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川陕”与“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川陕”与“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
记者张静:陈良学老师,您好!我是《华商报》读书周刊记者,很开心您能接受我的采访。这次采访话题围绕历史上的移民并关照当代移民,请您尽可能多答一些。因为是都市报,请您回答时尽可能深入浅出一些。也可讲讲故事。麻烦您了。
陈良学:谢谢《华商报》和您对拙著的关注,也很高兴我们共同来探讨这个十分有趣的话题。纵观中国千年的发展史,历次大的经济崛起和社会振兴无一不是以大规模的移民为前奏的。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及其所延伸的“湖广填陕南”移民运动改变了汉、唐以来由北向南移民的格局,开创了由东向西、由南向北大移民的先例,实现了由政府强制移民到支持鼓励性政策移民的转变,由被动的政治性移民向自发性经济移民的转变;“湖广填四川”及其所延伸的“湖广填陕南”移民运动导致了四川和陕南乃至鄂西部分地区人口结构、人口空间分布的巨大变化,使四川和陕南乃至鄂西部分地区生态和自然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对四川和陕南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面貌产生了强烈的震荡和冲击,对上自秦汉、下至唐宋以来所形成的四川和陕南传统社会来了一次重塑;这场空前大规模的移民,客观上促成了自成一隅的川、陕对全国的一次大开放。外来人口的大规模迁入,促进了川、陕人口繁衍和人种的优化;同时也促进了南北文化的大交融,是中华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
记者张静:您的《明清川陕大移民》以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为背景。发生这次民族大迁移的原因是什么?“湖广填四川”为什么会波及到陕西?移民到四川、陕西的又是哪些人,他们在那里寻求什么?
陈良学:明清两代,由于战乱、兵燹、灾荒、瘟疫等社会原因以及“迁海”、“圈地”、“剃发”、“平台”等政治原因,晋冀、两湖、两广、闽粤、赣皖等地区居民大量向西部川陕地区迁徙,史称“湖广填四川”。清王朝建立之初,即大力推行“移垦”政策招徕各地流民,进山垦荒就食。其实,不仅四川及陕南的情况如此,当时已形成了全国性的移民大循环,四川及陕南只不过是较为典型的移民聚集地而已。清廷历史文献中有大量关于移民的记载:“棚民之称,起于江西、浙江、福建三省。……乾隆二十八年,定各棚民单身赁垦者,令于原籍州县领给印票,并有亲族保领,方准租种安插。”“四川经张献忠之乱,孑遗者百无一二,耕种皆三江、湖广流寓之人。雍正五年,因逃荒而至者盖众。谕令四川州县将人户逐一稽查姓名籍贯,果系无力穷民,即量人力多寡,给荒地五六十亩或三四十亩,令其开垦。”各地客民进入川、陕垦荒,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从康熙初年到嘉庆中期,一百多年间几乎是延续不断,其中特别以乾隆中叶为盛。经过雍正、乾隆、嘉庆几个朝代的努力,历经一百余年,终使这一场涉及全国十几个省的大规模移民得以实现,这一战略性的移民,在陕南开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篇章。
历史上,陕南之汉中、安康曾一度隶属于四川,很多家谱的记载都误将汉中、安康归为四川属地,而且陕南由是东南各省移民流徙四川的必经之地,很多人未到达四川变在陕南停留下来。清朝前期,闽、粤、赣地区移民构成了“湖广填四川”的主力,他们与其他籍移民一道进入陕南和川东,成为川、陕人口的主要来源。汉中知府严如煜当时对四川东北部、陕西南部以及湖北西北部的移民概括地做了这样的估价:“川、陕边徼土著之民十无一二,湖广客籍约有五分,广东、安徽、江西各省约有三四分,五方杂处,无族姓之联缀,无礼教之防维,呼朋招类,动称盟兄,姻娅之外别有干亲。”
记者张静:因为民歌以及电视剧的传播,“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这三次近代史上的移民浪潮更为大家所熟悉。“填四川”与这三次移民潮有何异同?
陈良学:既然有了“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这三次经过艺术化的移民潮,我们不妨也把“明清川陕大移民”简称为“填川陕”。“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这三次移民潮与“填川陕”移民大潮虽然都有移民大潮的共同点,但也有许多不同。首先,从时间上来说,“走西口”、“闯关东”发生在清末民初,“下南洋”的时间跨度比较长,从明末一直到清末民初,一直延续不断,而其最为集中的是发生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主要原因是沿海居民被清廷强迫迁界所致,当然也有其他原因。而“填川陕”则主要发生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有的家族,既有铤而走险“下南洋”的,也有
奉旨移垦“填川陕”的。其次,“走西口”、“闯关东”、“下南洋”这三次移民从性质上来说,基本是民间自发移民,属于“逃荒”“避难”一类的流徙,具有“铤而走险”的色彩;而清代前期的“湖广填四川”及其所延伸的“湖广填陕南”,是我国东南部人口向川陕的一场空前规模的大移动,是先由政府倡导,后为民间自发,终成政府倡导与民间自发相结合的移民运动,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经济性移民。它合理地分布了民族、人口生存的空间,使长期沦陷于战乱与苦难中的“天府之国”和“汉水盆地”在经济、文化、社会各方面走向全面复兴,对四川及陕南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实,“填川陕”不管从形式上、内容上,抑或大流徙的曲折复杂程度上,都充满了传奇色彩,筚路蓝缕,悲欢离合,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要写成长篇小说或编成电视剧,不会比前三者差,我正在试图做些尝试,但成败难以预料。
记者张静:您进行了20多年关于川陕移民的研究,激发您研究的动机是什么?您祖籍粤北,生于陕南,这样的研究对您来说是否是一次文化寻根之旅?
陈良学:我的先祖于清乾隆年间从广东韶州府迁居陕西汉阴县,到我这一辈已是第八代了。我自幼生长在陕南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童年时代,民间流传着“湖广填陕西”的故事如同神话般撞击着儿时的心灵。成年后又在这里工作和生活30余年,从城镇到乡村,从川道到山区,耳闻目睹和亲身接触了大量的移民风情习俗,深刻感受到路隔
三五里,人同音不同这一奇妙的文化现象。于是,一个个疑问接踵呈现在脑际:为什么陕南山区人们把落日叫做太阳落水而不叫太阳落山?为什么陕南山区的生活习俗比山外的关中开放?为什么在同一乡间会有不同的生产生活习惯?为什么陕南的城市乃至乡村会有那么多的会馆?为什么宗教信仰、戏剧音乐、衣食住行等各种文化现象在陕南表现得错综复杂、异彩纷呈……?一个个“为什么”引导着我逐渐从方志和一些有关资料中接触到许多有关湖广移民的点滴记载,它触发了我试图弄清这一奇特文化现象之内涵的念头。
随着改革开放的的深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这一文化现象更加明显地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大凡湖广移民集中的地方,经济活动和文化生活便显示出一种原始骚动的热情。它使我朦胧地感觉到,历史移民问题的现实意义不可低估。1984年春,我开始着手系统收集资料,研究考证。如果说从浩瀚的史籍中搜寻有关移民的记载如同大海捞针的话,那么,深入民间挖掘移民的各种资料则无异于“深山采芝”。如汉阴县南山吴氏,是湖南长沙一支庞大的移民家族,其家谱22卷深藏于凤凰山南麓的一户山民家中,就连吴氏族人中的很多知识分子也难以一睹其貌。我因扶贫工作在这里蹲点三个多月,为这里的一户吴氏族人查明了一起上访五年之久的民事案件,终取得其信任。当一叠半公尺高的《渤海堂星沙善邑吴氏族谱》呈现在眼前时,鼠咬虫蛀的情景令人扼腕叹息不已。幸亏发现及时,否则,再有两三年的“珍藏”,很可能只是一堆霉烂的纸屑了!居住在白河县卡子乡的黄庭坚后裔,是江西举族迁陕的移民队伍,为了搞清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