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课题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缘由及研究现状述评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环境,使中小学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爱,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广东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工作座谈会》上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指出:新形势下我省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整体思路是:围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8号文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个中心任务,重点抓好德育主渠道、德育教化和德育督导评估三方面工作,突出抓好德育环境的全面教化。德育教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其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创新发展德育,提出了生活德育、生态德育、文化德育、协同德育等不同的模式,可以允许有各种不同的提法和大胆创新的探索,但是,一定要立足于学校德育环境的全面教化,立足于社会环境的教化力量整合。
《课标》强调:“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个性的学生。教育应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从教育的角度看,班级是学生彰显个性,实现发展的重要基地,是培养学生成长的一方沃土。什么样的班级就塑造什么样的学生,他们参与班级建设的过程经历,体验感悟,将在生命发展的历程中留下鲜明的痕迹。新课程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培养出赋有创造性的特色学生,必须构建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让学生无条件,无时不刻地进行班级文化熏陶。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地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早以成为一项迫切的重点工程,不容忽视。
建设个性化班级文化,首先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对课程文化的一种颠覆和重新建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事实上都是课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个性化班级文化就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因此,在新课改情境下,进行”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其次是学校发展的需要。一所学校的发展归根结底是这所学校全面的发展,它既包括群体的发展,也包括个体的发展。单个班级的发展势必促成全校的发展;单个学生个体的成长,也最终促成学校的长期发展。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这是由素质教育全体性的特点决定的,即要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在基本素质方面达到合格的标准。良好的班级文化能促成良好的班风建设,能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积极、健康、向上的风气中接受持久而稳定的熏陶,最终共同成长。再者是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能促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能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修养,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创新能力。未来社会要求培养新型人才,其不仅重视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重视人才的潜能个性的发展,而这些素质单靠一般的“灌输”是难以奏效的。多姿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包含了丰富的知识内容,充满了生动新鲜的创造力量,可以引发学生无限的创造力,学生在班级文化活动中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增加信息量,同时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学生从小接触到的班级文化几乎是千篇一律,千“班”
一面,给学生严重造成的审美疲劳,无法收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因此培育个性化的班级精神,构建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形成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既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需求,也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创建具有特色的学校班级文化的常规管理和建设,是我们课题组需要研究内容,把班级还给学生,让学校的班级充满生命力,使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美好家园。
二.课题的阐析
(一)课题的内涵
班级文化建设包括个性化班级物质文化建设、个性化班级制度文化建设和个性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个性化班级物质文化建设
(1)搞好个性化班级布置。倡导“我的地盘我做主”,用我的双手打扮我的班级,做到人无我有,我有我新,人新我奇,秀出班级才艺,秀出班级特色。
(2)搞好个性化班级财产管理。明确“我是班级小主人”,班级财产管理人人有责,实现班级财产无人为破坏、零损毁目标。
(3)搞好个性化班级卫生管理。提倡“班级是我家,净化靠大家”,实行垃圾分类及回收制度,打造无涂写无刻画无纸屑无粉尘班级。
2. 个性化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1)做好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班级即社会,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崇尚民主,学用民主。学生干部民主选举产生,接受民主监督考评,竟争上岗。
(2)制订个性化的班级公约。各抒已见订公约,自觉自律守公约,敢于批评护公约。
(3)实现班级自能管理。“天生我才必有用”,“不拘一格用人才”,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和特点,设置不同的职位,委以不同的职责,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4)做好与家长良性沟通工作。重视“家长是学生第一任老师”的作用,搞好家校联系工作,让学校教育在家里得到巩固和延伸,使家庭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大后方。
(5)做好后进生帮扶工作。“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竞放春满园。”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助关系,形成轻松的温馨的后进生帮扶氛围,让后进生得到真实的感动与有效的帮助。
3.个性化班级精神文化建设
(1)开展个性化班级主题活动。发挥学生干部的自主作用,自行选择主题,自行制定方案,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组织班队活动,以活动凝聚人,以活动锻炼人,以活动陶冶人,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2)培植良好的班风,形成良好的班貌。自主修订班规、自主制定班训,自主命名班名,自主制作班牌,自主编写班歌,自主组织活动,实行自能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3)形成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建好班级图书角,设置读书专用时段,用好各类存书,开展班级读书活动,人人谈读书,人人比读书,“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溢满校园”,让学生“腹有诗书气自华”。
(4)做好班级优秀传统的传承工作。“江山代代有人出”,熟知所在班级的历史和荣誉,建立荣誉墙、荣誉簿,总结班级的优秀传统,帮助学生树立班级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以传统教育人,以氛围感染人。
(二)课题的假说
班级文化存在方式是动态、系统的,是在不断变化中得到发展的。它是集体的结晶,它需要班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参与进去。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我们要使其作用最大化,在教育实践着不断实施,以最有效的方式促进我们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班级文化的建设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必须融入到建设校园文化的系统工程中去,使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形成齐头并进的和谐发展观,从而也必将有力推进优秀班级的创建工作。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1.政策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及{2006}5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通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广东省中小学德育指导委员会工作座谈会》等。
2.理论依据:
课题研究的理论根据有三个,即:精神文化理论、班级文化建设理论、青少年心理健康理论。
(1)精神文化理论
①学校精神文化在本质上是用文化唤醒和高扬学生的生命意识,它所关注的是学生真正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精神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但价值观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