续去探究下一个未知的前程。
在一声一声的惊叹在欣赏中,终于看见传说中的飞天了,心里万分紧张。据常书鸿先生在《敦煌飞天》大型艺术画册序言中说,“总计4500余身”。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中,保存飞天最多的石窟。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道教中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仙”,如“领先仙”、“天仙”、“赤脚大仙”等,把能在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仙。导游告诉我们,在这些佛教西天的极乐世界上,飞天的地位是最低最卑微的,所以关于他们的壁画一般
都只能在上方下方的的角落看到。相传飞天刚传入我们中国的飞天是一对夫妻,可是由于我们中国的传统的美感,逐渐地,在人们眼中,飞天都都变成了女神仙的化身了。
虽然飞天的地位是最低最卑微的,它却很努力地用她们最柔美的舞姿形态留住了我们的目光,并且成为了敦煌莫高窟最有力的名片和艺术象征。我深深地被导游的话震撼了,做人就要像飞天一样,在平凡,也要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最不平凡的成绩。
当我们走进第17窟的时候,导游指着右避上的一个小洞让我们看,告诉我们这就是传说中鼎鼎大名——藏经洞的时候,我还在傻傻地问“是我们中学课本上讲到的,里面曾经堆置的50000卷震惊中外学术界的经卷的藏经洞吗?”导游很肯定地告诉我们,是的。这里本来是晚唐河西释门都僧统洪辩,亦称吴僧统、吴和尚,唐沙州僧人,俗姓吴,父吴绪芝,母南阳张氏的“禅室”。11世纪初叶,由于战乱等原因,将大量佛经、佛画、法器以及其它宗教、社会文书等五万多件秘藏于此,砌墙封门,表层饰以壁画,随着时间的流失,封门之事渐渐被人遗忘……熟谙蕃语,传译佛书,精研唯识的洪辩所居禅室,面积为一丈见方,故有“方丈”之说附会。窟中功德文中有洪辩题名、真容并立《告身碑》。
1900年7月2日(清朝光绪二十六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日),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敦煌莫高窟,一位名叫王圆箓的道士在清理沙石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藏有几万件古经书、经画和宝物的石洞——藏经洞。
伴随着藏经洞宝物的不断流失和广为流传,当时许多国家的文化
窃贼们也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藏经洞。20世纪初期,这些所谓“探险家”、“考古学家”、“游历者”、“考察者”接踵而至,在被各洞窟中的画像和宝物惊得目瞪口呆之后,便伸出了罪恶之手,进行疯狂的掠夺和摧残……
1907年3月,英国人斯坦因(原籍匈亚利)带着翻译蒋孝琬来到莫高窟,经过3个月的精密策划,用金钱贿通了王圆箓,从藏经洞盗走自六朝至宋代经卷、写本共24箱,1万余卷,另有佛像绣品及绢画500多幅,盗走后偷运到伦敦博物馆。
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来到敦煌,贿通王圆箓,从藏经洞盗走珍贵文献6000余卷,并摄拍照片数百幅,偷运回法国。为了掩盖自己的盗行,伯希和捡取少量经卷,于1909年在北京将其公之于世,顿使中外震惊。中国北京学部当即于宣统二年(1910年)命令甘肃当局将剩余残卷尽数运至北京。此消息传到敦煌,当地官绅方知经卷之珍贵,惊喜之余,到藏经洞争相捡取,共拿走2000余卷。王圆箓又趁机暗藏了一部分。到起运北京时,残破经卷仅剩下8000余卷。
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桔瑞超偷偷来到莫高窟,长达4个月,吉川骗买写经100余卷,桔瑞超骗买经卷369卷。
1914年,英国人斯坦因第二次来到敦煌,再次从王圆箓手中买去经卷600卷。同年,俄国人奥登堡也来到敦煌,盗走了一部分古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