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文集》的国家建设与社会进步

梁启超文集:国家建设与社会进步

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年)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著作对于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集中将探讨其中

关于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相关内容。通过分析梁启超的观点和思想,可以了

解并深入理解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以及在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方面所面

临的挑战和前景。

国家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

在《辛亥革命随想》一文中,梁启超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不

同政治体制模式,并深入探讨了它们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

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梁启超非常注重教育改革,认为通过良好的教育可以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来推动

国家建设与发展。他在《少年中国学记》等著作中详细阐述了他对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思考。

经济发展与产业革命

在《中国之民生》等篇章中,梁启超强调了经济发展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工业化、农业改革等方面的观点和建议。

社会进步

思想解放与文化革新

梁启超倡导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强调不断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并将其结合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他在《今日中国之精神问题》等著作中探讨了相关问题。社会平等与权利保障

梁启超致力于实现社会平等和保障人民权利。在《天下为公论》中,他提出了追求公正、社会平等的理念,并探讨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

梁启超积极参与妇女解放思潮,在《女子应该进学吗?》等文章中提出了鼓励妇女接受教育、争取平等权益的主张。

结论

通过研究梁启超的著作,《梁启超文集: 国家建设与社会进步》呈现出一个伟大思想家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深刻思考。他提出的一系列有关政治体制改革、教育改革、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等议题仍然具备重要意义。这些思想和观点对今天我们全力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以上所述仅是《梁启超文集》中关于国家建设与社会进步方面的一些主要内容简介,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此文集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梁启超对于这些议题的思考和观点。

梁启超的故事

梁启超的故事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及文学家,也是著名的改革家。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梁启超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梁启超年少时,非常的爱好学习,在清朝光绪年间就中了举人。而梁启超的老师也是一位重量级人物,那就是康有为。梁启超很多先进的思想都是康有为为之灌输的,并且梁启超与康有为一起发动了历史上极为著名的维新变法,为了清朝的重新崛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最终因为保守党派的破坏,最终失败。不过维新变法却唤醒了很多国民的思想,被民众称为“梁康”。 在维新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与康有为均逃到海外。在海外,康有为与梁启超仍旧宣扬维新变法的精神,在海外推行君主立宪制,认为君主立宪制才是救亡图存的道路。 在辛亥革命之后,清政府被推翻,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不复存在。梁启超曾一度进入袁世凯政府,希望可以一展宏图大志。可是袁世凯却施行复辟帝制,自己称帝。梁启超对于袁世凯的行为口诛笔伐,大肆批判袁世凯。 在此之后,梁启超又倡导新文化运动,并且大力支持五四运动,推动了政治界与文学界的进步。梁启超在文学上有很大的成就,曾经还倡导了文体改良的“小说界革命”以及“诗界革命”两大革命,为文学界做出了杰出贡献。

梁启超的文章有哪些一句“少年强则强,少年富则富”的呐喊,无疑是敲响了清末时期警示国人建设中国的警钟,梁启超的一生经历了晚晴和民初两个时期,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活动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文章著作并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梁启超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当中,一直都是半耕半读。但是梁启超从小就十分的聪明,并且十分好学,年仅十七岁,便跟着康有为学习,因此他的文章在文学上有较大建树。1896年《时务报》在上海创刊,梁启超撰写了六十多篇文章,一时风靡全国。 梁启超一生著作宏定,总序达一千四百万字之多,而最为著名的有《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强,少年富则富”的感慨号召即出自此文。此文影响颇大,在文中他以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立场将封建社会下的中国与其心中理想的少年中国进行对比,鼓励青少年努力学习,承担起救亡图存的重任。 在《饮冰室合集》中,收集了梁启超几乎完备的著作,主要分为《文集》、《专集》两部分。而《文集》中就包括700余篇文章诗词300余首。《专集》包括《戊戌政变记》、《新民说》等104种其关于政治思想观的文章。 梁启超一生著作建树诸多,说他是一代名流,绝无异议,如今他的文集作为研究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学术的重要参考材料,同时也被广大文学爱好者广泛传阅。 梁启超的变法有什么影响1898年六月11号到九月21号这三个月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百日维新,也被称为戊戌变法,它是由梁启

梁启超传读后感

梁启超传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梁启超传读后感(一)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着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

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社会主义。 梁启超和胡适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思想却惊人一致,我们不能不想这是为什么。 再看通过革命改造中国的历程及现状,革命中无论有一定头脑的学生还是工人农民,被军阀,被帝国主义利用的还少吗?这中间的大部分原因是民智未开。再有通过革命,大部分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又是什么,死得又有多大价值?用我们经济学的观点看,能用一条生命换来这个东西,尽量不用五条生命。真的通过革命胜利了——以百倍的代价,我们的工人农民又留下多少知识分子来治理这个国家?总不能举着枪杆共商民生,指挥建铁路,搞文明吧!?事实上中国真的这样做了,让不懂经济的人去计划物品流通,让中国母亲狠命生孩子,让

近代中国国家富强道路探索

近代中国国家富强道路探索 摘要:近代中国在危机中震荡,救亡图存、寻求国家富强的道路成为时代先驱者的追求。梁启超几乎毕生都在追求中国立宪政治的目标,其宪政思想在探索中发展变化,其中有关“民权”、“有限政府”、“法治”等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构成了近代中国宪政之路中绚烂的一章。 关键词:宪政;民权;国家富强 梁启超是在忧患中探索近代中国富强道路的时代先驱之一,也是活跃在当时政治和思想舞台上的一位重要人物。面对中国社会专制独裁贫穷落后、积重难医的现实,为国家富强而向西方寻求真理、为社会大众的自由和权利而奔走呼号,综合中西、上下求索,努力寻找中国切实的宪政方案。 一、梁启超宪政思想的理论来源 梁启超宪政思想的理论渊源主要是近代以来西方的政治法律思想、学说。同时,由于梁启超所经历的传统儒家教化,在其宪政思想中亦有儒家思想的沉淀,如他所说:“末学肤受如鄙人者,偶有论述,不过演师友之口说,拾西哲余唾,寄他人之舌于我笔端而已”[1]。这段自白,虽为谦虚之词,但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渊源。梁启超的宪政思想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进化论、民权论、分权思想和法治思想。 第一,梁启超以进化论作为思想武器,论证了改革政治、实施新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他认为进化论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自达尔文出,然后值得丢、人类迈指一切事物,皆循进化之公理,日赴于文明……虽谓达尔文之前为一天地,达尔文后为一天地也。”[2] 梁启超将进化论的“生存竞争”规律直接用于现实观察人类社会。以进化论为思想武器,反对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的顽固派,论证变法的合理性:“大地既通,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所迫,非不阏制,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权;不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人,束缚之,驰援之,呜呼,则非吾所敢言矣。”[3] 第二,梁启超的民权论思想以及从民权角度出发对政府合法性的探讨,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巨大的现实政治意义。梁启超提出“新民”概念,认为:“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4]”他试图通过造就新民来革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再诠释与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再诠释与中国近代 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 【内容提要】顾炎武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本意是捍卫儒家纲常伦理。梁启超在对这句话的运用中,赋予了它全新的含义,由此展现出中国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萌生。中国被裹胁进入近代国际体系的历程,也就是中国向民族国家转型的过程。近代国际体系的冲击,即体系对单元的塑造是这一转型的根本原因,同时,中国自身的传统内涵对中国的民族国家形成路径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的延续性和统一得到保持。 【关键词】天下;国家;民族国家;中国 中国在东亚按自己的方式存在了数千年,而且还造就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朝贡体系。鸦片战争以降,朝贡体系在西方近代国际体系的冲击下一步步走向解体。[1]随着体系的崩溃,作为体系核心的中国也发生了痛苦而深刻的变化,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实质就是中国存在方式的危机。中国从朝贡体系到被裹胁进入近代民族国家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中国的再定义过程。这个重新定义的过程表现为从传统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nation-state)的转变。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内部从思想意识到组织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裂变。它在思想观念上的体现是从“天下”到“国家”的观念演变,亦即从“文化至上主义”的天下观到近代民族国家观的转变。[2]本文不是全面考察这一过程,而是通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名言的本意、它在后人的引用中如何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以及这种新的含义透射出何种变迁这一角度,来分析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意识的生成特点。近代国际体系的冲击,即体系对单元的塑造是这一转换的根本原因,但是中国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受体系的塑造,中国自身的传统内涵对中国的民族国家形成路径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亡国与亡天下:文化至上主义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明代思想家顾炎武的这句名言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它对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曾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现代人一般这样理解该名言:即使是普通老百姓也有责任和义务来关心国家大事,它言简意赅地道出了人民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汉语大词典》将之解释为“国家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的人都有责任”。这种现代诠释如此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以至于它的本意被忽视。[3] 顾炎武的这句名言典出《日知录·正始》:“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魏晋人之清谈,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谓杨、墨之言,至于使天下无父无君,而入于禽兽者也……自正始以来,而大义之不明,偏于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4] 从顾炎武的原文可以看出,他的本意在于区别“天下”与“国”。“天下”是儒家

梁启超的历史观和国家发展理念

梁启超的历史观和国家发展理念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家和政治家,他对于中国的发展有着很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他的历史观和国家发展理念,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撑。本文将从历史观和国家发展理念两个方面,分析梁启超的思想贡献。 一、梁启超的历史观 梁启超认为,“国家之力,人民之民智,历史之发展,一切皆不可违抗”。他的历史观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的发展和历史的教训。 首先,梁启超认为历史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不可抹煞和篡改。历史真相是人类认识和评价历史的必要条件。他认为历史是一个真实的存在,历史的真相应该被坦诚面对,否则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其次,梁启超关注历史的发展过程。他认为历史是有规律可循的。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而这些规律性和必

然性,可以帮助我们从历史中找到合适的方法,以便为现代社会的建设提供指导。 最后,梁启超认为历史的发展有着宝贵的教训,在历史中我们可以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我们应该认真总结历史,吸取历史中的经验教训,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现代化建设。 二、梁启超的国家发展理念 梁启超提出了“新学”的观点,主张“西学为用,中学为体”。他认为,“学习外国优秀的东西,可以弥补自身不足。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充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点。” 首先,梁启超主张要加强国民素质的提升。他认为,国民素质是现代化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只有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推动国家进步。 其次,梁启超强调要注重民生改善。他认为,社会进步的最终目的是人民的幸福。因此,我们应该注重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幸福感。

最后,梁启超提出“和平发展”的理念。他认为,实现国家的繁荣与进步,应该通过和平而非侵略战争来实现。因此,国家之间应该建立睦邻友好的关系,以和平合作的方式来实现共同的繁荣和发展。 综上所述,梁启超的历史观和国家发展理念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启示。他认为,“没有规律的历史,就像没有水的河道,没有方向的迷路,没有人的灵魂”。只有我们明确了历史演进的规律和方向,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从梁启超看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现代化发展

从梁启超看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现代化发展 摘要:本文从梁启超的思想入手,通过分析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了简要分析,并通过分析梁启超一生中的思想转变,简要阐述了他与辛亥革命不可分割的关系。 关键词:梁启超中国近代史现代化 正文: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梁启超的一生代表了中国近代史的一段曲折而伟大的进程。梁启超的思想以“流质易变”著称,在他一生中,政治观点、学术思想常随着时势的改变而改变,这一点一直备受研究者的重视。而梁启超“太无成见”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和他特殊的思想个性也是难以分割的。他曾经在许多场合中公开解剖自己,言辞坦率而真切,极富感染力。 说到中国几千年的思想史,有两个时期特别引人注目:一个是诸子百家的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中国近代历史时期。这两个时期,都恰逢中国社会大转变的时刻。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许多全新问题的提出,给人们带来思想的空前活跃,各种不同社会思潮的形成和冲突,以致某种社会思潮逐渐取得主导的地位。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受到欧美、日本思想文化的冲击、影响,应该是近代中国社会特定的历史产物。在这一过程中,梁启超也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梁启超1873年出生于广东,此时中国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他16岁乡试中举人,随后跟随康有为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梁启超也必然看到了近代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无力,看到了在国外的各种先进思想与技术。1895年梁启超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参与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虽然,公车上书无法避免失败的结局,但是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拉开维新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标志着酝酿多年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潮已发展为爱国救亡的政治活动,对社会的影响和震动很大,康梁从此取得了维新运动的领袖地位。而在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更加活跃,他的许多政论在思想界造成了很大影响。而在变法失败逃亡日本以后,梁启超思想发生转变,提倡“保皇即革命”,变为了保皇派。1917年护法运动之后,梁启超辞去了北洋政府的财务总长职位,退出政坛。1918年他赴欧,了解到了西方文明的许多问题。回国之后他认为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 由此分析梁启超的生平,他思想的逐渐变化也可推断出不少。他强调历史学的性质是“叙述数千年来各种种族盛衰兴亡之迹”,而历史学的精神则是“叙述数千年来各种种族盛衰兴亡之故”。梁启超顺应历史大势倡导新史学。在他的观点中,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被分成这样三部分。 第一部分开始于鸦片战争后的近代历史开端,以洋务运动为主要代表的现代

梁启超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启蒙

梁启超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启蒙 晚清以降,中西交往日渐频繁,欧美蔚然兴起的社会主义也逐渐开始被国人所认知。 1871年法国的巴黎工人起义之时,恰值中国外交代表团居法,代表团员崇厚、张德彝亲眼目击巴黎公社实况。张德彝所著游记《三述奇》一书对巴黎起义做了片段描述,是为社会主义运动映入中国人视野的最早记录。但是,张德彝的手稿由于未出版问世,并没有造成什么社会影响。对欧洲社会主义最早进行公开报导的当属洋务人士王韬。 1873年,王韬在香港《华字日报》、《中外新报》等报上对巴黎工人起义和巴黎公社进行述评,稍后又将这些报导汇编成《普法战纪》一书,由中华印务总局于1873年刊刻发行。 除此之外,上海江南制造局编译的《西国近事汇编》也对欧美的社会主义有所介绍。 其后广学会出版的《佐治当言》(傅兰雅译)、《万国史记》、《富国策》、《时事新论》、《泰西新史揽要》等书中,也间忽对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等有所阐述。对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初期传播,西方传教士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中国最早介绍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学说的一部译著即是上海广学会于1898年出版的《泰西民法志》,只是该书印数颇少,影响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1899年2月至5月,《万国公报》连续刊载了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节言、中国人蔡而康撰文的《大同学》。该文不仅叙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中贫富悬殊的现象,还对国际工人运动领袖马克思、恩格斯做了介绍。文章称马克思是“百工领袖”,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德国养民学的“名人”,并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概括为“安民新学”、“养民学”。【参见皮明麻:《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觅踪》,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9-24页】康有为、梁启超等许多晚清士人便是从这里最早接触到西方的社会主义思想。 作为中国启蒙思想者中的先进,梁启超很早就从康有为那里和中文译著中接触到西方的社会主义思想。 早在1896年9月29日,梁启超主办的《时务报》(第6册)就曾刊载古城贞吉的译文《社会党万国大会》,对1896年召开的第二国际伦敦大会进行了概要介绍。“西七月三十一日,英京伦敦,万国社会党人等开大会……聚议时,首及公学校之事,欲使小儿自入幼学院,以至大学,皆以公款办理,庶贫民皆得高等教育也。又认定一禁例,凡十八岁以下之童子,不得使作夜工,又不论何等工业,一礼拜内作工时刻,不得过二十四时。”【参见皮明麻:《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思潮觅踪》,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9-24页】1897年12月,该报又刊登《论英国机器制造各工匠停工事》(第47册)一文,对1897年英国伦敦机器制造业工人的罢工斗争作了报导。【耿云志,崔志海:《梁启超》,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同时,《时务报》还译载过一篇关于在西班牙处死一个社会党刺客的新闻,在一篇评述德国政党的文章中提到社会党。【参见〔美」伯纳尔:《一九零七年以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潮》,丘权政,符致兴译,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7页.】 显然,此时的梁启超对于社会主义己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通过日文书籍的传导,对于西方的社会主义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其在《清议报》中发表的《论强权》一文,己经能够应用《共产党宣言》之语言及阶级斗争观点解释社会历史及社会发展方向。【参见董方奎:《梁启超社会主义观再认识》,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年第5期】 为了开通民智,救国图存,梁启超对于西方各种学说“不敢自私”,都“汲汲将译之以晌我同人”,【梁启超:《论学日本文之益》,载于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24页】向国人进行了介绍和传播。社会主义思想自然也在梁启超的引介行列。1902年10月2日,梁启超在《干涉与放任》一文中介绍了西方的两种治术:干涉主义与放任主义,并把社会主义归于干涉主义之列,且断言,“社会主义其必将磅礴于二十世

梁启超 新史学 讲义

梁启超与“新史学” 一、梁启超(1873—1929)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子、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早年就学于广州学海堂,1889年(光绪十五年),广东乡试中举人第八名。次年,结识康有为,执业为弟子,研究新学,宣传变法。戊戌政变后,政治思想日趋保守。他对于西学有广泛的涉猎,宣传阐释,不遗余力,是本世纪初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上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史学是其所长,影响亦最大。 二、梁启超的史学著作也与中国的大事息息相关: 1898年,梁启超等一批维新派主持“戊戌变法”,随后失败。——随后撰写《戊戌政变记》;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梁启超撰写《李鸿章》传,又撰写《南海康先生传》,并于1902年发表《新史学》;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梁启超同年撰写《欧洲战役史论》; 在一战以后,中国五四运动之后,梁启超又发表一些史学著作: 1921,《清代学术概论》 1921—1922年《历史研究法》 1923,《研究中国文化史的几个问题》 1927年,《古书真伪及其年代》。 三、时代背景 1、梁启超所处的时代不言而喻,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遭到外族入侵,国家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以,梁启超的《新史学》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应运而生。 2、自1898年严复发表《天演论》以来,进化论思想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以及其 他史学思想的传入,构成了梁启超“新史学”思想的一些内容。

四、梁启超对于传统史学的批判 梁启超认为近代以民众的“国家思想”之所以薄弱,是因为中国传统史籍未能发挥其作用,因而首先对传统史学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传统史籍的四个弊端: 1、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他认为,二十四史虽然名为史,其实不过是“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认为中国从来没有一部史书是为了国民而作。 2、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 中国传统史籍都是以纪传为主的,这是以单个的人物作为主体,这些作者“以人物为历史之材料”,“以时代为人物之附属”,而不知道把这些人物放到整个时代背景之中,使他们“以人物为历史之材料”,“为时代之代表”。更不用说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了。3、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 中国古代不重视当代史的研究,“非鼎革之后,则一朝之史不能出现。”《资治通鉴》也不过是“亦起战国而终五代”;中国古代基本是下一个朝代来撰写上一朝代之史书。 4、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古代史家不知道“史”也有“精神”,“而群与群之相际,时代与时代之相续,其间有消息焉,有原理焉”,更不知道寻求其因果相生之例。 作者进而认为,这四个弊端又产生“二病”: 1、能铺叙而不能别裁 这是从书的内容上来说,他认为“往往有读尽一卷,而无一语有入脑之价值者。” 2、能因袭而不能创作 这是从述作体例上来说的,作者认为,除了司马迁等人有所创新之外,其他人都是沿用其体例,以政治史为主,其它类型的史书就很少了。 这六个弊端,最终使传统史学产生了“三恶果”: 1、难读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_原文与译文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原文+译文 日本人之称我中国也,一则曰老大帝国,再则曰老大帝国,是语也,盖袭译欧西人之言也。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梁启超曰:恶,是何言,是何言!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欲言国之老少,请先言人之老少。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惟思既往也,故生留恋心,惟思将来也,故生希望心;惟留恋也,故保守,惟希望也,故进取;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惟思既往也,事事皆其所已经者,故惟知照例;惟思将来也,事事皆其所未经者,故常敢破格。老年人常多忧虑,少年人常好行乐。惟多忧也,故灰心,惟行乐也,故盛气;惟灰心也,故怯懦,惟盛气也,故豪壮;惟怯懦也,故苟且,惟豪壮也,故冒险;惟苟且也,故能灭世界,惟冒险也,故能造世界。老年人常厌事,少年人常喜事。惟厌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可为者;惟好事也,故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者。老年人如夕照,少年人如朝阳;老年人如瘠牛,少年人如乳虎。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梁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sǔn]试翼,风尘翕[xī]张。奇花初胎,矞[yù]矞皇皇。干将发硎[xíng],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译文] 日本人称呼我们中国,一种称呼是衰老的帝国,再一种称呼还是衰老的帝国。这种称呼,大概是沿袭着西洋人的说法翻译过来的。唉!我们中国难道果真是衰老的帝国吗?梁启超说:不!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在我的心目中只有一个少年中国存在。 要想谈论国家的老少,请先让我来谈谈人的老少。老年人常常回忆过去,

《梁启超文集》的国家建设与社会进步

梁启超文集:国家建设与社会进步 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年)是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著作对于中国近现代的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集中将探讨其中 关于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相关内容。通过分析梁启超的观点和思想,可以了 解并深入理解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历程,以及在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方面所面 临的挑战和前景。 国家建设 政治体制改革 在《辛亥革命随想》一文中,梁启超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等不 同政治体制模式,并深入探讨了它们在中国实施的可行性。 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 梁启超非常注重教育改革,认为通过良好的教育可以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来推动 国家建设与发展。他在《少年中国学记》等著作中详细阐述了他对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思考。 经济发展与产业革命 在《中国之民生》等篇章中,梁启超强调了经济发展对于国家建设的重要性。 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工业化、农业改革等方面的观点和建议。

社会进步 思想解放与文化革新 梁启超倡导思想解放和文化革新,强调不断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并将其结合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他在《今日中国之精神问题》等著作中探讨了相关问题。社会平等与权利保障 梁启超致力于实现社会平等和保障人民权利。在《天下为公论》中,他提出了追求公正、社会平等的理念,并探讨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妇女解放与性别平等 梁启超积极参与妇女解放思潮,在《女子应该进学吗?》等文章中提出了鼓励妇女接受教育、争取平等权益的主张。 结论 通过研究梁启超的著作,《梁启超文集: 国家建设与社会进步》呈现出一个伟大思想家对于中国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深刻思考。他提出的一系列有关政治体制改革、教育改革、经济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等议题仍然具备重要意义。这些思想和观点对今天我们全力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建设仍然具有启示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以上所述仅是《梁启超文集》中关于国家建设与社会进步方面的一些主要内容简介,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此文集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梁启超对于这些议题的思考和观点。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一)

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一) 自从鸦片战争后,几代先进的中国人曾以急起直追的心情努力学习西方,以求实现中国的近代化。在这当中,梁启超的积极贡献和某些消极影响都是不容忽视的。十年前,人们偏重揭示他的负面影响,近几年,人们往往回避他的负面影响,都是片面的。今天,我们全面估计梁启超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影响,不仅是为了对这一历史人物作出公正的评价,更重要的是为了从中总结对今人有益的经验教训,以作借鉴。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的进程,以“五四”为界,明显分为两个时期。梁启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前一时期,而在后一时期,他已逐渐丧失了“领风骚”的地位。为篇幅所限,本文只评介他在前一时期的影响。 一 梁启超登上中国的政治历史舞台,是在甲午战争失败、洋务运动破产之时。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他认识到,仅靠军事装备、工艺技术的近代化并不能使中国振兴。他认为,洋务运动所以破产,是因为洋务派虽讲“变法”但却不知“变法之本原”,没有抓住近代化的根本。因为遗其本,果“练兵如不练”,“通商如不通”,“开矿如不开”,“兴学如不兴”,成效甚微。他断言,中国如仍按洋务派的主张去做,即使再过50年,顶多“亦不过多得此等学堂、洋操数个而已,一旦有事,则亦不过如甲午之役,望风而溃。”(《戊戍政变记》,《饮冰室合集·专集》第1册。)那么,什么才是中国振兴、实现近代化的关键呢?梁启超认为:“三代以后,君权日益尊,民权日益衰,为中国致弱之根源。”(《西学书目表后序》,《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册。)由此他得出结论:中国“能兴民权,断无可亡之理”(《湖南时务学堂课艺批》,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戍变法》第2册。),今日“言爱国必自兴民权始。”(《爱国论》,《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册。)这就是说,兴民权亦即政治民主化乃是振兴中华、实现近代化的关键一环。离开政治民主化,中国就无从近代化。他坚信,一旦中国能兴民权,“则数十年其强亦与西国同”(《与严幼陵先生书》,《饮冰室合集·文集》第1册。),一定能赶上西方先进国家。因此,他把“倡民权”列为《清议报》“独一无二之宗旨”,并表示“海可枯,石可烂,此义不普及于我国,吾党弗措也。”(《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饮冰室合集·文集》第3册。)对此,他是十分坚定而坚决的。诚然,把政治民主化视为中国近代化的关键,最早并非由梁启超提出,但是,他更加旗帜鲜明地提出“兴民权”的口号,并为之呐喊鼓动,就使这一主张为更多人接受,并为之而斗争。 为了兴民权,实现政治民主化,梁启超比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做了更多、更深入的理论工作。他认为,在当时的中国,要兴民权,障碍是多方面的,而最大的障碍乃是长期存在于中国人之中的奴隶性。为此,他在一系列文章中对奴隶性的表现、产生根源及其严重危害作了系统、深入的剖析。他指出,由于“中国自秦汉以来,数千年之君主,皆以奴隶视其民”(《爱国论》,《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册。),人民长期处于无权的奴隶地位,结果在中国人民中养成了根深蒂固的奴隶性。它普遍存在于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之中,在那等级金字塔中,下一层者即是上一层者之奴隶,中国“举国之大,竟无一人不被人视为奴隶者,亦无一人不自居奴隶者。”(《中国积弱溯源论》,《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册。)这种奴隶性使人“既无自治之力,亦无独立之心”,“依赖之外无思想,服从之外无性质,谄媚之外无笑语,奔走之外无事业,伺侯之外无精神”(《中国积弱溯源论》,《饮冰室合集·文集》第2册。),一切皆保证唯上之命。这样,就在中国人中养成一种安于被压迫、受屈辱地位的顺民性格,以及对国事、对公共事务一概漠不关心的可怕的消极性,使人既无权利观念亦无义务观念和社会责任感。粱启超认为,这种奴隶性,不仅是提倡民权、民主的严重障碍,也是中国衰败不振的祸根,“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光绪26年4月1日,《致南海夫子大人书》,《梁启超年谱长编》,第235页。)于是,在一系列论着中,他对奴隶性作了全面无情的清算。在梁启超等人的倡导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思想领域形成了一股清算奴隶性的热潮,

梁启超与中国思想启蒙运动讲稿

梁启超与中国思想启蒙运动 一、生平、著述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现代杰出思想家、改革家,著名学术大师。他的书斋及藏书室取名“饮冰室”,“饮冰”始见于《庄子·人间世》中“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欤”。后南朝宋人鲍照在《谢永安令解禁止启》中说“饮冰肃事,怀火毕命”,表达了受命从政、为国忧心的惶恐心态。梁取此二字,则寓意对国家社稷忧虑焦灼之情。梁的主要著作《饮冰室文集》是梁启超之侄梁建灿于1926年编就刊行,另有《饮冰室合集》是在梁启超1929年离世后,由其侄交林志钧汇编后于1936年交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共分为文集、专集两大部分:文集45卷,专集104卷,收入长篇论著104种,如《戊戌政变记》、《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总计1000余万字。梁启超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1889年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被人合称“康梁”。以下我们主要从思想启蒙的角度,去谈论梁启超的作为。 二、为变法而主张启蒙 人要告别无知都离不开启蒙。一般意义上的启蒙是指开化和开发人的智力,比如对儿童或初学者进行教育,使之得到某些方面的入门知识或技能等,因此可以说,启蒙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步伐。但18世纪以来,启蒙有了它特定的含义。康德不愧是人类思想进入现代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在回答什么是启蒙时这么说:“启蒙就是人从他自己造成的未成年状态中走出。未成年状态就是没有他人的指导就不能使用自己的知性”;“启蒙就是把人们从黑暗的中世纪解放出来”。对于中国来说,这种特定含义上的启蒙则比西方国家迟了一个多世纪。 从1840年起,西方列强的炮火轰开了闭关自守的中国的国门,沉重的内忧外患使一批先觉的知识分子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在认识到必须了解外强学习外强这一共同思想前提下,魏源林则徐主张“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冯桂芬王韬则进而提出要学习西方的政治、法律、制度等等,但这些显然属于对政府大政方针的见解,他们还不能把眼光移下来,看到对国民进行启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到了容闳那里,这个在美国留学八年,是中国第一位系统接受了西方教育的人感念“中国国民,身受无限痛苦,无限压制”,应“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文明富强之境”,才涉及到国民的思想启蒙问题。 在中国,不仅看到了国民思想启蒙之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且把启蒙付诸实践的,是90年代的维新派,梁启超则是最早的从事者之一。 甲午战争失败后的1895年严复即发表文章,指出“收大权、练军实”不过是“标”,中国的自强之“本”在于开民智,奋民力,和民德。也是在这一年,年仅23岁的梁启超赴京会试,与康有为联合会试举人上书要求变法,稍后,又协助康有为创办和组织了《中外纪闻》和京师强学会。《中外纪闻》每期载一篇以介评世界各国概况为主的文章,文章均出自梁启超。在这年5月的《与穰卿足下书》里他有言:“报馆之议论,既浸渍于人心,则风气制成不远矣”;多年后在《莅北京大学校欢迎会演说辞》中他也回顾当时的办报心愿是“冀输入

论梁启超的报刊思想及时代意义

论梁启超的报刊思想及时代意义 摘要:梁启超,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新闻思想家。他主编或参与的报刊前后有十多种,在国内外新闻出版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他继承了早期维新派的办报主张并吸收借鉴西方新闻理论的成果加以发挥创造,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达到了时代的最高水平.梁启超在报刊、新闻、舆论、写作等方面的论述,集中代表了维新派的报刊思想,在中国新闻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报刊思想、时代意义 引言 马克思说:“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打破了,开始建立起联系。” ①“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② 鸦片战争不仅是近代中国悲剧的开端,也是结束旧中国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状态的开端。从此,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课题:一是反抗侵略,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权力;二是打破封闭,学习先进,追赶世界潮流,实现国家富强。甲午战争的失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空前丧权辱国,使得举国震动、大梦惊醒,救亡图存成为当务之急。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为主要代表的维新志士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奔走呼号,除向皇帝上书呈请变法处,还创办报刊杂志,办学堂学会,大造维新舆论,主张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兴民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习俗等方面进行改革。加上年轻的光绪皇帝不愿做亡国之君,力图所作为,支持维新志士的活动,使维新思潮迅速发展并高涨起来。虽然它在政治上的成就不大,但却是一场巨大的思想启蒙,其影响是深远的。 维新思潮以戊戌变法为界,分为两个阶段。此后这一思潮并没有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以梁启超阶级为代表,这一思潮通过自己的舆论阵地《清议报》、《新民丛报》和留日学生中的大批报刊,广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理论、人文科学知识,对传统意识形态的许多领域,诸如经学、史学、文学、艺术等进行改造,推陈出新。报纸作为一种新型的带有西方自由民主的象征,给了梁启超一个大展鸿图的平台。 正文 梁启超是维新运动出色的政治宣传家,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丰碑,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报刊活动家,而且是一个深刻的新闻思想家。戈公振语:“我国报馆的崛起,一切思想的发达,皆由先生启其端。”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讨梁启超的报刊思想及时代意义: 一、梁启超维新时期的报刊思想 梁启超维新时期以政治家的身份从事报刊活动,“公车上书”以后,梁启超根据康有为办报馆、开学会的构想,积极进行筹备,从此梁启超就把办报作为自己事业的第一职志。 (一)、梁启超维新时期的办报活动 1、《万国公报》,宣传维新变法 1895年8月17日在北京创办的《万国公报》,梁启超任主编,每双日出版,刊印1000份,委托送《京报》者代递。该报除转录广学会及其他报刊文章外,常由梁启超,麦孟华撰写百余字论文,介绍西方各国商务、矿务、铁路、农学、兵学等,着重宣传“富国”、“养民”、“教民”之法。如《地球万国说》、《地球万国兵制》、《农器攻略》等。在北京官绅中产生了不小影响,从起初的每期1000份,不久即增加至3000份左右,对开通风气起了很大的作用。通过创办《万国公报》,康、梁等维新人士在王公大臣中宣传了自己的变法主张,获得了一部分清朝官员的同情与支持。

维新运动中梁启超的著作

维新运动中梁启超的著作 一、《新学伪经考》 《新学伪经考》是梁启超在维新运动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儒家经典进行了批判和反思。梁启超认为,传统的儒家经典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时代价值,不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主张要进行新学的革新和创新,推动中国教育的现代化。 二、《中国之解放》 《中国之解放》是梁启超在维新运动中的另一部重要著作,该书主要探讨中国的国家问题和民主革命。梁启超认为,中国的困境根源于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和僵化,而要实现国家的解放,就必须进行彻底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他提出了“君主立宪”的主张,主张建立起一个民主的共和国家制度。 三、《革命的动力》 《革命的动力》是梁启超在维新运动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主要探讨了革命的动力和推动力。梁启超认为,革命的动力来自于民众的觉醒和意识的觉醒。他主张要通过教育和启蒙来唤醒人民的民主意识和革命精神,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四、《中国革命史纲》 《中国革命史纲》是梁启超在维新运动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主要梳理了中国历史上的革命斗争和变革过程。梁启超认为,中国的

革命必须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同时也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变化。他提出了“补天运动”的概念,主张通过革命来推翻封建专制,实现国家的独立和民主。 五、《事君论》 《事君论》是梁启超在维新运动中的一部重要著作,该书主要探讨了君主立宪和君主政治的问题。梁启超认为,君主立宪可以实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的进步,但要确保君主政治的良性运行,必须有有效的制度和法律的约束。他主张通过君主立宪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民主化。 梁启超在维新运动中的著作对中国的思想启蒙和社会变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坚信要实现中国的独立和民主,就必须进行彻底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他的观点和主张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我们应该继续发扬梁启超的精神,推动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梁启超史学《新史学》历史意义论文

梁启超史学《新史学》历史意义论文

梁启超史学《新史学》历史意义论文梁启超史学《新史学》历史意义论文 《新史学》的另一种历史意义 【摘要】梁启超先生《新史学》的发表,无疑在学术界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历史意义,而目前学界的研究大多也只是就这方面来探讨,在这种学术上的历史意义之外的价值和意义却是甚少提及或为大家所忽略。本文针对这一情况,探讨了其在思想史上伟大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史学《新史学》历史意义 甲午战争后,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中华民族再次面临更加深重的民族灾难,国家主权进一步沦丧;1898年“戊戌维新”以“六君子”在北京菜市口的悲壮流血而惨烈失败。这两大首尾相接的历史事件是梁启超先生创作《新史学》①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时代背景的历史坐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怎能不促使国人反省深思:国家的希望何在?民族自强的出路在哪?寻找这出路的方法是什么?怎样去寻找出路?这一连串的疑问成为那一特定时代国人日夜思虑的问题。他们开始反思自身,从自身寻找存在的问题。 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新史学》的发表 人对事物的认识必经过一段过程,先知先觉的历史人物也是如此,作为参与和领导戊戌维新运动的梁启超先生更是如此。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维新运动的失败教育了国人,也教育了包括像梁启超此类先进的国民知识精英。国民的思想不破除腐朽的

马叙伦、刘师培等也参与到“史”的新的表达范式中来,一些开创性的富有巨大影响力的成果诞生了。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那些贴上“新史学”标签的成果,在很多时候,总被人们只当作是新史学的产物,而没有去发现在这些产物(“形式”)的另一个重要面相——即这个“形式”所承载的思想——“内容”,这个内容,不是简单的史料堆砌,而是通过一种优化而又有机的组合继而传达出某种思想精神。 这样,就不仅仅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战斗,一人之思想,扩及千万人之思想。梁启超是幸运的,历史再一次给了他发挥其思想影响力的舞台,这次思想的影响深度比起流过鲜血的“维新思想”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表达国家历史、群体历史的方式如涟漪之水,无限地、慢慢地荡漾开来,在这涟漪之水的外围,是一种强大思想无声地向这波纹的中心不断地靠近、不断地集聚。这种集聚的力量所产生的影响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已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当理解了这一点,就不难理解随后发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及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史大论战等一系列思潮的兴起和展开;假如理解了这一点,再结合上文提及的梁先生所处的时代坐标和梁先生作为一个政治家、思想家的身份,就会更加地明白梁先生创作的苦衷和心愿,继而也就会理解《新史学》的“内容”其实是大于“形式”这个不争的事实和命题的。 三一次百年后聚会:要批判地看待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2. 富起来到强起来》说课稿(共2课时)

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12.富起来 到强起来》第一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12.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教学反思设计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 《富起来到强起来》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的最后一个主题内容。从我们生活、科技、农业等各个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下新风尚的精神文明建设对民族复兴、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支撑作用,反映出我们的祖国已然强大起来,迈入全新的时代,作为新时代少年,要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学情分析 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时期,帮助、指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本节课旨在通过活动使学生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懂得价值观的重要性,初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憧得要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争做文明守纪好学生,用实际行动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才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 2.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农业、工业、科技、文化、

生活等各个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感受祖国的飞速发展。 四、教学重难点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 五、说教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启发法、讨论法、探究法、情景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六、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环节一:出示课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教师出示课题引发学生思考: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富起来到强起来》第一课时的内容。看到这个学习内容,说一说你最想了解哪些问题? 2.学生提出问题研讨交流。 学生 1:我想知道我们过去的生活什么样?今天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学生 2:我听爸爸说中国人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离不开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什么是改革开放? 学生 3:我想调查一下祖国有多强大? 学生 4:我最想了解中国人民如何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 3.过渡语: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探讨学习。 【设计意图】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出示课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新课部分: 环节二:密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今昔生活的对比,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