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2019)高中历史第一单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检测题
一、单选题
1.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A.周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2.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中,属于异姓功臣的是
A.鲁国 B.宋国 C.晋国 D.齐国
3.下列与西周王朝建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周公东征 D.平王东迁
4.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A.父系家长制 B.嫡长子继承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5.《左传·宣公三年》记载:“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这里用铸鼎的“金”应该是
A.铁 B.青铜 C.黄金 D.钢
6..以下关于嬴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
B.立志建立“三皇五帝”那样的功业
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
7.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评论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时说,“封建制度不废,兵争终无由息”,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封国实力对比的变化
B.异姓封国权力的扩张
C.先代贵族不断的叛乱
D.同姓封国关系的疏远
8.“汉承秦制”的本质目的是:
A.对秦朝先进制度继承和发展
B.对西周以来社会制度的总结
C.稳定社会秩序和恢复社会经济
D.加强国家对人民的控制
9.学者徐增阳说:“在农民的心目中,理想的国家政治关系成了家族关系的自然放大,官吏被称为‘父母官’,理想的皇帝就是‘爱民如子’的慈父。”这主要体现了传统中国:A.家族血缘关系 B.中央集权意识 C.家国同构观念 D.安土重迁理念
10.《左传》(文公十三年)管仲对日:“……而贡包茅不入,无以缩酒,寡人是征。”山西出土的晋侯苏编钟上有一段铭文记载:“王亲令晋侯苏:率乃师……伐凤夷。”以上这两段史料反映了诸侯要对周王尽的义务包括
①朝觐述职②镇守疆土③缴纳贡赋④出征作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1.西周册命时,周王有时赏赐给受赐者圭瓒(用以挹酒祭祖的“宗庙彝器”)这是非常严肃重大的行为。周王赐予圭瓒是
A.赋予受赐者宗法政治地位
B.周王分封土地和人民的正式仪式
C.用高水平的器物彰显恩宠
D.对受赐者孝顺有礼的表彰嘉奖
12.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
A.重武轻文,内外相制
B.增设机构,重用近臣
C.重儒轻道,学术争鸣
D.设立刺史,加强监管
13.燕赵是河北省的别称,这一称谓与我国古代哪一政治制度有直接关系
A.西周的分封制 B.西周的宗法制
C.秦朝的郡县制 D.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14.下图中的斜线部分是中国古代某王朝的直接统治区域。下列历史事件符合该王朝的是
A.商鞅变法确立县制
B.凿空西域有效管理
C.北魏改革民族融合
D.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15.世界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丝绸纺织上能超过古代中国人,中国古代获得“丝国”称号是
A.商周时期
B.西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16.《后汉书》记载:“明帝幸辟雍(太学),初行养老礼。以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礼毕,引桓荣及弟子升堂。上自为辩说,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儒学为尊,排斥了其他学说
B.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C.反映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改变
D.促进了社会好学风气的形成
17.西汉平定“七国之乱”,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质是()
A.中央与封国的权力之争
B.皇帝与大臣的权力之争
C.地方藩王间的权力之争
D.农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
18.公元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史称
A.东汉
B.南汉
C.西汉
D.北汉
19.考古学家采用新的技术复原了一位半坡人(下图)他手握一把双刃石矛,背后是一处河畔,散落几处茅屋,山间炊烟袅袅。这是一个宁静而美丽、原始而淳朴的世界。下列哪一现象不会出现在这“原始而淳朴的世界”之中
A .农田里粟谷长势喜人
B .荒地上人们用石铲耕地
C .半地穴式房屋错落有致
D .青铜器工艺精美
二、材料分析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权力,还能在自己的封地内修建城池,征集军队,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权。
——摘编自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
材料二 从春秋以至战国,诸侯之间相互并吞,大国争霸激烈。这看起来像是由于周室衰微而出现的一种分裂局面,其实正是在这个过程……形成了地区性的统一王国,战国七雄进一步兼并的结果,是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首次统一的秦,汉皇朝。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议定皇帝尊号,初建封建朝廷之后不久,泰始皇和公卿大臣们便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地方行政机构的问题。
——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指出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大国争霸”出现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客观进步作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成效。
21.轴心时代思想家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认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在轴心时代里,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
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