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发展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4年5月,财政部向中央财经委员会建议请政务院准予设立办理基本建设投资拨款监督工作的专业银行。6月18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央财经委员会《关于建立基本建设专业银行的请示》。1954年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第224次政务会议通过了《关于设立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的决定》,并任命时任交通银行总经理的马南风出任银行行长。9月11日,财政部根据政务院的决定,制发了《关于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定于十月一日正式成立的通知》,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于10月1日在全国正式成立,并启用印信。

10月1日上午9点50分,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的群众游行即将开始,很少有人注意到,距离天安门广场不到100米的地方,中国金融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正在悄然地进行。就在这举国欢腾之际,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宣告成立。

在这一今天看来十分简陋的办公地点里,从1954年开始的相当长时间里,这里曾经控制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土上,进行的每一项重大工程的建设资金。这些工程既包括它周边耸立的人民大会堂、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等共和国的标志性建筑,也包括离它千里之遥的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武汉长江大桥等新中国的工业脊梁。当年如果不经过建设银行的批准,这些工程的建设者们不能擅自动用,哪怕是购买一块砖……

在那个年代,建设银行内部,有一句话非常流行,“哪里有重点工程建设,哪里就有建设银行。”在淮河大坝边,有管理治淮拨款的蚌埠专业支行;在长春汽车厂,设立了孟家屯专业支行;在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的水电站,新安江电站的工地上,有新安江专业支行。在“一五”期间,建设银行在全国1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组建了88个经办大型建设项目的专业支行。包括全国十大钢铁基地、八大重型机械厂,在东北、西北和华北等矿区,在棉纺工业基地普遍组建了相应的分支机构,专门组建了跨省、区的铁路专业分支行处,有效地保证了国家建设资金的调配和供应,促进了国家钢铁、机械、能源和棉纺等工业的优先发展。

这种按重点工程设置专业机构的做法,作为建设银行机构设置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此后50年的岁月中一直被沿用。今天,在三峡大坝,在青藏铁路沿线,甚至在神舟5号的发射基地上,仍然有成千上万的建行员工在为这些代表着国家形象的重点工程服务。支持重点工程建设,是国家赋予建设银行最为重要的使命之一。

除了履行好及时供应资金,支持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职责之外,当时建设银行承担的另一项主要工作就是监督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

1961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在一次会议上指出:“建设银行的工作很重要,是为国家看门的。建设银行要按国家计划办事,列入计划的项目才能给钱,没有列入国家计划的项目,天皇老子批的项目也不能拨款,拨了款就是失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富春

把邓小平的这个指示概括为“建设银行要为国家守计划把口子”。后来,在六七十年代,这项指示一直作为建设银行所有工作的指导方针。

激流勇进……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建设银行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自己的史册上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从1979年到1993年,建设银行作为国家专业银行,其改革发展与国家财政、金融、投资体制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呈现出一条清晰的主线:在改革与强化财政职能的同时,不断拓展与完善银行职能。建设银行在这一时间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建设银行逐步从财政部门的附属地位中分离出来,国家专业银行的地位得以确立,开始运用银行的办法办银行;从1985年到1993年,建设银行的信贷收支全额纳入了国家信贷计划体系,金融业务开始全面开拓,银行功能日臻完善,实现了由事业单位管理向企业化经营的转变。

原中国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曹尔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说,1979年,在一次省、市、自治区党委的第一书记会上,邓小平同志讲了这样一段话,他说建设银行也应该起到杠杆的作用。既然叫建设银行,就不光是坐在那里算帐,打算盘,也要广开门路,会做经济工作,会做生意。

观念的突破导致了工作职能的转变。从1979年开始,建设银行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一年的8月28日,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推进“拨改贷”的施行,建设银行升格为国务院直属部门。

1983年5月,中央批准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改为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管理基本建设投资的国家专业银行。这项举措,后来被看作是建设银行为期11年的“专业银行时期”的开端。

建设银行机构升格后,作为管理固定资产投资的国家专业银行,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在继续行使好财政职能的同时,大力拓展金融业务,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建设银行信贷资金总量的迅速增长,1985年4月,国务院决定改革建设银行资金管理体制,将建设银行的信贷收支全额纳入国家信贷计划体系。1985年8月,人民银行、建设银行决定,实行“统一计划,划分资金,实贷实存,相互融通”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自1985年11月1日起,建设银行的信贷收支同其它各专业银行一样,全额纳入国家统一的综合信贷计划,使建设银行真正成为中央银行体系之内的国家专业银行。

1985年至1993年间,建设银行不仅实现了从“财政出纳”向银行信用转变的历史飞跃,而且奠定了建设银行在我国银行体系中的历史地位。

建设银行承担的财政职能,在这一时期虽然由行政赋予变成了代理履行,但建设银行的财政职能不仅没有削弱,而且更为强化。主要包括五大内容,可概括为“预算、决算、财务、制度、监督”10个字。相对于过去“两办、三管、一监督”的职能,从内涵和外延上都有新的扩展。

一是实施基本建设预算内投资拨款改贷款制度。从1985年全面推行拨款改贷款,到1993年底,建设银行经办的“拨改贷”投资余额达700多亿元;二是探索建立基本建设基金制与建设银行管理基金办法;三是强化建设银行管理基本建设财务职能;四是根据重点建设项目的需要加强专业分支机构的建设。到1993年底,全国共设立各层次的专业机构500个,拥有一支2.7万人的管理重点建设项目队伍。

建设银行信贷计划和资金计划全额纳入国家信贷计划后,不仅确立了建设银行在国家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也拉开了建设银行全面拓展金融业务,不断完善银行功能的历史序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一是大力拓展信贷领域。从1979年10月建设银行首次与辽阳化纤厂签订3 400万元基本建设贷款之后,建设银行逐步加大了利用各种存款发放贷款的力度。到1985年,建设银行的信贷业务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贷款资金来源和贷款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贷款种类不断增多,贷款范围不断扩大,贷款总量迅速增长。到1993年底,建设银行运用信贷资金发放的各类贷款余额达到4 329亿元,比1981年开始利用存款发放贷款时的年末贷款余额增长了33倍。拥有贷款客户达25万多个,贷款客户遍及国内各个行业。到1993年底,建设银行累计发放基本建设贷款2 258多亿元,余额达2 179亿元;建筑业流动资金贷款余额达482亿元;技术改造贷款余额达558亿元。

二是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业务的开拓与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历来由人民银行而后由工商银行管理发放。改革开放后,信贷资金进入固定资产投资领域,建设银行发放的基本建设贷款和技术改造贷款日益增多,由于缺乏投资贷款回收手段,因而陆续出现了一些贷款项目投产后,经济效益良好,但贷款回收困难的问题。人为地把投资信贷和生产流通信贷截然分开的做法,不利于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考核和投资效果及信贷质量的评价,也不利于银行贷款管理。在中央有关负责同志的支持下,建设银行从1987年开始增加工商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从此,建设银行拉开了办理工商企业贷款业务的序幕。到1993年底,建设银行已向7万户工商企业发放了流动资金贷款,余额达到467亿元。

三是充分发挥筹资功能,大力开拓和发展储蓄业务。随着建设银行承担的支持国家重点建设任务的逐年加重,信贷资金由存差变为借差,资金短缺矛盾日益尖锐,使建设银行为国家建设筹资的压力增大。由此,建设银行面对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的新格局,负债业务由传统业务领域拓展到整个金融领域,由面向国家有关部门、企业、单位筹资,延伸到面向全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