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章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一、选择题

1.当最初的变化影响广泛分散到很多市场,每个市场只受到轻微的影响时,()

A. 要求用一般均衡分析

B. 一般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C. 局部均衡分析很可能推出错误的结论

D. 局部均衡分析将提供合理可靠的预测

2.被西方经济学界推崇为“福利经济学之父”的是()

A.霍布森

B.庇古

C.帕雷托

D.埃奇沃斯

3.小李有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陈又5个鸡蛋和5只苹果,小李更喜欢鸡蛋,小陈更喜欢苹果。在帕雷托状态下,可能()

A. 小李消费更多的鸡蛋

B. 小陈消费更多的苹果

C. 两人的苹果和鸡蛋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D. 上面说得都对

4.两种产品在两个人之间进行分配,被称为帕累托最适度的条件为()

A. 不使其他人受损失就不能使另一个人受益

B. 每个人都处在其消费契约曲线上

C. 每个人都处在他们的效用可能性曲线上

D. 包括以上所有条件

5.生产可能性曲线是从下列哪条曲线推导而来的()

A.无差异曲线

B.生产契约曲线

C.消费约束曲线

D.社会福利曲线

6. 下面哪些计划不属于贫困救济范畴()

A. 向低收入者提供廉价住房计划

B. 食品补助票计划

C. 医疗救济计划

D. 社区公共设施建设计划

7.下面哪些家庭最容易沦入贫困阶层()

A. 单身汉家庭

B. 三代同堂的家庭

C. 由夫妻组成的小家庭

D. 单身母亲和孩子的家庭

8.周期性失业的发生一般是由于()

A.低生产率

B.意愿需求的变化

C.劳动力市场的歧视

D.缺少人力

资本

9.准公共产品具备()。

A、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B、非排他性和一定的竞争性

C、排他性和一定的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和竞争性

10.下列哪种曲线表明员工的频繁跳槽对企业和员工均不利?()

A、等产量线;

B、等成本线;

C、洛伦茨曲线;

D、学习曲线。

11.一般认为,基尼系数超过下述哪一数值时,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公平就超越了警戒线。()

A. 0.3

B. 0.4

C. 0.5

D. 0.6

12.科斯定理说明()。

A.产权界定的重要性

B.收入分配的重要性

C.产业结构的重要性

D.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二、判断题

1.为了达到怕累托最优,必须是任何只消费两种产品的消费者所消费的这两种产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2.为了达到怕累托最优,必须是任何两个场上使用某两个投入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即使这两个厂商生产的产品很不相同。()3.处于非帕累托最优位置的经济,要成为一个处于帕累托最优位置的经济从而达到更高的福利水平是不可能的。()

4.帕累托最优的理论基础是序数效用理论,但对于基数效用理论也同样成立。()

5.现代经济学所认为的最有经济效率的状态,一般就是指帕累托状态。()

6.从埃奇沃斯盒状图中某一初始禀赋开始,如果通过讨价还价达到的自由交易契约是符合帕累托最适度状态所要求的,那么该交换契约可以位于契约曲线的任何地方。()

7.契约曲线得名于它是所有可能契约的轨迹。()

8.消费者均衡条件满足后,帕累托状态也达到最优。()

9.社会福利函数应该能够代表全社会所有人对福利的判断。()10.对一个社会来说,只应有一个社会福利最大值。()

11.社会福利的增进体现在消费者效用水平的提高上。()

12.如果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意味着社会中任何一个成员的效用都能达到最大化。()

13.将所有的社会产品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平均分配时,社会就会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14.罗尔斯社会福利函数遵循的是最大最小标准,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标准应该是使境况最糟的社会成员的效用最大化,同时使所有人在机会平等的条件下都有事情可做。()

15 . 对于经济社会而言,公共产品消费上的免费搭车现象是有利有弊。()

16.基尼系数越小,说明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17.寻租是市场失灵的一种表现。()

三.简答题

1.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

答:福利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论证的“看不见的手”远离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说明:完全竞争模型可以导致帕累托状态,而这一状态对整

个社会来说又是资源配置的最优状态。福利经济学属于规范经济学的范畴,它从微观经济学主体的行为及其相互联系的角度出发,从生产资源有效率的配置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这两个方面来研究一个国家实现最大社会经济福利所需具备的条件和国家为了增进社会福利应有的政策措施。

2. 公平和效率的关系问题

答:按生产要素的贡献进行分配,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但是人和人的能力与禀赋差异的客观存在,必然使一部分人比另一部分人更为富裕,这就产生了公平和效率的问题,讲公平就要损害效率,将效率就要损害公平。对待这个问题的首先应该应该更新观念,公平不仅是收入面前的公平,更应该是机会面前的公平。机会的公平可以纠正过分强调收入公平的弊端,给优秀人才提供抓住机遇,获得高额回报的可能,又从根本上保障生产效率的提高。这就既遏制平均主义的倾向蔓延,又能防止收入差距的过于悬殊。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让一部分人率先富起来,以尽可能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同时,既给穷人以基本生活的保障,又要降低社会福利对生产积极性的可能损害。把效率和公平的替代关系限制在最小的区域中。

3. 经济学家阿罗的研究表明,在任何情况下,试图依据个人偏好次序得出社会偏好次序,而不违背以下五条原则是不可能的,这五条原则是什么?

选择题

1-5DBDDB 6-10DDBCD 11-12BA

判断题

1-5TTFTT 6-10FFTFF 11-15TFFTT 11-12FF

答; 1、社会福利函数必须体现公众的一致偏好。

2、社会福利函数不能对个人偏好的变化作出相反的反应。

3、社会福利函数必须只体现那些能够实现的偏好。

4、社会福利函数不受习惯和国家法规的强制。

5.社会福利函数不是一个独裁者的创造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