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成为个性化阅读主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让学生成为个性化阅读的主体
个性化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的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对文本的体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不能正确处理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堂教学时,老师常采用谈话的方式将预设好的问题和结论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使学生成为了被动的接受状态。这样一来,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的天赋被扼杀。因此我们要理解和辩证把握个性化阅读的内涵,以便出现了一些偏差,如,由于强调个性化阅读的人文性倾向,在教学中过分演绎“独立选择学习内容”“独立选择学习方法”“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么学就怎么学;”由于强调个性化阅读的体验策略,在教学中就忽略学段目标和文体特点而一味地引导体验而忽略思维的激发与引导。由此引来对新课程阅读教学的一些诟病。
正确理解新课标“个性化阅读”的精神,辩证处理与教师指导的关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个性化阅读有效指导,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一、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把阅读的主权交还给学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则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与实践阅读的教与学的行为。阅读教学时,首先一定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潜心的读书,促使他们能主动的读,专心地读,兴致勃勃地读,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个性化的感悟。例如上《猫》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从第三只猫的遭遇可以看出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此后学生各抒
己见地提出了个人的看法。
学生1说:讲了做人的道理。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凭个人的好恶、私心和偏见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现差错。甚至造成无法弥补的错误;
学生2说:作者是一个严于律己,知错就改的人;
学生3说:我们不要像第三只猫那样,做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这种人常常会被别人误解;
学生4说——
其次,作为老师的要为学生在文本言语和主体的经验之间架起桥梁。阅读的过程就是要在文本的语言形式与阅读的主体之间进行相似的选择和相似的激活过程。任何一篇课文蕴含的生活底蕴是丰富多彩的,都有其内在的文本意义,即内在的价值取向,文本意义的模糊与蕴藏之深莫如朦胧诗,学生应把读懂其文本意义视为阅读目标和从中体验阅读的乐趣,而不是想怎么读就怎么读。通过对文本意象及意象之间的联系去把握理解文本的意义,但是对于咱们的学生来说,文本反映的生活是间接,学生没有直接的经验,需要老师
启发学生唤醒记忆,借助自己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去解读文本的内容。例如上《最后一课》,在研读“上学路上”那部分内容时,让学生思考小弗朗士,是怎样的人时?学生通过个人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他是一个贪玩、不爱学习、经常迟到、不懂事、还能管注自己——在这里学生就是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对知识的客体进行选择和分析。二、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批判性的阅读,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阅读实践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事实上,学生阅读一篇课文,不应是被动的型的解读,而应是批判性的解读,在解读过程中应该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就解决问题。这样做,既可以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三、要处理好言语形式与个性化阅读的关系:
阅读教学,最主要目的是学会阅读,即学会从文本的言语形式入手,理解其所表达的内容。对文本内容的个性化阅读,离不开言语形式。文本的言语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有概括的表达,也有细节的描写;有情感的直接抒发,也有曲折的表达;有按顺序写来,也有倒叙插叙的峰回路转;有“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也有“人比黄花瘦”的清新婉约,……即使是同一主题,言语形式也是千变万化的。
总之,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感悟能力、欣赏水
平和思维的深刻性为核心,对学生个性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并贯穿于“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始终,那样一定可以提高语文的课堂效率。参考文献[1]《语文课程标准》[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