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论文浅论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中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摘要: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在中国历史、中国
革命的经验告诉我们:各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

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对于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

国家统一,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求发展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而当今,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创建了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和谐社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关键词:国家统一、民族关系、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大地上,共同开拓了祖国广袤的疆域,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发展了祖国悠久灿烂的经济和文化。

近百年来,中国各民族人民又团结奋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共同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并在此基础上创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民族关系的内涵
民族关系是指各民族之间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各方面的相互联系及其表现。

民族关系属于社会关系的范畴,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接受社会政治制约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它本质上是涉及民族共同体的地位和待遇、民族的权利和利益,以及民族及其成员的民族意识和感情的社会关系。

民族关系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存在,收到所处环境和发展条件的影响、制约。

民族关系既是历史环境和条件的产物和积淀,也是现实条件和条件的一种折射和反映。

私有制社会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以压迫统治、剥削掠夺、歧视侮辱、强制同化为基本特征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在多民族国家中,民族关系的好坏,往往是一个国家的晴雨表,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有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政策、国际民族关系、历史因素等。

二、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精彩纷呈的中华文明,并以这一文化为纽带,是中华民族凝聚在一起。

虽然经历过历史上多次的大动荡、大分化,也发生过民族间的相互战争和摩擦,但一种巨大的凝聚力仍然把中华民族紧密的团结在一起。

统一始终是一个主要趋势,也是历史的主流。

(一)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内容
在中国辽阔的地域上,古代民族的分布特点是:汉族主要居住在内地,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边疆,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

经济地理条件的不同形成了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汉族——农耕;南方和西南民族居住区——原始农业阶段;北方民族——粗放经营畜牧业。

各民族间的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和发展的不平衡,使其在经济上必然要求互相依赖和补充。

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在经济上的依存和互补,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和平交往、贸易往来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又由于各民族在地域、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隔阂,使得以战争和掠夺的方式来满足经济上的需求。

因此,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主要可以概括为战争和和平两种形态。

解决民族关系的战争种类有:民族掠夺战争;民族征服战争;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

历史上各民族间和平交往的方式有和亲、贡赐、互市、会盟等。

(二)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在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中,各民族间的经济交流始终处核心地位。

各民族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但无论是战争掠夺还是和平交往,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互相需要和满足。

这种民族间经济上的紧密联系和依赖,又使得各民族间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而使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供求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中国是以汉族人口为多数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由于地域、人口、经济、文化等原因,汉族在我国多民族的国家中处于主体地位。

但是,不能因此忽视或否认少数民族对于祖国历史发展所做的贡献。

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构成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内容。

在阶级社会里,各个民族之间曾经有过矛盾、斗争乃至战争,但它与我国民族之间彼此友好往来的事实相比,只是民族关系的次要部分。


我国历史上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国家和平是主流,战乱时期却又往往是民族大融合比较好的时期,战乱期间整个国家出现了各民族人口大流动、大迁徙的局面,有利地促进了民族融合。

如:春秋时期,通过战争的接触促进民族融合;东晋时五胡内迁;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三、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和发展
中国民族关系源远流长,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都有阶级压迫和民族歧视的一面,都不能真正解决中国民族问题。

只有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才赋予民族关系以崭新的内容。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和本质特征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

民族关系是以民族因素为内涵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的交往联系状态。

在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完全孤立于这种社会关系之外,所有的民族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民族发生各种关系。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新纪元。

少数民族地区经过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彻底废除了各民族内部原有的私有制度与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制度,从根本上消灭了产生民族压迫的社会根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尽管存在着各民族劳动人民在社会生活方面的一些不信任、不尊重、不理解,但其性质不再是对抗性的,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现在我国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内容有:
1.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互助、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是民族关系的基石;
2.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必然结果,是实现民族互助、和谐的核心和重要保证,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指标;
3.民族互助:是民族平等、团结、和谐实现的途径、保障和推动力;
4.民族和谐:是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最终目标和必然趋势,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在
民族关系上体现。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趋势
民族关系的发展总体上受历史时代、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传统、民族自身因素、社会因素和国际因素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新中国成立后,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完善并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在交流中,各民族共性的东西增多,民族关系更加密切。

民族特点、民族发展差距将长期存在。

为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要高度重视和注意民族关系中的新情况和不利因素,妥善应对,不断巩固与完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三)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要实行民主法治,必然要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从而把我国民族问题的解决纳入法制化轨道;要实现公平正义,必然要求各民族一律平等,特别是达到事实上的平等;要提倡诚信友爱,必然要求各民族和睦相处,不断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要坚持充满活力,必然要求改革开放,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要保持安定有序,必然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保障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要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然要求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祖国统一
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我们要坚定的捍卫国家的主权,反对一切外部势力,保护我国的统一、安定、团结。

(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是指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内涵,面临着不同的历史任务。

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做到: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统一
3.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实现国富民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为维护国家安全,我们应严守国家秘密,当祖国的领土和主权受到外来侵略时,自觉担负起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

当国家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进行斗争。

维护国家荣誉,我们要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使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国家的名誉不受侮辱,自觉维护国格、人格的尊严。

维护国家利益,我们必须努力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是,个人利益应当服从国家利益。

(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因为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生存的基础;国家统一是维护各族人民尊严和利益的前提;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的保障。

所以,国家统一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几千年来,伴随着中国历史上各民族的多元起源与发展,以及统一、分裂、再统一的反复交替,促成了中国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进步,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只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建立起来。

我国各民族发展了休戚与共、相互依存的亲密关系,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而国家统一,为少数民族更好的发展提供了机
会和条件,各族人民稳定的走上了富裕安康的道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彰显出宽广而美好的前景。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 丁兆龙李晶著《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 马丽娟著《中国民族理论新编》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