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液对性能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应该会有很大影响,电解液在超过50度就会非常不稳定,对正负极材料的性能都有影
响。
2、不同正负极体系的搭配需要适合的电解液体系才能发挥最佳性能!!!也就是说,相同电
解液针对不同正负极体系性能发挥有所不同!
3、如果你使用的电解液中含有添加剂VC则温度高影响会比较大,常温下VC在有氧和光存
在的条件下很容易分解,温度对其影响更大!
4、就目前国际标准电液lipf6体系而言:
1M lipf6 EC:DMC 1:1 RT(9ms) 低温性能差,-10℃EC结晶
1M lipf6 EC:DEC 1:1 低温略好挥发性气体对锂不稳定
改进方向:在不影响碳电化学性能条件下,三元体系或者四元体系
例如:1M lipf6 EC:DEC:DMC 1:1:1 (SONY)
等等
lipf6体系优点:对铝稳定、电导率高、SEI容易形成......
缺点:溶剂中80度分解、水解.....
总体上说,各厂家针对负极材料不同的会选择合适配比的电解液配方
5、小弟我不久前做过电解液中添加不同ppm水的实验。100ppm、200、250、300、500、
800、1000、2000ppm的,小弟发现当水分含量达到300ppm时,电池化成后的厚度就有较明显的变化了,其余象封口后、分选后的厚度、自放电率等都无多大的差别,也用PFMEA的方法模拟加入过酒精、丙酮、DMC、结晶等,发现酒精的破坏性最大
6、SEI模除了和成分(材料,电解液,辅料等)有关外,化成制度也有很大影响。
至于那种化成形成的SEI最合适,需要很好的测试手段,目前我们正在测试不同的化成制度跟他的形成关系。
7、根据我的所知,DMC和EC配合使用,比DEC和EC配合使用好,因为DEC会造成碳
负极上的不可逆嵌锂,造成初始容量变低,而且会在电解液里形成沉淀。另外,六氟磷酸锂不纯的情况下30度以上都会发生分解,纯度高的六氟磷酸锂在80~130度下可能会部分分解。
我刚毕业,工作才两个月,以上结论完全在文献中看到,实际情况可能会不同,比如,负极材料表面处理过了,结果肯定不同,如果有什么不对,希望同行指点!:)
8、电极与电解液的匹配没有固定组合,不同的电极材料在同一电解液中的性能都不一样。
相对研究更多的是负极与电解液的相容性。对于EC:DEC与EC:DMC的优劣问题,实验发现前者的润湿性明显好于后者,容量二者之间相差并不是很大,循环性能没有深入。
SEI的形成一般在0.7V左右形成(相对金属锂)当然是希望形成的电位高些。
9、其实就负极而言,成膜的电位是比较高的,一般高于0.8V(石墨),而后才是嵌锂阶段,
直到负极电位接近0V,请注意,千万要控制住不要低于0V,那样会出现析锂了。其实所谓成膜添加剂,有些就是在更高的电位成膜,来减少EC等在负极表面成膜而造成的不可逆容量。
就整个电池电压而言,是在电压较低的时候成膜,此时正极电位刚刚爬到3.90V以上,考虑到极化的影响,成膜电压应该在3.35V或更低。大家可以做试验,用极小的电流,来观察是否有“平台”出现,当然要细心观察。
10、电解液的量应该在3.5g/Ah左右,根据不同的正负极材料,再进行适当的调整。电
解液的量不能太小了,否则会影响电池容量的发挥,化成时也会消耗一定量的电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