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中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问题【摘要】本文通过具体的案例,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预设与生成实践和策略等问题,分别从课前预设、课中生成和课后体会与反思等是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分析和思考,期望能对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改革与实施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预设;生成实践;效果反思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关于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研究的渐次成为热点和焦点问题。尤其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有关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反思热潮一直不曾减退。但不论如何改革,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步骤或主要阶段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无论是预设性思维还是生成性思维,都有一个终极目的作为行动纲领,对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众所周知,在我国古代,《礼记中庸》就曾提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重要论断,这充分说明,无论做任何事情,只有事先充分做准备,才有可能取得重要成功,否则必然会失败。对于高中数学的教学而言,这一论断仍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在传统的教学实践中,过于城市化的教学模式和以教师为本位的灌输性教学方式,不同程度地制约了教育终极不标的实现。因此,本文将以新课标理念为基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重点从课前预设、课中生成和课后体会与反思等三个方面论述高中数学课课堂教学的预设和生成问题,以期与学界同仁探讨。
一、课前预设
预设和生成是一对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课程的教学,急需要预设,又需要生成。而且课前预设是课中生成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好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好的生成。所谓预设,主要指的是课前预设,是对教学目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基本结果所作的一种规定性假设。预设的完美与否,关键要看通过有效的预设,是否有效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是否有效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有论者指出:“学生自己去提问题,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思维特点,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热点和兴趣,这样也为老师的‘教’提供依据和方向,同时也开发了课堂教学的多元化和增加了血色喊那个思维的广度和深度。”[1]
以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教学预设为例,可以通过引入有向线段,以形象的思维直观地表示三角函数值。在课前预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画一个单位圆,并根据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自主探索其中的对应数学关系。设p(x,y)是任意角α与单位圆的交点,则有sin α=y,cos α=x,并且|mp|=|y|,cos α=|x|,而且mp、om的符号与y、x坐标轴的方向为标准。通过运用“数”与“形”结合的思维,以“形”的方式表示“数”,体现“数”“形”联系的理念,于是,就可以将抽象的数学公式和定理,以形象的思维直观地表达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正弦函数的掌握和理解。这种预设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探究性思维,深入理解“单位圆”、“有向线段”以及三角函数值的变化关系等一系列问题。
再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 1》(人民教育出版
社,2004年5月版)p38的一道练习题为例,“据某装配线的生产效率与生产线上工人数量之间的关系图”(如图2)说明生产效率与生产线上工人数量之间的关系。这一预设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函数图像的作用,通过图像的走势,判断函数值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在自变量处于何种状态时,函数值会达到最值。同时,可以通过这一预设,使学生深刻理解函数与现实生产和生活之间的必然联系,从而借助数学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课堂教学具有规定的目的性,是一种有意识的教学实践活动。而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2]
二、课中生成
所谓课中生成,就是要通过课前预设和课堂教学实践,基本按照一定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达到传授和掌握基本知识点,实现基本教学目的要求的一种生成性实践活动。课中生成,重点在于效果和目的的实现。在上文中我们已经指出,预设和生成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预设虽然基本规定了教学的目的、方式方法以及预期效果,但因为教学实践中的不确定性和非预期性客观存在,就必然要求教学活动既要遵循课前预设的规定性,同时又要突破者一预设计划的束缚,创造开放的、能够不断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自由天地,即就是说,要通过课中生成,构建“发生场”,从
而更好地体现教学实践活动的创生性质,遵循教学实践活动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问题→“原始资源”生成→新问题“生长元”→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形成新的认识。[3]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生成实践中,需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分析:其一是课堂实施的分析与评价,要根据课前预设的方案对生成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当生成与预设基本统一时,说明预设方案基本完美,生成效果基本满意,需要继续保持这一实践成果;当生成效果与预设目标存在一定的背离时,要及时对预设的计划和生成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式方法做调整、补充与完善,然后形成新的预设与生成策略,以期提高教学实践效果。其二是专门对教学实践生成效果做分析与评价,分析教学实践活动的达标情况,在不达标的时候,要及时调整和修订预设与生成策略,在达标的情况下,要继续保持并进一步创新预设和生成策略,以便使整个教学实践活动不断处于创新态势。如在关于图2这一练习题的预设与生成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学生的生成性表现,评价和判断教学实践效果的效率问题。利用函数的增减性特征,从图像上直观地得出结论:当工人数达到一定数量p的时候,该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会达到最高点,之后,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生产效率会越来越小,且当人数增加到r的时候,该生产线的生产效率会达到最低点。从而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问题,在现实生产与生活中,要完成某一项生产任务,并非一定是参与人数越多越好,相反,当参与人数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使生产效率不断降低,并形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于是,通过这种运用数学思维就可以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课堂生成达到预设的目的,并不断延伸和发展。
三、课后的体会与反思
无论是课前预设还是课中生成,都只是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个特定片段,既是现代教学理念的要求,也是规律的必然。其终极目的是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于教科书中曾提出“如果|op|是定长r,那么
x2+y2+z2=r2表示什么图形?”这一问题的预设与生成策略中,可以利用圆的定义作为引导性情境预设,并通过实践模型和几何作图描点的方法,深刻理解x2+y2= r2是以原点为圆心,以半径长为r 的圆,由此做引导,以便进一步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在空间,到一个定点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球面”,且x2+y2+z2=r2表示以原点为球心,以半径长为r的球面。如此一来,既可以减轻学生对抽象数学命题掌握的负担,也可以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这些问题,一般都可以在课堂生成性实践的实施中以及课后的体会中与反思中得以巩固和实现。如果预设性策略不完善,引导不够科学规范,学生就不可恩能感受到生成性学习的快感,同时,如果生成性策略陈旧,学生只充当被灌输被传授的工具,则课堂预设与生成教学实践的效果就不可能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就难以实现。而且,不论是课前预设还是课堂生成性教学实践,都只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策略和手段,它的实现效果与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有关。这就要求必须在课后体会评价中作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