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之道——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天人之道

摘要:

中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元素浩如烟海,文化派别林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思想,大致可分为两方面:“天道”——对自然系统的认识和“人道”——对社会系统的研究。

关键字:

天道人伦天人合一平衡对立辩证统一

正文: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两千余年以前,汨罗江畔的诗人踏月而行,缓缓道出对世界本源的疑问。事实上,自中华文明诞生之时起,就未曾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混混呵,不可名也……强为之容,名之曰‘道’”。“道”指代世间的真理,宇宙的本源,一切社会最高的智慧。遍翻中华文化史,尽是一部对“道”的探求实。当然,不同的学术派对真理别有不同的称呼方法,有人称之为“理”,有人称之为“法”,等等之类,一言难足。中华文明五千年,百家争鸣,能人辈出。时至今日,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大致可分为两方面:研究探讨自然规律的“天道”和分析思考人类社会的“人道”。因此,笔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点浅显论述,也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天地道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今世之舞台,众生之所诞,亦众生之所归。究天人之际,识自然造化,以望冥冥之天,即谓求道于天地。中国文化中,求道天地,分析自然的代表流派,莫过于道家与阴阳家。

(一)道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开篇明义告诉世人:天道悠悠,玄之又玄。故《道德经》五千余言,尽是非常之言、非常之理,于自然造化、风物循环和牝牡交营之中感悟世间道理,秉持的社会认识和处事态度往往大异于常人,却又处处深合天理,返璞归真。

依笔者所见,《道德经》五千余言,大体思想在于三个方面:一为守弱归元,二为无欲无为,三为辩证转化、对立统一。

关于“守弱之道”,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推理来认识:

大前提:万物皆好生而畏死,可知“生”胜于“死”;

小前提:“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韧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可知“生者”都具有“弱”的属性,而“死者”具有“强”的属性;

结论:“弱”胜于“强”。

从这个角度来说,道家思想确是不折不扣的“弱者之道”,即所谓“弱者道之用”。

世人皆争强好胜,自以为是,却不知“柔弱”才是世上最强大的属性:“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也”,最坚硬的武器却无法摧毁最柔弱的对象,深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以柔克刚”之学。人们常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鄙视那些“不求上进”居于底层之人,却不知人类无论爬得多高也不能脱离“水”而生存,包容而谦下的“水”反而是真正制约社会的决定性力量——这一条可以解释为什么“人民群众(无知屁民)而非杰出伟人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奇怪的定律。

事实上,那些真正居于社会顶端,懂的社会规则的人,也都是那些最善于“守弱”的人。“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谓包容万象,虚怀若谷,如同大海一样居于下方承接江河的水流,又如同装不满的杯子,灌不满的湖,恍恍惚惚似有似无的雾气(道盅,而用之又弗盈也;渊呵,似万物之宗;湛呵,似或存),他们的心胸宽广无比,没有人能探知极限;他们安静宁和如同婴儿,没有人能找到弱点。伟大的君王们都自称“孤、寡、不谷(孤家寡人,不祥之辈)”这样让人不舒服的称呼,正是为了时时提醒自己,要严守“弱势、谦下”——“受邦之诟,可谓社稷之主;受邦之不祥,可谓天下之王”,想当年越王勾践屈辱尝粪,卧薪尝胆,十年生育,十年教训,承受了他人无法想象的屈辱,终于一朝翻身,称霸天下,从某种角度说,亦得益于这“守弱之学”。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正是由最柔弱、最卑微的“水”所构成的啊!

谈到道家思想,最为人所诟病的有两点:“无为”和“愚民”,老子也因此被扣上“奴隶主阶级的维护者”和“阻碍社会发展”这样的大帽子。就笔者看来,这是一种对上述观点的歪曲误解。在老庄的时代,周朝中央政权软弱无力,中原各诸侯国割据兼并,相互混战,造成社会生产力和民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破坏,“天下哀霜,人若转蓬”,道家“无为、愚民”思想的出现和发展,正是为了探求一条拯救万民的道路。

所谓“愚民”,并非以己昭昭,欲人昏昏的封建统治,而是安闲宁静的为政方法。“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天道公正而无私,在“愚民”的同时亦要“愚己”,去除无知欲念,遵循自然规律,共建和谐社会。“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常被人解释为鱼肉百姓,却不知天地亦在万物之中,圣人也属百姓之列,把无为之政理解为“踩在百姓头上”是十分偏激的。

道家思想认为,天下纷乱,众生多苦,是因为人、尤其是统治者有太多的欲望。私欲使得人们拉帮结派,损害集体维护个人;财欲使得人们贪求黄白之物,带来痛苦和灾祸;贵欲使得人们争相谋求地位,一路攀爬自寻烦恼;利欲使得人们争斗不休,兵戎相向;名欲使得大国相互攻伐,争当“霸主”;寿欲使得人们畏首畏尾,惴惴不安;淫欲使得人们……因此,要减少世间的痛苦,化解自身的烦恼,最好的办法就是淡化消除自己的欲望,回归到安宁混沌、无欲无求的“婴儿”状态。《庄子》中有一个故事:古时有一个神叫做“混沌”,没有五官七窍,别人认为他很可怜,就打算为他凿开七窍,结果“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以此讽喻世人:自以为清楚明白,沉湎于感官欲望之中,不如无知无欲,回归混沌,“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

“金玉盈室,莫之能守也”是批评“财欲”;“富贵而骄,自遗咎也”是反对“贵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抨击“私欲”;“不以兵强天下”、“道恒无名”是谏喻“名欲”;“天长地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应对“寿欲”;“祸莫大于不知足”是制止“利欲”;“清静可以为天下正”是节制“淫欲”……如果人类、特别是统治阶级都能够践行“无欲无为”的准则,不贪渎,不扰民,不瞎折腾,国家就太平了,社会就和谐了。

道家思想中最广为流传、为人所尊敬的,就是其中流露出的高深的辩证法思想,他把我们日常认识中的各个对应相反的概念彼此联系到一起,揭示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广泛存在的真理:一切相反的属性都是互相依存而互相转化的,天道悠悠,物极必反,阴阳两种属性彼此紧密联系,交替转化,即所谓“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第一篇,即把自然真理分成两部分:“有”和“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天下万物皆生于“有”和“无”,万事万物皆如此两者一般,“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此即万物相依相对,不可分离;世人皆好占有而恶缺少,然而优劣转化,有无相生,“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优势的“有”也可能不如劣势的“无”,智者要善于严守与常人追求相反的“劣势”来获得成功。世间万物生于弱,弱而后强,故当严守“弱势”,严守希望;“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发展到强盛的顶端便是衰亡的开始——“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由此可知,人应当善于从相反的角度看待问题——“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夺之,必先予之”,此即柔弱胜强,行反得正之道。道家说“无为而无不为”,“正言若反”,皆由此推知。

笔者对于道德经印象最深的是篇末关于天道的论述:“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完全可以翻译为热力学第二定律——温差扩散和熵增定理。这种从自然规律推定的社会规则,体现了早期的公平社会思想,仍然值得今人借鉴。

是以有因祸得福也,有守弱胜强也,有以柔克刚也,有以进为退也,万物之交变,世事之辩证统一,恒也。

(二)阴阳

笔者对阴阳家了解有限,故而主要谈一谈阴阳家的“五德终始”思想。

根据中国五行思想,自然万物都可以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从自然现象来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克制和相互辅助的循环,即所谓“五德相克(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和“五行相生(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这种彼此生克、循环作用的系统联系,对中国古人认识和改造世界起到了积极作用。

阴阳家将自然界中的“五行五德”同社会体系相结合,把五行的生克关系同王朝交

替、时政更迭联系起来,创造了流传深远的“五德终始说”。阴阳家的代表人物邹衍认为,每个王朝都有自己的属性(金、木、水、火、土),而一个王朝的兴起是因为它的属性“克制”了之前的朝代,而每个王朝的灭亡也都是因为新兴的势力属性克制己方。邹衍以此解释之前历史中的兴亡交替:上古(黄帝、尧、舜)之时崇尚黄色,“尚土”,所以被“尚木”的“夏朝(始自大禹)”取代;商汤崇尚白色,“尚金”,所以取代了崇尚青色的夏朝;而“尚火”的周朝崇尚赤色,取代了绵延六百年的商朝。以此推之,当今(邹衍是战国后期人)姬氏暗弱,周朝岌岌可危,取代周朝的必然是一个“尚水”的朝代。后来秦人灭周,嬴政登基为帝,崇尚玄色,不知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数,抑或是借鉴了阴阳家的思想。

及至后世,阴阳家的“五德终始说”在改朝换代的统治者中仍十分流行。汉高祖刘邦(赤帝子,属火)“帝斩白蛇”,持“赤霄”宝剑斩杀了帝位的竞争者“白帝子(属金)”夺了天下;王莽篡权后,修改了学说,把朝代更替由“相克”改为“相生”[汉(火)→曹魏(土)→晋(金)→北魏(水)→北周(木)→隋(火)→唐(土)→后梁(金)→后汉(水)→后周(木)→宋(火)→金(土)→元(金)];至元朝以后,又改为相克[元(金)→明(火)→清(水)];甚至民国和新中国也有人解释为“清(水)→中华民国(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木)”。笔者看来,若按五德之说解释,国民军为何输给解放军呢?因为国民军是国民党治下中华民国的武装,所以“土生金”,属金;而解放军是共产党领导的,由于“木生火”,所以属火的“红军”必然要消灭属金的“白军”……当然,这不过是笔者一家之言,请读者辩证分析,不必深究。

“五德周转,天命轮回”,这一点倒深合中国古文化中的“报应观”,同佛家传入中国后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轮回思想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正是因此,阴阳家虽在汉初之后便渐渐消亡,但“五德循环”的思想,依然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流传不息。

二、人间事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茫茫世间,众生百态,天下纷纭,荣辱沧桑。何以通古今之变,识人伦大道,兴普世之学,从社会的运行中总结规律教训,以为己用,即是中华文化中流派众多的“人间之学”。

(一)儒家

儒家起于孔丘,兴于战国,抑于强秦而尊于大汉。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在中国官方文化研究中占了绝对统治地位,研究探讨儒家思想的著作汗牛充栋,笔者除《论语》、《孟子》外甚少涉猎。因此,笔者仅就个人了解讨论一番儒家之道。

儒家对个人生活的规划十分明确:“格物、致知、明义、正心、修真、齐家、治国、平天下”,依此对门下弟子作出严格的教育和要求,并进而由小到大,构建由“仁义礼智信、天地君亲师”所统治的社会体系。因此可以说,儒家的理想社会模型是一个规则

的金字塔。在这个塔形的社会结构中,个人要通过修养自身学会处世的“礼”,进而维系、遵从和发展自己的家族;处于相近地位的家族彼此联系构成不同的阶级;整个社会依照地位不同的阶级(士、农、工、商)层层排布构成完整的金字塔,每个人都要按符合“礼”所规定的行为态度去做人做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处于金字塔顶峰的统治者是“圣王”,按照“仁”的思想、“礼”的规则来统治整个社会;对基础个人修为的最高要求是“君子”,要按照“义”的标准、“信”的态度来面对日常生活。

所谓“圣王之道”,最早由孔子所推崇。春秋以后周朝中央政权日渐软弱无力,各地诸侯国对天子法令缺少遵从和敬重,整个政治体系陷入“礼崩乐坏”的混乱状态,造成了大量的社会破坏。孔子认为,要想恢复社会的安定和秩序,要向上古时期的“尧、舜、禹、汤”等伟大君王学习,恪守“仁义爱民”,坚持“克己复礼”,重建西周以后崩溃的社会秩序金字塔。为此,孔子游说诸侯多年,试图在普天之下推行“先王之道”,可惜“人心不古”,古礼难复,孔子的主张几乎处处碰壁。据记载,孔子曾拜访老子,求教古礼治世之道,受到了老子的驳斥——“不能把先王的礼教当做先王的治国智慧”。所以孔子生命后期,不再试图到处拜访国君,而是大开师门,广收弟子,教授君子之礼、做人之道;精研整理经史书籍,编制《春秋》。对“先王之道”的研究,也逐渐回归到最基本的“仁义”之中。

到了战国时期,孟轲感于兼并战争日渐激烈残酷,诸侯统治愈发专制独断,便在“圣王之道”中加入了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揭示了社会统治中的重要规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此警示统治者关注民生,减少暴政,尊重人民的期望和要求,并第一次把“百姓”置于“君王”之上,形成了早期的“服务型政府”的观念,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一次重大飞跃。

在对个人思想行为的建设上,儒家思想具有更明确的指导作用。儒家广泛运用了“君子”这一概念,为“君子”制定了一系列行为准则:君子应该“温良恭俭让”;君子应该“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君子应该“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君子应该“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君子应该“勤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至荀况时,因为其坚持“性恶论”,所以君子应该时刻学习,反省自己的罪恶和不足。两宋时诞生了“程朱理学”,坚持“存天理,灭人欲”,更加严格刻板地坚持对于个人的种种道德和行为要求,所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虽然说,理学这种过分严格方正的思想对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一种限制,但坚定不移、坚持原则的态度却大大坚守了“人”的尊严——越来越多的人圆滑处世,放弃原则,多半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地位。但由卵石搭建的社会金字塔是不可能稳固受力的,所以尊严和原则的“棱角”必不可少,此即所谓“君子有所不为”。

到了明代中期,程朱理学日渐僵化腐朽,已经沦为统治阶级禁锢人民思想,阻碍社会前进的工具。在这种矛盾现实之下,王守仁的“阳明心学”横空出世,发扬光大。“天理(道)”藏于万物之中,与“人欲”对立,但“人欲”本身亦是万物之一,自有天理。这种矛盾充分否定了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认为公道自在人心,天理即

是人欲,善恶、正邪都只是人欲的各个方面,人应该在坚持原则的同时顺其自然,解放思想,追求内心的纯正和光明。这种“光明之学”又为儒家思想增加了新的充满价值的内容,使得儒学日加发扬光大,长盛不衰。

(二)墨家

笔者第一次接触正式的墨家著作,是在中学课本上读到的《墨子止楚攻宋》一文,深为其中敢作敢为的勇气和针锋相对的智慧所震撼。在群雄争霸,烽火连天的时代,墨家不求闻达于诸侯,亦不像许多“隐士高人”一样退居世外,躲避纷争,而是坚定不移的站在弱者一边,身体力行自己的信条:“天下皆白,唯我独黑。民生涂炭,奈之若何。墨门奇术,克而不攻。八横八纵,兼爱平生。”

如果说儒家“克己复礼”、“修身齐家”的社会理想代表着温和的历史改革派,那么“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墨家无疑属于奉行侠道的革命先驱。同“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儒生们相比,墨门弟子吃苦耐劳,坚忍不拔,“赴汤蹈刃,死不旋踵”。在统治阶级尔虞我诈的时代,墨家代表了广大下层劳动者的心声,颇有些原始共产主义的意味。

墨家倡导“兼爱”,否定以家族利益为基础的社会结构,主张把对亲族的“爱”施予每一个陌生人。在传统儒家社会模型里,家族利益要高于社会利益,亲缘关系要高于秩序法令这就留下了亲族与国家的利益矛盾。墨家的“兼爱平生”思想,把整个社会的个体纳入“亲族”体系,把亲族利益同社会集体利益统一起来,是十分可取的。

墨家主张“非攻”,反对国于国之间的兼并攻战,也是为了维护基层平民的利益。在战国的兼并战争中,受到损伤最大的并不是高高在上发号施令的贵族,而是最底层的无辜平民。每一次大战过后,伏尸巨万,流血漂橹,都伴随着劳动人民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是极其不人道的。反对攻战,反对杀戮,代表了人性中“善”的光辉。

主张“尚贤”、“非命”、“节用”、“节葬”的观点指出:一个完善的社会体系应该不计门第、背景,唯才是举;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囿于“命数”;要勤俭节约,减少铺张浪费。从这些角度讲,墨家思想同我们今日提倡的“和谐社会”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兵家

相对于儒、墨、道家从宏观上分析社会,探求救世法门不同,兵家是一种充分维护本国利益,追求个人价值的学派,也是流传于乱世统治者之中真正的“显学”。

兵家,相传最早缘起于姜太公(吕望)。吕望辅佐武王伐纣,作《六韬》,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兵书之一,而将兵家学识发扬光大的,莫过于“兵圣”孙武和他的《孙子兵法》。当孙武之时,正是春秋后期,诸国由争霸战争向兼并战争转型,战争对国力消耗日趋加剧,战争技术和艺术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成为一门甚至可以扩展到政治、经济和外交领域的宏大学科。

孙子兵法十三篇,强调了对战争整体性、系统性的把握:战争不只是沙场之上过马

一刀,而是一种综合国力、斗争策略的全面比拼。“上兵伐谋、次兵伐交、其次伐兵、最下攻城。”伐谋者,较以实力,以己之强,破敌之弱,不战而屈人之兵;伐交者,远交近攻,打击敌周边环境,陷之于孤立无援,使其不战而自破;伐兵者,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至于攻城略地,千里奔袭,实乃下乘。

要想在形形色色的“战争”中取得胜利,都要讲求“道、天、地、将、法”各种战略要素,即战争的正义性、适时性、地理态势、统筹指挥和组织结构。兵以利动为常,而兵以义动能恒。占据战争正义性的部队,即使一时处于劣势,也能在人民的支持下获得力量,更容易取得胜利;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必须要谨慎小心,把握时机——国虽大,好战必亡,国家虽安,忘战必危;要善于把握天文地理优势,“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将者国之辅也”,统帅指挥之人应该知进退、识众寡、亲兵士、善有备、无拘无束;一个完美的军事组织应该令行禁止、没有混乱掣肘,“疾如风、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此皆战争智慧之精髓也。

兵家之学注重运筹变化。兵者诡道,“因敌变化而制胜者,谓之神”。故兵无常势,若水无常形,因敌之势为之。善用兵者难知如阴,动如雷霆,据九地而行九变,虚虚实实不可捉摸,示之以弱,击之以强,若转圆石于千仞之山,一举击发,沛莫能御。用今人的话去解释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敌人弱点,制定作战策略,最终赢取胜利。

兵家在致用立身、实现个人价值(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同时,也注重对公民国防意识的训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了基础公民在战争中的作用;“军人有守土之责”,明确了士兵的责任义务。

时至今日,中国兵家著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远销海外,在政治经济方面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中华文化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四)法家

法家可谓是中国最早的法治社会雏形,它的依法治国理论,在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史中,一直在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名义上唯一的主流思想,但中国封建统者历来奉行“外儒内法”的施政纲领——名义上以儒家思想拉拢民心,实际上奉行法家毅武威行之术,以天子律令为法律,依靠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构建秩序,各级国家暴力机构维系底线,以此控制国家,维持政权。

法家还讲究“循名而责实”,主张天子利用权术规则控制群臣,有功者赏,有罪者罚。所谓天道无情,在国家政治活动中统治者必须铁面无私,一切应以国家利益为准绳当然在天子手里必然是以皇家利益为标准。这一点同现代法治思想“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追求大公无私的社会秩序和法律的至高无上性的观点是不同的。

法家反对儒家的“复古”,反对道家的“无为”,主张依据当前状况,锐意改革,利诱使人端正,威逼使人守法,利用法律与权术相结合,“定分止争”、“兴功惧暴”,维系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发展。这一思想的局限性在于,忽略了“人性”在社会进步中

的积极作用,过分坚持“性恶论”。不过,法家的唯物主义精神和依法治国的思想,仍然值得现代人学习。

三、待物学

在钻研“天道”探求自然规律和研究“人道”分析社会理论的同时,实用的中国古人也常常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创造出中国古代伟大的“天人合一”哲学。

(一)医家

有人把古代中医分成两个阶段:宋代以前为“道医”,利用天地宇宙的规律,以总体性、系统性的方法来认识人体奥秘,治病救人;宋代以后为“儒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热衷于药石之术,缺少对病理的整体性把握。本人对中医历史知之甚少,但对“道医”的观念十分赞赏。

古代中医(道医)把阴阳、五行等观念等观念引入人体研究,结合中国古代宇宙观的“元气说”,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人体经脉紊乱,阴阳失调,五行交攻,元气散弱,导致外邪入体,“六淫”伤身,终至动静不爽,神志萎靡,侵筋蚀骨,久病不起;甚至元气耗尽,最终死亡。

医家认为,人体肾属水、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五脏加心包,此六者分属太阴、厥阴、少阴(三阴);胃、胆、小肠、大肠、三焦、膀胱此六者分属太阳、阳明、少阳(少阳)。五脏六腑加心包,是为人体十二常脉,纵贯人身从头到脚;任、督、冲、带、阴维、阳维、阴跷、阳跷八条脉络穿插其间,非阴非阳。人的生命活动,就是“元气”在这二十条经脉中循环流动的外化体现,而人类所反映出来的种种生命现象,都是人类神识的主观活动驱动人体生命系统同宇宙自然的大系统相互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类降生,是“牝牡相合,阴阳交泰,元气汇集,魂魄入来”;成长,是“筋骨坚强,元气萌动,牝牡渐分,人事将成”;衰老,是“元气消散,五行不和,经脉衰微,生机化绝”;死亡,是“经脉衰竭,元气涣散,阴阳不济,生魂不附”。人之生老病死,譬如春夏秋冬,万物枯荣,阴阳流转,悠悠不息,符合宇宙自然的规律。“治病于未病,如同治乱于未乱”,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养生,而最好的养生长寿方法就是如同天地一般“不自生”,清心寡欲,安定闲适,不刻意追求长寿,减少自己的激动与烦恼(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中医治病如同用兵,事实上没有固定的手段和方剂,具体的治疗方法要根据环境状况、致病原理和患者自身情况而定:综合考虑冷暖、静噪、晴雨等外界条件;研究六淫、七情、生活习惯等发病机理;分析性别、体质、甚至生辰八字等影响患者身心模式的参数,最终提出独一无二的解决方案。或药石、或按摩、或针灸、或干脆执行手术。这种宏观辩证、灵活变化的医疗哲学,才是面对世界、面对自身最伟大的智慧。

(二)杂家

杂家的代表人物是一代名相吕不韦。所谓杂家,通常缘自一种实用主义态度:兼修百家,为我所用。吕不韦本是一代巨商,而商人正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诸子百家之学各有所长,若能兼修孔孟之学以感人,法家之学以御人,兵家之学以伐人,则无不胜也;兼修道家之学以安己,墨家之学以淬己,阴阳之学以明己,则无可伤也。善用诸子百家之学,则博弈天下可也。

故杂家者,以我为主,求实求利,天道者,人道者,皆莫如“我道”也!

四、平衡篇

自然之道,天长地久,生于人所未生,而亡于人之已亡,故天道悠悠,是养生怡性之道也;社会百态,须臾沧桑,多有纷繁之变,而有所为于世间,故人道昭昭,是快意腾翔之道也。天道常守静,安自然变化,无为而无不为,兼济苍生万物,是阴静也;人道多变动,行辉煌之事,有为而有所不为,驰骋山河万里,是阳动也。对立阴阳,平衡而转化,道也。是天人之道,兼备而不可或缺也。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维维长久,犹张弓者也;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煌煌伟烈,犹放箭者也。故天人合一者,引弓而射大荒,若盘古开天地,辟鸿蒙,可以无悔也。

参考文献:

《老子》《庄子》(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7年第一版)

《论语》《孟子》(远方出版社)

《墨子》(岳麓书社)

《孙子兵法》(远方出版社)

《黄帝内经》(中国古籍出版社 2007年第五版)

《吕氏春秋》(北京出版社 2006年第一版)

百度(https://www.360docs.net/doc/df19168843.html,)

维基百科(https://www.360docs.net/doc/df19168843.html,)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中国传统文化特点:1、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强烈的人文精神。它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崇拜祖先、重视祭祖;还重视人的节操和修养,注重道德素质以求人格完善。2、中国传统文化是尚群的文化。崇尚群体利益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平和的文化。“平”是重平衡,“和”是重和谐。(和而不同)4、中国传统文化是自强不息、开放兼容的文化。自强方能旧立,自强并非自闭。 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简要历程:1、前文明时期:此时期上启人类的初始至传说中的大禹传子,包括旧石器时期(此时属传说时期)。2、文明奠基及元典创制时期:它包含夏商周及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包括所谓的“轴心时期”。3、一统帝国文化的探索定格期,秦汉时期(BC221-AD220)。秦始皇完成中国统一,使这一时期成为古代帝国的完成期。4、魏晋南北朝及唐代中叶,是汉民族文化与各少数民族文化以及印度文化的融会期。 5、唐代中叶至明代中叶,是我国近古文化定型期。 6、中西文化交汇及现代转型期,即明末至五四运动时期。 人类文化产生、形成及发展变化的地理环境因素:1、地理环境制约人的活动,通过影响人类生存方式而影响人类文化。2、地理环境提供了各类文化活动所必须的特殊物质空间场所。3、地理环境通过对生产力的影响而影响人类文化的变化发展。4、地理环境通过对人的性格和心理影响而对社会文化产生重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因素及其文化特征:1、地理环境的复杂性与差异性,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元性。2、地理环境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封闭性与独立性。3、地理环境的广阔性与完整独立性,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与连续性。4、优越的农耕地理环境,形成凸现农耕文明的传统主体文化。 民族融合的途径:1、生产实践途径。这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民族融合途径。2、婚姻关系途径。通婚是最为直接的血缘关系融合途径,婚姻加快了民族融合。3、权力推动途径。在汉族地区建立政权的游牧民族统治者,利用强制措施促进本民族汉化。这是以强大的专制皇权作保障。 民族融合的历史意义:1、极大地丰富了农耕汉族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生活。2、推动了古代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壮大,促进了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3、源源不断的少数民族融入汉族,促进了汉族共同体的混血发展。 孔子的基本思想:(一)、孔子的仁学思想。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基本范畴,仁学也就是孔子哲学的主要部分。“仁”是人们道德行为和社会规范之本,具有广泛内涵:1、它是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2、“仁”在众德的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1、它在一定意义上高于其他德性。2、仁德包含着孝悌之德。3、它是礼的内在原则。4、仁以意志坚强、真情实感为前提。)3、仁是最完全的人格内涵。4、仁是人道之根本,是人应该毕生努力追求的理念。(二)、孔子的礼制思想。1、在孔子看来,周礼是最完美的,他的一生梦想就是复兴周礼。(1、他要求用周礼来约束人们的一切行动。2、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复周礼所制定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3、孔子对周礼进行了“损益”,将其根本归纳为正名思想,要求人们主要掌握周礼的实质,但同时也应注重某些具体仪式、形式。)2、他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主要表现为加强人们对自身行为的道德感和人的自觉行为,反对以政令、刑罚治国。3、在儒学中,“礼”的内涵极为丰富,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规定了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地位、责任、义务。(积极因素是有利于社会安定,消极方面是抑制、摧残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欲。)(三)、孔子的认识论思想。1、强调以知为认识手段,诱导社会成员知礼、循礼、行义。孔子将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与学习态度分为四类。“学而知之”是孔子知识论的主流。2、孔子重视耳闻目见,认为它是知识的可靠来源。3、在学习过程中,强调知行统一,行是知的目的,又是检验知的标准。4、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孔子总结了许多学习原则与教学经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6、儒学将教化寓于生活之中。6、充满理性实践精神的问学、施教知道,是儒学体系中最具科学意义的组成部分。 孟子的基本思想:(一)、性善论:仁学的心性学根据。孟子从人的心灵深处探究“人”的心性学根据,指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相应的,提出了修养办法,包括“反求诸己”、“养心寡欲”、“养浩然之气”,当人们为背时应当闭门思过以“求其放心”,而最大的快乐也就是“反身而诚”。但是,孟子的性善论,在理论上认为“人人皆可为尧舜”,但在实践中,区分君子、小人,“仁义礼智”只有前者可以保存。(二)、“良知”说和“劳心者治人”的社会分工说。1、孟子认为道德观念就在人的“心”中,这种不用学习思虑就具有的知识叫“良知”、“良能”,并指出“尽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而“尽心”也就是“思诚”,即恢复和保持“良知”、“良能”。2、孟子认为,生来就具有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等级关系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是天下共同的道理,不可更改,他以政治、经济地位为基础,将人分为“君子”与“小人”、“劳心者”与“劳力者”。(三)、“仁政”学说与民本思想。1、孟子发展和改造了孔子的“礼治”与“德政”理论,针对当时地主阶级激进派的“严刑峻法”,提出“仁政”学说。“仁政”是通过“井田制”的形式来推行封建制度。此外,孟子在政治上还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暴力,实行感化政策;反对功利第一的思想,将“仁”、“义”放在首位。2、孟子的民本思想继承了孔子、老子的“重民”思想,结合新的环境,使宗旨措施更加明确,是先秦民本主义的最高峰。具体包括:轻刑薄税,制民以产;听政于国人;与民同乐。老子的宇宙观:“道”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宇宙论。1、宇宙本源论“道生万物”。2、宇宙法则论“道法自然”。 老子的辩证法:1、“反者道之动”解释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因。2、“反者道之动”揭示了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对立面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返本复初的循环运动。) 道教的发展历程:1、前道教时期。道教思想的酝酿是围绕“神仙说”展开的,“神仙说”在先秦道教著述中颇为流行。与此同时,黄老思想与神仙方术结合,崇尊神话的老子,为道教的勃兴准备了宗教领袖。2、道教开教时代。大致在东汉末年开始出现雏形宗教形态,此时期的特点是教派众多。以太平道、五斗米道为代表的早期道教只是一种民间宗教活动,活动于下层民众,与农民起义结合,对后者起宣传组织作用。3、道教确立时代。南北朝时期道教大成。与此同时,道教逐步新城了一套完整的宗教仪式、道德戒律、道德教义、经书典籍,修炼方术也日趋完善。道士集团与道教神仙谱系的构造是道教作为宗教流派正式的定型。两晋后,道教教义改造,由民间道教成为官方道教,并逐渐成熟。唐代时繁荣昌盛,宋元时对宋明理学有影响,明万历后趋于衰退。 “戒定慧”三学:1、戒,指佛门僧人的自我节制或强制性约束,包括用戒律戒条对僧人的行为、语言、思想进行种种规范。2、定,指禅定,是一种要求修行者思虑集中,凝心人定,以消除内心杂念烦恼的具体修行办法。3、慧,指通过守持戒律,休息禅定而获得体悟佛性的智慧。 佛教传入中国及其演变发展:1、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2、魏晋南北朝,佛教的迅猛发展。3、隋唐,中国佛教的繁荣鼎盛。4、宋至清,佛教发展的衰微期。 佛教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一)、宗教世俗化的表现:1.佛教依附于政治发展,其兴衰存亡,制约于世俗君主,受国家权力所直接支配控制。2、以儒释佛,以儒合佛,佛教接受儒家传统政治思想的改造而不断儒化。3、佛教通过参与政治,服务皇权,体现出其“辅助王化”的世俗政治功能。4、佛教僧人被置于严密的国家行政控制的监管约束之中,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作为宗教组织所应当具备的相对独立性。(二)、同上。1、佛教兴衰存亡受制于世俗皇权政治。2、以儒释佛,接受儒家思想改造而不断儒化。。3、参与政治,服务世俗皇权。4、佛门僧人被纳入世俗行政的严格监控管理。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影响:1、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佛教弥补了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宇宙本体、灵魂安顿研究方面的天然欠缺,极大地丰富了其内容。佛教的般若理论丰富了魏晋玄学的内容,佛教的心性学说促进了宋明理学发展,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推动了古代哲学思维的创新发展与哲学思辨水平的提高。2、对中国文字、语言及文学方面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汉语的语言词汇,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汉译佛经的流传中产生了新的文学体裁与内容,3、对文化艺术的影响。佛教不仅直接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兴盛发展,而且大大丰富了其内容。建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简答题(详细版)

儒家思想是孔子在继承和发展周公姬旦的思想基础上形成。1、殷文化到周文化(从神本到人本):①巫史影响早期文化:学术政治纠缠、神学科学交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混杂、社科出现文史哲的汇通;②周文化对儒家学说影响:i.周文化观念创新:天命靡常、敬德保民ii周文化制度创新:宗法建构iii.周公政治思想(明德慎罚敬德保民、周公制礼):儒家文化的直接源头。儒家文化倡导的中庸精神、仁爱精神、礼让精神以及自强精神等,奠定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基调,成为中国文化与世界其他文化相区别的根本性标志。孔子的伦理思想的形成和特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崇拜西周时代制礼作乐的典范人物,仰慕西周时代盛极一时的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我国文化史上第一个究整的遵循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以“仁、义、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哲学思想既有唯心主义成分,也有唯物主义因素,是西周天命观向战国唯物主义自然观转变的过渡环节。继承传统的原始宗教的天命观,有时把天视为人世间的主宰者和人格神关于知识论孔子就知识的来源和对待知识的态度,把人分为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矣;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强调后天的学习不学习,人身上应当具备的仁、智、信、直、勇、刚等品质就会被六蔽吞没,九思,学以致用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显著特色①注重人的因素,重视“人生”的价值,提倡人的道德修养,主张“仁者,爱人”。②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关注现实,关注社会问题,希望社会上下和谐。③希望实行“仁政”,爱惜民力,关心人民生机,有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④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精神。⑤提倡“中有”、“中和”,不仅注重人际和谐、社会和谐,更注重天人和谐、人生自身的和谐。儒家的义利观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重要命题。儒家学者对"义"进行评价时,往往把"利"作为它的对立面,在义刊之辨中反映出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利"是物质利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须以人为前提,"利"合于"义"则取之,违于义则去之。君子看重的是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义,小人看重的则是个人的利害得失。重义者荣,重利者辱。董仲舒在这方面有进一步的发展,故至后代的宋明理学产生了天理人欲之辩,儒家的义利观为了强调义的重要性,而过分地抑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种倾向曾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过不良影响,但是,如果剔除其中的消极因素,从中提取先义后利,以义制利的合理内涵,就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崇尚道义,不重私利的传统美德。儒家文化的主要内容1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仁”的含义在孔子的言论中并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但通观《论语》及其他儒家文献,“仁者,人也”的说法最为基本。他人也是人,所以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应该是“仁者,人也”的最基本的要求。2孔子也很看重“礼”,并反对把“礼”看成“钟鼓玉帛”的形式,而是维系社会和谐、上下关系的保障物,实际也关乎人的生存,所以他强调人们应当用真诚之心去尊礼。“人而不仁如礼何”即是这样的意思。孔子特别强调为政者的道德感化力,如果上层人物以仁道治理社会,就会像天上的北辰那样,成为世人道德的方向。3孔子“仁”的观点,由孟子发展而为“仁政”,就是要求君主“制民之产”。孟子面对的现实与孔子不同,孔子时代是旧贵族普遍地堕落,而孟子面对的是残暴嗜杀的新贵,所以”救弊“方略有不同。但他们都把救世的理想,与掌权者的道德觉悟连在一起考虑。这是儒家学说中“救时弊”的内容,它基本是后代描绘社会蓝图的价值尺度,也是思想家社会批判的思想武器。(4)儒家学说还有关于人生理想的内容。孔子不谈超越形上问题。用仁道仁心善待他人就是道德就是善,儒家认为这种善、道德根源于”天地之大德“。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即人是天地创生的,含有天地之德。但这种德,只是一种根芽,需要加以培养,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最终成贤成圣。这就是儒家”修身之学“。另一部儒家重要的典籍是《大学》,认为最有价值的人生是从“修身”开始,一直到“治国”、“平天下”。儒家的人生哲学,是伦理的也是宗教的,对中国人的人生观有莫大的影响。“仁”的主要内容孔子提出了一个能够将诸德统摄起来、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的最高的道德范畴就是“仁”。孔子认为“仁”是调节一切社会关系的道德基础,因此孔子学说的思想核心就是“仁学”。“仁”的基本含义是“爱人”,它至少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把“仁”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理想,提出“杀身成仁”的观点,成为士大夫阶层以及许多封建知识分子自我完善的神圣节操。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观点,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孔子主张实行德政。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经济上实行惠民政策,政治上对民宽刑罚而重教化。经济上惠民,使民足食。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反对无节制地剥削人民,认为过分剥削会造成不均;不均是有国有家者的大患。政治上宽民,反对不教而杀,反对单纯使用刑罚的苛政,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为了实行德政,孔子主张举贤才。孔子的功绩创立了儒家学:首先,它注重人的因素,主张“仁者,爱人”。2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关注社会问题3希望实行“仁政”,一定的民本主义色彩4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精神5提倡“中有”、“中和”,注重天人和谐、人生自身的和谐。推动了平民教育的发展孔子兴办私学,培养了第一批儒家弟子,并奋力宣传和实践自己的思想主张。孔子作为从贵族阶级没落而来的下层的“士”,他首先揭起私学的旗帜,招收弟子,推动了学术下移。的思想初步形成以后,他的一生都在为宣传和实践自己的学说而努力。整理了古代文化遗产。中庸说孟子对孔子的伦理思想的发展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①孟子将孔子的“三母德”(“仁、义、礼”)发展为四母德——“仁、义、礼、智”;②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②孟子为“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规定了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即所谓“五伦十教”。儒家思想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道家思想则强调“道法自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追求精神世界的“逍遥游”,主张“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苦命”对儒、道思想的理解和看法。 1儒家思想的特点: 重血亲人伦、重实用理性、重道德修养,以“仁”为思想核心,以“义”为价值准绳2联系实际谈个人对儒家思想的看法3道家思想的特点:主张“天道”、“无为”,“超世”、“顺世”、“游世”4、联系实际谈个人对道家思想的看法5对中国文化中的儒道合流进行自己的论述和评价。理学,称新儒学。之所以称其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神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程朱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异同:程朱理学:“理本论”,尤其是程颐的理气论,认为理或天理是宇宙的本源或根本,天地,人,物都是因“天理”而存在都是由最根本的理所产生,所承载。王阳明心学:高扬人的主体性观点的唯心主义的哲学。作为理学家,王阳明与朱熹同样以建立伦理学主体性的本性为目标,同样喜欢鼓吹“明天理,去人欲”。而二者思维走向却大不一样:前者以理为本体,充分肯定理的客观性与人的理性认识客观的理的可能性,人是受外部的天理或自身的人欲支配的客体,而不是具有自主能动性的主体;后者以心为主体,从而导出了人的主体性这一主调。评析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理论:二程和朱熹将理视为绝对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天理,表明了它是一种道德本位(体)的伦理哲学和政治思想。二程说:“‘人心’,私欲也;‘道心’,正心也。”又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的人心、道心二分说和理欲对立说。他虽然肯定人心是人正常的生理需求,“虽圣人不能无人心,如饥食渴饮之类”,但是,又强调人心的危害性,说:“人心者,人欲也。危者,危殆也。”又说,“人心”出之于“形气之私”,“人心易动而难反,故危而不安”;“人心既从形骸上发出来,易得流于恶”。然而,“道心则是义理之心”,“道心是本来禀受得仁义礼智之心”,因此,道心是至善的。由于人心是恶,是危殆,所以,人君必须要正心,以此去人心及私欲,这样才能明道心和天理,才能为圣为王。质言之,不正心(去人心和私欲),就不能存道心和明天理。故此,朱熹十分赞成孟子“天理人欲,不容并立”的观点。换句话说,这里的天理是指那些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或事,而人欲则指人的私欲或说不好的,不道德思想。所以,宋明理学之所以推崇“存天理,灭人性”这句,就是告诫人们在内在道德品质的修养上合乎义理,不要因为一己之私而害了别人。儒学为什么带有宗教色彩1先秦儒家“天命观”的宗教色彩。孔子不抛弃“天”与“天命”在《论语》中有许多“天命观”的内容。认为统治者是按天意、或者天命行事,来治理天下的。可见先秦儒家的“天命观”虽不是宗教,但却有宗教的色彩2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与今文经师的谶纬使儒家宗教化。汉武帝即位后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春秋公羊》,认为天地的精气合起来成一,分开成阴阳,再分成四季,配列五方成五行,得出“道之大原出于天”的结论,使儒学走向神秘。谶纬是谜语式预言。董仲舒用阴阳五行推论灾异,为儒生造谶开了先路,西汉末造谶成了儒生的专业。两汉使儒学宗教化到了严重地步3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三教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宋明理学,此学把佛道的许多思想内在化了,因而具备了一定的宗教功能。摄取佛教的心性理论融合到自己义理之中。理学家强调坐禅、主静可以看出宗教的意识。宋明理学宗教功能宋明理学的宗教功能。三教的融合造就了新儒学---宋明理学,此学把佛道的许多思想内在化了,因而具备了一定的宗教功能。1)宋明理学摄取佛教思想。儒家本来也是讲心性的,隋唐佛教吸收了心性说。宋明理学将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融入自己的义理中,表明这种义理的实质是儒学化的理论,因而带有明显的宗教功能。(2)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为此提出的修行方法更是由“修心养性”转向禅宗的“明心见性”,所以主张坐禅、主静。这种目的和方法,也是将宗教意识和功能注入其中儒家思想的三个发展阶段1)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三母德。在此之外,他还提出了孝悌、忠恕、恭敬、诚信等德目,把人们之间的道德规范具体化。2)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他的的四母德:“恻陷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这四母德是与生俱来的。 3)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基义》把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伦理关系视为“王道之三纲”,明确规定了他们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他还提出了“五常之道”。在孟子四母德之上,加了一个“信”,形成了五母德。这些思想的发展,使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得到了强化。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什么?如何为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赋予新的内涵?是圣贤。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即圣和贤。圣指圣王,主要是最高统治者追求的人格目标,其典范人物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等;贷指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是一般士大夫和普通百姓肪追求的人格目标。由于圣王是一般人所难以企及的,所以儒家的理想人格更例重于适合广大民众的贤人。贤人在儒家经典中通常是用“君子”一词来表示的。与其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不如说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圣贤身上所具有的那种仁爱礼让、真诚有信、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坚毅顽强、重义轻利、团结他人而不结党营私、身处逆境而固守节操、好学自强、严于律己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个人家养。对我们现在纳入来说,我们的理想人格应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志存高远、胸怀宽广、不谋私利、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人物以及那些可以作为效法榜样的人道家文化创始人贡献《老子》(《道德经》)宇宙观:宇宙本源论“道生万物”;宇宙法则论“道法自然”。辩证法:“反者道之动”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动因、事物运动的规律性(对立面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返本复初的循环运动)。处世方法:贵柔守雌。政治观、人生观“清静无为”:政治观“无为而治”(统治者少私寡欲;实行“清静”“无事”的政治);人生观“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把道当作世界的本原,提出一个以道为中心的宇宙本体论哲学。这是道家哲学最主要的思想,也是对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贡献。道家的道来自天道,又与天道不同。天道一般指日月星辰等天体运行的轨道或法则,道则是天地万物的本原。这个思想经老子提出后,成为道家思想最核心的内容之一。道家各派都强调无为是道的主要性质。作为治国方法,无为要求君主舍弃自己的意志欲望,听任百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使百姓处于自然状态。作为生活态度,无为就是逍遥,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命感受。老子强调身体重于名和货,要求统治者重身贵身。道家要处理的问题主要包括治身与治国两个方面即《庄子·天下》篇说的内圣外王。内圣就是内备圣人之至德,强调治身问题;外王就是外施王者之仁政,强调治国问题。道家各派虽追求内圣外王的统一,但思想都带一定偏向性。老子和黄老学派更关心外王,即治国方面,杨朱、列子、庄子学派倾向内圣,即治身方面。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天下万物都来自道,道是世界的根本,世界万物从道产生,最后又回复到道,道自身则是永恒的。关于道大致有三方面的含义1.道为无形无象的无2.道是普遍的法则3. 道为混成之物。前两个含义体现出客观唯心主义意义,而后一个含义又表明唯物主义倾向。道的提出是为现实生活中的君主提供一种有效的统治方法。这种方法体现在无为的观念中。《老子》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就是辅助万物按固有的规律发展,而不敢有所作为。《老子》体系中,无为与自然是关系密切的概念。无为是对道或君主的要求,自然指道或君主无为下万物或百姓的自主状态。统治者无为,百姓生活就自然。无为表现的是柔弱的态度。一般人视刚强为美德,老子却发现柔弱的价值。《老子》说:弱者道之用。把柔弱视为道的性质和作用。老子认为,与刚强相比,柔弱是生命的象征。老子贵柔说是道家哲学的重要思想。老子的道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第一个宇宙观“道”的形而上特征“道”之所以能够作为老子哲学的核心概念,关键就在于它所独具的形而上的特性。“道”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任何规定性,因而人们无法用感官来感知它,也无法用语言来描述它,只能运用理性的力量来认识它的存在。“道”作为万物始基的特性老子的“道”具有独特的超越性,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万物的始基。它“先天地生”,是一切存在的始基和根源(“万物之宗”、“天下母”),万物都是“道”创生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三”,从动态上来看,是指阴阳两种对立势力的相互作用;从静态上来看,是指阴阳二气相互作用所生成的和合之气。阴阳二气交感氤氲的和合之气所含能量的释放,其结果便是万物的生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还是万物存在的根据和最终归宿。“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所以受万物尊崇,就在于它是“自然”的,从不对万物发号施令,从不对万物进行丝毫的限制与干扰,完全顺其自然地任万物自我化育、自我完成。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辩证法“反者道之动”核心原初的“道”在自身中潜在地蕴含有两种对立相反的力量——“阴”和“阳”,正是由于这种内在的活跃机制的作用,才使得“道”具有了运动的本性。正是由于这种内在作用的存在,才使得“道”能够循环不止、化生万物。事物向对立面转化,往往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近及远、由易而难、由弱变强、由柔变刚的变化发展过程。老子的人道观:清静无为“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政治主张“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所要表达的最重要的观念,其中包含着“自然”与“无为”两层内容。“自然”是一种观念、态度和价值,也是一种状态和效果,“无为”则是一种行为,是实现“自然”的手段和方法。“无为”的确切含义,是指顺任事物之自然,排除不必要的作为或妄为。顺其自然不妄为,实际上也是“为”。老子“无为而治”政治观的具体内容①统治者要“少私寡欲”。只要统治者减少私心,降低欲望,就能恢复清静无为的政治,人民自然就会安居乐业,社会自然就会走上正轨。②实行“清静”、“无事”的政治。“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清静无事的具体要求,包括轻徭薄赋,减轻人民的负担;谨慎用兵,不要发动不义的战争;减轻刑罚,删简法令,不要用高压政策对付老百姓。小国寡民表达了老子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实质上是一种相当激进的政治思想。“见素抱朴”的人生观比喻不加任何人为的巧饰、拘束与扭曲的人心的自然状态。在老子看来,有出自人类朴素无性的自然的道德,也有矫揉造作、被人利用的人为的道德。正是由于这种自然道德的失落,才有了人为提倡的道德。老子主张人心应该向真朴的自然之性复归。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是人生修养的终极目标。还有一个生动形象的说法,即“复归于婴儿”。婴儿象征着纯真,老子认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其内心就如婴儿般纯洁天真,没有半点虚饰和杂念。联系实际说道家的现代意义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巨大影响,这可以从它的命运中清楚地看到。人们都知道,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当时著名的显学有所谓儒、墨、法、道等等,这些派别各执其说,互不相让。但就是这些各不相同的学派,却都受到过道家学派的影响。时至今日,在弘扬东方传统文化的热潮中,《老子》一书已经引起了海内外的普遍关注和推崇。在政治领域,科学界,生态界,思想文化和学术界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当前,世界性的"老子热"、"大道热",的确是汹涌澎湃,大势之所趋,不是出于人力的所为,而是人类历史的命运所内蕴的自身要求,即从对自然、对自身本性的异化,而复归于自然、复归于道的内在的不可抗拒的要求,也即是历史必然性的作用。一部《老子》,字数不过五千,却拥有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人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故历来受到社会的重视。中国人性格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会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了的大树,道家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国民心理影响既深且广;《老子》所注重的直觉认识方法论,受到了诸如爱因斯坦、彭加勒、波普、汤川秀树等世级科学家的充分肯定,认为是现代物理学乃至哲学思想的重要方法;环境学家也把《老子》的思想作为他们注重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依据。此外,《老子》所阐发的和平主义、清静无为的思想对于处理当代国际政治乃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具有可贵的启迪意义。《老子》这部凝结着中华民族深邃智慧的不朽之作,必将在新的时代闪耀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主要特征老子的“无为”、“道法自然”和庄子的“齐特”,他们提倡追求个体精神解放的观点。简述道家文化的主要内容道家先秦道家重要的人物是老子、庄子,老、庄之间在思想倾向上有相当大的差异。1老子①在人生观上,“清虚自守,卑弱自持”②在政治上崇尚“无力而无不为”。即以“无为”的状态达到“无不为”的效果。“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是天地自然,所以老子说“道法自然”。取法“自然”,就需要“治心”,需要“清虚自守,卑弱自持”。只有摆脱一己的成见,矜持、私心等主观的障碍,才可以全面地认识外物,不受蒙蔽,才可以有效地驾驭臣民,照自己的意志行事。2庄子①庄子哲学的宗旨重在个体精神解放,这种宗旨的最高表现是“逍遥”,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的解放,是主观形态的解放,他并不否认矛盾,他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他也不否认客观现实,只是强调超越的生活。摆脱、超越的方法就是“齐物”,即避免用是非、大小、好坏等主观倾向看外物,实际也就是打破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精神限制。②庄子有着强烈的现实感,对生活中各种欺压、纷争、污浊,有着深切的感受和极端的无奈。因此他的人生哲学特别容易为后代那些现实的失败者所接受。③庄子哲学积极的影响在于艺术精神的培养。他那打破小我与天地自然合一的超越精神,特别能涤荡人的心胸,以审美的意态观照世界,对中国的诗歌、绘画等,有重要的影响.老子和庄子哲学思想有共同点①宇宙观方面:均认为道乃宇宙之根,是衍生万物的本体。其特性是超乎物外的,并超越时间、空间而无所不在,而且超乎一切认知绝对性的,即本性是人的五官所不能认知的。因而这个本体是绝对的无差別的。②认识论方面:均认为要放弃知识。认为知识文明是使人丧失自然本性的根源,故此反对一切后天知识的追求。③处世态度上:均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反等级、反宗法、反专制,崇尚个体精神的自由和超越,均幻想社会向原始纯朴状态的回归。④相对性问题:均认为現象界的事物是相对的。老子认为事物由矛盾对立的要素构成,矛盾对立的要素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庄子则把这种相对性绝对化了。佛教(释迦牟尼)基本要点:四圣谛简称“四谛”,是佛教关于人生为什么会有痛苦和烦恼的“四条真理。”谛为真理之意,“四谛”分别是苦、集、灭、道四条真理。苦谛:指社会人生充满各种痛苦,人的生命与各种烦恼痛苦相始相终。苦谛把世俗社会生活看成一场永恒的苦难,表明佛教对现世人生持悲观消极态度。集谛:“因谛”,指造成人世苦难的原因,是佛教对人生痛苦原因进行探讨的真谛。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的贪欲,是人性贪婪造成自身的种种烦恼。集是苦因,苦是结果,这个真理叫做集谛。灭谛:指消灭烦恼与痛苦,获得彻底解脱与自由的真谛。灭的意思是指欲念的寂灭。消灭欲念途径:用佛教修行方式保持内心的平静,断灭引起烦恼苦的各种心理欲望,使心灵处于熄灭一切烦恼的“涅槃”状态。道谛:指灭除烦恼的修行之道,是揭示灭苦的具体方法即通向涅槃或达到涅槃境界的正道。灭除烦恼必须修道,这个真理叫做道谛。佛教“戒、定、慧”三学的基本认识释道安《比丘大戒序》:“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戒:指佛门僧人的自我节制或强制性约束,包括用戒律戒条对僧人的行为、语言、思想进行种种规范。戒律分类:按数目分类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等等;按修行对象分类:居士戒、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等。定:指禅定,是一种要求修行者思虑集中,凝心入定,以消除内心杂念烦恼的具体修行方法﹙这种方法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打坐”﹚。慧:是指通过守持戒律,修习禅定而获得体悟佛理的智慧。佛门僧人从其独特的宗教立场出发,用理性的态度,对世俗生活,对人生因果关系以及大千世界本来面目进行观察思考,从而达到一种洞察世俗人生、洞察宇宙世界的宗教理性认识。小结:一切佛教的教理教义,其核心本旨,是教人如何解脱人生苦海,而“戒定慧”三学,则是具体解脱的理论方法或实践修行途径之一。佛教的影响哲学方面:中国传统哲学对世界本原、宇宙本体之类的哲学探讨非常薄弱,对人死后灵魂的去向或灵魂的安顿问题缺乏神学论证。佛教传入中国,其哲学体系中的宇宙无限、时空无限、四大皆空、生死轮回、灵魂转世等系列概念,弥补了中国哲学关于宇宙本体、灵魂安顿研究方面的天然欠缺和不足。此外,佛教的般若学理论被魏晋玄学吸收,丰富了魏晋玄学的思想内容。佛教的心性学说与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相结合,促进了宋明理学的发展完成;文学艺术方面:无论是文学、诗歌还是书法、绘画,都打下了佛教的深刻印痕。中国评话、评书、戏曲、俗文学等深受其影响;石窟壁画艺术也受到佛教艺术的影响。中国古代诗、书、画都很注重“境界”,与佛教的“禅机”多有相通之处。中国的建塔造像也起源于佛教。如《西游记》就是以佛经故事为题材的经典文学作品。语言学方面:我们平常许多用语都来自佛教语汇,丰富了中国的词汇。中国古代的音韵学也是因佛教而发展起来。社会民俗方面:饮食方面,佛教戒杀生,提倡吃素,大力开发植物饮食品种,推动传统素餐饮食的发展。丧葬方面,佛教提出火葬,有助于火葬习俗在古典民间社会的推行。婚姻方面,佛教禁婚,把信佛出家男女变为非婚姻人口,对传统生育文化及社会人口的增减,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此外,佛教形成的节日如“盂兰盆节”、“佛诞节”、“腊八节”等等,成为古典民间重要的宗教民俗节日。其他如求神拜佛、超度亡灵、慈悲放生等等活动,都是佛教影响民间社会的重要内容。怎样演变为另化的佛教: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正式传人中国的。佛教传人中国后,由于受中国经济、政治条件及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隋唐之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遂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这一演变过程的主要环节有:在汉代,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术,在政治伦理观念上迎合儒学;在魏晋时,佛教则着重依附玄学,由此而扩大传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唐宋之际,佛、道、儒三教在“修心养性”上形成大体一致的看法。三教之间的关系,也由魏晋时斗争激烈,到唐太宗年间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三教并行的趋势又推动了三教在思想上的合流,促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概论

一、文化总论 1.为什么文化是“自然的人化”? 人类从茹毛饮血茫然于人道的直立之兽演化而来,逐渐形成与天道联系而有区别的人道,就是文化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在实践中的对立统一物。这里的自然,不只是自然界,还是人的自然属性。文化是改造自然社会的活动,也改造着改造者自身,即实践者的人。人创造了文化,同样文化也创造了人。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是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课题的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成果体现,既反映在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更反映在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总而言之,凡是长约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结果,都属于文化,即“自然的人化”就是文化。 2.文化结构的四层次说包括哪些内容? 物质: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质的知识力量”构成的物态文化层。 制度: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社会组织构成的制度文化层。 风俗习惯: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 思想与价值: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氤氲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具体而论,心态文化又可以再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子层次。依据与社会存在关系的疏密程度,我们又可以将社会意识形态区别为基层意识形态和高层意识形态。 二、中国文化 (一)文化背景 1.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 (1)持续性。循环式的复苏和进步周而复始,使农业自然经济长期延续 (2)多元成分结构。从纵的方面讲,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从横的方面讲,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海洋贸易是一种内敛型经济。海洋贸易仅仅是农耕经济一种补充形式。 (3)早熟又不成熟。 2.在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是什么? 一是家天下的延续,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史;二是封国制度不断;三是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四是家国同构。 (二)背景影响 1.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有何影响? (1)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伦理型范式。其正面价值是使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注重道德修养,成为礼仪之邦;其负面影响是使三纲五常的伦理说教,“存理灭欲”修身养性和排外心理等成为中国文化健康发展的障碍。 (2)社会结构的专制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性范式。其正面价值是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和民族心理上的文化认同;其负面价值是使国人存有严重的服从心态,对权威和权力迷信,缺乏个人自信心。 (3)宗法与专制相结合,在政治上表现为儒法合流,在文化上反映为伦理政治化和政治伦理化,突出地表现为内圣外王的心态,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简介 对这个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视是因为他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阳而不论五行。而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他一般还被看作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春秋繁露》。 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 上为《大易识阶》米鸿宾的主要观点,但《开启中医之门》的作者李阳波则很不满意董仲舒所提出来的天人合一观,他解释说:董提出这个观念主要是讲天的情况与人的情况的统一,实际上,作为天的宇宙自然,人类社会是很难模拟的,可是构成人类社会的植物、动物及人的本身,他们的生长衰老、他们的变化却无法逃脱天的支配。所以,天人合一,主要是讲天与万物、与人的这种生理状态的合一,而不是天与人的社会结构的合一。为了作出这样一个划分,李阳波就把董仲舒的天人合一中有关社会观的这一部分划出去,而保留其谈生物的部分,并且径直把它称为“宇宙生物观”。因为中医是研究天、地、人之间的术数转换变化关系的一门学问。在他看来,天人合一就已把中医小了一截。李阳波同时认为钱学森也看到了中医、气功、人体特异功能的一些情况,从一些人身上所存在的不可思议的潜力,看到了人天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所以也摒弃了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而改作了“人天观”。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根本观念之一,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所谓“天”,一种观点认为包含着如下内容: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存在;2,天是赋予人以吉凶祸福的存在;3,天是人们敬畏、事奉的对象;4,天是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天命之天);5,天是赋予人仁义礼智本性的存在。另一种观点认为“天”就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先秦儒家亦主张“天人合一”,《礼记·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认为人只要发扬“诚”的德性,即可与天一致。汉儒董仲舒则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一个基本的信念。季羡林先生对其解释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结成友谊。西方人总是企图以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征服自然掠夺自然,而东方先哲却告诫我们,人类只是天地万物中的一个部分,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无处不在,

天人之道——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天人之道 摘要: 中国古文化博大精深,文化元素浩如烟海,文化派别林立。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思想,大致可分为两方面:“天道”——对自然系统的认识和“人道”——对社会系统的研究。 关键字: 天道人伦天人合一平衡对立辩证统一 正文: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两千余年以前,汨罗江畔的诗人踏月而行,缓缓道出对世界本源的疑问。事实上,自中华文明诞生之时起,就未曾停止过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混混呵,不可名也……强为之容,名之曰‘道’”。“道”指代世间的真理,宇宙的本源,一切社会最高的智慧。遍翻中华文化史,尽是一部对“道”的探求实。当然,不同的学术派对真理别有不同的称呼方法,有人称之为“理”,有人称之为“法”,等等之类,一言难足。中华文明五千年,百家争鸣,能人辈出。时至今日,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大致可分为两方面:研究探讨自然规律的“天道”和分析思考人类社会的“人道”。因此,笔者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点浅显论述,也从这两个方面来进行。 一、天地道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今世之舞台,众生之所诞,亦众生之所归。究天人之际,识自然造化,以望冥冥之天,即谓求道于天地。中国文化中,求道天地,分析自然的代表流派,莫过于道家与阴阳家。 (一)道家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开篇明义告诉世人:天道悠悠,玄之又玄。故《道德经》五千余言,尽是非常之言、非常之理,于自然造化、风物循环和牝牡交营之中感悟世间道理,秉持的社会认识和处事态度往往大异于常人,却又处处深合天理,返璞归真。 依笔者所见,《道德经》五千余言,大体思想在于三个方面:一为守弱归元,二为无欲无为,三为辩证转化、对立统一。 关于“守弱之道”,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推理来认识: 大前提:万物皆好生而畏死,可知“生”胜于“死”; 小前提:“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韧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可知“生者”都具有“弱”的属性,而“死者”具有“强”的属性; 结论:“弱”胜于“强”。 从这个角度来说,道家思想确是不折不扣的“弱者之道”,即所谓“弱者道之用”。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一、名词解释: 1、天人之学:是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一个主题,它提出了:“重人事轻天道”、“天道自然”、“天人相分”、“天人交相胜”四个观点,对中国古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天道自然”:最早提出“天道自然”的是道家创始人老子,他认为“自然”就是对各种自然现象的理论概括,叫做“道”,天既然是自然之物,人与天是平等的。“天道自然”的观点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很大影响。 3、“天人相分”:战国荀子第一次提出,是中国古代哲学上的一个重要命题,他认为在天人关系中,天是没有意志的,人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在人为,人的重要任务,就在于努力认识自然、驾御和利用自然。 4、《论语》:孔子教育他的学生,讲了不少有哲理性的话,他的学生把这些话加以整理,成为《论语》一书。在《论语》中,孔子多处为“仁”规定界说,《论语》是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本书。 5、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建于印度。该教以“四大为空,以人生为苦,以追求精神解脱”为最高目标。佛教在西汉末年从印度传入中国。 6、道教:是以“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古代特有的宗教,产生于东汉中叶。它是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吸取方仙道、黄老道以及经学、墨家等宗教或学派的某些观点和方法逐渐形成的。该教把老子和《道德经》加以神化,其教义主张人经过一定修炼可以使精神、肉体两者长生永存。道教成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宗教之一。 7、书院:是我国唐末以后逐渐兴起的具有独特办学形式的高等教育机构,在宋代得到发展,为当时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8、“六艺”:是西周官学的基本教学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六项技能。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9、“五经”: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校的基本教材是儒家经典“五经”,即《诗》、《书》、《礼》、《易》、《春秋》,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的基本课程。 10、“四书”: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校的基本教材是儒家经典“五经”,宋以后的儒学教育家又在“五经”的基础上新增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称为“四书”,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官学和私学的基本课程。 1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是中国风俗画的最高成就,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伟大杰作。 12、《内经》:是战国时期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全称为《黄帝内经》,是一部专论医学理论的著作。《内经》完成了中医药学和养生学的理论体系。 13、《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所作,它对药物分类做出了创造性贡献,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14、《茶经》: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生了一代“茶圣”陆羽,他所著的《茶经》一书关于茶的产地、种植、采制、煮、饮等方法都作了详细介绍。对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5、园林艺术:是中国建筑史上的重要部分,“师法自然”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基本法则。在中国崇尚自然的文化传统影响下,园林艺术取得了光辉灿烂的艺术。 16、“中体西用”:所谓“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它是十九世纪末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反思。中学为体,就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治国之本;西学为用,就是以西方近代科技与文化,作为治国的辅助物。“中体西用”在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日益加深的基础上,为中国内忧外患寻找到解救方案。 17、《海国图志》:鸦片战争时期,著名学者魏源所作。他提出“师以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海国图志》对传播西方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8、《天演论》:是晚清时期著名学者严复翻译的著作。他提出了“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观点,《天演论》对传播西方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19、“无为”:是道家提出的重要思想,对待社会,他们主张“无为”,对待自然,呼吁保护自然,不要破坏自然。这一思想引起了世界科学家的重视。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文化的内涵。 答:中国传统文化包括: (1)观念文化,主要是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2)历史文物,主要是器物和古建筑,如陶器、瓷器、青铜器,陵墓和古代服饰以及艺术品,如书法、绘画。 (3)社会制度,即所谓制度文化。 (4)古代书籍,如文学、史学、农学等。 2、简述史前陶器和玉器的情况。 答:陶器、玉器两者的情况有所不同,就用途来说,陶器中首要的是生活用品,玉器中首要的是礼器。就地域分布来说,黄河中上游仰韶文化的彩陶最为突出,东北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玉器最为发达。 3、简述“有对”之学的主要内容。 答:“有对”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的观点是变易之学的核心和最精彩的部分。 首先,老子比较系统地揭示出事物对立面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才有事物的转化和发展。 其次,《孙子兵法》指出了事物的转化要有一定的条件,而在所有的条件中,人是最重要的条件。 再次,《易传》进一步指出,“有对”之所以能使事物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转化与发展,就是因为对立面的性质相反,是相反势力的“相推”、“相摩”造成的必然结果。 最后,北宋王安石,南宋朱熹最先把“有对”作为哲学范畴提出来,特别是朱熹,提出“有对”就是“一分为二”,并把它看作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 4、简述会通之学的主要表现。 答:(1)会通之学的一个基本表现,是它善于相互辩论又相互吸引,既能看到其他学派的短处,又能看到其他学派的长处,既能坚持自己的理论原则,又能克服自己理论上的缺点。 (2)会通之学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善于融汇、吸收各门具体学科的思想成果,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 (3)会通之学的第三个表现是,中国古代哲学善于融汇外来文化。 5、说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的内涵。 答:所谓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可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是表层的,另一方面是深层的。前者具有普遍性,为众多的人所理解和运用;认识传统文化深层的现代价值,需要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由表及里,从现象深入到本质。 6、简述孔子的“仁”学。 答:“仁”学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首先,“仁者爱人”,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予人”,另一方面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称之为“忠恕之道”,被视为“仁”的主要内容。 其次,“仁”包括各种道德规范,如“温”“良”“恭”“俭”“让”等。 第三、“仁”还表现为为追求道义而“杀身成仁”的气节。 7、简述我国史学发展阶段、体例及其代表作。 答:中国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战国至两汉是中国史学的定型期。两汉时期的史学家、思想家司马迁用纪传体例创作的史学巨著《史记》和东汉时期班固写的《汉书》标志着中国史学的成型。 第二、魏晋南北朝至明末,是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一时期,史学著作门类更多,有通史、断代史、专门史、人物传记。史学体例除纪传体外,编年体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善的编年体通史。 第三、明末清初至鸦片战争前,是我国古代史学的总结和转化时期。这一时期,古代史学包含有民主思想的萌芽,乾嘉史学出现,形成了求实学风。 8、简述纪传体和编年体的优缺点。 答:这两种体例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纪传的长处在于描述事件的横向联系,但不一定能够把历史各项重要内容的来龙去脉叙述清楚;编年的长处在于叙说事件的来龙去脉比较清晰,但未必能够叙说反映历史丰富多彩的具体情况,对于那些对历史发展有很大影响,而没有年代可记的事和人却不一定能够充分反映出来。只有纪传与纪事兼顾,才是比较理想的史书体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