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型创新技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激励型的创新技法
6.1 创新技法概述 6.2 联想类技法 (联想思维) 6.3 逆向类技法 (逆向思维) 6.4 集智类技法 (群体发散思维)
6.1 创新技法概述
6.1.1 6.1.2 6.1.3 6.1.4 6.1.5 6.1.6
方法的重要性 创新技法的定义 创新技法的特点 创新技法的作用 创新技法的原则 创新技法的类型
一般说来,原理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技 巧是解决问题的保证。 4)探索性:应用创新技法时必须因人、因地和因时制宜,必须用 探索的观点来运用创新技法,来了解创新规律并指导创新活动。
问题“三求” 提出问题,追求完美;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分析问题,探求关联;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 解决问题;强求转换。解决问题是创新思维的目的。
的方法。
例6-17 怎样为吸油烟机保洁?清洁剂体现 “洗”字 ;为吸油
烟机“穿衣”的流体产品,涂在吸油烟机表面上,10分钟后
便形成一层透明的防护模
6.3.2 缺点逆用法 原理
(1)缺点逆用法:是指利用事物的缺点进行创新的方法。 (2)原理: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重性,即利弊并存。利弊关系
的这种统一属性是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事情没有好坏,只在于如何看待”。 中国西汉时期的刘安名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例 1)造纸少放了一种原料,成了废品,写字湮成一片,
法国的生理学家贝尔纳曾说过“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 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笨拙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 最高的、无限的力量”。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6.1.2 创新技法的定义
创新技法:促使完成创新活动的实施技巧 和具体方法。
6
6 创新技法
创新是树,思维是花,那么技法就是 如何使这棵树上的花开得多、开得美、 开得长、开得人人满意的方式方法! (种子、土壤、灌溉、施肥、耕耘、剪枝、 开花、花色、花样、花香、花期、氛围、 价值、作用……)
技法就是“撑杆跳”的杆子
创新技法来自实践
地上本无路 走多了变成路
创新本无法 用多了变成法
有积极意义的智力振荡和情感波动。隐喻包括比喻、象征和神
话三个方面。隐喻本质上是非逻辑的,它要求思维容忍不相关
的事物。这种容忍是创造的前提。
6.2.3 综摄法 原理
综摄法遵循两条基本原理:(2项思考原则)
(1)异质同化的原理。变陌生为熟悉。创新是迄今为止所
没有的,人们不熟悉这不同质的新东西,因而在创新时要把 它当作熟悉的事物来对待,借用现有的相似的原理与方法来 进行分析研究,启发出新的设想。 例6-13 谷物脱粒机是运用了“旋转雨伞使雨滴与伞缘分离” 的简单原理,发明了一个带有尖刺的圆柱状滚筒,利用滚筒 高速旋转时尖刺的撞击作用,使谷粒从谷穗上分离。 例6-14 迄今为止人类并没有发现外星人,他究竟是何模样? 古代人们曾将外星人描绘成身高丈二、腰阔八尺、长有三头 六臀的巨人;近代人们曾将外旱人想象为体态轻盈、形状多 变、长有无数触手的水母;现代美国电影巨片《外星人E·T》 则将其装扮成一个具有硕大光秃的脑袋、皱摺干瘪的皮肤、 晶亮突出的眼睛的人型生物。
6.2 联想类技法
6.2.1 类比法 6.2.2 移植法 6.2.3 综摄法
6.2.1 类比法 原理
(1)类比法:通过对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对比而进行创新的技法。
它把陌生的对象与熟悉的对象、把未知的东西与已知的东西进行 比较,找出两个事物的类似之处,从中获得启发而解决问题。
(2)类比法的原理:是类比推理。它是根据对某一对象的成分、结 构、功能、性质等方面特性的认识,推导出问题的可能性的设想。 对事物间相同点的联想是类比的基础,推断是类比的表现。发现 不了相同点就不会产生类比,不推断就不叫类比。
西作媒介,将互不关联的、不相同的知识要素结合起来,来打
开“未知世界的门户”,激发人们的创造热情,使潜在的创造
力发挥出来,产生出众多的创造性设想。
综摄法的出发点在于创造出一种使人们摆脱司空见惯的思
维束缚的气氛,从而使问题获得满意的解决。也可把综摄法理
解为一种社会科学的研究分析方法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隐喻是一种隐含在内的比较。这种比较通常可以同时引发
7.4.5 德尔菲法
(1)产生: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又名专家意见法,或称为函 询式智力激励法。是在20世纪40年代由O.赫尔姆和N.达尔克首创,经过 T.J.戈尔登和兰德公司进一步发展而成的。德尔菲这一名称起源于古希 腊有关太阳神阿波罗的神话。传说中阿波罗具有预见未来的能力。因此, 这种预测方法被命名为德尔菲法。1946年,兰德公司首次用这种方法用来 进行预测,后来该方法被迅速广泛采用。
卡片式(NBS,CBS),德尔菲法 (4轮征求意见表) 2. 偏于理智的技法 追求完美,渐入佳境 (1)列举类技法:希望点列举法,缺点列举法,特性列举法,信息列举法 (2)设问类技法:6问法(5W1H),奥斯本检核表法,和田12法 (3)组合类技法:主体附加法,焦点法,信息交合法 (4)整理类技法:卡片式(KJ,NM,ZK,OCU), (5)程序类技法:解决发明问题理论(TRIZ):解决技术矛盾矩阵,物场分析法等
指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它往往体现该创新成果的本质所在。
(2)逆:可以是原理、方向、位置、过程、功能、原因、结果、
结构等诸方的逆转。
(3)原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对立的两个方面,从此方面
能解决问题,从彼方面也能解决问题,有时从此方面解决不
了的问题,从彼方面却能出其不意地解决地非常好。
(4)实质:是要从根本上抓住问题的关键,去寻求新的解决问题
(2)定义: 德尔菲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 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 系,以反复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 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3)方法说明:组织者针对有关问题,先编写一个意见征询表,要求 专家们用书面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将收集的意见进行统计,整 理成文,加上意见征询表再一次寄给同一批专家,征求第二次书面意见。 经过几次意见反馈,逐渐集中和明确,可以得到较好的预测或决策方案。
预制凹痕,装开启拉环。
6.3 逆向类技法
6.3.1 逆向反转法 6.3.2 缺点逆用法 6.3.2 问题逆转法
化腐朽为神奇,化危机为契机
6.3.1 逆向反转法 原理
逆向反转法——180°
= 还原分析法
(1)逆向反转法:是指先暂时放下当前问题,回到问题的起点,
分析问题的本质,从而另辟新径的创新方法。这里的原点是
例6-1 神七航天员从水槽类比训练到太空行走成功
6.2.2 移植法 原理
(1)移植法:是指把某一事物的原理、结构、方法、材料等 转用到当前研究对象中,从而产生新成果的方法。
“他山之石,可以供玉”;“拿来主义”;“为我所 用”。
(2)移植法的原理:是各种理论和技术互相之间的转移。一 般是把已成熟的成果转移到新的领域,用来解决新问题, 因此,它是现有成果在新情境下的延续、拓展和再创造。
6.4.1 智力激励法 原则
(2)实施原则 ①延迟评判。不准批评,使与会者思想放松,气氛活跃,
这是智力激励法的关键。 ②自由畅想。思想愈开阔愈好,突出求异创新,是智力激
励法宗旨。 ③以量求质。新思想产生愈多愈好,是获得高质量创造性
设想的条件。 ④综合改善。鼓励改进和综合,强调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和相互完善,这是智力激励法能否成功的标准。 ⑤限时限人。限定30~60分钟,10人左右。
6.4.1 奥斯本智力激励法 定义
——又叫“头脑风暴法”
按其英文字头(Brain storming)又称为BS 法。 头脑风暴法是美国创造学之父奥斯本 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
(1)方法定义: 在韦氏国际大字典中被定义为:一组
人员通过开会方式对某一特定问题出谋献策, 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它又称俗为话:说,脑“三轰个法臭皮,匠畅,顶谈个会诸葛法亮”,群论法
6.1.4 创新技法的作用
作用: 1)创新技法可以启发人的创新思维。 2)应用创新技法可以直接产生创新成果。 3)能够提高人们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实现率。
公式:创新成果=创新欲望十创新思维十创新技法 它清楚地说明了创新技法在发明创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如果把创新活动比喻成过河的话, 那么技法就是过河的“桥”或“船”。
7.4.5 德尔菲法
(4)德尔菲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为4步: 1)制订征询表:由于征询表的制订直接关系到征询结果的优劣,所以,首先
应在征询表上向各位专家简单介绍德尔菲设想法的基本原理、操作程序、 规则等,然后提出问题。另外,问题的表述应该有针对性,多个问题时, 应按照由浅入深的顺序排列。表格应尽可能简明,问题的数量一般不超过 26个为宜。 2)选择专家:尽量选择那些精通本门学科、有一定声望和有代表性的专家, 适当选择一些边缘学科、社会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专家。专家人数为10~ 15人。为保证活动的正常进行和人员的稳定,事先应向候选专家征求意见, 询问是否可以坚持参加此项活动,以避免出现拒绝填表或中途退出的情况 出现。 3)征询调查:运用德尔菲设想法一般要经过四轮征询调查。第一轮征询调查 可以任意回答,经过领导小组进行综合整理后,用准确的术语制订一个 “征求意见一览表”再依次进行第二、第三、第四轮征询调查,请专家在 “征求意见一览表”中,对列出的意见进行评价,并提出其评价的理由。 4)确定结论:在经过四轮的征询后,通常专家的意见会呈现收敛的趋势并最 终形成较一致的看法。领导小组可以据此得出结论。
利用这一点做成吸墨纸。 2)纺纱品的疵点利用 3)海尔砸冰箱
6.4 集智类技法
6.4.1 奥斯本智力激励法 = 头脑风暴法(BS) 6.4.2 三菱式智力激励法 = MBS 纸 6.4.3 默写式智力激励法 = 653←635→卡片式 6.4.4 卡片式智力激励法 NBS,CBS 6.4.5 德尔菲法
6.1.1 方法的重要性
我国古代道家学 派创始人老子有句名 言:“授之以鱼,不 如授之以渔。” 意思 是说,给人以鱼吃, 只能使人享用一时; 不如教人以捕鱼的方 法,则能使人终生有 鱼享用。
6.1.1 方法的重要性
俄罗斯生理学家伊凡·巴甫洛夫说:“方法是最主要和最基 本的东西。”
法国的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儿说:“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 方法的知识。”
6.2.3 综摄法 原理
综摄法遵循两条基本原理:
(2)同质异化的原理。变熟悉为陌生。对现有的发明, 运用新的知识(包括理论知识、经验和各种创造发明 方法)或从新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和处理,通过移植、 类比、综合等途径引申出新的创造性设想。
例6-15 将热水瓶改成茶杯大小,就成了保温杯。 例6-16 由沿豆角荚中间凹痕掰开,想到在罐头上
它是人们根据创新思维的发展规律和大量成 功的创新实例总结出来的。
有规律可循 有步骤可依 有技巧可用 有方法可行
6.1.3 创新技法的特点
1)可操作性:创新技法必须具有—定的实施程序和操作规程。 2)可思维性:创新技法必须能有效地引发创新思维,应能通过技
法的操作步骤逐步将创新者的思维引向探入,促进问题的求解。 3)技巧性:创新技法在应用时都离不开经验与技巧等因素的参与。
例6-6 花瓣耳塞的形成。萧尔为了解决“飞机上的耳机让 人戴后感觉十分不舒服”的问题,将玫瑰花外围的花瓣, 遇到外力可以缩进去的构造原理,应用到耳机耳塞改造上, 从而发明了适用于不同耳形的耳塞。
6.2.3 综摄法 原理
综摄法是通过类比、隐喻等方法调动人的潜意识功能达到 创新的技法。又称为提喻法。
它是一种开发人的潜在创造力的技法。由美国创造学家威 廉·戈登在长期研究和实验基础上提出。一般说来,它是针对某 一目标而言,且允许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批评。它通过已知的东
6.1.5 创新技法的原则
1)自由畅想 3)集思广益 5)同中求异 7)需要导向 9)综合创造
2)信息刺激 4)量中求质 6)异中求同 8)尊重科学 10)实践第一
6.1.6 创新技法的类型
据统计,创新技法目前有300多种。可分为以下两大类: 1. 偏于激励的技法 追求卓异,曲径通幽 (1)联想类技法:类比法、移植法、综摄法 (2)逆向类技法:逆向反转法,缺点逆用法,问题逆转法 (3)集智类技法:头脑风暴法(BS),三菱式(MBS),默写式(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