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和完善民 族区域自治制 度的基本原则
全面贯彻落实 民族区域自治 法
一、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一、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确实保障民族 自治地方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第二、在国家的帮助和支持下,民族自 治地方必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努力发展本地方的经济文化事业。
二、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立及主要特点
类型
在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内, 以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联合 一个民族在多处有聚居区的, 以两个少数民族聚居区联合 以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 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聚居区 建立的自治地方。 建立多个自治地方。 建立的自治地方。 建立的自治地方。 建立的自治地方。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立及主要特点
着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完成了从
理论到实践的过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影视资料)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
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
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
族自治地方。”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将民族区域自治确定
新疆、广西、宁夏自治区的成立(影视资料)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政 府 印 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影视资料)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 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现状
截止2003年底,我国共 建立了155个自治地方
自治区5 个
自治州 30个
自治县 120个
现状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 产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 策
民族区域自治的理论思考 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曾主张建立联邦制解 决中国的民族问题。 1938年10月党的 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所做 《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阐述了以民族平等、 自治和建立统一国家为原则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 思想。 1946年颁布的《宪法原则》对民族区域自治作 了明确的规定。
1947年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标志
二、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
三、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 人才资源开发
意义
第三、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西部 第二、是增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 第一、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 大开发战略,加速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 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 自治制度的必然要求。 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三、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和 人才资源开发
1984年5月31日制定的
时间
2001年2月28日修改的
民族区域 自治法 依据和 指导思想
四项基本原则为 指导思想 宪法为依据
二、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
自治法修改的原因:
1、中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2、宪法修改了三次。
3、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了32件提案要求修改 自治法。 4、少数民族迫切要求加快发展经济文化事 业,自治法要作相应的修改。
4、建立民族自治地方既要考虑到民族与地域的 因素同时要考虑到政治与经济的因素。
内蒙古自治区的建制(影视资料)
三、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自治机关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 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三、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自治权 自治权指的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
2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民族自治地方各族人民发挥 自身优势自力更新,艰苦奋斗,在经济、文化、社 会发展中取得了重大成就。
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年来,在国家的支持帮助 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了很大进步。
民族区域自治的成就(影视资料)
坚持和完善民 族区域自治制 度
加强少数民族 干部队伍建设 和人才资源开 发
为国家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
历 程
自治区的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 西藏自治区
成立时间 1947.5.1 1955.10.1 1958.3.15 1958.10.25 1965.9.1
政府驻地
呼和浩特市
乌鲁木齐市 南宁市 银川市 拉萨市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 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自治地方的名称
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三条规 定:“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 外,按照地方名称、民族名称,行政地 位的顺序组成。” 如、新疆 维吾尔 自治区 地名 民族名称 行政地位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立及主要特点
民族自治地方建立的原则和要求:
1、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 治法》为依据。 2、以一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 3、自治地方的建立、名称要和当地其他民族的 代表协商,按法律程序申报。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1 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
2 有利于保障各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权利。 3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治权利和主人 翁地位。 4 有利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5 有利于增进民族团结,加强边防建设,巩固国家 安全维护祖国统一。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就
成就 1 国家从各方面帮助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
大会和人民政府根据《宪法》和《自治法》
的规定自主地管理本地区和本民族内部事
务的权利。它是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
三、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和自治权
自治权的基本内容
第一、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机关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 自治机关根据建设需要,采取各种措 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时依照本民族自 自治机关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 自治机关有管理地方财政的自治权, 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 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 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地 施从当地的民族中大量培养各级干部 自治机关自主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民 自治机关自主地决定本地方的科学技 自治机关要制定实行计划生育办法, 法律规定,决定本地方的教育规划, 治地方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 治地方的实际情况的,可报经上级国 并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享受上 及各级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专业人 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事业;制 族特点的文化事业,继承和发展优秀 自主发展民族教育,培养各少数民族 术发展规划,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等。 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 加强人口管理,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 才和技术工人。 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 级财政的照顾。 专业人才。 定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计划。 的民族传统文化。 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 经 验
第一、根据党和国家实际 第二、结合少数民族工作的
工作需要确定培养方针。 实际贯彻执行党的干部政策。
名词解释:
民族区域自治、自治权、自治机关
思考题: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
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2、简述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3、简述民族自治地方建立的原则和要求。 4、新修改的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为什么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实行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 的依据和优 越性
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的依 据
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的优 越性
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制度的成 就
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
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就是一个统 中国各族人民在近代反对帝国 长期以来中国的民族分布呈现 中国幅员辽阔,各民族经济、 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 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 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斗争中, 文化发展不平衡。 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和 居住的特点。 形成了休戚与共的亲密关系。 历史传统。
第六章 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中国 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
越性。 ※掌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 ※全面认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重要意义。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 和优越性 第三节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有44个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实行民族区
域自治地区的总人口约1.6亿;其中少数民族
人口约有7500万,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
75%,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面积约为600多
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64%。
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建立及主要特点
自治区----省
行政级别
自治州(盟)---行署级
自治县(旗)----县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的基本内 容
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是中国共 产党解决中国 民族问题的基 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 地方的建立及 主要特点
民族区域自治 地方自治机关 级自治权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 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概念
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的 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 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 关,行使自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