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绘画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山水画在晋以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在画 法上进一步的丰富,青绿与水墨已划分开 来,奠定了宋元以后山水画主要表现手法 的基础。 • 花鸟画继山水之后以独立姿态登上画坛。 • 雕塑艺术 建筑艺术 工艺美术 文学
• “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 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 能事毕矣” -- ---- -(《东坡题跋》)
2、张萱:雍容典雅,绮罗人物 • 题材上,世俗生活,尤其是善于刻画宫廷 妇女的形象。在手法上,不使夸张笔触和 简约的色彩,而是喜欢工笔重彩,制造出 浓郁厚重的生活气氛。 • 张萱的妇女形象的特点是朱色晕染耳根, 衣饰华丽,曲眉丰颊,体型丰满,表现出 一种健康的美和雍容华贵的气质。 • 代表作:《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
• 全图在设色和用笔上,颇为古意盎然。画中色彩 的使用,因为要强调春山春树的青绿,故而形成 一种特有的风格,被人称为“青绿法”。又由于 画面效果金碧辉煌, 画法为后世所发展,所以 又称“金碧山水”。画中的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 仅以色渲染,而其用笔则甚细且又极富变化。在 画山上小林木时,径以赭石写干,以水沈靛横点 叶,大树多用勾勒。松不细写松针,直以苦绿沈 点,等等。远山树木,亦以细笔勾出再填深绿, 树叶多为类叶,或以色写,或墨勾填色。整幅画 在青绿金碧的大背景上点出红艳之色,极富意趣。 而勾画山水树木的古拙之笔与勾画人物、水波的 纤细流畅之笔相结合,益见得意态万千。《游春 图》超越了以前“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山水 草创阶段,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时 期,其自身的艺术价值,亦是辉耀千古。
• 《虢国夫人游春图》为宋摹本,但是唐风尤存, 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画家的画风。张萱,京兆 人,开元间任史馆画直,尤擅仕女画,画风艳丽。 此画描绘的是得宠一时的杨贵妃之没乘马郊游的 情景。所绘人物措置有度,赋色雅丽。人物内心 舒悦从容,仕女面形圆润,体态丰腴,反映了盛 唐时期的审美风尚,是一幅难得的佳作。其中的 仕女服饰已成为研究唐代衣饰、发饰的重要资料。 后有金章宗完颜璟题签:"天水摹"。"天水"指的 是宋徽宗赵佶,因为赵姓发源于天水郡。事实上 是宋代画院高手所摹。
中
国
画
第五讲
唐代书画
唐代是中国绘画建构模式的时代,中国传统绘 画中的各个门类,在这个时期都以独立的姿态 立于画坛,表现技法日趋成熟和完备,一些绘 画门类已形成不同的并影响久远的风格体系。 人物画和道释绘画继先代之长而加以发扬,在 表现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所扩大和提 高。出现了阎立本、尉迟乙僧、吴道子、张萱、 周肪等杰出画家。
•
• •
•
2、疏密得法、不拘一格的尉迟乙僧 来自阗国的尉迟乙僧作品构图险峻、意象 新颖善于处理复杂多边的画面。 “千变万化,实奇踪也” “小则用笔紧劲,如屈铁盘丝;大则洒落 有气概” 代表作:《龟兹舞女图》、《外国人物像》
山
水
3、展子虔 • 渤海人,历经北齐、北周、后入隋为官。 山水、人物、界画和车马无不精湛,尤长 人物山水。 • 代表作:青绿金碧山水画——《游春图》
• 《步辇图》描写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作 品对人物的身份、服饰、气质都表现的极为细致。尤其是李世民的容 貌神态极为鲜活。该图无落款,后有米芾题款。该图曾是明代鉴藏家 郭衢阶的旧藏。清代时为梁清标收藏。
绢本 设色 51×538公分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藏 在中国绘画史上, 人物画的历史最为 悠久。因其能辅助 帝王"成教化,助 人伦"。所谓:"观 画者见三皇五帝, 莫不仰戴;见三季 暴主,莫不悲惋。 "因此帝王像、功 臣像能让人存乎鉴 戒。此图传为阎立 本所画,画中十三 位帝王,或立或坐, 神情不一。比如汉 光武帝刘秀的雄韬 武略、魏文帝曹丕 的奸诈、隋炀帝杨 广的暴虐,都表现 得极为出色。
•
•
绢本 设色 73×147公分 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捣练图》描写的是妇女们制作丝绢的场景。画面按工艺流程组成三个部分:用木杵捣练、理线、把练扯直烫平。因此被视为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工艺流程资料。后面也有金 章宗完颜璟"天水摹"的题签。
3、周舫 • 周舫,字仲朗,长安人。出身贵族,善画贵族人 物肖像及宗教壁画,亦以仕女画为突出。继承和 发展了张萱的艺术风格,他笔下的仕女,具有以 “丰厚为体”、“衣裳简劲,彩色柔丽”的特点。 张萱作品中更多表现妇女的温柔与妩媚,歌颂了 当时生活中升平向上的一面;而周舫对上层社会 有更多的了解,他笔下的贵族妇女形象也由张萱 作品中的欢愉轻快转向挖掘她们在特定历史环境 中精神上的苦闷和空虚,反映了贵族奢侈生活后 面的社会经济的危困,塑造了更能深刻地反映现 实的艺术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也昭示出当时审美 意趣由宏丽之美向婉约之美的转变。
• 《簪花仕女图》唐代画家周昉作。用笔朴实。气韵古雅。 画面描绘仕女们的闲适生活。她们华丽奢艳在庭院中游玩, 动作悠闲、拈花、拍蝶、戏犬、赏鹤、徐行、懒坐、无所 事事,侍女们持扇相从。其赋色技巧,层次明晰,面部的 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轻纱的透亮松软, 皮肤的润润光泽,都画得肖似,表现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艺 术技巧和概括能力。 (张伟明 编文于泰山)
•《游春图》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山水 画,它以描绘贵族游春情景为主要表现内容。画面山 形耸峙,水波浩淼,万木复苏,祥云涌动。游春的男 女纷纷涌向山间水湄,他们有的骑马伫立水滨,有的 乘船泛于水中,有的在岸上迟疑不进,有的望春波翘 首待渡。山深水阔之间,游人散布于各处,不能一一 计算,也不必一一计算。总之,人的活动与山水的境 界交相映发,将一个“春”字抒写得淋漓尽致,无处 不在。画面整体上以大对角线构图,青山与坡岸的对 峙与开阖,春水的自右下向左上流动,右上斜角的实 则虚之与左下斜角的虚则实之,变化有法,激活了潜 藏在山水和山水画之间的生命力,带来一片生机盎然 的景象。画面采用俯视法取景,将远景、近景一同向 中景聚拢,使各种景物完整地统一在一个画面中,获 得一种“咫尺千里”的艺术效果和品赏趣味。
• 《捣练图》唐代画家张萱作。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 捣练、络线、熨平、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画中人物动 作凝神自然、细节刻划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 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 色富丽,其“丰肥体”的人物造型,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 典型风格。 (张伟明 编文于泰山)
• 代表作 《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作者细致刻画了仕女们的 似愁非愁,似怨非怨,似戏非戏的复杂心 理,反映了高墙深院中张萱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人物画家。其在画法上" 初效张萱,后则小异"。该幅画取材宫廷贵妇的生活,描 绘了几名贵妇,庭中闲步,动作悠缓,神态自若。被视为 唐代仕女绘画的典范。 此图在流传的的一千余年中北宋 以前无记载可考,后入南宋绍兴内府,晚归南宋权相贾似 道所藏。元明时期流入民间,清初时鉴藏家梁清标和安歧 曾先后收藏过此图,后入清宫内府。
•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以后,政治和社会都发 生了新的变化,审美趣味和美术风貌也有 所变异。人物画方面仕女画进一步发展, 以贵族宴饮游乐及文人生活为题材的作品 较为流行。水墨山水逐渐兴盛,花鸟画有 大的发展。宗教美术规模有所缩小,且世 俗化倾向更为明显。由明朗走向沉郁,由 雄豪壮伟走向委婉抒情,这是由盛唐到中 晚唐审美趣味的基本走向。
• 2、李昭道 • 《明皇幸蜀图》,构图雄奇,丘壑峻峭, 山石、树木、云水的画法,比《江帆楼阁 图》更缜密精致。
人
物
1、阎立本 • 显庆元年,阎立本为工部尚书,后任宰相。 绘画题材广泛。但他 最擅长、成就最突出 的还是肖像画和政治题材的历史画。 • 《历代帝王图》、《步辇图》、《秦府十 八学士图》
•
《步辇图》是阎立本名作之一,它表现的是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情景。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 赞到长安通聘,《步辇图》描绘的就是当时唐太宗与禄东赞会面的场景。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左侧三人前为典 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太宗形象是全图的重心所在。作者不遗余力地给以生动细致的刻画,他笔下的唐太宗面目俊朗,目光深 邃,神情庄重,顾盼之间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为了更好地凸现出唐太宗的至尊风度,作者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 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稚嫩,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或侧或正、或趋或行的体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深沉与凝定,是为反衬;二是以禄 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大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全图不设背景,以摹绘人物为主,结构上自右向左,由 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从细部描摹来看,作者的表现技巧已相当纯熟。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畅而 不滑,顿而不滞;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欲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图像局部配以晕染,如人物所着靴筒的折皱等处,显得极具立 体感;全卷设色浓重淳净,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此图一说为宋摹本,但摹绘较精,仍不失原作之真。 幅上有宋初章友直小篆书有关故事,还录有唐李道志、李德裕“重装背”时题记两行。
• 在中国审美文化发展的漫长岁月中,我们 可以将379年间的隋、唐、五代看成是一个 相对完整的历史阶段。 • 根据艺术大的特征,唐代艺术可分为初、 盛、中、晚四个阶段的说法。
二、初唐绘画 • 初唐:万象更新 • 人物画坛上,一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 展,扩大表现题材,风格更趋于雄健;一 是在与西域美术交流的基础上,丰富了表 现技巧,为盛唐美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 基础。 • 代表画家 阎立本、尉迟乙僧、展子虔
三、盛唐绘画 • 盛唐--------恢弘壮阔 • 盛唐是一个白花争艳,姹紫嫣红的时代, 不仅雕塑、陶瓷、诗歌、辞赋取得了令人 瞩目的成就,而且书法、绘画也空前繁荣 起来。
1、画圣吴道子------天衣飞扬,满壁飞动 • 吴道子又名道玄,因擅长绘画受玄宗所召, 授以“内教博士 ”,成为御用画家。吴道 子多才多艺,尤其在宗教画上有突出成就。 在人物造型上,整体感觉强,面部圆润, 所画人物如塑,在用笔技法上,早年摹顾 恺之,属较工细一种,中年以后,创造了 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 法。设色“傅彩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 • 代表作:《送子天王图》、《搜山图》、 《观音图》
• 五代,在动荡和权力的频繁更替之中,各 小王朝的贵族地主阶级用“及时行乐”来 求得精神的解脱。于是,吟风弄月,歌舞 宴乐,诗词、书画、音乐、舞蹈成了他们 赏玩遣兴,附庸风雅的手段。
• 适合这个时代人们精神需要,文学上是 “婉约靡丽”词曲大量出现,绘画上是画 院建制逐渐完善,山水花鸟更为兴盛。山 水画方面,画家们创造了多种风格的山水 画,并逐步 完善了水墨山水画皴、擦、点、 染的技巧。花鸟画方面,写实风格大大加 强,形成南唐和西蜀两大流派。人物画承 唐余绪,细润精雅的格调占上风。描写贵 族生活的人物画,通过真实的形象和生动 的情节,能深刻地揭示社会的本质,代表 了五代画的新水平和时代风格。
青 绿 山 水
1、李思训:轻墨重彩,金碧辉煌 • 李思训是唐朝宗室,中宗时任“武卫大将 军”,他在展子虔画法基础上,用笔工致 严整,傅色浓烈沉稳,画面格局宏伟、堂 皇华丽,装饰效果较强,确立了山水画 “青绿金碧”一派的风格面貌。 • 代表作:《江帆楼阁图》
•
江帆楼阁图 唐 李思训 101.9X54· 7厘米 设色绢本。 此图画游人在江边的活动, 江天空阔,风帆飘渺,描 绘了山脚丛林中的楼阁庭 院和烟水辽阔的江流、帆 影,境界广漠幽旷。画树 已注重交又取势,显得繁 茂厚重,但枝、干、叶, 仍用工整的双勾填色法:山 石用中锋硬线勾听,无明 显的缴笔,设色以石青、 石绿为主,墨线转折处用 全粉提醒,具有交相辉映 的强烈效果。画法沿袭(游 春图)的青绿设色而有所演 进,甚至在景物布置上参 考了(游春图》左段而略有 变通,比之《游春图)更有 雄浑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