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开采设计说明书

《金属矿床露天开采》课程设计指导书

矿物资源工程教研室

2011年6月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1. 设计题目

某矿山露天采矿开拓方案设计

2. 主要内容

某露天铁矿床,地表平坦,矿体倾角70°,倾向北,东西走向,长300m,围岩稳固,坚硬系数为8,平均品位40%。

2.1矿体厚度

地质勘探线垂直矿体走向方向自东向西排列,间距为60m,勘察结果显示为:1#勘探线处矿体水平投影厚度为40m,2#勘探线处为矿体水平投影厚度为50m,3#勘探线处矿体水平投影厚度为60m,4#勘探线处矿体水平投影厚度为30m;矿体端部形态规整,矿体厚度变化率可视为0%。东端部近似呈半径为20m的半圆形,西端矿体近似呈半径为15m的半圆形,0#勘探线、5#勘探线为其切线。矿体埋深15m,延伸至100m,。

2.2台阶布置

露天矿边帮台阶组成为:每隔2个安全平台设1个清扫平台。

2.3运输平台

(1)汽车运输

表一:汽车

序号性能单位车型

1 额定载重t 20 27

2 自重t 15.6 21

3 总重t 35.6 48

4 车厢容积 (平装/堆装) m310.7/13 13.2/18.3

5 车厢尺寸长mm 4840 4572

6 宽mm 2620 3226

7 高mm 1000

8 外型尺寸长mm 7610 7480

9 宽mm 2909 3962

10 高mm 3110 3486

11 发动机型号康明斯NT-855-C250 NTA855C310

12 发动机额定功率kW 186 231

13 最小转弯半径m 9 9.4

14 最大爬坡度% 29 40

15 最高车速km/h 50 50.2

16 百公里油耗升72

17 价格万元41 90

18 型号北京BJZ3364 北京BJZ3480 (RD030)

19 制造厂北京重型汽车制造厂北京重型汽车制造厂

2.4主要采矿设备

4m3电铲;

KQ200型潜孔钻机。

3. 设计步骤

1、露天矿境界圈定;

2、选择矿床开拓、矿山工程发展程序;

3、绘制采矿终了平面图、采场剖面图,采矿方法示意图;按采矿工艺的要求在这些图上圈定采场境界和布置开拓工程,并按设计要求剖制新的剖面或平面图。图纸画完之后,还要量出采场境界内上、下盘最终边坡角。

4、编写设计说明书。

4. 课程设计要求

课程设计要严肃认真,要以一丝不苟的态度进行设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课程设计树立起正确的设计思想和良好的工作作风。

在设计的各阶段,认真阅读相关的资料、图纸,按时完成设计任务。

对于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要求做到设计计算与作图正确,字体端正和图面整洁。

5. 露天开采设计

5.1采场境界圈定的原则

1、按照开采技术条件选择的采矿方法,正确选择台阶构成要素。

2、境界圈定要考虑矿体倾角和厚度的变化,在经济合理剥采比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多圈定已勘察的矿石资源量。

3、要考虑矿体的地质构造和矿石与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合理选取最终边坡角范围;

4、境界圈定要满足开拓运输系统布置对空间位置的需求。

5、台阶的布置和数目应以所采用的凿岩、挖掘设备的规格和生产效率为依据。

5.2境界圈定的参数

1、台阶高度

台阶高度是露天开采中最重要的几何参数之一。影响台阶高度的因素有生产规模、采装设备的作业技术规格以及对开采的选别性要求等。为保证挖掘机挖掘时能获得较高的满斗系数(铲斗的装满程度),台阶高度应不小于挖掘机推压轴高度的2 / 3。另一方面,为避免挖掘过程中在台阶的顶部形成悬崖,台阶高度应小于挖掘机的最大挖掘高度。

由于一个台阶在垂直方向上是不可分采的,即使在台阶高度内矿石的品位、矿种或矿岩界线变化很大(如某处台阶的上半部分是矿石、下半部分是岩石),也不可能在开采过程中将不同种类的矿石及岩石分离出来,由此所造成的贫化和不同矿种的混杂是不可避免的。可见,台阶高度越大开采选别性越差。因此,在开采对选别性要求较高的矿床时,应选取较小的台阶高度。

一般说来,黑色金属矿床的品位变化较小、矿体形态较为规则、矿物价值低、对选别性要求较低,台阶高度一般大于10m,以12m~15m最为常见。大多数贵重金属矿床的特征恰恰相反,故台阶高度一般小于10m,以6~8m最为常见。

台阶高度也制约着铲装设备的选择,当选用汽车运输时,铲装设备的斗容和装卸参数又进一步制约着汽车的选型。台阶高度同时也影响着最终边帮的几何特征。由此可以

看出,台阶高度的选取对整个露天矿的开采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台阶高度会降低穿孔、爆破和铲装成本,但确定最佳的台阶高度应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使矿床开采的经济效益(不仅仅是穿孔、爆破和铲装成本)达到最高值。

2、台阶坡面角

台阶坡面角主要是岩体稳定性的函数,其取值随岩体的稳定性的增强而增大(最大为90°)。确定台阶坡面角时需要进行岩石稳定性分析,或参照岩体稳定性相类似的矿山选取。另外,岩体层理面的倾向对台阶坡面角有直接的影响,当台阶坡面与岩体层理面的倾向相同或相近,而且层理面倾角较陡时,台阶坡面角等于层理面的倾角。表二是均质岩体中台阶坡面角与岩石硬度的大体关系。表三列出了国内部分金属露天矿的台阶坡面角取值。

表二:均质岩体中台阶坡面角的参考值

岩石硬度系数台阶坡面角(度)

8~14以上70~75

3~860~70

1~350~60

表三:国内部分露天矿的台阶坡面角

矿山名称台阶坡面角(度)

大孤山铁矿70

东鞍山铁矿75

南芬铁矿48~50(岩石层理倾角)

大石河铁矿65

白云鄂博铁矿70

白银厂铜矿70

3、最小底宽

露天矿的最小底宽,应满足采掘运输设备在底部正常运行与安全作业的要求,一般不应小于开段沟的底宽。

露天矿的底部位置沿水平方向移动时,开采境界内的矿岩量及平均剥采比也随之变化。因此,在无其他特别要求的情况下,露天矿底应置于使平均剥采比最小的位置。

4、最终边坡角

露天矿最终边坡角对露天矿的生产安全与经济效果都有很大影响。过小的边坡角,将增加剥岩量,使剥采比增大,从经济效果来考虑,希望边坡角尽可能大些。然而,过大的边坡角,将导致边坡失稳,严重影响矿山正常生产。

因此,露天矿的最终边坡角,要同时满足安全稳定条件和开采技术条件的要求。

安全稳定条件是指根据边坡岩体的性质,通过稳定性分析计算,确定能保证边坡稳定的边坡倾角。在境界设计阶段,一般是参照类似矿山实践资料选取稳定的边坡角,并用已有资料对其稳定性进行初步分析和简要计算。

开采技术条件,是指按边坡的构成要素确定最终边坡角。露天矿最终边坡由最终台阶,即非工作台阶组成(下图所示),其水平部分,即最终平台,按作用不同分为安全平台、清扫平台和运输平台。

实践经验表明,较窄的安全平台和清扫平台在邻近边坡爆破时常遭破坏,以致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近年来国内外不少矿山采用预裂爆破并段,即把2~3个台阶的坡面有控制地连成一体,然后设置一个宽度达8~12m 的清扫平台,以便能有效地发挥拦截和清扫落石的作用。如果边坡稳定性较差,要求的边坡角较缓,则不宜并段。

最终台阶坡面角a ,安全平台、清扫平台、运输平台和出人沟的宽度a 、b 、c 和d ,以及相应平台数n 1、n 2、n 3和n 4,台阶高度h 等参数确定之后,符合开采技术条件的最终边坡角β可用下式计算:

对于急倾斜矿体,按上式计算的边坡角不得大于也不应过分小于按安全稳定条件确定的最终边坡角;对于缓倾斜矿体,若矿体倾角小于安全稳定边坡角,则底帮最终边坡角应等于矿体倾角,以便充分采出靠近下盘的矿石。

5、开采深度

确定露天开采境界的原则实质上是确定露天矿开采深度的理论依据。确定开采深度的方法为方案-分析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在地质横断面图上初步拟定开采深度。 在地质纵断面图上调整露天矿底部标高。

)

cot /(2341111

111∑∑∑∑∑∑++++⋅=n n n n n n d c b a a h h tg β

6、底部周界

根据设计开采深度和底部宽度,确定露天矿底平面,并绘制底部周界,如下图所示。绘制步骤为:

☞按调整后的露天矿底部标高,绘制该水平的地质分层平面图;

☞在各横断面、纵断面、辅助断面图上,按确定的设计开采深度,绘制露天开采境界;

将各断面图上的露天矿底部位置(底部两侧的端点)分别投影到分层平面图上,依次连接各点,得出理论上的底部周界(下图中的虚线)。

为了能正常进行采装和运输工作,初步得出的理论周界尚需按以下要求加以修正,即:底部周界要尽量平直,弯曲部位的曲率半径要适应运输设备的技术性能;底部长度应保证运输道路的展线符合技术标准。

5.3圈定结果

根据地质、地形条件及上述境界圈定的原则及参数,设计圈定开拓运输方案的露天开采境界。经技术经济比较,境界圈定结果见表四。

表四:露天开采圈定结果表

项目单位指标

一地质赋存情况

1 矿体长m

2 矿体厚(最大)m

3 矿体倾角度

二境界参数

1 台阶高m

2 台阶坡面角度

3 安全平台宽度m

4 清扫平台宽度m

5 运输(公路)平台宽度m

6

7

8

9

三境界圈定的结果

1 境界尺寸:上口(长×宽)m

2 境界尺寸:下口(长×宽)m

3 最终边坡角度

3.1 下盘度

3.2 上盘度

3.3 端帮度

4 境界最高标高m

5 封闭圈标高m

6 露天底标高m

7 边坡垂高(按封闭圈计)m

5.4开拓运输

1、开拓运输的设计原则

开拓方案设计应从矿床赋存的自然条件出发,结合所选择的生产工艺系统以及矿床开采程序合理地选择开拓方案,使之能够确保设计的矿山建设速度,满足设计的矿石产量和质量要求;力争早投产、快达产、基建投资少、生产经营费低;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以提高生产的可靠性与生产效率。

2、开拓方案设计的影响因素

●矿床赋存的自然条件。这是拟定可行开拓方案的主导因素。

●开采技术条件:包括露天开采境界的尺寸、生产规模、工艺设备类型、矿床开

采程序、矿区总平面布局形态等。

●经济因素:包括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设备的供给条件、矿山建设速度

及矿石产量的要求、矿山开采年限等。

3、公路-汽车开拓方案设计

公路运输开拓的坑线布置形式,除可依据露天矿的地形条件、采场平面尺寸和开采深度适宜地选择折返式、螺旋式或折返与螺旋式联合布线形式外,还可以采用地下斜坡道开拓形式。

在露天开采中,运输费用占矿石开采成本的40%~60%。随着矿床开采深度的增加,矿岩的运距显著增大,而随着矿岩运距的增大,汽车的台班运输能力逐渐降低,造成运输费随着采深的增加而增大。因此,虽然公路运输开拓具有地形适应能力强,运输坑线布置灵活等诸多优点,但由于受到合理运距的影响,也存在一个适用范围。

所谓汽车运输开拓的合理运距即是在该运距范围内采用汽车运输开拓时,开采矿石的总成本与向国家上缴的利税总和不大于该种矿石的销售价格,从而保证矿山正效益开采。汽车运输的合理运距是一个经济概念,它随着技术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不同。目前,采用普通载重自卸汽车运输时,其合理运距约为3公里;采用大型电动轮自卸汽车运输时,由于汽车运输载重量增大,合理运距也随之增加,可达到5~6公里。考虑到凹陷露天矿重载汽车上坡运行和至卸载点的地面距离,在合理运距范围内可折算出汽车运输开拓的合理开采深度。

设计开采生产干线公路级别为II级,去各生产水平公路级别为Ⅲ级,道路宽度根据运输设备进行设计,一般限制坡度10%,最小转弯半径15m;

6. 绘图

露天采矿设计要求绘制以下图纸:

●采区境界终了平面图 1:500

●采区剖面图 1:500

●采矿方法图 1:200

7. 课程设计进度表

按照教学计划的安排,课程设计计划学时为2周。

设计阶段资料准备、计算和绘图天数

第一阶段方案草图、计算 2

第二阶段境界圈定、布线 2

第三阶段绘图 3

第四阶段编写设计说明书 2

8. 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1、已学过的专业课教材

2、采矿手册,《采矿手册》编辑委员会,冶金工业出版社,1990.04

3、采矿工程师手册,于苍润,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03

参考书:相关专业杂志及媒体资料

9. 其他

本指导书是根据“采矿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金属矿床露天开采》课程教学标准、课程目标对实践技能的要求而编制。

制定者:张遵毅、程平、汪朝、洪勇

制定日期:2013年6月

附: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模版

1.绪论

课程设计的目的;

绪论部分还应包括矿山地质概况等。

2.采矿方案设计

2.1露天境界圈定

阐述圈定依据、方法、步骤。

采场结构参数确定的过程。

2.2矿床开拓

主要运输设备选择计算

开拓方案相关的信息、资料说明。

2.3开采程序说明。

3.设计图纸绘制

总量3张

●采区境界终了平面图 1:1000

●采区剖面图 1:1000

●采矿方法图 1:500

4.参考书及文献资料目录

对引用的参考书、文献等资料均要求指出具体出处,详细到页码。

11

露天煤矿初步设计 精品

露天煤矿初步设计

前言 魏家峁露天煤矿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东部,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是基本国策。国家正在以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 魏家峁露天煤矿是魏家峁煤电一体化项目的两个子项之一,该露天矿田储量丰富,资源可靠,煤质为低硫高热值长焰煤,电煤市场条件明确,开发条件优越,适宜开发大型露天煤矿。该矿一期规模6Mt/a,二期规模12Mt/a,配套电厂分别为4×600MW和8×600MW。随该项目的开发建设,将会使本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 一、设计依据 (一)地质报告、矿区总体规划 1、内蒙古煤田地质局153队1983年12月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准格尔煤田南部详查地质报告》。 2、内蒙古煤田地质局153队2005年1月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煤田魏家峁露天勘探地质报告》。

3、西安煤矿设计研究院2005年1月编制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矿区总体规划》。 (二)设计任务书、设计合同、有关文件、主要基础资料及有关协议类文件。 详见附录。 二、设计范围 我院和华北电力设计院分别承担魏家峁煤电一体化项目的露天煤矿设计和电厂设计,同步设计、同步建设、互相制约、分工合作;设计范围分界点划定在电厂围墙外1m处。 露天煤矿设计范围包括:边坡稳定;开采境界、资源储量和剥离量;拉沟、采区划分、开采程序、基建剥离工程量、生产剥采比及其均衡、进度计划;开采工艺、设备选型、数量确定;采运排工程;煤的破碎加工、地面运输、储煤系统;地下水控制与防排水;总平面布置、地面运输;机电设备维修;供电通信、计算机管理;建筑结构;给排水、供热及通风;职业安全与卫生;环保、水保;企管现代化、技术经济等。 三、设计指导思想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 (二)引进世界上先进开采工艺(吊斗铲倒堆),以低成本提高露天矿生产剥采比,扩大露天矿开采范围,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同时,确保高

露天矿山开采设计

《金属矿床露天开采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题目大木冲水泥石灰岩矿露天开采设计 学院名称核资源与核燃料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杨仕教曾晟 班级矿物资源工程071班 学号 20074520121 学生姓名李昌武 南华大学矿物资源工程系 2010年10月

1、设计条件 本次课程设计对大木冲水泥石灰岩矿0、1、3、5勘探线内的矿石进行露天开采设计。提供的原始资料(电子版)有:矿床地质地形平面图、矿矿床地质地形剖面图、大木冲水泥石灰岩矿开发利用方案。 2、设计要求 (1 (2)矿山工作制度:年工作日330天,三班工作制。 3、设计内容和步骤 3.1 露天开采境界设计 3.2 露天生产能力的确定 3.3 露天开拓方法设计 (1)开拓方法选择; (2)开拓系统主要参数设计; (3)新水平开拓方法设计; 3.4 露天主要开采工艺设计 (1)穿爆工作设备选型与工艺设计; (2)采装工作设备选型与工艺设计; (3)运输工作设备选型与工艺设计;

(4)排岩工作设备选型与工艺设计; 4、设计成果 (1)课程设计说明书:按毕业设计格式要求打印,按时提交课程设计成果。 (2)开采境界最终平面图,A2图纸1张。 5、设计要求 ①严格按科研论文的排版格式; ②页面设置:页边距:上2厘米,下2厘米,左2.5厘米,右2厘米,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间距:段前0行,段后0行行距:固定值,15.6磅(题目行、公式行采用单倍行距); ③字体和字号 一级标题:四号,宋体和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靠左顶格;二级或三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和Times New Roman字体,加粗,靠左顶格;正文部分:五号,宋体和Times New Roman字体;希腊字母用Symbol字体;图题、表题:小五号,加粗,宋体和Times New Roman字体;图、表中文字用小;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量与单位之间用“/”间隔;图注与说明、表注与说明:小五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④图用CAD出图,所有的图纸都要图签,图签格式统一。

露天矿开采设计

《露天矿开拓开采设计原理》 专项设计说明书 学生姓名:刘洋 _________ 专业班级:采矿12-2班学号:_J2

时间: 成绩: 目录 前言 (1) 1开采工艺及设备类型的确定 (2) 2.露天开采境界 (2) 底宽的确定 (3) 开采深度的确定 (3) 3.开采参数 (7) 台阶高度 (7) 采掘带宽度 (8) 最小工作平盘宽度 (9)

4.最终境界平面图 (10) 前言 1、某煤田矿位于内蒙西部地区,煤层呈单斜赋存,煤层倾角45°,平均水平厚度为53m剥离物上部为沙土层平均厚度7m顶板岩层由两层构成,上部为砂页岩,下部为砂岩,底板岩层自上而下由泥页岩和砂页岩构成; 2、矿区内地表地形为北高南低的鞍形山坡。地形图如附图I 所示,比例为 1:2000。矿区内有6条勘探线,其横剖面图i-i ,u- n,m - m,w- iv,v - V,^ - W,比例为1: 1000; 3、煤的容重为吊,回采率为95%废石混入率4%设计中采用的经济合理剥采比6m3/m3; 4、露天矿在走向方向上西部坑底境界以I-I勘探线西100m为界,东部坑底境界以W -切勘探线东100m为界; 5、露天矿各边帮最终帮坡角设计为:底帮为30°,顶帮为35°,两端帮30°?35°; 6、根据煤炭地质储量和露天矿范围,以及煤炭市场需求,确定该矿设计生产能力为50 万吨原煤; 7、采用单斗电铲一汽车工艺开采,选用WK-2型2m3单斗电铲。

1开采工艺及设备类型的确定 采用单斗电铲一汽车工艺开采,选用WK-2型2m3单斗电铲,主要性能参数如表1,汽车选用BZKD-20型,性能参数如表2; 表1 WK—2型主要性能参数 最大采掘高度 最大卸载半径 站立水平半径 最大采掘半径 最大挖掘深度 最大卸载高度6m 标准斗容2m3 最大爬坡角度15° 机尾回转半径 理论生产率300m3/h 回转90°工作时间24s 行走速度h 表2 BZKD-20型汽车主要性能参数 最人载重量20t 最小转弯半径 汽车长度7365mm 汽车咼度3110mm

露天开采爆破设计附带图纸-cad——完美版

露天开采爆破设计

目录 1 工程概况 (1) 2 设计依据 (1) 3 爆破方案及工机具选择 (1) 4 爆破参数选择 (2) 4.1 矿石爆破参数设计与计算 (2) 4.2 岩石爆破参数设计与计算 (3) 5 炮孔布置、装药结构、起爆网路设计 (4) 5.1 炮孔布置 (4) 5.3 起爆网络设计 (5) 6 安全距离计算校核 (7) 6.1 飞石的安全距离 (7) 6.2 爆破地震安全距离计算 (7) 7 施工工艺及安全技术措施 (7) 7.1 施工流程图 (7) 7.2 施工准备 (7) 7.3 钻孔 (7) 7.4 装药 (8) 7.5 填塞 (8) 7.6 起爆网络 (8)

7.7 爆破警戒 (9) 7.8 爆后检查 (9) 7.9 盲炮处理 (9) 8 施工组织 (10) 9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1) 10 附图 (12) 附图一矿石爆破炮孔剖面图 (12) 附图二岩石爆破炮孔剖面图 (13)

露天开采爆破设计 1 工程概况 本深凹露天铁矿,生产规模为年产铁矿石150万吨,剥采比1.7t/t,台阶高度12m,年工作330天,两个台阶生产,每天工作2班制;矿石体重4.12吨/m3,坚固性系数f=12-16;岩石体重2.7吨/m3,坚固性系数f=8-10,松散系数为1.5。爆破点300m外有居民房屋(砖房),爆破必须考虑爆破震动对居民房屋的影响。 2 设计依据 (1)矿区地形简易平面图及有关文件资料。 (2)根据现场的实际测量及工程特点。 (3)《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2003)。 (4)《采矿设计手册》(矿床开采卷)2003年版。 (5)《爆破设计与施工》汪旭光 - 冶金工业出版社。 (6)《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 (7)安全现状评价报告。 3 爆破方案及工机具选择 由工程资料可知本爆破工程矿石爆破总工程量矿石150万吨,岩石爆破总工程量150万x1.7=255万吨,通过岩体密度进行换算可得矿石体积为36.4x104m3,岩石体积为94.4x104m3。本设计按6天爆破一次进行设计,则一次爆破的矿石工程量为6620m3,岩石工程量为17164m3。 根据爆区环境、地质结构特点及文件要求爆破台阶高度为H=12m,本设计采用深孔台阶爆破、电雷管-导爆管孔内毫秒微差起爆施工方案,垂直孔布置形式,钻孔设备选用SWD-165型一体化潜孔钻机2台,炮孔孔径为Φ165mm,钻孔效率为70-90m/台班。 炸药采用盐酸膨化硝铵炸药,粉状2号岩石乳化炸药(用于有水炮孔)、2号岩石炸药(制作起爆药包,规格:Φ32mm,L=200mm,G=0.2Kg)。

黑山露天可研说明书

第一章矿区概况及煤田地质特征 第一节矿区概况 一、矿区地理位置、隶属关系及交通情况 新疆广汇黑山露天矿有限公司黑山煤矿位于托克逊县西北边缘,行政区划属托克逊县管辖。 地理坐标:东经:87°30′31.4″~87°31′32.5″; 北纬:43°13′43.5″~43°14′24.1″。 煤矿向东有13km简易道路与乌鲁木齐至艾维尔沟矿区的公路相接,由此往北与乌鲁木齐市相接,距离约70km;向东与兰新铁路盐湖东站公路相接,距离约50km;向南与艾维尔沟矿区及南疆铁路鱼尔沟车站公路相接,距离分别约40km和70km;外部交通尚属方便。 交通位置见插图1—1—1。 二、矿区内工农业生产概况及劳动力 矿区地处戈壁荒漠山区,自然地理环境恶劣,矿区内除煤炭生产经营以外,无其它工农业生产。 矿区内无其它农副业,所需生活用品及煤矿生产资料均由乌鲁木齐市或艾维尔沟矿区拉运。 主要工业产品为煤炭,主要供应吐鲁番地区、巴州地区、乌鲁木齐市及艾维尔沟矿区。 三、矿区电源、水源及建筑材料来源 1.电源 由于矿区附近现尚无高压电源经过,矿山目前采用2×75KW、

柴油发电机组作为该矿的供电电源。 2.水源 矿区内现无供水水源,生活与工业用水均取自矿区以东3.5km处的阿其布拉克泉,用汽车拉运。 3.建筑材料来源 矿山建设所需钢材、水泥、砖、木材等均可由乌鲁木齐或托克逊县采购。 四、矿区开发历史及现状 矿区开采始于1987年,主要集中在4号煤层露头带。1号沟以西原有黑山煤矿,开采西山窑组4号煤层浅部及露头带的生产斜井一处,另有露天采场一处,均于1990年3月开工建设。当年共生产原煤5万t。生产斜井斜长78m,垂深29m,开采水平为+2592m。露天采场剥离、采煤均系机械化作业。另有废斜井一处,废立井一处,废平硐两处。 1号沟以东的小露天采煤场,1990年夏以前由新疆化肥厂自产自用,后由托克逊县河东乡经营,系人工加手推车剥采,时采时停。 五、矿区地形及水文地质 1.地形特征 矿区地处天山中段以北的山间谷地。北依约喀坑艾代山,南临末日洛克山、黑山。东西较开阔,地势北高南低,西部略高于东部。最低海拔+2570m,最高海拔+2760m,相对高差190m。1号沟与4号沟呈北西——南东向汇入5号沟。沟谷常年干涸,只在降暴雨时才出现

大学毕业设计---露天煤矿年产60万吨初步设计方案说明书

内蒙古科技大学 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张美厚露天煤矿年产60 万吨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武凤茹 学号:200440603138 专业:矿物资源工程 班级:矿物资源工程(1)班 指导教师:侯殿昆田爱民

张美厚露天煤矿年产60万吨初步设计 摘要 本设计为达拉特旗张美厚露天煤矿开采设计,设计生产能力为0.60Mt/a,服务年限 为30.5年。开采煤层为2—2 上,3—2 中 ,3—2 下 ,其中2—2 上 和3—2 下 号煤层为长焰煤 (CY41),3—2 中 为不粘煤(BN31)。开采保有储量为1893.5万吨,可采储量为1855.6万吨。本设计包括露天矿合理帮坡角的确定、开采境界的确定、露天矿生产能力、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总平面布置和复垦。 本设计平均剥采比为5.9m3/t,回采率为98%,基建期为0.75年,基建量为84.7万m3。采掘场的最终帮坡角为35°,排土场最终帮坡角为33°。采用公路开拓中的移动坑线的开拓方式,拉沟位置设在矿区西北部,首采区工作线为“L”型,沿倾向推进。岩石台阶高度确定为10 m ,煤台阶高度为3 m ,排土台阶高度为20 m,外排土量为452万m3。煤、岩的采掘带宽度均为10m。 采用10台KQ—150型潜孔钻机穿孔,5台WD—200A型电铲采装,31台EQ3258VPJ 型自卸卡车运输,7台T1—100型推土机排土。 关键词:露天开采、爆破、采装、运输、排土

The preliminary design of Dalateqi Zhangmeihou surface coal mine with an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600,000 tons Abstract The subject is a design of Dalateqi Zhangmeihou surface coal mine with an annual production capacity of 600,000 ton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oal mine is 30.5 years. Coal mine seam 2—2上,3—2中,3—2下are to be exploit, the coal 2—2上and 3—2下are long flame coal of CY41, and 3—2中is non-caking coal of BN31. The gross reserves is amount to 18,935,000 tons , recoverable reserves is 18,556,700 tons. The design includes some contents as follows:determining the slope safety angle of open-cut mine, the boundary of surface mining, productivity of open cut mine , drilling and blasting , loading, hauling, spoil dispoal, the general layout and reclamation. The stripping ratio of this design is about 5.9 m3/t, the coefficient of recovery is 98%, the period of infrastructure lasts for 0.75 years, the capacity of infrastructure is of 847,000 m3. The final slope angle of mining field is 35°, the final slope angle for the dump is 33°. Using movement of ceilings alonging highway within the ditch for development, the location of pulling ditch is in the northwest area of the first mining area, the work line is designed like “L”, advancing to the direction of tilt. The rock benches are 10 meters high, the coal benches are 3meters, the height of dumping benches are 20meters , the capacity to be dumped is 4,520,000 m3, the width of the coal and the rock excavative zone are 10 meters. Appling ten KQ—150 down-the-hole percussive drill for drilling holes, five WD—200A shovel for filling mining equipment, 31 EQ3258VPJ self discharging cars for transportation, seven T1—100 bulldozers for dumping. Key words: surface mining, drilling and blasting , loading, hauling, spoil dispoal

露天矿开采设计说明书

《金属矿床露天开采》课程设计指导书 矿物资源工程教研室 2011年6月

课程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1. 设计题目 某矿山露天采矿开拓方案设计 2. 主要内容 某露天铁矿床,地表平坦,矿体倾角70°,倾向北,东西走向,长300m,围岩稳固,坚硬系数为8,平均品位40%。 2.1矿体厚度 地质勘探线垂直矿体走向方向自东向西排列,间距为60m,勘察结果显示为:1#勘探线处矿体水平投影厚度为40m,2#勘探线处为矿体水平投影厚度为50m,3#勘探线处矿体水平投影厚度为60m,4#勘探线处矿体水平投影厚度为30m;矿体端部形态规整,矿体厚度变化率可视为0%。东端部近似呈半径为20m的半圆形,西端矿体近似呈半径为15m的半圆形,0#勘探线、5#勘探线为其切线。矿体埋深15m,延伸至100m,。 2.2台阶布置 露天矿边帮台阶组成为:每隔2个安全平台设1个清扫平台。 2.3运输平台 (1)汽车运输

表一:汽车 序号性能单位车型 1 额定载重t 20 27 2 自重t 15.6 21 3 总重t 35.6 48 4 车厢容积 (平装/堆装) m310.7/13 13.2/18.3 5 车厢尺寸长mm 4840 4572 6 宽mm 2620 3226 7 高mm 1000 8 外型尺寸长mm 7610 7480 9 宽mm 2909 3962 10 高mm 3110 3486 11 发动机型号康明斯NT-855-C250 NTA855C310 12 发动机额定功率kW 186 231 13 最小转弯半径m 9 9.4 14 最大爬坡度% 29 40 15 最高车速km/h 50 50.2 16 百公里油耗升72 17 价格万元41 90 18 型号北京BJZ3364 北京BJZ3480 (RD030) 19 制造厂北京重型汽车制造厂北京重型汽车制造厂 2.4主要采矿设备 4m3电铲; KQ200型潜孔钻机。 3. 设计步骤 1、露天矿境界圈定; 2、选择矿床开拓、矿山工程发展程序;

露天开采课程设计

西南科技大学采矿工程课 程设计 说 明 书 课程名称:露天开采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生班级: 学生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与要求 第二章: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 2.1露天开采境界的主要参数的确定 2.2开采深度的确定 2.3最小底宽 2.4露天矿台阶要素 2.5绘制露天矿底部周界 2.6绘制露天矿开采终了平面 第三章:露天矿主要开采工艺设计 3.1穿孔工作 3.2穿孔设备的选择 3.3穿孔设备数量计算 3.4爆破工作 3.5爆破方法的选择 3.6钻孔形式和布孔方式 3.7爆破参数的确定 3.8装药、填塞、起爆方法 3.9爆破网络设计 3.10一次爆破量的计算 第四章:采装工作

4.1 挖掘机及运输设备的选择 4.2挖掘机数量的确定 第五章:储量计算 第一章:设计任务与要求 一、设计任务与内容 设计题目:江油国大集团乌龙洞石灰石矿开采初步设计 依据所给矿山地质资料、地质地形图及勘探线剖面图,确定露天矿开采的运输方式、设备型号和数量、台阶组成要素、最终边坡角大小,露天矿开采境界,并绘制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 二、已知条件 1、矿床地质勘探线剖面图4、8、 2、6、0、1、3勘探线; 2、矿床设计最低开采深度为670m; 3、设计范围为2、0、1、3勘探线; 4、矿山生产能力为200万吨; 5、n jh=0.2:1 m3/m3; 6、物料(矿石、废石)平均运距为3.5km。 三、设计后应提交的设计文件 1、设计说明书:有目录和正文,要求12页以上。并附中深孔炮孔布置平面图及装药结构图;

2、图纸:手工绘制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1#图纸)。 四、要求与注意事项 1. 设计参数选取要求参照《采矿设计手册》; 2. 图幅要求1#图纸,手工用铅笔或上墨绘图笔绘制图纸; 3. 根据圈定矿体计算圈定矿体储量,根据生产能力计算服务年限; 4. 说明书交A4纸打印稿; 5. 时间要求:3周内完成(2013.9.16-10.11)。 第二章: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 露天开采境界主要参数的确定 开采深度的确定 设计任务中已经给出最低开采深度为670m 设计开采范围是2,0,1,3号勘探线 最小底宽 露天矿最小底宽:采用回返式调车时,最小底宽为 )5.0(2min min e b R B c c ++= 式中:min c R ——汽车最小转弯半径,m ; c b ——汽车宽度,m ; e ——汽车距边坡的安全距离,m 。 代入数据,得: min B m 219.20)14.25.025.8(2==+?+?=m 露天矿台阶要素 台阶高度设计为15m , 清扫平台宽度为10m ,

矿山开采设计规范

矿山开采设计规范 篇一:露天采矿设计技术规定 露天采矿设计技术规定与定额 2001年6月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统一采矿设计主要技术要求,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设计质量,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102条本规定适用于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对其它所有制企业仅供参考。 第103条露天采矿设计除执行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程、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 第 104 条采矿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优先开发矿石质量高、易采易选和外部建设条件有利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矿床。在矿床总体开发方案的指导下,在技术条件允许和保护资源的前提下,优先开采基建量小、投产快和品位较高的地段。 二、优先采用露天开采。在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中,应充分考虑露天开采在资源回收、劳动条件和生产能力可靠性等方面体现的优势。在方案比较中,一般露天开采可考虑优越系数1.2。 三、加强矿产综合回收,坚持合理的开采顺序,有效利用和保护资源。在同一开采区段内,实行贫富兼采,大小兼采,降低

贫化损失,提高入选品位;对暂时不能利用的资源应切实保护;开采主要金属的同时,应综合回收共生、伴生有用组分。 四、对生产规模较大的矿山,应根据市场需求、技术可行和经济 效益等,做多个规模方案比较,并研究分期建设的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五、应从设计方案、设备材料选择等多方面重视珍惜土地,降低能耗和节约木材。 第105条结合矿山建设规模、工艺要求和资金条件,应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高矿山装备水平和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提高露天采矿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 第106条采矿设计应从总体方案到生产工艺全面贯彻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法规。对开采引起的环境污染和土地损坏,应有相应的整治、复垦措施。 第107条露天矿设计要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资金周转观念、利息观念和投入产出观念,要进行多方案比较和动态经济分析,择优选取方案。 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 201 条采矿设计主要基础资料: 一、黑色冶金矿山采矿设计若干原则规定 (一)经过储委审查批准的矿床详细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

露天矿开采课程设计

1.1设计题目与内容 设计题目:大古坑矿区高岭土矿V3号矿体露天矿开采设计。 设计内容有: (1)露天开采境界设计,熟练掌握具体露天矿山开采境界确定的方法和原则,确定开采深度,台阶高度,露天矿合理开采深度设计与调整,经济剥采比的确定; (2)露天矿生产能力的设计及采剥进度计划; (3)初步圈定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开拓坑道定线,绘制露天开采终了平面图露天采矿工艺设计。 1.2原始资料 大古坑高岭土矿区位于茶陵县城南东约25公里,属桃坑乡管辖。地理坐标:东经113°43 ′18″—113°44′30″,北纬26°42′04″—26°42′ 43″,面积0.80平方公里。区内交通目前比较困难,仅有公路至桃坑乡政府驻地,乡村至矿区的简易公路目前正在修建之中,该公路修好后,交通将大为改观。但该区水利资源丰富,高压线路、通信线路已进入了矿区,为矿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交通位置图见图1-1所示。 图1-1 矿区交通位置图 该矿区地处湘赣变弱的罗霄山脉西侧,地貌特征是:西北、东南山地崛起,西北有武功山绵亘,东南有万烊山蜿蜒,中部和西部丘岗起代,地势朝中部,西南部倾斜。并呈阶梯状逐级下降,形成一个三面环山,朝四南开口的关环形盆地。 矿区属中低山区,主要山脉呈NE至NNE向展布,地势东高西低,海拔标高多在200—400米之间,最高460米,相对高差约260米。 茶陵县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近二十年的气象资料统计表明,极端最低气温为-4.2 0C (1991年,持续时间短暂)。光能资源:平均年日照1744.7小时,年日照率为39%,属全省日照最多的地区。降水量:平均年降水量1400毫米,较邻近公路偏少,但仍属雨水灵丽的湿润气候区。 该区经济以林、农、副业为主,盛产杉、松和楠竹,劳动力充足。 矿山依法于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和茶陵县国土部门拟定的矿山范围和拐点坐标及开采深度如下表1-1

露天采矿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1. 总论 1.1 课程设计概述 1.1.1 课程设计题目 露天矿开采境界设计 1.1.2 设计初始条件 1. 最终台阶高10m,最终台阶坡面角65°,露天矿采矿场最小底宽16m,最终边帮角51°,经济合理剥采比6m³/ m³。 2. 开拓运输道路采用Ⅲ级矿山公路,道路路基宽度8m。 1.1.3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 1. 设计任务:确定露天矿开采境界深度,底部位置及周界,确定露天采场最终边帮结构,并绘制开采境界平面图,露天矿开拓运输道路定线,绘制露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绘制露天矿开采境界横纵面图,编写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 2. 设计成果: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相似形开采境界设计横断面图(4#图纸3张),开采境界深度设计计算横断面图、纵断面图(4#图纸3张,3#图纸1张),露天矿开采境界平面图(3#图纸一张),露天矿开采终了平面图(3#图纸一张),露天矿开采境界断面图(4#图纸3张),露天矿开采境界纵断面图(3#图纸一张) 1.2 设计依据和技术经济原则 1.2.1 设计依据 ⑴课程设计任务书 ⑵矿床地质资料 a. 地质地形(平面)图1张(3#图纸) b. 地质横断面图3张(4#图纸) 1.2.2 设计技术经济原则 ⑴露天矿开采境界按境界剥采比不大于经济合理剥采比的准则设计 ⑵露天矿采用公路运输开拓,开拓系统路线按Ⅲ级矿用运输公路设计 1.3 设计方案和设计内容简述

设计方案:矿床拟用露天开采,绘定其1:1000的地址剖面图三张及相应矿区地形图一张,设台阶高度为10m,从+900往上、下划分,露天采场最小底宽16m,采用汽车运输,路基宽8m,最小转弯半径15m,连接平台40m,限制坡度10%,最终的台阶坡面角65°,稳定的最终帮坡角小于等于51°,经济合理剥采比6m³/ m³ 设计内容: 1. 用横坡面面积比法计算各水平境界剥采比,绘成曲线,按n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范本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范本 1. 引言 煤炭工业露天矿是指通过露天巷道和采矿机械等设备进行露天采矿 的一种矿山开采方式。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煤炭露天 矿的设计规范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系列的设计规范范本,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进行煤炭露天矿的设计。 2. 设计原则 在进行煤炭露天矿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安全性原则:确保设计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减少事故风 险。 2.高效性原则:提高采矿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 本。

3.环境保护原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 可持续发展。 4.经济性原则:在满足以上原则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投资, 提高经济效益。 3. 设计内容 煤炭露天矿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3.1 矿区选址 矿区选址是煤炭露天矿设计的基础。在进行矿区选址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地质条件:煤层的分布、赋存形式、厚度等地质因素。 •社会因素:矿区周边的人口分布、水源保护区、建筑物、农田等因素。 •环境因素:空气质量、水质、土壤质量等环境因素。

3.2 开采方案 开采方案是煤炭露天矿设计的核心部分。在制定开采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采矿方式:确定采矿的方法,如露天巷道开采、采矿机械等。 •采矿工艺:确定采矿的工艺流程,包括采矿设备、矿石处理等。 •开采顺序:确定采矿的顺序,如先开采表层煤层还是深层煤层。 3.3 设备选型 设备选型是煤炭露天矿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在选择设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设备性能:设备的工作效率、负载能力、安全性等。

•型号选择:根据开采规模和煤层性质选择适合的设备型号。 •供应商选择:选择信誉好、售后服务好的供应商。 3.4 安全设施 安全设施是保障煤炭露天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措施。应在设计中 充分考虑以下安全设施: •矿井通风系统:确保矿井内空气流通,及时排除有毒有害气体。 •排水系统:保持矿井内的合理水平,防止地面坍塌和井下积水。 •火灾防护系统:设置灭火设备、消防通道等,提高防灾能力。 •辅助设施:如紧急救护设施、安全出口等。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 1. 引言 煤炭工业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产业之一,而露天矿开采则是煤炭工业中常用的开采方式之一。为了保证露天矿开采的安全、高效和环保,制定了一系列的设计规范。本文将介绍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的相关内容。 2. 设计目标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保证开采安全:要求设计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保证矿山开采过程中人员的安全。 •提高开采效率: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提高矿石的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减少环境影响: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矿山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3. 设计要求 煤炭工业露天矿的设计要求如下: 3.1 基本要求 •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设计应保证开采过程中的人员安全。 •设计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2 地质勘探要求 •应进行详细地质勘探,获取准确的矿床信息。 •应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及时发现和预防地质灾害。 3.3 矿井布置要求 •矿井的布置应符合地质条件,保证开采的安全和高效。

•矿井的布置应考虑环境保护,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4 开采工艺要求 •开采工艺应考虑到矿石的品位和矿石性质。 •开采工艺应保证矿石的高效开采和高品位回收。 3.5 设备选择要求 •设备选择应根据矿井的规模和开采方式进行合理选择。 •设备选择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4. 设计流程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的一般流程如下: 1.进行地质勘探,获取准确的矿床信息。 2.进行地质灾害评估,及时发现和预防地质灾害。 3.进行矿井布置设计,考虑地质条件和环境保护。

4.进行开采工艺设计,根据矿石品位和性质选择合适的开采 工艺。 5.进行设备选择设计,根据矿井的规模和开采方式进行设备 选择。 6.编制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 7.审核和审批设计文件,确保设计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5. 设计评估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应进行设计评估,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设计的安全性。 •设计的经济性和环境性。

露天矿开采技术资料

露天矿开采技术资料 露天矿开采技术是指通过开辟大型开采场地,直接对地表矿床进行采掘和处理的一种矿山开采工艺。它具有操作简单、采矿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在矿业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以下是有关露天矿开采技术的一些资料和知识,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一、开采场地的选址 1.地形和地貌的特点:露天矿开采需要考虑到地形和地貌的特点,包括山地平原、河流地区和海岸地区等,以及山坡、坑洼、裂缝、地下水等地形条件。 2.矿床分布和储量情况:开采场地的选址需要考虑到矿床的分布和储量情况,以保证投入资本能够得到回报。 3.交通和通讯网络:为了保证采矿和生产能够顺利进行,开采场地的选址需要考虑到交通和通讯网络的情况,以保障原料和产品的顺畅运输和流通。 二、露天矿开采技术的基本流程 1.勘探和确定矿体结构:露天矿开采之前,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确定矿体结构,以便制定合适的开采方案和工艺流程。 2.选取矿体开采方式:露天矿的开采方式有多种,包括直接铲运、炮破采掘、挖机开采等,需要选取合适的开采方式,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采矿效率和降低采矿成本。

3.选择合适的采矿设备:露天矿开采需要选择合适的采矿 设备,包括挖掘机、装载机、运输机等。 4.采矿过程中的管理和控制:露天矿开采需要对采矿过程 进行全面的管理和控制,包括矿山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 三、露天矿开采的优点和局限 1.优点: (1)简单易行:露天矿开采技术操作简单,不需要加热 和压缩等特殊条件,易于实现。 (2)采矿效率高:露天矿开采技术采矿效率高,可实现 高质量、高产量、长周期的采矿。 (3)成本低:露天矿开采技术成本低,可降低采矿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局限: (1)环境污染:露天矿开采技术可能会产生废弃物和排 放物,对环境造成影响。 (2)占用土地资源:露天矿开采技术需要占用大量的土 地资源,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 (3)矿资源有限:随着露天矿开采的不断进行,矿资源 有限,采矿难度增加。 四、相关政策和法规

选矿厂设计毕业设计

选矿厂设计毕业设计 篇一:60万吨年选矿厂选矿厂课程设计 武汉工程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选矿厂基本流程及设备的选择计算 Q=60万吨/a;Dmax=500mm 学院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专业班级 20XX级矿物加工工程(01)班学号1001030110 学生李春阳指导教师李冬莲成绩 20XX 年1月 1日 目录 第1章车间工作制度和生产能力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车间工作制度 ....................................... 3 1.2车间生产能力 (3) 第2章工艺流程和工艺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破碎流程和破碎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破碎流程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破碎、筛分设备选择和计算 ..... 错误!未

定义书签。 2.2磨矿流程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浮选流程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矿浆流程计算 ...................................... 22 2.5脱水流程矿浆计算 .................................. 26 2.6浮选流程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28) 2.6.1浮选机选择与计算 ............................. 28 2.6.2搅拌槽的选择与计算 ........................... 32 2.7脱水设备的选择与计算 (33) 2.7.1浓缩机的选择与计算 ........................... 33 2.7.2过滤机的选择与计算 (34) 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一:选矿厂设计附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车间工作制度和生产能力 1.1车间工作制度 车间工作制度是指各车间的标志性生产设备运转时间安排。根据选矿厂车间性质及原矿运输工作制度确定选矿厂各车间的工作制度。

露天矿潜孔钻机设计说明书-文档

露天矿潜孔钻机设计说明书-文档

1、已知条件: ⑴南露天煤矿2013年全年生产1780万吨原煤,煤的密度为1.48,硬度f ≥5。 ⑵年剥离废岩8400万m2,岩的综合硬度f =6~8 ⑶全年爆破煤的孔径:150mm,岩石孔径:262mm ⑷正常作业天数300天,以三班循环作业。 2、要求: ⑴分别计算两种孔径的台班效率m/台·班 ⑵计算所需钻机的数量(四舍五入) ⑶通过查资料列出两种钻机的技术规格和工作参数(列表) 一、钻具结构的选择 1、钻头 钻头是直接破碎岩石的工具。钻孔过程中,钻头上端受活塞的冲击,下端和岩石撞击,同时承受轴压、扭矩和岩渣的腐蚀作用。因此,对钻头的要求是:表面硬度高、耐磨性好、形状简单、有足够的冲击韧性、能承受很大的载荷。 钻头选取的原则:合理的钻头能够获得较大的钻进速度和合理的成本。 1)坚硬岩石凿岩比功较大。每个柱齿和钻头都承受较大额度载荷。要求钻头体和柱齿具有较高的强度。 2)在可钻性比较好的软岩中钻进时,凿岩速度较快,相对排渣较大,这就要求钻头就有较高的排渣能力,最好选用三翼型或四翼型。 3)在节理比较发育的破碎中钻进时,为减少偏斜。最好选择导向型较好的中间凹陷型或凸出型钻头。 4)在含粘土的岩石凿岩时,中间排渣孔常常被堵死,最好选用侧排渣钻头。 5)在韧性比较好的岩石中钻孔时,最好选用楔形齿钻头。 2、钻杆的直径及流通截面和选取 1)增大孔径-----穿爆效率高; 2)钻杆直径越大,气流速度越高,排渣效果越好。当然也不能大到岩渣难以通过,一般环形截面的环宽取10~25mm。 3)要求钻杆有足够的强度、刚性和冲击韧性。钻杆一般采用后壁无缝钢管,两端有接头。 二、钻机的工作参数合理的匹配 1.转速 转具转速的合理选择对于减小机器震动、提高钻头使用寿命和加快钻进速度都有很大作用。 工作要求: 1)转速的大小应能保证钻头在两次相邻冲击之间的转角最优。 2)岩石越硬,回转速度应越低;频率越高,转速也越高,因此,硬岩、低频选下限,软岩、高频则取上限。 3)保证钻头每次冲击后进入新的工作面,不至于干磨钻头。 4)合理的钻头工作参数。

露天采石场初步设计及安全专篇

第一章总论 1.1概述 1.1.1矿区位置、交通及自然地理 X县zz乡SS河安山岩矿位于河南省X县zz乡政府以东6km,西距YY市区约20km。G(zz)A(D)公路从矿区南边通过,交通条件较为便利(见图1-1交通位置图)。采矿许可证规定的矿区范围各拐点直角坐标依次为: 拐点号码 X坐标 Y坐标 1 3836150 37531750 2 3836300 37531950 3 3836050 37532220 4 3835900 37532000 标高800-700m 矿区面积0.0915km2 本区为侵蚀构造的中-低山丘陵地形,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面标高+952-+660 m,相对高差292 m,地面坡度较大(10-35°),沟谷发育,有利于大气降水所形成的径流排泄。

1-1 交通位置图 矿区属黄河水系。区内为中—低山丘陵区,地面坡度大,径流条件好,冲沟发育。无常年性地表水体,主要冲沟为河沟,河沟平时干涸无水,惟雨季时有短暂洪流。 本区属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多风干燥;夏季炎热、潮湿。同时日夜温差较大,据X县、渑池县气象资料表明,年平均气温为13.2℃,元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0.7℃, 最低气温-16.5℃,七月份最热, 月平均 气温26.7℃, 最高气温为43.2℃; 最大冻土深度0.2 m; 春、夏、

秋三季以东北风、东风为主,冬季以西北风为主,冬春季风力较大,最大风速30—40m/s。年降水量为550—800mm,平均为554mm,年蒸发量在1500 mm以上,全年无霜期219天。 本区位于X县zz乡后石门村,当地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谷类等,工业以加工、矿产资源开发为主。 1.1.2 企业现状 该矿为一个新的待建矿山。X县zz乡SS河安山岩矿隶属于YY市KK采石有限责任公司。 2006年11月YY市矿山技术服务中心对该矿区进行地质勘探、调查,编写了《河南省X县zz乡SS河安山岩矿资源储量报告》,共获得(333)类安山岩矿石量32.53万m3,保有矿石量(333)类32.53万m3, 并通过了YY市国土资源局评审备案。2006年12月YY市地质矿产事务所编制了《X县zz乡SS河安山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2007年2月YY市BB安全评价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做出了《X县zz乡SS河安山岩矿露天开采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通过这次初步设计,使矿山形成完整的生产系统,采取各种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达到矿山安全规程所制定的标准。

煤炭工业露天矿设计规范范本

1 总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发展煤炭工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广应用露天煤矿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科技进步,保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提高露天煤矿经济效益,实现安全生产和合理开采煤炭资源,特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大、中型露天煤矿的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小型露天煤矿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及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 1.0.3 露天煤矿建设工程项目构成,应精干主业并坚持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原则。 1.0.4 露天煤矿工程设计,应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并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高产高效为目标,采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实行信息化管理,贯彻集中生产、减轻环境负担的方针。处理好近期与远期、以近期为主体的工程关系。 1.0.5 露天煤矿预可行性研究及可行性研究,应根据矿田资源条件、外部建设条件、可能采用的开采工艺、技术装备、地下水控制方法及市场需求、资金筹措、投资效果等全面分析研究露天煤矿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合理性。 1.0.6 露天煤矿工程设计,必须贯彻综合利用的方针,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对其共生、伴生矿产资源应加以回收利用或保护。

1.0.7 露天煤矿工程设计,对环保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和土地复垦工程,必须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 1.0.8 露天煤矿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 2.1 开采境界 2.1.1露天煤矿的经济剥采比,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剥离物特性、煤质、技术装备、资源回收率、生产成本、产品售价等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褐煤、非焦煤、焦煤的经济剥采比分别不宜大于6m3/t、10m3/t、15m3/t; 2 开采经济价值较低的低热值煤,应按其产品售价计算经济剥采比; 3 开采多种有用矿物的露天煤矿,应按其综合价值计算经济剥采比。 2.1.2露天采掘场境界,应按境界剥采比小于或等于经济剥采比确定。对煤层赋存条件和地形复杂的露天煤矿应以平均剥采比进行校核。 2.1.3露天煤矿工程设计,根据矿山具体条件,可考虑露天和矿井结合开采的可行性。 2.1.4露天采掘场境界与相邻矿井开采境界之间,应设置境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